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新时代,兼容并包的国际、国内局势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政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日渐凸显,高校辅导员应立足本职,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深入调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工作方式,从新理论中提炼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使高校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入一个新的台阶,从而进入新阶段。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题
1.1理论、实践水平受限,无法高效开展工作
多数辅导员在进入岗位前拥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选择辅导员岗位,既是出于个人爱好,也是一种价值认同,他们满怀热血与激情,一心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在正式上岗前虽进行了相关培训,但其职业能力和水平仍不能满足当前的岗位需求,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大多来源于前辈指导和同辈经验,缺乏系统、全面的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其业务能力的掌握、提升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工作中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服务者、管理者,班级、党团组织的建设者以及学生思想的引导者,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千头万绪,不同事务的操作流程、解决方案皆不同。某高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级学院辅导员队伍中年龄在 25—30岁的约占 20%,年龄在 31—35岁的约占团队的 55%,35岁以上的人员的占比约为 25%。多数青年辅导员表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由于自身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不足,往往无法在最佳的时间快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工作中较为被动,加之自身的职业、专业水平还不够高、理论素养还不够强,使得各项工作的效率无法快速提升,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效。
1.2事务性工作为重,创新理念、意识薄弱
从步入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辅导员的工作属性就意味着其拥有了多重身份,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又要兼顾班级事务、奖贷困补、评优评先、党员团员发展、学生就业等诸多事宜。刚步入大学的青年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好奇而冲动,在处理集体生活中存在分歧时易被情绪左右,部分学生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及自我管理意识,这就导致多数辅导员极易沉溺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无暇顾及其他。
事务性工作为重心,教室、宿舍、办公室三点一线逐渐构成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路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事务间的流转、工作场所的转换使得这一群体很少有时间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去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工作效果是否令学生和自己满意、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与失误、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使管理工作更好为学生服务等。长期缺乏深入的自我剖析与经验总结,原有的工作激情和专注力也随着时间和压力渐渐减弱,长此以往,部分无法在找到平衡点的辅导员就慢慢迷失在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之中,只能以常规方法解决日常问题,不求突破与创新。而调查结果显示,这一群体并不是缺乏创新理念,只是平时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削弱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意识,但这一环节的缺失,使部分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职业理想和方向。另外,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因没有很好地将新时代现代化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所以无法快速调整教育体制、方式,以顺应时代局势变化,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2.1以人为本
教育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作为立足点和归宿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辅导员要从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入手,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制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时也应该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1]。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满足其不同层次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思想上正确引领,为其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高度”。
2.2课程化方法
通过课程的形式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教育工作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实现对工作成效的科学化评估。在课程化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课程单元进行有效划分,增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如果未能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将会对其一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该逐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从而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2.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与目的性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着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传达者,具有更加敏锐的理解能力,能够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解读政策,将这些政策有效地落到实处,并且能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青年学生正处于思想建设的重要时期,自身可塑性极强,但易受影响和鼓动,因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辅导员应以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为前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例如,利用班会时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小讲堂、属于中国的红色记忆等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清楚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另外,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建立沟通联系,利用深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沟通媒介,组建班级共享群、抖音群、微信群等,将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以及关于事件的正面评价分享给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引导他们,提高学生在各类事件和复杂环境下的分辨能力、自主意识,避免他们被别有用心者所误导。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既要引导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目的性,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青年大学生是情绪复杂多变的群体,在单纯的学习生活外,他们还需考虑择业、交友、深造等诸多问题。这一阶段的学生性情还不稳定,易冲动,所以辅导员要及时把握所带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师生间的集体活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困惑[3]。针对个别特殊学生要按时约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近况,在适当时候进行心理疏导并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可以说,学生成长、学习、择业的关键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决断点,辅导员要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在工作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及时性,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4加强自身言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这是提升自我涵养、提高综合素质、掌握过硬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也是高效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与此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习惯、思维模式也会在平时的工作中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第二,要立德修身,言而有信,处理学生事务中要讲真话、办实事,从根本上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各类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奖、助、困、补、评优评先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坚持民主选举与评议,所选结果通过班级群、官网、公告栏等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获取学生的认可[4]。第三,在与同事相处中,要秉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态度,尽己所能主动分担工作任务,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在锻炼、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個温馨、向上的咨询环境。辅导员的个人威信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慢慢建立起来的,与学生日复一日的相处过程也是彼此建立互信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从个人德行出发,不断督促和提醒自己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学生的信服。
2.5强化高校辅导员使命意识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意味着辅导员要强化使命意识,勇于担当作为。一是坚守教育初心,增强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校辅导员身处立德树人第一线,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合理诉求和个性需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其全面发展。二是坚守“铸魂育人”重要阵地。辅导员肩负着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为大学生教育把好政治关,强化政治引领,扎实践行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培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成为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者,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重限制,加之繁复的事务性工作易错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时机,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辅导员应从自身做起,不断反思工作方法、充实理论知识,用新思路、新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宏远志向、坚定政治立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强有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荣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核心素质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20.
[2]李亚军,李宇婷,王丽珍.“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56.
[3]吕铭霞.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方式的探究[J].风景名胜,2019(08):197-198.
[4]郭雨晴.基于学生获得感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实效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题
1.1理论、实践水平受限,无法高效开展工作
多数辅导员在进入岗位前拥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选择辅导员岗位,既是出于个人爱好,也是一种价值认同,他们满怀热血与激情,一心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在正式上岗前虽进行了相关培训,但其职业能力和水平仍不能满足当前的岗位需求,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大多来源于前辈指导和同辈经验,缺乏系统、全面的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其业务能力的掌握、提升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工作中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服务者、管理者,班级、党团组织的建设者以及学生思想的引导者,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千头万绪,不同事务的操作流程、解决方案皆不同。某高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级学院辅导员队伍中年龄在 25—30岁的约占 20%,年龄在 31—35岁的约占团队的 55%,35岁以上的人员的占比约为 25%。多数青年辅导员表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由于自身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不足,往往无法在最佳的时间快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工作中较为被动,加之自身的职业、专业水平还不够高、理论素养还不够强,使得各项工作的效率无法快速提升,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效。
1.2事务性工作为重,创新理念、意识薄弱
从步入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辅导员的工作属性就意味着其拥有了多重身份,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又要兼顾班级事务、奖贷困补、评优评先、党员团员发展、学生就业等诸多事宜。刚步入大学的青年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好奇而冲动,在处理集体生活中存在分歧时易被情绪左右,部分学生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及自我管理意识,这就导致多数辅导员极易沉溺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无暇顾及其他。
事务性工作为重心,教室、宿舍、办公室三点一线逐渐构成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路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事务间的流转、工作场所的转换使得这一群体很少有时间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去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工作效果是否令学生和自己满意、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与失误、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使管理工作更好为学生服务等。长期缺乏深入的自我剖析与经验总结,原有的工作激情和专注力也随着时间和压力渐渐减弱,长此以往,部分无法在找到平衡点的辅导员就慢慢迷失在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之中,只能以常规方法解决日常问题,不求突破与创新。而调查结果显示,这一群体并不是缺乏创新理念,只是平时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削弱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意识,但这一环节的缺失,使部分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职业理想和方向。另外,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因没有很好地将新时代现代化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所以无法快速调整教育体制、方式,以顺应时代局势变化,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2.1以人为本
教育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作为立足点和归宿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辅导员要从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入手,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制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时也应该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1]。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满足其不同层次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思想上正确引领,为其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高度”。
2.2课程化方法
通过课程的形式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教育工作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实现对工作成效的科学化评估。在课程化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课程单元进行有效划分,增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如果未能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将会对其一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该逐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从而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2.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与目的性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着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传达者,具有更加敏锐的理解能力,能够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解读政策,将这些政策有效地落到实处,并且能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青年学生正处于思想建设的重要时期,自身可塑性极强,但易受影响和鼓动,因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辅导员应以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为前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例如,利用班会时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小讲堂、属于中国的红色记忆等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清楚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另外,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建立沟通联系,利用深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沟通媒介,组建班级共享群、抖音群、微信群等,将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以及关于事件的正面评价分享给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引导他们,提高学生在各类事件和复杂环境下的分辨能力、自主意识,避免他们被别有用心者所误导。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既要引导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目的性,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青年大学生是情绪复杂多变的群体,在单纯的学习生活外,他们还需考虑择业、交友、深造等诸多问题。这一阶段的学生性情还不稳定,易冲动,所以辅导员要及时把握所带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师生间的集体活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困惑[3]。针对个别特殊学生要按时约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近况,在适当时候进行心理疏导并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可以说,学生成长、学习、择业的关键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决断点,辅导员要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在工作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及时性,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4加强自身言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这是提升自我涵养、提高综合素质、掌握过硬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也是高效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与此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习惯、思维模式也会在平时的工作中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第二,要立德修身,言而有信,处理学生事务中要讲真话、办实事,从根本上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各类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奖、助、困、补、评优评先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坚持民主选举与评议,所选结果通过班级群、官网、公告栏等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获取学生的认可[4]。第三,在与同事相处中,要秉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态度,尽己所能主动分担工作任务,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在锻炼、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個温馨、向上的咨询环境。辅导员的个人威信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慢慢建立起来的,与学生日复一日的相处过程也是彼此建立互信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从个人德行出发,不断督促和提醒自己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学生的信服。
2.5强化高校辅导员使命意识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意味着辅导员要强化使命意识,勇于担当作为。一是坚守教育初心,增强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校辅导员身处立德树人第一线,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合理诉求和个性需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其全面发展。二是坚守“铸魂育人”重要阵地。辅导员肩负着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为大学生教育把好政治关,强化政治引领,扎实践行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培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成为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者,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重限制,加之繁复的事务性工作易错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时机,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辅导员应从自身做起,不断反思工作方法、充实理论知识,用新思路、新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宏远志向、坚定政治立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强有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荣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核心素质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20.
[2]李亚军,李宇婷,王丽珍.“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56.
[3]吕铭霞.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方式的探究[J].风景名胜,2019(08):197-198.
[4]郭雨晴.基于学生获得感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实效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