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带动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慢慢被替代,逐渐成为以学生为主要核心,通过有效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课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提倡采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来学习语言的表述和交流沟通。本文通过介绍情感教育的特征和内容,站在情感教育的角度分析其重要作用,提出相关实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71-02
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获得情感方面的成长。这就要求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教材内容之中的情感因素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语文情感教育的特征、内涵
语文情感教育的特征:首先是情感性特征,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感的课程,也是文科课程中最具备情感要素的课程,而情感教育的情感性特征主要是指语文教学应该要用情去感化人,以情动人,通过一些美的事物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触景生情,身临其境,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其次是形象性特征,通过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来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发散新思维以及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习惯,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语文书本上始终都活跃着课文的形象,通过老师生动形象的刻画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在脑海中要形象化的具体呈现,能够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进而来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情感教育的内涵: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老师生动形象地去直观的呈现出书本知识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开发发散性思维,通过美的事物去产生情感上的解读,以情感人,于情于理,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情感上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丰富的情感底蕴。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期间小学生还处于懵懂的阶段,情感特征尤为突出,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语文课本中,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思维和深刻含义,如果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更能对学生们的情感进行渲染,在课堂的沟通与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鸣。随着教育都不断改革,不仅仅是将文字的知识简单交给学生,而是更加关注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情感的交流,真正蕴涵意义的找我。这也要求了小学语文教师们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育学生去培养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思想,初步建立价值观、人生观等。换言之,就是在课堂中利用课本内容尊重学生情感的前提下引导小学生们产生正面、正确的情感,无形中开拓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教师们完成教学目标的原则上,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建設以及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在与学生们的情感交流中鼓励和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抓住现年龄段学生们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们知道体验生活、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提高语言使用技能和丰富生活阅历。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程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生人格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通过情感教育影响学生,彰显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增强小学生德育的教育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工作中,要将德育工作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教师要利用日常生活的细节去教育学生、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利用自身的情感教育去激发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可以采用课本内容和德育故事来让学生们进行情景模拟活故事对话的练习,便于小学生们生动形象的理解其内容,学到故事真正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发挥小学生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与传统的课本教学不同,加入很多主动性和真实性,使抽象的概念相对具体化,更有利于小学生们的吸收和汲取。
2.强化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理念的引导工作,帮助教师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多方面的交流相互汲取经验,综合工作经验提升各自的综合素质,在教导小学生们的同时自身也能更加了解自身的个性,提高情感教育的学习环境。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关模拟课堂的训练,对语言的表述能够有所提高,对教学情感的把控能更加完美。教师通过运用多姿多彩的语言技能,结合课本内容来向学生传递渗透某种情感,将情感融入到语言和行为当中,更加具有感染的作用。
3.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着重教学重点的前提下,根据课本本身具有的内容来进行优化和重点提升。在此期间通过情感教育的新型教学手段,加强小学生们对教师之间的沟通,双方之间多加强互动来进行思想的碰撞。多交流才能拉进距离,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基础,进一步提高小学生们学习的专注力和兴趣,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创造欢快、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情感教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更能让他们情绪变得高涨,更愿意去思考问题,更有效果的开展课堂活动,使教育变得事倍功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加强情感教育,能够帮助提高课堂上的和谐氛围,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更好的去发挥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情感世界,而且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去参与到课堂中,对于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现阶段下,小学语文课堂中应该加强情感教育,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新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
[2]臧以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3]肖永斌.浅议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中国人,2014(08).
[4]刘影.浅析小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71-02
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获得情感方面的成长。这就要求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教材内容之中的情感因素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语文情感教育的特征、内涵
语文情感教育的特征:首先是情感性特征,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感的课程,也是文科课程中最具备情感要素的课程,而情感教育的情感性特征主要是指语文教学应该要用情去感化人,以情动人,通过一些美的事物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触景生情,身临其境,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其次是形象性特征,通过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来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发散新思维以及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习惯,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语文书本上始终都活跃着课文的形象,通过老师生动形象的刻画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在脑海中要形象化的具体呈现,能够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进而来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情感教育的内涵: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老师生动形象地去直观的呈现出书本知识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开发发散性思维,通过美的事物去产生情感上的解读,以情感人,于情于理,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情感上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丰富的情感底蕴。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期间小学生还处于懵懂的阶段,情感特征尤为突出,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语文课本中,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思维和深刻含义,如果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更能对学生们的情感进行渲染,在课堂的沟通与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鸣。随着教育都不断改革,不仅仅是将文字的知识简单交给学生,而是更加关注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情感的交流,真正蕴涵意义的找我。这也要求了小学语文教师们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育学生去培养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思想,初步建立价值观、人生观等。换言之,就是在课堂中利用课本内容尊重学生情感的前提下引导小学生们产生正面、正确的情感,无形中开拓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教师们完成教学目标的原则上,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建設以及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在与学生们的情感交流中鼓励和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抓住现年龄段学生们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们知道体验生活、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提高语言使用技能和丰富生活阅历。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程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生人格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通过情感教育影响学生,彰显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增强小学生德育的教育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工作中,要将德育工作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教师要利用日常生活的细节去教育学生、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利用自身的情感教育去激发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可以采用课本内容和德育故事来让学生们进行情景模拟活故事对话的练习,便于小学生们生动形象的理解其内容,学到故事真正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发挥小学生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与传统的课本教学不同,加入很多主动性和真实性,使抽象的概念相对具体化,更有利于小学生们的吸收和汲取。
2.强化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理念的引导工作,帮助教师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多方面的交流相互汲取经验,综合工作经验提升各自的综合素质,在教导小学生们的同时自身也能更加了解自身的个性,提高情感教育的学习环境。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关模拟课堂的训练,对语言的表述能够有所提高,对教学情感的把控能更加完美。教师通过运用多姿多彩的语言技能,结合课本内容来向学生传递渗透某种情感,将情感融入到语言和行为当中,更加具有感染的作用。
3.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着重教学重点的前提下,根据课本本身具有的内容来进行优化和重点提升。在此期间通过情感教育的新型教学手段,加强小学生们对教师之间的沟通,双方之间多加强互动来进行思想的碰撞。多交流才能拉进距离,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基础,进一步提高小学生们学习的专注力和兴趣,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创造欢快、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情感教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更能让他们情绪变得高涨,更愿意去思考问题,更有效果的开展课堂活动,使教育变得事倍功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加强情感教育,能够帮助提高课堂上的和谐氛围,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更好的去发挥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情感世界,而且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去参与到课堂中,对于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现阶段下,小学语文课堂中应该加强情感教育,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新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
[2]臧以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3]肖永斌.浅议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中国人,2014(08).
[4]刘影.浅析小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