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不同术式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学变化并与单纯脊柱手术患者比较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接受不同手术方式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自身免疫反应的变化,并与单纯脊柱手术的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较,分析免疫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04-01/06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拟行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20例,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36例与接受脊柱手术的非腰椎间盘突出(对照组)患者22例。于手术前和术后1,3,5,7,14d采集晨起空腹外周血样。采用免疫单向扩散法检测IgG,IgM。临床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的分化抗原,采用荧光标记的单抗检测。采用LBY-XC全自动血沉测试仪测定血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外周血液IgM、IgG水平: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组与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组中术前外周血液IgM、IgG水平比对照组高(P<0.001)。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组与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组术后下降很明显(P<0.001),并且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组术后第1,3,5天的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大于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组(P<0.001)。两组术后第7,14天显示了较大的下降。②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水平: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组与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组及对照组术前相差不大(P>0.05)。术后3组都明显上升(P<0.001),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组术后第1,3,5,7天的上升幅度和上升速度大于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组及对照组,但无显著区别(P>0.05)。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组与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术后第14天显示基本趋于一致。③外周血液CD4、CD8、CD4/CD8水平: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组与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组术前外周血液CD4、CD8、CD4/CD8水平比对照组高(P<0.001)。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组与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组术后上升很明显(P<0.001),并且前侧经腹膜外腰椎间盘完全摘除术组术后第1,3,5,7天上升幅度和上升速度大于后侧部分椎间盘摘除术组,但差别无意义(P>0.05)。3组术后第14天显示基本趋于一致。结论:不论何种手术方式,都使患者在接受椎间盘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发生明显改变,检测IgG,IgM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能够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着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且其术后免疫状态的改变也提示手术能够减缓或不同程度阻断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
其他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医病机复杂,更因激素等广泛应用、药物性因素的影响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我们认为,区别该病治疗使用激素前后不同病机,把握SLE"本证"和"演变证"是深化
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地区每年雨季期间有大量土质滑坡发生,如何对由降雨诱发的滑坡进行预报一直都是一个热点研究课题,雨强-历时曲线(简称I-D曲线)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降雨型滑坡
2014年2月,甘肃陇南地区一条330k V输电线路发生了2基耐张塔倒塔的电网事故。耐张塔覆冰倒塔的案例非常少见,文章通过对设计相关参数的校核,对倒塔区域气象、地形等方面的系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分别探讨了集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环境温度等因素对砂浆性能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对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剂是影响砂浆工作性能的关键。为预拌砂浆的
消费者行动研究过多关注于消费者运动和消费者维权等正式的、集体的社会行动,忽视了更为隐匿的、日常生活意义上的消费者行动。消费者通常采取的是更安全的、回避风险的行动
目前,恶性心包积液尚缺乏有效的长期控制手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浆膜腔积液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贝伐珠单抗作为VEGF的特
爱情里,从来都是极尽诱惑之能事。也就是痴男怨女们在追求爱情的游戏里,试图用不同的路数打一套无坚不摧的绝世好功夫。“一个把无聊的生活琐事加以描写到精美的鬼才”,彭浩翔这
报纸
飞机客舱内环境工业设计评价指标的因素较多,且存在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仅采用一种评价方法较难达到直观量化的要求。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方法,通过对飞机客舱内环境
从金属固体材料(如:钢丝)长度、镜尺间距、光杠杆前后足间距和视伸长的测量等方面对现有的实验仪器和测试方法进行改进,降低了调节的难度,简化了实验操作,减小了实验误差,可
本文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认为气虚血瘀、本虚标实是中风的主要病机。补阳还五汤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补气活血祛瘀,乃治疗气虚血瘀所致中风偏瘫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