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如何提升其教学质量是物理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微课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微课;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146-01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各高校的理工科专业都会根据专业需求开设难易程度不一的大学物理课程。大学物理所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普通物理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學、原子物理、近代物理。而学习和理解物理学知识需要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的基础,这为理解物理学的相关内容又增加了难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讲授更多的基础知识,传授更多的科学方法,尽可能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微课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新型教学模式[1],它以多媒体为载体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以及专题讲解等环节,针对教学中常见的内容或者是一些较为典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微课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教学内容较少[2],这对于内容较多的大学物理课程,用其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显然是不太合适的,但微课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却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大学物理的许多内容都涉及对高等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而学生高等数学的水平却是参差不齐,又或者高等数学的教学进度跟不上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进度,比如在力学部分的第一个教学环节,质点运动学的教学上就要用到微积分的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学生还并未开始微积分学习的情况,这对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但在有限的学时里,教师不可能花时间去补授高等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对物理课堂上所需要掌握的高等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的补充和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课下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和预习,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有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点就能够有更好的理解,在例题的讲解中数学知识不会成为解题的障碍,这样会大大提升教学的质量。
在重、难点的地方,教师最好也能对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制作相应的微课,让不理解的学生能在课后进行重复学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现在的大学物理课堂上,多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拷贝但不够详细,板书很清晰却也不够完整,针对某些重、难点的讲解,如果学生当时没有理解,课后也没有合适的辅助材料辅助学习,很可能成为某一章学习的障碍。
例如,在电磁学部分静电场高斯定理的教学中,作者就发现对每一届的学生,高斯定理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一个难点,少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理解,大多数不能理解或不能运用。而高斯定理的理解和运用是电场部分的核心,对于后续的电势等物理量的求解也至关重要。这一知识点成为学生的难点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相对于绝大多数力学知识点,高斯定理对学生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高斯定理中涉及最普遍的情况,即穿过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此时的电场可以是非匀强电场,即要涉及利用微积分的知识把电场强度通量从特殊的情况过渡到一般的普遍情况。如果能够在课前把相关微积分的知识做成一节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查阅资料或者反复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程度会大大提高。这样首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由数学知识带来的理解障碍。同时,可以以高斯定理为内容再制作一节简短的微课,对于在课堂上没理解的学生可以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对微课视频反复观看。把微课资源作为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如何将课堂教学和微课教学有机结合,又如何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作相应的高质量微课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的对比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6.
[关 键 词] 微课;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146-01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各高校的理工科专业都会根据专业需求开设难易程度不一的大学物理课程。大学物理所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普通物理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學、原子物理、近代物理。而学习和理解物理学知识需要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的基础,这为理解物理学的相关内容又增加了难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讲授更多的基础知识,传授更多的科学方法,尽可能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微课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新型教学模式[1],它以多媒体为载体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以及专题讲解等环节,针对教学中常见的内容或者是一些较为典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微课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教学内容较少[2],这对于内容较多的大学物理课程,用其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显然是不太合适的,但微课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却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大学物理的许多内容都涉及对高等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而学生高等数学的水平却是参差不齐,又或者高等数学的教学进度跟不上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进度,比如在力学部分的第一个教学环节,质点运动学的教学上就要用到微积分的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学生还并未开始微积分学习的情况,这对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但在有限的学时里,教师不可能花时间去补授高等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对物理课堂上所需要掌握的高等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的补充和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课下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和预习,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有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点就能够有更好的理解,在例题的讲解中数学知识不会成为解题的障碍,这样会大大提升教学的质量。
在重、难点的地方,教师最好也能对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制作相应的微课,让不理解的学生能在课后进行重复学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现在的大学物理课堂上,多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拷贝但不够详细,板书很清晰却也不够完整,针对某些重、难点的讲解,如果学生当时没有理解,课后也没有合适的辅助材料辅助学习,很可能成为某一章学习的障碍。
例如,在电磁学部分静电场高斯定理的教学中,作者就发现对每一届的学生,高斯定理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一个难点,少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理解,大多数不能理解或不能运用。而高斯定理的理解和运用是电场部分的核心,对于后续的电势等物理量的求解也至关重要。这一知识点成为学生的难点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相对于绝大多数力学知识点,高斯定理对学生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高斯定理中涉及最普遍的情况,即穿过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此时的电场可以是非匀强电场,即要涉及利用微积分的知识把电场强度通量从特殊的情况过渡到一般的普遍情况。如果能够在课前把相关微积分的知识做成一节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查阅资料或者反复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程度会大大提高。这样首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由数学知识带来的理解障碍。同时,可以以高斯定理为内容再制作一节简短的微课,对于在课堂上没理解的学生可以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对微课视频反复观看。把微课资源作为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如何将课堂教学和微课教学有机结合,又如何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作相应的高质量微课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的对比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