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园林苗木容器化种植技术研究

来源 :福建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几年,低碳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园林绿化不断推广,对于日益发展的社会来说,传统苗木种植难以跟上园林绿化的脚步。本文根据市场和园林苗木发展的前景,介绍了新型的苗木容器栽培技术,并列出该技术的种种优势和发展方向,丰富了苗木栽培领域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园林苗木、容器栽培、发展
  1.容器栽培的发展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期,容器育苗在国外发展起来。到了70年代,一些北欧国家,如瑞典、芬兰等国大力推广容器栽培技术,容器育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容器育苗的发展在80年代为最快,1985年,芬兰全国容器育苗率达到50%;1987年,瑞典全国苗木的80%为容器苗。这些容器栽培技术高的国家甚至实现了容器育苗工厂化生产。有数据记载,80年代美国一年大约240亿株种苗是容器苗,而其苗木总量为250亿株,容器苗占90%以上。容器育苗在此阶段经历三个发展过程:露天育苗、温室育苗和工厂化育苗,这些国家建立了完整的从种子培育到园林绿化的产业链。
  中国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苗木容器栽培,但受技术限制,发展非常缓慢,大范围的苗木容器栽培只有20年的历史。70年代前期,这种技术主要用在桉树、马尾松等苗木的栽培上;后期全国开展了容器育苗技术研究并进行大力推广,一些发达地区纷纷建立了苗木培育生产公司,把技术应用于苗木规模化生产中,容器育苗成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2.容器育苗的先进之处
  2.1移栽后死亡率低
  园林绿化的一个大难题就是移栽,特别是大规模苗木移栽。由于绿化需要,大规模移栽苗木不可避免,但是受技术限制,移栽后的苗木经常出现大面积的死亡和枯萎。传统苗木移栽过程中会对苗木的根系产生很大损伤,移栽后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资金养护。运用容器化栽培技术移栽种苗,对苗木根系基本无损害,苗木自身生命力更加强大,对不同环境的土壤有很强的适应性,因而移栽后成活率大大提高。
  许多珍稀苗木对绿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些珍稀苗木对移栽后的环境要求非常高,传统移栽技术根本无法保证移栽后成活,容器育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2.2季节适应性强,随时成景
  近年来,雾霾频发,人们日益对生态环境看重,对园林绿化要求更高,特别在寒冷季节,需要大面积的绿化改变街区面貌,容器育苗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移栽,还能保证苗木树冠、枝叶饱满,无论哪一个季节都能适时的培育出需要的苗木,解决了传统苗木移栽受季节限制和保证景观质量的问题,成为未来城市绿化标榜。
  2.3便于集中管理控制,产苗质量高
  容器苗在培育上有特定的优点,从育种、容器选择、土壤选择、浇灌、根系定向培育、养分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实现高度管理调控,确保育苗质量。
  如今国内容器育苗技术常用容器主要是无纺布袋和硬质塑料容器。这类容器能保证多余水分不滞留和氧气充足,使根系定向发育,避免盘根现象,有利于苗木搬运和移栽。特别是硬质塑料容器,侧壁突起有气孔,可以空气断根,还能利用凹凸不平的内壁让根系向下生长。容器选择可以根据苗木胸径决定,容器苗土壤选择是保证苗木成活率及苗木质量的关键,常用草炭、木屑、腐殖质等作为基质。
  通过一些列的实验对比发现,纯园林土壤并不是最好的基质选择,而草炭类的基质成本偏高,因此寻求良好成本低的基质是也是提高容器育苗质量的关键。
  2.4适应恶劣环境的需要
  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干旱、雨水量极少、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苗木种植十分困难,大面积绿化更加难以实现,苗木在此地区成活率极低。尽管新疆绿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整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绿化发展明显受自然条件限制,这种限制长期存在,想要改变已十分困难。一些严重干旱地区,为了绿化,年年补种,即使这样,苗木成活率依然很低。在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贫瘠的土壤条件下,传统移栽种植根本无法取得种植效果,植树造林更是可望不可即。根据新疆本土林业发展现状及条件事实,需要顺应自然,选择雨季造林,容器育苗恰好是雨季造林最经济适用的支撑。
  2.5现代化林业发展需要
  现代林业发展需要转变经营方式,变粗放式经营为规模化经营。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苗木优质品种遗传的基础,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种苗是现代化林业发展的基础,优质种苗就体现了林业的科技化。一些林业发达国家早就实现容器育苗规模规范化和工厂生产,这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3.容器育苗的未来发展趋势
  容器栽培是生态绿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容器育苗技术迅速发展,容器栽培技术必然会更进一步,以下是两个发展前景:
  3.1低成本、高技术含量
  科技在进步,林业科技也是如此,容器栽培技术日益提高,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更需要追求低成本的生产。降低培育和生产成本,可以从研究苗木的生长规律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实现。例如,根据苗木生长规律进行适宜适量的浇灌施肥,既高效节能,苗木又能更好生长;在容器方面,各类容器可以反复循环使用,降低成本。
  3.2呈现规模化、多元化
  容器育苗一改传统粗放管理,开展新型现代化苗木培育管理技术,根据不同苗木不同的生长特性进行精细分化管理,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试验,为不同类类苗木定制不同容器,进行规模化生产,达到育苗目的。容器育苗还突破了单一的发展方式,容器苗木不仅可以出现在街区,更能走进商场,出现在大礼堂。
  参考文献
  [1]陈切明.新疆地区园林苗木容器化种植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07):152-178
  [2]石红旗,苗峰.试论园林苗木容器化栽培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中国园林,2013,(01):154-156
  [3]章银柯,包志毅.园林苗木容器栽培及容器类型演变[J].中国园林,2005,22(4):55-5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地表复杂地区测量放样中GPS-RTK技术与全站仪有机结合的应用实践,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两者在操作中的优化组合和精度分析,以实现方便、快捷、准确、高效地完成各类测量放样任务。  关键词: RTK技术 全站仪 精度 放样  近年来,RTK技术在地面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复杂地表的RTK数据采集, 受卫星状况、天空及周边环境、数据链传输等影响, 形成GPS差分信号盲区,给数据采集带来极大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不容缓。辅导员在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利用好班团会这个载体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或题目下开展的班团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并能使学生铭记于心。所以,高校辅导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在班团会方面的思想认识与经验的积累,使自己能够有的放矢的开展好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
一、现状调查  我厂应用的测温一次元件及二次仪表品种比较多,精度也不相同。我廠以前采用的热电偶全部都是Ⅱ级热偶元件,按照允许误差±0.75%换算,在温度600℃时允许误差为±4.5℃,则正负偏差值为9℃,这给判断被测介质的实际温度带来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二次仪表,我厂最初应用的一般为±0.5级,如果测量600℃时,其误差为±3℃,正负误差累计则达到6℃。
目的:探讨成人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重度烧伤患者208例,其中脓毒症患者75例为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133例。比较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