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保守的人。每日睡前阅读半小时的纸质书,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购书费用也是每年最大的支出项。
我是个新潮的人。手机尚未步入智能机时代,便已经开始使用手机阅读,手中的“电子书”也早已换过多代。
在外面,我是地铁上的低头族,回到家中,我是手捧图书的阅读者。我想,我是有资格谈谈新媒体时代关于阅读的事的。
虽然“碎片阅读”是新媒体时代最被诟病之处,其含义从诞生之初到如今却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受限于手机和网络的性能,所谓“碎片”,只是时间的碎片。坐车的时间、排队的时间,闲暇无事时,拿出手机,读一读事先准备好的电子书,仅此而已。如今同样是举着手机,除了时间碎片,更突出的是内容的碎片。看电子书的人少了,阅读的内容更多地变成各种新闻、公众号的文章。无疑,相对于数万、数十万字的电子书,网络的文章少则数十言,多也不过万言而已。最多十分钟即可看完的文章,自然可以算是碎片了。
那么,我们在看这些网络文章的时候,是在看什么?看的是别人的观点。诚然,传统的文学读物同样表达作者的观点,这观点却是通过文字、情节让读者自悟的。如今快餐式生活下的文章,提供的是填鸭式的观点,直接、有力、不容辩驳。即便是一些对经典文学摘要式、总结式的文章,也是掺杂了总结者观点的“二手”信息。毋庸讳言,这样的“快餐”与深度阅读相比,其收获是不可以道里计的。
久了,首先发现自己的耐心差了。即使是感兴趣的话题,也难以看完万字长文。倘一篇文字只有两三千言,尚能耐心看完,再多了,不过是看个开头结尾,随后便只是翻阅其他看客的总结罢了。似乎不能因此指责我等读者之焦躁,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宣言,仅公众号性质的文章,任谁一天不是收到十数、乃至数十条?遑论数以百计的新闻。如此多的资讯,若非相关从业人员,怕将全部业余时间投入仍嫌不够。久而久之,人人练就一番筛选的能力,跳过无数资讯,只为众里寻他,寻得以后,亦只是蜻蜓点水,匆匆阅览一遍便罢。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深恶痛绝却愈演愈烈的“标题党”泛滥。
除耐心外,另一变化更加隐蔽,却更加可怕:我们的观点越来越偏激。公众号自是追随与自己观点相近的,新闻端又流行“智能推荐”,即仅推荐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朋友圈更是人以群分。久而久之,在不断地强化之下,只接受自己的观点,再也听不进,甚至看不到相左的观点(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集群极化”)。
最后,网络中的文字最重时效,观点次之,其余皆可忽略。文章中不仅充斥着各种不规范的缩写,而且不重语法、不重修辞,甚至连逻辑都可以舍弃。潜移默化下,长期阅读此类文字,不仅得不到进益,反而会大幅退步。导致如今的我,即使勉力而为,也只能写下如本文般支离破碎的文字。
然而,碎片化是无奈之举。生活节奏加快,通勤时间变长,工作、家庭琐事增多,时代的变化无法视而不见。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又当如何?以我的观点来看,碎片化的阅读未必是洪水猛兽。
手机的普及确实造就了许多“低头族”,但“低头”本身并不是坏事(在不影响他人且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比如在通勤时,或是排队等待时,看看手机又有何不可呢?实体书分量又沉、体积又大、阅读时又需要光线充足,怎像手机般轻巧灵活,这不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为何偏要借传统之名将其扼杀呢?低头不可怕,问题在于看的内容是什么。看些新闻是无可厚非的,关心国内外的大事和身邊的小事,是人在社会中成长所必需的养分,也是写作中的素材源泉,只要适量即可。看些别人写的文章也不为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需兼容并包,莫专听一家之言。剩余的时间,便去读书吧!电子书(只要是正版)又有什么丢人的呢?仅仅与纸质书的介质不同,内容却没有任何区别。先哲有云:聊胜于无。哪怕只是看个三页两页,虽然比不上静心阅读,难道不比一点不看强吗?如果能像我一样,一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哪怕仅有短短半个小时)自然是最理想不过。当然,碎片时间的阅读效率肯定比不上大块时间的沉浸阅读,但这本来就是客观条件限制下的折中之举,若必等待合适的时机,怕再无读书之日,且将碎片的时间白白浪费。
个人所不建议的,是读精简版、总结版的文学作品。在图书市场上,精简版的小说早已有之,而在网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几句话、最多三两页篇幅即总结一部小说的文章愈发流行。此种文章必然舍弃大量细节,而这些细节的舍弃完全出自总结者之笔,并非作者之意。阅读此类文章,不仅难以理解作者本意,甚至因接收了“二手”信息,极易对原著产生误解。至于对原著并未理解便大肆解读、歪曲作者原意的文章,就更加要不得了。
总之,对我等普通人来说,做不到任何条件下都坚持传统的阅读方式,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妥协。古人云:开卷有益。能在一天中抽出一段时间深入阅读最好,如果抽不出时间,做碎片化阅读也未尝不可,只要内容有益即可。
本栏责任编辑 张琳琳
我是个新潮的人。手机尚未步入智能机时代,便已经开始使用手机阅读,手中的“电子书”也早已换过多代。
在外面,我是地铁上的低头族,回到家中,我是手捧图书的阅读者。我想,我是有资格谈谈新媒体时代关于阅读的事的。
虽然“碎片阅读”是新媒体时代最被诟病之处,其含义从诞生之初到如今却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受限于手机和网络的性能,所谓“碎片”,只是时间的碎片。坐车的时间、排队的时间,闲暇无事时,拿出手机,读一读事先准备好的电子书,仅此而已。如今同样是举着手机,除了时间碎片,更突出的是内容的碎片。看电子书的人少了,阅读的内容更多地变成各种新闻、公众号的文章。无疑,相对于数万、数十万字的电子书,网络的文章少则数十言,多也不过万言而已。最多十分钟即可看完的文章,自然可以算是碎片了。
那么,我们在看这些网络文章的时候,是在看什么?看的是别人的观点。诚然,传统的文学读物同样表达作者的观点,这观点却是通过文字、情节让读者自悟的。如今快餐式生活下的文章,提供的是填鸭式的观点,直接、有力、不容辩驳。即便是一些对经典文学摘要式、总结式的文章,也是掺杂了总结者观点的“二手”信息。毋庸讳言,这样的“快餐”与深度阅读相比,其收获是不可以道里计的。
久了,首先发现自己的耐心差了。即使是感兴趣的话题,也难以看完万字长文。倘一篇文字只有两三千言,尚能耐心看完,再多了,不过是看个开头结尾,随后便只是翻阅其他看客的总结罢了。似乎不能因此指责我等读者之焦躁,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宣言,仅公众号性质的文章,任谁一天不是收到十数、乃至数十条?遑论数以百计的新闻。如此多的资讯,若非相关从业人员,怕将全部业余时间投入仍嫌不够。久而久之,人人练就一番筛选的能力,跳过无数资讯,只为众里寻他,寻得以后,亦只是蜻蜓点水,匆匆阅览一遍便罢。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深恶痛绝却愈演愈烈的“标题党”泛滥。
除耐心外,另一变化更加隐蔽,却更加可怕:我们的观点越来越偏激。公众号自是追随与自己观点相近的,新闻端又流行“智能推荐”,即仅推荐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朋友圈更是人以群分。久而久之,在不断地强化之下,只接受自己的观点,再也听不进,甚至看不到相左的观点(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集群极化”)。
最后,网络中的文字最重时效,观点次之,其余皆可忽略。文章中不仅充斥着各种不规范的缩写,而且不重语法、不重修辞,甚至连逻辑都可以舍弃。潜移默化下,长期阅读此类文字,不仅得不到进益,反而会大幅退步。导致如今的我,即使勉力而为,也只能写下如本文般支离破碎的文字。
然而,碎片化是无奈之举。生活节奏加快,通勤时间变长,工作、家庭琐事增多,时代的变化无法视而不见。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又当如何?以我的观点来看,碎片化的阅读未必是洪水猛兽。
手机的普及确实造就了许多“低头族”,但“低头”本身并不是坏事(在不影响他人且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比如在通勤时,或是排队等待时,看看手机又有何不可呢?实体书分量又沉、体积又大、阅读时又需要光线充足,怎像手机般轻巧灵活,这不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为何偏要借传统之名将其扼杀呢?低头不可怕,问题在于看的内容是什么。看些新闻是无可厚非的,关心国内外的大事和身邊的小事,是人在社会中成长所必需的养分,也是写作中的素材源泉,只要适量即可。看些别人写的文章也不为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需兼容并包,莫专听一家之言。剩余的时间,便去读书吧!电子书(只要是正版)又有什么丢人的呢?仅仅与纸质书的介质不同,内容却没有任何区别。先哲有云:聊胜于无。哪怕只是看个三页两页,虽然比不上静心阅读,难道不比一点不看强吗?如果能像我一样,一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哪怕仅有短短半个小时)自然是最理想不过。当然,碎片时间的阅读效率肯定比不上大块时间的沉浸阅读,但这本来就是客观条件限制下的折中之举,若必等待合适的时机,怕再无读书之日,且将碎片的时间白白浪费。
个人所不建议的,是读精简版、总结版的文学作品。在图书市场上,精简版的小说早已有之,而在网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几句话、最多三两页篇幅即总结一部小说的文章愈发流行。此种文章必然舍弃大量细节,而这些细节的舍弃完全出自总结者之笔,并非作者之意。阅读此类文章,不仅难以理解作者本意,甚至因接收了“二手”信息,极易对原著产生误解。至于对原著并未理解便大肆解读、歪曲作者原意的文章,就更加要不得了。
总之,对我等普通人来说,做不到任何条件下都坚持传统的阅读方式,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妥协。古人云:开卷有益。能在一天中抽出一段时间深入阅读最好,如果抽不出时间,做碎片化阅读也未尝不可,只要内容有益即可。
本栏责任编辑 张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