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老区要有感情
周恩来对老区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1951年,他在战斗英雄代表和老根据地代表联欢会上指出:
我们的胜利是依靠了农村的,但今后农民生活的改善,还必须依靠城市。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日子,要过上好的生活。应该下山,应该进城。但是正如老根据地的同志所说的那样,下了山不应该忘了山,进了城不应该忘了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
正是受这种真实感情的驱使,周恩来对老区人民给予无限关怀,为老区的发展与建设工作付出了毕生心血。
1970年春,周恩来在同身边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得知陕北人民生活困难时,难过地流下了眼泪。为此,他专门召集中央有关部门、北京市和陕西省及延安地区负责同志开会,研究如何帮助老区发展农业生产和五小工业,改善人民生活。
1973年6月9日,周恩来陪同越南领导人到延安访问。周恩来同延安地区党政负责人谈话,了解延安地区人民生活情况。当得知延安群众的生活仍十分困苦时,他再一次难过地流下眼泪,并感慨地说:“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在中央,对延安工作关照不够。”他向当地负责人提出应尽快改变延安地区的落后面貌。6月10日,周恩来陪同外宾登上飞机离开延安前,留给延安人民的最后一句话是:“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当时,周恩来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仍然心系老区人民的生活。
要做好老区的扶贫工作,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对老区的真感情是第一要素。只有有了真感情,才会了解老区缺什么,需要什么;只有有了真感情,才会拿出切切实实的计划,做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有了真感情,才会和老区人民心贴心,真正做好老区的扶贫工作。在对老区的真感情上,周恩来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救灾扶贫
因灾致贫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最易反复的因素之一。1952年,周恩来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老根据地工作的指示》中指出:
大部分老根据地因遭受战争创伤太重,且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生产恢复很慢;其中若干地区又遭到水旱灾害的侵袭,特别是南方老根据地荒芜现象仍多数存在,人民生活极为困难。因此,无论从政治上或经济上都必须十分重视加强老根据地的工作,大力领导与扶持老根据地人民参与发展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
当老区遭遇灾情时,周恩来总是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进行救灾工作部署,只要条件允许,不顾危险也要奔赴现场。1966年3月8日,周恩来得悉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立即指示卫生部派出医疗队前往救护,同时要求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注意观察和研究。3月9日,周恩来不顾余震危险,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救灾工作。
1973年夏,位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定西地区连旱22个月。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当周恩来听到定西等十几个县有200万人口的地区很多人没饭吃、没衣穿、没被子盖等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时,十分难过地说:“我们解放几十年了,甘肃老百姓还这么困难,我当总理的有责任,对不起老百姓。甘肃农村的这些情况,我们过去不清楚,没有派人下去调查了解,我们国务院有官僚主义。”会议结束后,周恩来第一时间从国务院8个部委抽调干部,奔赴甘肃帮助救灾。1973年秋冬,国家救灾的大批粮食和旧军服,源源不断地发到灾区人民手中。
一年以后,已查出癌症的周恩来仍放心不下甘肃的灾情,指示商业部、财政部再次调查灾区群众生活安排落实情况。刚做过手术的周恩来在调查报告上写下:
口粮不够,救济款不够,种子留得不够,饲料饲草不够,衣服缺得最多,副业没有,农具不够,燃料不够,饮水不够,打井配套都不够,生产基金、农贷似乎没有按重点发放,医疗队不够,医药卫生更差,等,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响劳动力!!!
从批示中的9个“不够”和3个感叹号中,人們能深切地感受到周恩来心系老区工作、情牵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摘自《党史博览》 潘敬国 金秋/文)
周恩来对老区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1951年,他在战斗英雄代表和老根据地代表联欢会上指出:
我们的胜利是依靠了农村的,但今后农民生活的改善,还必须依靠城市。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日子,要过上好的生活。应该下山,应该进城。但是正如老根据地的同志所说的那样,下了山不应该忘了山,进了城不应该忘了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
正是受这种真实感情的驱使,周恩来对老区人民给予无限关怀,为老区的发展与建设工作付出了毕生心血。
1970年春,周恩来在同身边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得知陕北人民生活困难时,难过地流下了眼泪。为此,他专门召集中央有关部门、北京市和陕西省及延安地区负责同志开会,研究如何帮助老区发展农业生产和五小工业,改善人民生活。
1973年6月9日,周恩来陪同越南领导人到延安访问。周恩来同延安地区党政负责人谈话,了解延安地区人民生活情况。当得知延安群众的生活仍十分困苦时,他再一次难过地流下眼泪,并感慨地说:“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在中央,对延安工作关照不够。”他向当地负责人提出应尽快改变延安地区的落后面貌。6月10日,周恩来陪同外宾登上飞机离开延安前,留给延安人民的最后一句话是:“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当时,周恩来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仍然心系老区人民的生活。
要做好老区的扶贫工作,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对老区的真感情是第一要素。只有有了真感情,才会了解老区缺什么,需要什么;只有有了真感情,才会拿出切切实实的计划,做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有了真感情,才会和老区人民心贴心,真正做好老区的扶贫工作。在对老区的真感情上,周恩来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救灾扶贫
因灾致贫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最易反复的因素之一。1952年,周恩来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老根据地工作的指示》中指出:
大部分老根据地因遭受战争创伤太重,且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生产恢复很慢;其中若干地区又遭到水旱灾害的侵袭,特别是南方老根据地荒芜现象仍多数存在,人民生活极为困难。因此,无论从政治上或经济上都必须十分重视加强老根据地的工作,大力领导与扶持老根据地人民参与发展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
当老区遭遇灾情时,周恩来总是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进行救灾工作部署,只要条件允许,不顾危险也要奔赴现场。1966年3月8日,周恩来得悉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立即指示卫生部派出医疗队前往救护,同时要求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注意观察和研究。3月9日,周恩来不顾余震危险,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救灾工作。
1973年夏,位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定西地区连旱22个月。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当周恩来听到定西等十几个县有200万人口的地区很多人没饭吃、没衣穿、没被子盖等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时,十分难过地说:“我们解放几十年了,甘肃老百姓还这么困难,我当总理的有责任,对不起老百姓。甘肃农村的这些情况,我们过去不清楚,没有派人下去调查了解,我们国务院有官僚主义。”会议结束后,周恩来第一时间从国务院8个部委抽调干部,奔赴甘肃帮助救灾。1973年秋冬,国家救灾的大批粮食和旧军服,源源不断地发到灾区人民手中。
一年以后,已查出癌症的周恩来仍放心不下甘肃的灾情,指示商业部、财政部再次调查灾区群众生活安排落实情况。刚做过手术的周恩来在调查报告上写下:
口粮不够,救济款不够,种子留得不够,饲料饲草不够,衣服缺得最多,副业没有,农具不够,燃料不够,饮水不够,打井配套都不够,生产基金、农贷似乎没有按重点发放,医疗队不够,医药卫生更差,等,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响劳动力!!!
从批示中的9个“不够”和3个感叹号中,人們能深切地感受到周恩来心系老区工作、情牵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摘自《党史博览》 潘敬国 金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