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21世纪新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服务理念的引入,本文提出高校图书馆就如何利用学科馆员搞好知识服务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知识服务
进入21世纪新经济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服务理念的引入,高校图书馆服务为适应形式的需要,也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逐渐上升到知识服务的层次,向着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如何抓住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充分提高和发挥其知识服务动能,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各项工作都是人干的,事业的兴衰,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而高校优势学科知识的日趋专业化、深层次化,面对新时势,一种主动、专业、多渠道化的信息服务模式——专业化学科馆员知识服务模式也应运而生。本文就面对新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学科馆员改变服务观念,通过对馆员资源的深度开发,搞好知识服务谈谈以下看法。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概述
所谓“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求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出的新观念。
从任俊为馆长提出“知识服务”理念到张晓林教授在《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一文中,都对知识服务概念作出较为规范的描述,表明图书馆服务观念已发生根本的变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使得读者获取信息的技能和自我服务功能大大加强,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已经从现实的馆藏文献需求发展为对虚拟网上信息的需求,而网上查询犹如大海捞针,这时读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帮助他们从数量庞大且日益膨胀的信息网中,及时捕获他们需要的,对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用的信息内容,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融合为相应的知识或解决方案。
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最大的的信息资源集散地,高校的知识服务正是建立在图书馆情报机构的服务动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它以满足读者新的人性化服务需求为主,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实施知识挖掘、知识管理、知识创新、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因此高校知识服务现已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新的生长点。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
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是对象是教师和学生,高校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科研人员,既有教学需求又有科研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专、本科生主要是学习需求,硕、博士研究生不仅有学习需求,还有研究的需求,他们对学科专业信息内容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呈现很强的学科和专业特征。专业人员希望能获得针对性更强、更便捷的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针对这一新的特点,组织专门力量,实行专业化的学科馆员制,由学科馆员负责专门学科的需求、分析、检索、组织、参考咨询和课题服务等等。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是指由高校图书馆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进行对口联系,主动为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其必须是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过图书情报专业训练,向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高水平、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是一种深层次的服务,代表了图书馆由“资源主导型”转向“服务主导型”的发展方向,使图书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针对性不强的服务转向具有专业性的对口服务。学科馆员服务是一种建立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核心,以知识服务为主体,以学科馆员为纽带的新型服务模式。它是一种先进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模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其主要职责是深入教学科研活动中,发现、挖掘、评价、组织和创造专业信息,提供知识服务。因此学科馆员服务必然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的主流。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学科馆员的优势搞好知识服务
1、学科馆员可以利用网络化、自动化、多元化的服务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的开发、重组与传播、及时地把适用的知识产品提供给对口的读者。如学科导航服务。学科导航服务是图书馆依据学科专业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优化开发出的数据库,是提供学科咨询服务的信息产品和研究成果。这融入了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智慧,使原有知识在更高层次上凝结为针对性、适用性、功能性更强的各种网络再生资源。能很好的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是实现知识服务的最直接的方式。
2、学科馆员为学术、学科带头人提供特别服务。特别是为他们的科研项目提供专题服务。学科馆员要积极主动与学术、学科带头及其他科研人员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专业特长,主动为他们提供专题化的知识服务,建立相应门类的学科馆员咨询网站,把不同学科的咨询服务项目链接到相应的学科馆员网站上去,使用户访问和获取专业学科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
3、学科馆员应积极主动为硕、博士研究生撰写论文及科研项目提供重点服务。学科馆员应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与互动。跟踪研究他们在利用图书馆中的一些规律、行为特征及隐含的要求,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个人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也可以直接围绕他们的科研项目,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始终,在研究项目立项之前,学科馆员对项目内容进行科技查新、帮助他们找到项目的切入点,提炼、确定项目的创新点,以有利于项目的申报等等。学科馆员注意动态跟踪其研究进度。项目结题时,可提供查新报告等等。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其获得他们需要的深层次、知识化、专业化、个性化集成服务。
总之,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图书馆核心能力的主要体现,是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而图书馆学科馆员作为连接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知识创新和知识管理的主体,是知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学科馆员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任南淑.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2008(12)12
[2]杨彦春.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182--186
[3]徐玲.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4)64--65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知识服务
进入21世纪新经济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服务理念的引入,高校图书馆服务为适应形式的需要,也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逐渐上升到知识服务的层次,向着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如何抓住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充分提高和发挥其知识服务动能,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各项工作都是人干的,事业的兴衰,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而高校优势学科知识的日趋专业化、深层次化,面对新时势,一种主动、专业、多渠道化的信息服务模式——专业化学科馆员知识服务模式也应运而生。本文就面对新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学科馆员改变服务观念,通过对馆员资源的深度开发,搞好知识服务谈谈以下看法。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概述
所谓“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求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出的新观念。
从任俊为馆长提出“知识服务”理念到张晓林教授在《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一文中,都对知识服务概念作出较为规范的描述,表明图书馆服务观念已发生根本的变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使得读者获取信息的技能和自我服务功能大大加强,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已经从现实的馆藏文献需求发展为对虚拟网上信息的需求,而网上查询犹如大海捞针,这时读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帮助他们从数量庞大且日益膨胀的信息网中,及时捕获他们需要的,对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用的信息内容,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融合为相应的知识或解决方案。
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最大的的信息资源集散地,高校的知识服务正是建立在图书馆情报机构的服务动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它以满足读者新的人性化服务需求为主,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实施知识挖掘、知识管理、知识创新、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因此高校知识服务现已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新的生长点。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
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是对象是教师和学生,高校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科研人员,既有教学需求又有科研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专、本科生主要是学习需求,硕、博士研究生不仅有学习需求,还有研究的需求,他们对学科专业信息内容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呈现很强的学科和专业特征。专业人员希望能获得针对性更强、更便捷的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针对这一新的特点,组织专门力量,实行专业化的学科馆员制,由学科馆员负责专门学科的需求、分析、检索、组织、参考咨询和课题服务等等。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是指由高校图书馆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进行对口联系,主动为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其必须是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过图书情报专业训练,向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高水平、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是一种深层次的服务,代表了图书馆由“资源主导型”转向“服务主导型”的发展方向,使图书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针对性不强的服务转向具有专业性的对口服务。学科馆员服务是一种建立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核心,以知识服务为主体,以学科馆员为纽带的新型服务模式。它是一种先进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模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其主要职责是深入教学科研活动中,发现、挖掘、评价、组织和创造专业信息,提供知识服务。因此学科馆员服务必然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的主流。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学科馆员的优势搞好知识服务
1、学科馆员可以利用网络化、自动化、多元化的服务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的开发、重组与传播、及时地把适用的知识产品提供给对口的读者。如学科导航服务。学科导航服务是图书馆依据学科专业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优化开发出的数据库,是提供学科咨询服务的信息产品和研究成果。这融入了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智慧,使原有知识在更高层次上凝结为针对性、适用性、功能性更强的各种网络再生资源。能很好的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是实现知识服务的最直接的方式。
2、学科馆员为学术、学科带头人提供特别服务。特别是为他们的科研项目提供专题服务。学科馆员要积极主动与学术、学科带头及其他科研人员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专业特长,主动为他们提供专题化的知识服务,建立相应门类的学科馆员咨询网站,把不同学科的咨询服务项目链接到相应的学科馆员网站上去,使用户访问和获取专业学科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
3、学科馆员应积极主动为硕、博士研究生撰写论文及科研项目提供重点服务。学科馆员应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与互动。跟踪研究他们在利用图书馆中的一些规律、行为特征及隐含的要求,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个人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也可以直接围绕他们的科研项目,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始终,在研究项目立项之前,学科馆员对项目内容进行科技查新、帮助他们找到项目的切入点,提炼、确定项目的创新点,以有利于项目的申报等等。学科馆员注意动态跟踪其研究进度。项目结题时,可提供查新报告等等。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其获得他们需要的深层次、知识化、专业化、个性化集成服务。
总之,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图书馆核心能力的主要体现,是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而图书馆学科馆员作为连接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知识创新和知识管理的主体,是知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学科馆员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任南淑.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2008(12)12
[2]杨彦春.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182--186
[3]徐玲.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