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10年1月~2010年8月对296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经验,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结果: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能积极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骨折术后患者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机体康复。
[关键词] 骨折;手术;疼痛;护理
疼痛是骨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骨科护士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疼痛,并减轻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0年8月对296例四肢骨折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10年1月到2010年8月收治的骨折病人296例,其中男163例,女133例,年龄6~90岁,上肢骨折172例,下肢骨折124例。
2 护理
2.1护理评估:(1)疼痛程度的评估评估是疼痛处理关键的第一步,护士对安返病房的病人进行综合评估,由于个体差异,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也不同,客观地把握疼痛程度较难。常用的评估方法有视觉模拟评分法:即在标尺的两端标有0~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前先向病人解释0代表无痛,1~4代表轻微的疼痛,4~7代表中度疼痛,7~9代表重度疼痛,而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标尺上标记出最能代表疼痛强度的点。对语言和表达能力受损的病人则使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即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至悲哀至哭泣来表达疼痛的程度,让病人指出与他们疼痛相符的脸谱。另外还可以应用目测模拟疼痛评估量表:将一条100mm的水平或垂直线模拟分成100个点,两边代表从无痛到最痛,请病人根据自己的感觉对疼痛强度作出标记。同时护士还可通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等间接了解疼痛的程度,在病人手术后进行常规疼痛综合评估并记录。(2)疼痛原因的评估除了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外,也应了解术后疼痛的原因,骨科术后疼痛常见的原因有: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组织损伤或伤口周围肌肉痉挛及心理紧张、恐惧有关,也与个人对疼痛的耐受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痛阈、身体因素、心理因素、文化素质、社会因素及暗示与安慰等有关。根据科学研究证明,患者年龄越小,对疼痛的耐受力就越差,女性较男性耐受力差、身体消廋的病人对疼痛的耐受也很差。性格外向、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患者更容易表达对疼痛的主观感受。
2.2护理措施:(1)合适的体位术后帮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保持患肢正确位置,患肢呈伸直膝关节功能位,外展20°~30°,术后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可抬高患肢并指导和帮助病人做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肢体肿胀,解除神经压迫,减轻肢体疼痛。观察患肢循环及动脉搏动,是否由于敷料包扎过紧引起缺血性疼痛,当立即去除引起缺血的原因,如去除一切外固定物及包扎过紧的敷料,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症状。术后2~3天疼痛明显加剧,应查找原因,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有效的镇痛为解除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的良好休息与睡眠,利于术后恢复,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药物和应用镇痛泵,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疼痛是否减轻,并及时报告医生,除药物镇痛外还可做物理疗法来减轻疼痛。(3)病情观察加强巡视病房,仔细观察骨折肢体肿胀、疼痛、切口敷料有无渗出、末梢血运、伤口包扎松紧、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及量,观察术前术后体温变化,判断是吸收热还是炎性反应,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发现骨折肢体肿胀明显、肢端末梢发白或紫绀,患肢感觉疼痛、麻木,被动牵拉时引起剧烈疼痛等骨筋膜室综合征表现时,应及时汇报医生行切开减压术。如为肢体伤口加压包扎过紧时引起的疼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放松包扎,以减轻疼痛。(4)心理护理骨折引起疼痛和正常生理功能障碍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有些病人对手术治疗缺乏了解,担心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多有恐惧、紧张、焦虑心理,因此手术前护士要关怀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或与预后好的同病种的病人聊天,使病人了解和认识病情,尽最大努力取得病人的信任,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术后给予病人热情服务、关心、体贴和照顾病人,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以明显减轻疼痛。(5)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18℃~22℃,湿度56%左右,空气流通,减少噪音,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各种物品放置要井井有条,让病人处于一种轻松、愉快舒适的治疗休息环境中,也可减轻术后疼痛。还可以让病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可以减轻疼痛(6)良好的睡眠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将治疗、护理集中在适宜的时间段进行,避免对睡眠时间的干扰,以保证病人最佳的睡眠,减轻术后疼痛。
3 效果评价
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护士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对骨折术后病人的疼痛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通过观察疼痛治疗的情况,及时评估镇痛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将患者术后痛苦降到最低限度,以及减少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及身体过度活动,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可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0
[2]段磊.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
[3]王芳民,倪淑卿.实用新医学,2007:8(8)
[4]邹家柳.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2)
[5]葛学娣.创伤性骨折疼痛患者的护理[J].东南国防医药,2003;5(4):285—286
[6]傅爱凤,黄日妹.护理干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8).
[7]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社区护理学,2007,12(20)
[关键词] 骨折;手术;疼痛;护理
疼痛是骨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骨科护士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疼痛,并减轻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0年8月对296例四肢骨折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10年1月到2010年8月收治的骨折病人296例,其中男163例,女133例,年龄6~90岁,上肢骨折172例,下肢骨折124例。
2 护理
2.1护理评估:(1)疼痛程度的评估评估是疼痛处理关键的第一步,护士对安返病房的病人进行综合评估,由于个体差异,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也不同,客观地把握疼痛程度较难。常用的评估方法有视觉模拟评分法:即在标尺的两端标有0~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前先向病人解释0代表无痛,1~4代表轻微的疼痛,4~7代表中度疼痛,7~9代表重度疼痛,而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标尺上标记出最能代表疼痛强度的点。对语言和表达能力受损的病人则使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即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至悲哀至哭泣来表达疼痛的程度,让病人指出与他们疼痛相符的脸谱。另外还可以应用目测模拟疼痛评估量表:将一条100mm的水平或垂直线模拟分成100个点,两边代表从无痛到最痛,请病人根据自己的感觉对疼痛强度作出标记。同时护士还可通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等间接了解疼痛的程度,在病人手术后进行常规疼痛综合评估并记录。(2)疼痛原因的评估除了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外,也应了解术后疼痛的原因,骨科术后疼痛常见的原因有: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组织损伤或伤口周围肌肉痉挛及心理紧张、恐惧有关,也与个人对疼痛的耐受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痛阈、身体因素、心理因素、文化素质、社会因素及暗示与安慰等有关。根据科学研究证明,患者年龄越小,对疼痛的耐受力就越差,女性较男性耐受力差、身体消廋的病人对疼痛的耐受也很差。性格外向、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患者更容易表达对疼痛的主观感受。
2.2护理措施:(1)合适的体位术后帮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保持患肢正确位置,患肢呈伸直膝关节功能位,外展20°~30°,术后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可抬高患肢并指导和帮助病人做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肢体肿胀,解除神经压迫,减轻肢体疼痛。观察患肢循环及动脉搏动,是否由于敷料包扎过紧引起缺血性疼痛,当立即去除引起缺血的原因,如去除一切外固定物及包扎过紧的敷料,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症状。术后2~3天疼痛明显加剧,应查找原因,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有效的镇痛为解除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的良好休息与睡眠,利于术后恢复,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药物和应用镇痛泵,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疼痛是否减轻,并及时报告医生,除药物镇痛外还可做物理疗法来减轻疼痛。(3)病情观察加强巡视病房,仔细观察骨折肢体肿胀、疼痛、切口敷料有无渗出、末梢血运、伤口包扎松紧、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及量,观察术前术后体温变化,判断是吸收热还是炎性反应,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发现骨折肢体肿胀明显、肢端末梢发白或紫绀,患肢感觉疼痛、麻木,被动牵拉时引起剧烈疼痛等骨筋膜室综合征表现时,应及时汇报医生行切开减压术。如为肢体伤口加压包扎过紧时引起的疼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放松包扎,以减轻疼痛。(4)心理护理骨折引起疼痛和正常生理功能障碍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有些病人对手术治疗缺乏了解,担心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多有恐惧、紧张、焦虑心理,因此手术前护士要关怀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或与预后好的同病种的病人聊天,使病人了解和认识病情,尽最大努力取得病人的信任,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术后给予病人热情服务、关心、体贴和照顾病人,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以明显减轻疼痛。(5)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18℃~22℃,湿度56%左右,空气流通,减少噪音,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各种物品放置要井井有条,让病人处于一种轻松、愉快舒适的治疗休息环境中,也可减轻术后疼痛。还可以让病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可以减轻疼痛(6)良好的睡眠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将治疗、护理集中在适宜的时间段进行,避免对睡眠时间的干扰,以保证病人最佳的睡眠,减轻术后疼痛。
3 效果评价
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护士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对骨折术后病人的疼痛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通过观察疼痛治疗的情况,及时评估镇痛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将患者术后痛苦降到最低限度,以及减少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及身体过度活动,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可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0
[2]段磊.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
[3]王芳民,倪淑卿.实用新医学,2007:8(8)
[4]邹家柳.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2)
[5]葛学娣.创伤性骨折疼痛患者的护理[J].东南国防医药,2003;5(4):285—286
[6]傅爱凤,黄日妹.护理干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8).
[7]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社区护理学,200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