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蚕沙发酵肥在发酵前后的微生物结构变化,阐明蚕沙发酵肥的微生物多样性。方法蚕沙发酵肥由基底土和蚕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发酵30d而来,因此实验共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
【机 构】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6H280006);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7002-1-06);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中药学开放基金课题(Yao2016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蚕沙发酵肥在发酵前后的微生物结构变化,阐明蚕沙发酵肥的微生物多样性。方法蚕沙发酵肥由基底土和蚕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发酵30d而来,因此实验共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基底土组、蚕沙组、蚕沙发酵肥30d组和蚕沙发酵肥90d组。分别采集基底土、蚕沙以及发酵30d后的蚕沙发酵肥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比较蚕沙发酵肥与发酵前的基底土、蚕沙之间的细菌多样性变化,并采集发酵90d的蚕沙发酵肥进行测序,比较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肥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蚕沙发酵肥30d组的细菌多样性指数最高,蚕沙最低,说明蚕沙在与基底土混合发酵后细菌多样性水平升高。β多样性结果显示蚕沙发酵肥的稳定性好,且发酵肥与蚕沙的近缘关系较与土壤的更近。比较优势菌属发现,蚕沙发酵肥30d组有10种优势菌属,分别为Sphingobacterium、Parapedobacter、Ochrobactrum、Flavobacterium、Bordetella、Brucella、Rhizobium、Olivibacter、Devosia和Paracoccus;发酵肥90d组中的优势菌属有70%与30d组相同;蚕沙组中仅有5种优势菌属,分别为Parapedobacter、Bacillus、Pseudomonas、Flavobacterium和Sphingobacterium,其中Parapedobacter、Flavobacterium和Sphingobacterium也为发酵肥30d组的优势菌属;基底土的优势菌属大部分为酸杆菌门,分别为Gp1、Gp2、Gp3、Bradyrhizobium、Rhizomicrobium和Rhodoplanes,它们在经发酵后含量大大下降。蚕沙发酵肥中的大部分优势菌属均为具有生防作用的生防菌,其中部分优势菌属也存在于施用了发酵肥的连作白菊根际土中。结论蚕沙与基底土混和发酵制成蚕沙发酵肥后细菌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生防菌种类显著增加,同时蚕沙发酵肥中的这些生防菌来源于蚕沙并非基底土。蚕沙发酵肥缓解连作障碍的机制之一可能是由于蚕沙发酵肥中存在的大量生防菌。
其他文献
介绍了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功能、组成及使用的多线程技术、动态配置ODBC技术、医院专用汉字输入法及利用NetMeeing进行软件远程诊断的技术等.
目的分析B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0例)、观察组
目的 探讨胃肠道淋巴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经胃镜活检 (8例 )、肠镜 (3例 )、手术 (5例 )或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 (9例 )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的CT平扫
以10mm厚5083铝合金为原材料,介绍铝合金压力容器下料、铆装、焊接的工艺流程。通过方案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符合实际生产的铆焊工艺流程为:先装配母筒和母筒法兰,再装配支筒和支筒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电商平台消费者个人隐私政策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的时间、高频关键词分布、期刊载文量、研究主题几个方面利用相关工具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对采用偶氮分光光度法(CJ/T 51-2004 14)测定样品中苯胺的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评定,经合成得到
本文依靠电子病历规范临床路径的管理和实施;并从三个方面论述利用好电子病历系统可以促进临床路径的管理和实施,同时有效地整合、规范好临床路径与电子病历系统的关系,从电
土工合成材料,由于它具有反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护、防渗等功能,被广泛用于水利工程中,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
目的:探讨番禺区学龄前儿童(3~6岁)听力分析及临床听力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儿童保健科负责常规体检的30家幼儿园中的3~6岁学龄前儿童7 277例作为研究
指出磨矿分级作业是选矿前的准备作业,其工作状况的好坏既影响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也决定着选矿厂生产成本的高低;适当的磨矿细度、及时分离出已单体解离的矿物、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