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农村消费需求现状及影响消费需求提高的成因分析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不确定性强且增长缓慢,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
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产品价格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走势难以预料;农资价格不稳定,上涨速度过快;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以及农民缺乏专业技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限制。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下岗回乡,即使部分有技术的农民工能重新找到工作,但薪酬普遍会下降。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不稳定,从而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抑制农村消费的实现
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使不少地区的农户对家电需求处于“买得起但用不好、用不起”的窘境,抑制了农村市场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农村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商业流通网点少,经营方式落后,专门的售后服务机构基本上还没有,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多样化。同时,由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缺乏有力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三)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保守落后、求稳求俭,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长期的自然经济、弱质农业培养了农村居民相对保守落后、求稳求俭的消费观念,许多农村居民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敢消费、不肯消费,农村居民普遍存在“惜购”、“喜存”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四)工商企业长期“重城市,轻农村”,致使“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了农村的“有效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工商企业存在严重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生产经营者所关注的主要是城市消费者,而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特征、购买心理等方面往往没有进行专门的市场调查并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从而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
(五)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滞后且不健全,制约着农民的即期消费
由于我国农村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短、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农村居民的收入低,未来收入不确定,为了应对将来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即使收入有所增加也不敢轻易增加消费,这就制约了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六)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服务效率低下,消费信用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农村居民跨期消费的可支付能力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产品等都少,服务方式单一且服务效率不高,支农力度不强,加上消费信用制度不健全,致使农村居民贷款难、消费信贷更难,影响提前消费的实现,也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
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
一是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切实有效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业、投资农业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推动小城镇发展,切实提高现行农民工的劳动力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六是积极扶持和培植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构建现代化的市场流通体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推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
为了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一是必须尽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立符合农村要求的新型市场流通网络体系。三是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督管理,保护农民消费利益,提高农民消费信心。
(三)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教育,引导更新消费观念,把握农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扩大消费热点
一是教育和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现代的消费观念。鼓励他们适度消费,帮助农民树立合理消费观,坚决摒弃盲目消费、畸形消费和不敢消费等落后观念。二是加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消费文化、消费理念,从单纯满足基本需求的物质消费,向追求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并重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转变。三是扩大消费热点,充分发挥品牌消费在市场导向和引领消费潮流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发生产适合农村和农民消费需求的物美价廉、经济适用、操作简便的耐用消费品。
(四)调整产品供给结构,增加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需求”
生产经营企业应该对农村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农村市场的特点,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发、生产、经营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农村需要的产品,在价格、品种、规格、性能、式样、服务等方面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提高对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满足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后顾之忧,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只有保障措施到位,农民才敢放心消费。一要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后顾之忧。二要加快农村医疗制度改革步伐,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三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险,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六)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提高农民即期消费水平
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支持,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此,一是要建立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鼓励提供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三是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四是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展各种消费信贷;五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六是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另外,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住房建设实行统一规划设计补贴。通过资金的适当扶持,调动农民建房积极性,激活农村住房消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李春迎,1956年生,河南周口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不确定性强且增长缓慢,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
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产品价格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走势难以预料;农资价格不稳定,上涨速度过快;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以及农民缺乏专业技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限制。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下岗回乡,即使部分有技术的农民工能重新找到工作,但薪酬普遍会下降。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不稳定,从而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抑制农村消费的实现
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使不少地区的农户对家电需求处于“买得起但用不好、用不起”的窘境,抑制了农村市场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农村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商业流通网点少,经营方式落后,专门的售后服务机构基本上还没有,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多样化。同时,由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缺乏有力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三)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保守落后、求稳求俭,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长期的自然经济、弱质农业培养了农村居民相对保守落后、求稳求俭的消费观念,许多农村居民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敢消费、不肯消费,农村居民普遍存在“惜购”、“喜存”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四)工商企业长期“重城市,轻农村”,致使“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了农村的“有效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工商企业存在严重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生产经营者所关注的主要是城市消费者,而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特征、购买心理等方面往往没有进行专门的市场调查并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从而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
(五)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滞后且不健全,制约着农民的即期消费
由于我国农村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短、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农村居民的收入低,未来收入不确定,为了应对将来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即使收入有所增加也不敢轻易增加消费,这就制约了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六)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服务效率低下,消费信用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农村居民跨期消费的可支付能力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产品等都少,服务方式单一且服务效率不高,支农力度不强,加上消费信用制度不健全,致使农村居民贷款难、消费信贷更难,影响提前消费的实现,也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
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
一是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切实有效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业、投资农业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推动小城镇发展,切实提高现行农民工的劳动力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六是积极扶持和培植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构建现代化的市场流通体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推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
为了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一是必须尽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立符合农村要求的新型市场流通网络体系。三是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督管理,保护农民消费利益,提高农民消费信心。
(三)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教育,引导更新消费观念,把握农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扩大消费热点
一是教育和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现代的消费观念。鼓励他们适度消费,帮助农民树立合理消费观,坚决摒弃盲目消费、畸形消费和不敢消费等落后观念。二是加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消费文化、消费理念,从单纯满足基本需求的物质消费,向追求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并重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转变。三是扩大消费热点,充分发挥品牌消费在市场导向和引领消费潮流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发生产适合农村和农民消费需求的物美价廉、经济适用、操作简便的耐用消费品。
(四)调整产品供给结构,增加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需求”
生产经营企业应该对农村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农村市场的特点,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发、生产、经营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农村需要的产品,在价格、品种、规格、性能、式样、服务等方面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提高对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满足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后顾之忧,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只有保障措施到位,农民才敢放心消费。一要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后顾之忧。二要加快农村医疗制度改革步伐,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三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险,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六)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提高农民即期消费水平
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支持,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此,一是要建立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鼓励提供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三是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四是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展各种消费信贷;五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六是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另外,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住房建设实行统一规划设计补贴。通过资金的适当扶持,调动农民建房积极性,激活农村住房消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李春迎,1956年生,河南周口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