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岁前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说不清哪儿不舒服。这就需要父母细辨“蛛丝马迹”,争取将疾病扼杀在早期。
没精神。孩子生病前,最早显露的症状就是发蔫、没精打采、不爱说话。有些孩子会突然特别缠人或烦躁,为一点儿小事能闹个没完,甚至没有缘由地长时间哭闹。
胃口差。在其他症状尚不明显时,小婴儿可能会先出现吮奶无力、拒绝吃奶、呕吐;大些的孩子则是不想吃饭或呕吐。如果孩子连平时喜欢吃的东西都提不起胃口,就要小心了。
舌质红。老百姓常说:“有火才有病。”孩子新陈代谢快,为“纯阳之体”,容易上火,舌质往往较红。
手心热。若孩子体温正常,但手足心潮热、湿漉漉的,也许是热性体质、阴虚火旺的表现。这类孩子更易上火,出现口干、大便干结、盗汗等症状。
大便干。正常情况下,孩子应一两天大便一次,色泽黄、成型、不干结。如果超过3天不解便,或每次解便都很困难,又或是连连腹泻,说明其脾胃运化失常,消化功能有隐患。
生殖器异常。小男孩阴囊松懈,耷拉得厉害,常发生在发烧前后。
勤洗手,少感冒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6岁前的孩子最易被上呼吸道感染缠上。尤其是发烧,最让家长紧张。事实上,发烧是身体在与病毒作战的信号。发烧过程中,免疫系统能得到锻炼,因此未必是坏事。
预防感冒的最好方法是:房间要多通风,督促孩子多洗手,尤其是外出回家后;少用手揉眼、鼻: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果;督促孩子加强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接种流感疫苗;平时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随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尤其是夏季进入空调房间时要带件薄外套。此外,鼻部按摩也能有效防感冒。具体做法是,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鼻翼。
多去游泳,防过敏
北京儿科研究所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了50%。预防儿童过敏有4个注意事项,
首先,密切观察孩子的生活。孩子去公园玩会流涕、咳嗽,吃了某种食物起皮疹,家里大扫除催生喷嚏——这些都是过敏信号,说明环境中存在过敏原,家长就应该注意让孩子躲开这样的环境。201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发表“3个城市0~2岁儿童食物过敏现状”调查,指出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鸡蛋、牛奶、虾和鱼。坚果、贝类、小麦、大豆等也是常见易过敏食物。
其次,减少温差变化。受凉、感冒是诱发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一个关键因素。带孩子外出时,最好准备件有领子的衬衣,一旦进入气温较低的环境,及时给孩子穿上,避免冷刺激。
第三,游泳能增强抵抗力,锻炼肺活量,非常适合过敏患儿。但要注意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游泳场所。
最后,对尘螨过敏的孩子,应注意:室内不用地毯,经常打扫卫生,定期清洗空调;不让孩子接触毛绒玩具;不养宠物;不在卧室内存放旧报纸、杂志;不要用羊毛和羽绒被及枕芯。
饭后刷牙,没龋齿
201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6岁是儿童龋齿高发期;患龋年龄在日益提前。甜食摄入过多、没养成饭后刷牙等好习惯、家长不督促是造成儿童龋齿的主要原因。
预防龋齿应从孩子出生那刻开始,培养其清洁口腔的好习惯。没长牙时,父母可以把纱布缠在手指上,蘸清水清洁孩子的牙床。3岁后,一方面要训练孩子自己刷牙,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的牙齿表面涂一层氟化物,这就像涂一层保护漆,能预防龋齿。涂完半小时内不漱口、不喝水,2~3小时后可正常饮食,24小时内不用牙线。此后,每6个月要查次牙,看看牙齿的健康状况。
6岁左右,恒牙第一颗大臼齿开始萌出,要及时带孩子做窝沟封闭,将有凹洞的牙齿咬合面封填起来。这一部位很难用牙刷彻底清洁,蛀牙率也较高。做过窝沟封闭后一个月,要到口腔科检查一次以防脱落。有条件者,在孩子12岁左右,第二恒磨牙长出时,建议再做一次窝沟封闭。
孩子的食物要避开甜饮料、糖果和甜点。应该鼓励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性食物,增强其咀嚼功能。吃完饭5分钟内,就得刷牙。
不贪凉,肠胃好
3岁以下的孩子,胃肠道格外娇嫩。由于消化酶分泌不完善,但生长发育快、对营养需求又高,极易出现肠胃问题。腹泻算得上婴幼儿消化系统中的第一大病,以病毒性、伤食性和受凉性为主。近年来,厌食的孩子少了些,但仍时有发生。
要护好孩子的消化道,必须管住他们的嘴。第一,不贪凉食、少喝碳酸饮料。冰箱里取出的水果等要在室温下放1小时再吃,以免抑制胃酸、消化酶分泌。第二,孩子的卧室别开空调,可通过旁边的房间引冷气进来,且室内外温差不超过4℃~5℃。睡觉时,用一条薄毯护住孩子的肚子。第三,三餐规律,用水果、酸奶代替薯片、甜食等含有过多添加剂的食物,每餐饭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应限量。第四,不吃隔夜菜。
没精神。孩子生病前,最早显露的症状就是发蔫、没精打采、不爱说话。有些孩子会突然特别缠人或烦躁,为一点儿小事能闹个没完,甚至没有缘由地长时间哭闹。
胃口差。在其他症状尚不明显时,小婴儿可能会先出现吮奶无力、拒绝吃奶、呕吐;大些的孩子则是不想吃饭或呕吐。如果孩子连平时喜欢吃的东西都提不起胃口,就要小心了。
舌质红。老百姓常说:“有火才有病。”孩子新陈代谢快,为“纯阳之体”,容易上火,舌质往往较红。
手心热。若孩子体温正常,但手足心潮热、湿漉漉的,也许是热性体质、阴虚火旺的表现。这类孩子更易上火,出现口干、大便干结、盗汗等症状。
大便干。正常情况下,孩子应一两天大便一次,色泽黄、成型、不干结。如果超过3天不解便,或每次解便都很困难,又或是连连腹泻,说明其脾胃运化失常,消化功能有隐患。
生殖器异常。小男孩阴囊松懈,耷拉得厉害,常发生在发烧前后。
勤洗手,少感冒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6岁前的孩子最易被上呼吸道感染缠上。尤其是发烧,最让家长紧张。事实上,发烧是身体在与病毒作战的信号。发烧过程中,免疫系统能得到锻炼,因此未必是坏事。
预防感冒的最好方法是:房间要多通风,督促孩子多洗手,尤其是外出回家后;少用手揉眼、鼻: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果;督促孩子加强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接种流感疫苗;平时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随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尤其是夏季进入空调房间时要带件薄外套。此外,鼻部按摩也能有效防感冒。具体做法是,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鼻翼。
多去游泳,防过敏
北京儿科研究所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了50%。预防儿童过敏有4个注意事项,
首先,密切观察孩子的生活。孩子去公园玩会流涕、咳嗽,吃了某种食物起皮疹,家里大扫除催生喷嚏——这些都是过敏信号,说明环境中存在过敏原,家长就应该注意让孩子躲开这样的环境。201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发表“3个城市0~2岁儿童食物过敏现状”调查,指出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鸡蛋、牛奶、虾和鱼。坚果、贝类、小麦、大豆等也是常见易过敏食物。
其次,减少温差变化。受凉、感冒是诱发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一个关键因素。带孩子外出时,最好准备件有领子的衬衣,一旦进入气温较低的环境,及时给孩子穿上,避免冷刺激。
第三,游泳能增强抵抗力,锻炼肺活量,非常适合过敏患儿。但要注意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游泳场所。
最后,对尘螨过敏的孩子,应注意:室内不用地毯,经常打扫卫生,定期清洗空调;不让孩子接触毛绒玩具;不养宠物;不在卧室内存放旧报纸、杂志;不要用羊毛和羽绒被及枕芯。
饭后刷牙,没龋齿
201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6岁是儿童龋齿高发期;患龋年龄在日益提前。甜食摄入过多、没养成饭后刷牙等好习惯、家长不督促是造成儿童龋齿的主要原因。
预防龋齿应从孩子出生那刻开始,培养其清洁口腔的好习惯。没长牙时,父母可以把纱布缠在手指上,蘸清水清洁孩子的牙床。3岁后,一方面要训练孩子自己刷牙,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的牙齿表面涂一层氟化物,这就像涂一层保护漆,能预防龋齿。涂完半小时内不漱口、不喝水,2~3小时后可正常饮食,24小时内不用牙线。此后,每6个月要查次牙,看看牙齿的健康状况。
6岁左右,恒牙第一颗大臼齿开始萌出,要及时带孩子做窝沟封闭,将有凹洞的牙齿咬合面封填起来。这一部位很难用牙刷彻底清洁,蛀牙率也较高。做过窝沟封闭后一个月,要到口腔科检查一次以防脱落。有条件者,在孩子12岁左右,第二恒磨牙长出时,建议再做一次窝沟封闭。
孩子的食物要避开甜饮料、糖果和甜点。应该鼓励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性食物,增强其咀嚼功能。吃完饭5分钟内,就得刷牙。
不贪凉,肠胃好
3岁以下的孩子,胃肠道格外娇嫩。由于消化酶分泌不完善,但生长发育快、对营养需求又高,极易出现肠胃问题。腹泻算得上婴幼儿消化系统中的第一大病,以病毒性、伤食性和受凉性为主。近年来,厌食的孩子少了些,但仍时有发生。
要护好孩子的消化道,必须管住他们的嘴。第一,不贪凉食、少喝碳酸饮料。冰箱里取出的水果等要在室温下放1小时再吃,以免抑制胃酸、消化酶分泌。第二,孩子的卧室别开空调,可通过旁边的房间引冷气进来,且室内外温差不超过4℃~5℃。睡觉时,用一条薄毯护住孩子的肚子。第三,三餐规律,用水果、酸奶代替薯片、甜食等含有过多添加剂的食物,每餐饭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应限量。第四,不吃隔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