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校,我们要善于和充分挖掘教材中隐性的德育教育内容,思考如何通过体验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达到教育的效果。全员育人的德育教育观,使德育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育;构想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Qu Shengli
【Abstract】In school, we must be good at and fully tap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thinking how to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guide,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Educating students in moral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plays a great advantage.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Conception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应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有教育的敏感度,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有效的德育教育一定是隐性的,隐性的教育是依靠体验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那么在学校德育教育方面可否成这种关系。
在高三(3)班听语文课,当下课时,老师把讲桌上自己的课本整理了整理,这时老师让全体学生检查自己桌椅周围有没有垃圾,桌椅是否放回原位。高三学生即将要走向大学或社会,应该说老师没必要强调干什么了吧,可是老师就这样做了。学生下楼、排队、上下课,这些行为习惯养成使我明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长期坚持,必不可少。
1 全员育人的德育教育观,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盘革,女盘丝……《礼记.内则》。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
可是在学校中,任课教师认为学生的行为教育是班主任的事,学生与任课教师发生了矛盾,任课教师就把学生拉到班主任处,对班主任一顿责怪,看你怎样教育你班学生的。其实学生与任课教师发生了矛盾,任课教师就应有责任自行处理,班主任只是协调。可见他们都认为学生教育是德育处和班主任的事,他们能不管就不管,能推就推。其实学生的教育无论是任课教师、班主任、德育处还是学校其他部门对学生都有教育和育人的权利。就是任课的教师在课堂中无论上什么课,都有教育与育人的内容。作为教师首先转变这种想法和做法,人人都是德育教师,长期如此这样,教师怎样为人师表,学生的行为教育何从养成。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常常抱怨德育工作难做,辛辛苦苦地教导,总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往往过多地着力于喋喋不休的说教,缺乏引导学生对客观情境的亲身体验。
老师无论走进校园还是教室,看到地上有纸屑,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默默弯腰捡起,然后走过去放进垃圾桶,这比讲100遍“看到纸屑要捡起”效果要好得多。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2 从开始让学生按要求做,最后到自己要做
安全节约用电,课间操全体学生操场上跑步,教室没有一个学生,但班级的灯还亮着。当老师发现没有关灯情况时,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感觉是很正常的事,无奈之下,老师把灯关了。像这样情况下,作为老师先要让学生养成关灯的习惯,每到课间操课下时任课的老师提醒学生关灯跑操,长期的坚持就会在学生的心理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所以由老师早期的强烈要求变成提醒再到形成自行养成一种习惯自己要做。对于中小学学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3 先学会倾听,再通过心理引导对学生教育
学生与学生之间,避免不了发生一些摩擦,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之间发生了摩擦,受到委屈或欺负,气势汹汹,情绪高涨,我们老师先不要用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习惯来指责,不要让学生先站在一旁,也不要先训斥一顿后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不如让学生在办公室先坐下,让学生缓解一下心情,可能学生有好多的委屈向你说,这时老师只等学生尽管的说,将所有想所的话说完,在这过程中老师只管一直看或点头,不要干其他的事情,也不要就做出什么处理的办法。学生会在诉说过程中情绪会缓和,老师这时引导开始,对学生讲一些故事和话题,通过故事情节达到教育的目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通过这样学生就有了信心。学生也是有情感的人,学生看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他一定会把教师当成知心的朋友。学生犯了错误,帮助他们消除隔膜,化解对立情绪,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没有效果了”。这就是说,德育需要潜移默化,需要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4 用真诚、尊重的心态来帮助学生
教师热爱每一位学生是本职,学生热爱每一位教师是他的选择,要想建立好师生良好的关系,必须从真诚、尊重、共情开始。实践证明,学生喜欢教师,他都喜欢上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比如在课堂上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地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或用提示的方法,说一句信任的话,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机会给予了他信心和力量。可是在实践中,我们教师做到的太少了,在提问时如果回答不上来,多半会说,没有想好你站起来干嘛,坐下;你就不会还装的挺像的,你说呀!不要在占用时间等等。当过学生我们都知道老师在提问题时,那时真的能回答上来,可是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原因,那时就说部出来了。可是如果我们老师给一点启示,他就可能能回答出来,给他自信,尊重他,这样的话学生慢慢就有了自信,在课堂上就能看到他更多发言的机会。正如人们常说的优秀的学生都是夸出来,那个学生、家长不希望老师给予自己孩子的表扬。
所以说学生也需要老师的真诚,相互的尊重。教师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就没有什么不愿意的事情。可见,师生和谐的沟通可以改变教育。
5 让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结果会事半功倍
学生的管理制度都是老师集体制定对学生进行实施,可是按照规定对学生管理,结果学生不服从,因为他认为是学校自己制定的,可见制度存在问题。如果学校先把制度按班级下发,让学生来参与修改,最后制定合理的制度,进行公布。学生犯了错误,学校就按照制度来进行教育管理,结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教育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先做好人的责任再做一个爱国、诚实守信,有良心的人。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育;构想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Qu Shengli
【Abstract】In school, we must be good at and fully tap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thinking how to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guide,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Educating students in moral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plays a great advantage.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Conception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应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有教育的敏感度,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有效的德育教育一定是隐性的,隐性的教育是依靠体验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那么在学校德育教育方面可否成这种关系。
在高三(3)班听语文课,当下课时,老师把讲桌上自己的课本整理了整理,这时老师让全体学生检查自己桌椅周围有没有垃圾,桌椅是否放回原位。高三学生即将要走向大学或社会,应该说老师没必要强调干什么了吧,可是老师就这样做了。学生下楼、排队、上下课,这些行为习惯养成使我明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长期坚持,必不可少。
1 全员育人的德育教育观,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盘革,女盘丝……《礼记.内则》。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
可是在学校中,任课教师认为学生的行为教育是班主任的事,学生与任课教师发生了矛盾,任课教师就把学生拉到班主任处,对班主任一顿责怪,看你怎样教育你班学生的。其实学生与任课教师发生了矛盾,任课教师就应有责任自行处理,班主任只是协调。可见他们都认为学生教育是德育处和班主任的事,他们能不管就不管,能推就推。其实学生的教育无论是任课教师、班主任、德育处还是学校其他部门对学生都有教育和育人的权利。就是任课的教师在课堂中无论上什么课,都有教育与育人的内容。作为教师首先转变这种想法和做法,人人都是德育教师,长期如此这样,教师怎样为人师表,学生的行为教育何从养成。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常常抱怨德育工作难做,辛辛苦苦地教导,总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往往过多地着力于喋喋不休的说教,缺乏引导学生对客观情境的亲身体验。
老师无论走进校园还是教室,看到地上有纸屑,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默默弯腰捡起,然后走过去放进垃圾桶,这比讲100遍“看到纸屑要捡起”效果要好得多。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2 从开始让学生按要求做,最后到自己要做
安全节约用电,课间操全体学生操场上跑步,教室没有一个学生,但班级的灯还亮着。当老师发现没有关灯情况时,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感觉是很正常的事,无奈之下,老师把灯关了。像这样情况下,作为老师先要让学生养成关灯的习惯,每到课间操课下时任课的老师提醒学生关灯跑操,长期的坚持就会在学生的心理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所以由老师早期的强烈要求变成提醒再到形成自行养成一种习惯自己要做。对于中小学学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3 先学会倾听,再通过心理引导对学生教育
学生与学生之间,避免不了发生一些摩擦,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之间发生了摩擦,受到委屈或欺负,气势汹汹,情绪高涨,我们老师先不要用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习惯来指责,不要让学生先站在一旁,也不要先训斥一顿后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不如让学生在办公室先坐下,让学生缓解一下心情,可能学生有好多的委屈向你说,这时老师只等学生尽管的说,将所有想所的话说完,在这过程中老师只管一直看或点头,不要干其他的事情,也不要就做出什么处理的办法。学生会在诉说过程中情绪会缓和,老师这时引导开始,对学生讲一些故事和话题,通过故事情节达到教育的目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通过这样学生就有了信心。学生也是有情感的人,学生看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他一定会把教师当成知心的朋友。学生犯了错误,帮助他们消除隔膜,化解对立情绪,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没有效果了”。这就是说,德育需要潜移默化,需要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4 用真诚、尊重的心态来帮助学生
教师热爱每一位学生是本职,学生热爱每一位教师是他的选择,要想建立好师生良好的关系,必须从真诚、尊重、共情开始。实践证明,学生喜欢教师,他都喜欢上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比如在课堂上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地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或用提示的方法,说一句信任的话,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机会给予了他信心和力量。可是在实践中,我们教师做到的太少了,在提问时如果回答不上来,多半会说,没有想好你站起来干嘛,坐下;你就不会还装的挺像的,你说呀!不要在占用时间等等。当过学生我们都知道老师在提问题时,那时真的能回答上来,可是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原因,那时就说部出来了。可是如果我们老师给一点启示,他就可能能回答出来,给他自信,尊重他,这样的话学生慢慢就有了自信,在课堂上就能看到他更多发言的机会。正如人们常说的优秀的学生都是夸出来,那个学生、家长不希望老师给予自己孩子的表扬。
所以说学生也需要老师的真诚,相互的尊重。教师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就没有什么不愿意的事情。可见,师生和谐的沟通可以改变教育。
5 让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结果会事半功倍
学生的管理制度都是老师集体制定对学生进行实施,可是按照规定对学生管理,结果学生不服从,因为他认为是学校自己制定的,可见制度存在问题。如果学校先把制度按班级下发,让学生来参与修改,最后制定合理的制度,进行公布。学生犯了错误,学校就按照制度来进行教育管理,结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教育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先做好人的责任再做一个爱国、诚实守信,有良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