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数学学科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很多知识点不易理解,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鉴于此,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探究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情境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解决了学生思维与抽象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多年教学实践,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有效情境化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时期,是学生培养兴趣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学习的热情,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情境并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实现高效学习的教学目的。
一、创设问题式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正所谓“疑是思之源”,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自主探究顺利进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爬坡”状态,同时,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索、学习数学知識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设置悬念集中学生注意力:“有67个彩色球呈红黄蓝绿青橙紫依次排列,同学们随便说第几个球我都可以准确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多媒体展示标有数字的彩色球,教师背对屏幕,请学生提问,在准确回答完毕后引入新课:“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学完这节课,你们也能掌握这项神奇的本领。”这样,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降低知识理解难度
多媒体技术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载体,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的知识,在降低知识理解难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媒体情境,避免情境的形式化。
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针对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抽象的概念总结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的状况,我采取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利用PPT展示蝴蝶、枫叶、风筝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同时,设计动态的图像,让学生理解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像的区别。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让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学生在感官刺激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游戏化情境,增强学生参与热情
游戏情境的创设往往能带给学生新奇感,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的性格特点尤其适用。在游戏教学中设置竞赛性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及实际教学设计游戏,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知识。
以数学练习课为例,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容易错的题目开展游戏竞赛活动。教师充当出题人兼评委,学生按学习小组划分,累积分高者获胜。在游戏环节中设置“口算”“笔算”“巧算”等几个环节,口算环节属于抢答题,笔算环节设置接力,要求小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在接力赛中有一个学生做错后面的学生作答正确不计分,可计入个人表现中,巧算环节设置较难的题目,在这个环节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游戏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提升了其计算能力。同时,小组游戏竞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四、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生活经验中的抽象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展开教学,将实际生活实例作为教学资源,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内化知识,将学得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寻找生活中存在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比如,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它们的角都是90°,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四条边一样长的是正方形。在学习完相关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后,我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计算生活中发现的任意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再如,学习完“分数乘法”一节内容后,我在应用题练习题中利用生活素材创设了大量以生活为背景应用题引领学生进入生活情境,易于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是高质量教学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与之相符的情境,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世桂.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现状与优化措施[J].学周刊,2017(15):227-228.
[2]顾青.关于小学数学中情境教学的开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124.
编辑 杜元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时期,是学生培养兴趣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学习的热情,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情境并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实现高效学习的教学目的。
一、创设问题式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正所谓“疑是思之源”,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自主探究顺利进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爬坡”状态,同时,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索、学习数学知識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设置悬念集中学生注意力:“有67个彩色球呈红黄蓝绿青橙紫依次排列,同学们随便说第几个球我都可以准确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多媒体展示标有数字的彩色球,教师背对屏幕,请学生提问,在准确回答完毕后引入新课:“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学完这节课,你们也能掌握这项神奇的本领。”这样,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降低知识理解难度
多媒体技术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载体,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的知识,在降低知识理解难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媒体情境,避免情境的形式化。
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针对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抽象的概念总结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的状况,我采取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利用PPT展示蝴蝶、枫叶、风筝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同时,设计动态的图像,让学生理解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像的区别。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让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学生在感官刺激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游戏化情境,增强学生参与热情
游戏情境的创设往往能带给学生新奇感,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的性格特点尤其适用。在游戏教学中设置竞赛性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及实际教学设计游戏,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知识。
以数学练习课为例,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容易错的题目开展游戏竞赛活动。教师充当出题人兼评委,学生按学习小组划分,累积分高者获胜。在游戏环节中设置“口算”“笔算”“巧算”等几个环节,口算环节属于抢答题,笔算环节设置接力,要求小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在接力赛中有一个学生做错后面的学生作答正确不计分,可计入个人表现中,巧算环节设置较难的题目,在这个环节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游戏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提升了其计算能力。同时,小组游戏竞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四、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生活经验中的抽象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展开教学,将实际生活实例作为教学资源,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内化知识,将学得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寻找生活中存在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比如,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它们的角都是90°,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四条边一样长的是正方形。在学习完相关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后,我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计算生活中发现的任意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再如,学习完“分数乘法”一节内容后,我在应用题练习题中利用生活素材创设了大量以生活为背景应用题引领学生进入生活情境,易于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是高质量教学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与之相符的情境,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世桂.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现状与优化措施[J].学周刊,2017(15):227-228.
[2]顾青.关于小学数学中情境教学的开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124.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