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倦怠已成为图书馆行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缓解和消除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Job burn out)又称“工作倦怠”或“职业衰竭”,通常被视作一种极端的压力症状,一般是指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受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身心不适、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已经影响到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身心健康,危及到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给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危机。
一、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
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图书馆的职业地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部分读者把图书馆工作看成是借借还还的重复性简单劳动,看不起图书馆工作,不尊重馆员的劳动。更有甚者,把图书馆员视为勤杂工。这种轻视图书馆工作的思想是图书馆员情绪低落、工作热情不高的社会因素。(2)高校图书馆的职业性质。一是由于图书馆的工作是平凡的服务性工作,它的社会效益具有隐蔽性和周期长的特点,馆员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往往被忽视,必然导致馆员的情绪低落,热情丧失;二是图书馆工作内容多为文献整理和借阅服务,工作环节程式化明显,这种单调、被动、繁琐、机械的低创造性工作,不仅耗去了馆员的大部分精力,泯灭了馆员的创造性,而且容易产生一种职业厌倦和颓废心理;三是因图书馆创收难,工资收入低,使得部分馆员工作热情降低,不再甘当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
2.体制原因。虽然近年来在一些高校图书馆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竞争上岗、定员定编,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还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且,由于高校图书馆创收机会少,没有形成明确的奖惩制度,在分配上仍然延用“大锅饭”,于是就形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职业倦怠。
3.个体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急剧扩大,个体差异不同的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高校图书馆馆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有不少人并不具备所服务专业的基础知识,若要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就力不从心,以致产生心理焦虑和挫折感,失去工作信心。
二、缓解和消除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机制。第一,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确立公平公正的员工评估、考核体系,使馆员及时知道自己的工作结果,建立正常的信息反馈制度,使员工的成就感、归宿感、自尊感得到满足。第二,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由于缺乏竞争、缺乏有效的激励,高校图书馆馆员长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要树立典型,奖勤罚懒,激励馆员争先创优,不断进取。第三,满足馆员的发展要求。建立馆员继续教育制度,为馆员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馆员从事科学研究,提高馆员的职业认同感,扫除职称晋升障碍。
2.提高馆员的个人素质。图书馆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馆内需要通过建立馆员的在职培训制度,加强对馆员继续教育。
3.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术环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馆员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4.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康心态。外在的行为多为内心表现。因此,必须加强馆员素质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时,能勇于面对;当学生不听劝导或是因误解发生矛盾时,以平常心去看待问题,用对方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弱化矛盾,赢得别人的尊敬,从而树立信心,保持健康积极心态,形成好的人格魅力,摆脱职业倦怠。
总之,只要认识到职业倦怠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去应对,去学会自我调整,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并得到学校和高校图书馆管理决策者的支持,职业倦怠还是可以得到干预和调节的。
参考文献
[1]肖玉虹.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应对[J].中国科技信息,2008(6):148-149.
[2]张旭.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职业倦怠的外部成因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0):248-250
[3]王守国.浅析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原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6):33-3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Job burn out)又称“工作倦怠”或“职业衰竭”,通常被视作一种极端的压力症状,一般是指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受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身心不适、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已经影响到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身心健康,危及到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给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危机。
一、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
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图书馆的职业地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部分读者把图书馆工作看成是借借还还的重复性简单劳动,看不起图书馆工作,不尊重馆员的劳动。更有甚者,把图书馆员视为勤杂工。这种轻视图书馆工作的思想是图书馆员情绪低落、工作热情不高的社会因素。(2)高校图书馆的职业性质。一是由于图书馆的工作是平凡的服务性工作,它的社会效益具有隐蔽性和周期长的特点,馆员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往往被忽视,必然导致馆员的情绪低落,热情丧失;二是图书馆工作内容多为文献整理和借阅服务,工作环节程式化明显,这种单调、被动、繁琐、机械的低创造性工作,不仅耗去了馆员的大部分精力,泯灭了馆员的创造性,而且容易产生一种职业厌倦和颓废心理;三是因图书馆创收难,工资收入低,使得部分馆员工作热情降低,不再甘当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
2.体制原因。虽然近年来在一些高校图书馆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竞争上岗、定员定编,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还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且,由于高校图书馆创收机会少,没有形成明确的奖惩制度,在分配上仍然延用“大锅饭”,于是就形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职业倦怠。
3.个体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急剧扩大,个体差异不同的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高校图书馆馆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有不少人并不具备所服务专业的基础知识,若要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就力不从心,以致产生心理焦虑和挫折感,失去工作信心。
二、缓解和消除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机制。第一,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确立公平公正的员工评估、考核体系,使馆员及时知道自己的工作结果,建立正常的信息反馈制度,使员工的成就感、归宿感、自尊感得到满足。第二,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由于缺乏竞争、缺乏有效的激励,高校图书馆馆员长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要树立典型,奖勤罚懒,激励馆员争先创优,不断进取。第三,满足馆员的发展要求。建立馆员继续教育制度,为馆员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馆员从事科学研究,提高馆员的职业认同感,扫除职称晋升障碍。
2.提高馆员的个人素质。图书馆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馆内需要通过建立馆员的在职培训制度,加强对馆员继续教育。
3.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术环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馆员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4.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康心态。外在的行为多为内心表现。因此,必须加强馆员素质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时,能勇于面对;当学生不听劝导或是因误解发生矛盾时,以平常心去看待问题,用对方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弱化矛盾,赢得别人的尊敬,从而树立信心,保持健康积极心态,形成好的人格魅力,摆脱职业倦怠。
总之,只要认识到职业倦怠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去应对,去学会自我调整,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并得到学校和高校图书馆管理决策者的支持,职业倦怠还是可以得到干预和调节的。
参考文献
[1]肖玉虹.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应对[J].中国科技信息,2008(6):148-149.
[2]张旭.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职业倦怠的外部成因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0):248-250
[3]王守国.浅析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原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