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佚诗《麻姑山》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l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嘉靖间陈克昌编《麻姑集》卷七收有一首题为白居易的七律《麻姑山》:“籍庭云色卷青山,昔有真人种得仙.金骨已随鸾驭去,古坛犹在石岩边.鸟啼花笑空朝日,树老松高积岁年.愿学麻姑长不老,擗麟开宴话桑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三○四册,齐鲁书社一九九七年版,133页)北宋李觏《麻姑山重修三清殿记》云“若麻姑山著称久矣,元和辞人白乐天辈咸有咏歌粲于屋壁”(《李觏集》卷二三,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版,256页),而《记纂渊海》卷一一《郡县部·建昌军》、《舆地纪胜》卷三五《建昌军·诗》皆节录尾联作白居易“愿学麻姑长不死,时观沧海变桑田”,可证宋人已视为乐天之作.然白氏本集、清编《全唐诗》及各种今人整理本均未见.
其他文献
父亲有老家,我没有.即便我的履历表上籍贯一直写的是江苏丰县,可那就是个抽象的概念,不会常驻自己的心里.读老一辈学者的书,才慢慢知道家乡的意味.费孝通先生的开弦弓、林耀华先生的古田,都是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苏南江村和闽北山区有着不同的乡土社会生态,也注定他们选择了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不同学术路向.家乡,是他们埋在心灵土地中的种子,既是一种需要不断返回的绵延记忆,也注定会成为他们看待世界的范式,将自己的生养之地扩展为一种更为普遍的生命可能.
期刊
二十多年前,我翻译阐释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时记得他说过:在文化人类学界,似乎有个定律,那个说了“因”的人往往就该说“果”.虽然丁龙个案算不上典型的人类学课题,但它却是个因文化碰撞而激起的社会历史事件;如果把它看作一个文化学个案,那么,提出问题的我应该对它的结局给予一个总结性的回答.
期刊
五rn车子从平遥向东,爬越了太岳山,穿过一个叫分水岭的地方,便进入了潞安盆地.按照唐晓峰先生的说法:“中国最早的国家\'秋实\'集结在晋南豫西地区”(唐晓峰:《国家起源的“地理机会”》),也就是说,“晋南是中国古代北部\'人文边际\'地带的最南端”,即司马迁所说的“龙门—碣石”一线,是理解夏文化的关键之地.
期刊
如我所见的李泽厚思想光谱rn李泽厚的重要地位已经在思想史上留下了足够深的印记,无人可忽视他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的巨大影响.在李老师的大量写作里,有些是时代之作,有些是关于问题之作,那些“时代之作”有着与语境交织的影响力,包括涉及美学论争、中国现实以及知识界争论的文章,在这几十年的思想史中都可检索.我这里叙述的只是我所理解的李老师的一个思想侧面,分析只限于“问题之作”,可能是片面的,但来自我的阅读以及持续三十六年与他的聊天记忆.
期刊
韩愈的《师说》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篇文字.宋元明清近一千年间,它几乎入选了所有重要的古文选本.二十世纪以来,时代巨变,许多以往家弦户诵的古文篇章,都退出了公众视野,但《师说》受到的关注从未减弱.在近百年的中学课本中,它始终是必选篇目.如此影响,不是任何刻意的宣传使然.《师说》充盈着使人激扬鼓舞的力量,这力量的核心,绝非对师的一味尊崇与膜拜,而是求学者因自尊自励而激扬从师之志.唯自尊者能尊师,这是《师说》意在激劝而非训导的真精神,也是它穿越古今的力量所在.
期刊
二○一七年三月,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应北京大学“大讲堂”讲学计划的邀请,就奴隶制、废奴运动、内战与重建等主题做了四场学术讲座.王希教授将其译为中文,并收录数篇相关文章,辑为《十九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一书.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方纳一直站在美国史学的前沿,凭借多部高水平著作构建了一个恢弘的史学体系,影响乃至重塑了诸多重要的学术领域.这部新作虽然看起来不算“厚重”,却能帮助我们理解方纳史学的基本特征.
期刊
二○二○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川县蜈蚣坝(白道岭)发掘了“北魏皇帝祭天遗址”.这一发掘很重要.张文平副所长曾打电话问我对《魏书·高祖纪下》的下述引文有什么意见.
期刊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罹难殒逝.其身后藏书,多归松坡图书馆.事实上,直到近年,我们才有机会知道,尽管徐志摩曾于松坡图书馆任职数年,主持购藏工作,可他生前并没有捐书给松坡图书馆的打算.一九三○年十月二十一日,徐志摩致信丁文江,称:rn昨闻振飞说松馆(指松坡图书馆)今由大哥主持,这是好极了的.
期刊
一rn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顾颉刚在读书和外出考察的过程中,意识到边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内地偏僻地区的民俗有助于解决古史问题,从而撰写了一系列读书笔记,渐次在《责善》半月刊发表.一九四九年,他选择其中一部分文章结集为《浪口村随笔》,由合众图书馆油印百册以分赠好友.一九六三年,他对该书做了进一步修订,更名为《史林杂识初编》,由中华书局公开出版.其后他继续撰写相关读书笔记,多收入《顾颉刚读书笔记》之中.这些论文、著作、读书笔记是今入了解顾颉刚民族考古学成就的主要材料.
期刊
一rn法国人似乎向来就有写作短小精悍之作的传统,但是布鲁诺·卡尔桑提(Bruno Karsenti)于一九九四年出版的这本《莫斯与总体性社会事实》简练到足以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只是一本研究马塞尔·莫斯学术思想的著作.事实上,这本小书在出版伊始便可奠定其作为莫斯研究经典之作的地位,因为当所有人都在诉说莫斯思想缺乏体系又与涂尔干思想有着难以理清的关系之时,卡尔桑提却在此书中以《礼物》一书提出的“总体性社会事实”概念为切入点,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莫斯在哪些方面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克服了涂尔干社会学传统的内在困难,推进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