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周末去姐姐家,心里都艳羡不已。姐姐住在半山逸品,小区坐落于襄城胜利街,岘山东北麓,枕临岘山森林公园,依山傍水,远离闹市,可一览汉江风貌及古城夜景。饭后和姐姐一起在小区里散步,满耳的清脆鸟鸣,心里居然暗暗有些后悔,当初怎么没考虑把家安在这里呢?
不过一回到自己所住的泰跃朝阳小区,心里还是平衡了许多。作为襄樊市首批高档小区,泰跃朝阳的优势在于交通非常便利,离襄樊市最繁华的人民广场不到500米,离长虹路沃尔玛、武商百货步行仅需8分钟。周围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襄樊一中、米公小学近在咫尺。
经过一番比较,觉得无论市中心还是郊区,其实还是各有好处的。
市中心的好处
1. 生活方便。市中心的小区,一出门要什么有什么,超市、菜场、商场、书店、图书馆等,一应俱全,特别方便。早上出门,随处可以买到香喷喷的牛肉面和爽口的黄酒;晚上下班,可以逛逛街,淘几本喜欢的书,然后再回家。
2. 交通方便。市中心道路网四通八达,公交车、的士随处可见。一般市中心离工作地点都比较近,上下班甚至可以步行,事实上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泰跃朝阳的主要原因,从我家走到办公室,只需10分钟左右,可以省去买车养车许多麻烦事。
郊区的好处
1. 郊区一般都是新建的小区,规划合理、漂亮。由于郊区的土地成本相应要低一些,小区自然比较敞亮,感觉很大气。而且可以亲近自然,居住特别舒适,感觉特别放松。
2. 价格便宜。在市中心买50个平方的钱,到某些郊区可以买100多平方。房子宽敞了,住着自然会比较舒服。
3. 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基本没有,自然环境良好,冬夏两季温差普遍不大。
当然,市中心的好处往往就是郊区的弊端,反之亦然。
回过头来再想选郊区还是选市中心的问题,其实每一个消费者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我觉得大多数买房者都可归为三种类型:一是考虑价格因素,哪里便宜买哪里;二是考虑产品因素,哪里户型好、景观好就买哪里;三是考虑享受因素,哪里省心,哪里环境好就买哪里。
购房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活动,这些因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甚至个人心理等等。因此,在购房过程中,地理科学中“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将大有用武之地。“市中心和郊区,你选择住哪里”,除了考虑地价和区位这些地理教科书教给我们的因素外,还应考虑诸如楼层、朝向、建筑质量、配套设施、个人需求等因素。年轻人结婚一般首选市中心小户型,换房族选郊区,真正的享受族应该选择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想得更远一点,选择郊区还是选择市中心的问题,其实是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必然出现的一个问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现代大都市则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先进、富足、宏伟、时尚、多姿多彩等优点的结合体。城市化进程的确大大刺激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但是随着财富的堆积,各种城市危机(或称作“城市病”)也日益加剧。人口膨胀、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犯罪率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人类。曾为城市的发展而欢欣鼓舞的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了这些消极因素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威胁和损害。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开始探寻:在哪里生活才能获得最高的生活质量?如何创造人与建筑、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也许比城市更广阔的郊区才是我们未来的家。于是城市郊区化现象随之产生。
郊区化是指人口、就业岗位和工商业等从大城市的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的过程。西方越来越多的人把家安在郊区,根本的原因是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大批中产阶级为郊区的清静优美所吸引,为了享受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到郊区定居,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技术则使郊区与市中心的距离大大缩短,可同时兼顾城市的方便和郊区的良好环境。城市郊区化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19世纪末,美国人就已经开始了向郊区的迁移运动。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郊区的人口已占城市总人口的60%。历史上,所有欧洲城市都是高密度、紧凑型的,但是二战后,欧洲各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反城市中心化的现象。如今在中国,像北京、上海这样10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城市郊区化程度也已经非常高了。
不过一回到自己所住的泰跃朝阳小区,心里还是平衡了许多。作为襄樊市首批高档小区,泰跃朝阳的优势在于交通非常便利,离襄樊市最繁华的人民广场不到500米,离长虹路沃尔玛、武商百货步行仅需8分钟。周围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襄樊一中、米公小学近在咫尺。
经过一番比较,觉得无论市中心还是郊区,其实还是各有好处的。
市中心的好处
1. 生活方便。市中心的小区,一出门要什么有什么,超市、菜场、商场、书店、图书馆等,一应俱全,特别方便。早上出门,随处可以买到香喷喷的牛肉面和爽口的黄酒;晚上下班,可以逛逛街,淘几本喜欢的书,然后再回家。
2. 交通方便。市中心道路网四通八达,公交车、的士随处可见。一般市中心离工作地点都比较近,上下班甚至可以步行,事实上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泰跃朝阳的主要原因,从我家走到办公室,只需10分钟左右,可以省去买车养车许多麻烦事。
郊区的好处
1. 郊区一般都是新建的小区,规划合理、漂亮。由于郊区的土地成本相应要低一些,小区自然比较敞亮,感觉很大气。而且可以亲近自然,居住特别舒适,感觉特别放松。
2. 价格便宜。在市中心买50个平方的钱,到某些郊区可以买100多平方。房子宽敞了,住着自然会比较舒服。
3. 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基本没有,自然环境良好,冬夏两季温差普遍不大。
当然,市中心的好处往往就是郊区的弊端,反之亦然。
回过头来再想选郊区还是选市中心的问题,其实每一个消费者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我觉得大多数买房者都可归为三种类型:一是考虑价格因素,哪里便宜买哪里;二是考虑产品因素,哪里户型好、景观好就买哪里;三是考虑享受因素,哪里省心,哪里环境好就买哪里。
购房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活动,这些因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甚至个人心理等等。因此,在购房过程中,地理科学中“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将大有用武之地。“市中心和郊区,你选择住哪里”,除了考虑地价和区位这些地理教科书教给我们的因素外,还应考虑诸如楼层、朝向、建筑质量、配套设施、个人需求等因素。年轻人结婚一般首选市中心小户型,换房族选郊区,真正的享受族应该选择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想得更远一点,选择郊区还是选择市中心的问题,其实是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必然出现的一个问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现代大都市则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先进、富足、宏伟、时尚、多姿多彩等优点的结合体。城市化进程的确大大刺激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但是随着财富的堆积,各种城市危机(或称作“城市病”)也日益加剧。人口膨胀、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犯罪率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人类。曾为城市的发展而欢欣鼓舞的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了这些消极因素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威胁和损害。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开始探寻:在哪里生活才能获得最高的生活质量?如何创造人与建筑、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也许比城市更广阔的郊区才是我们未来的家。于是城市郊区化现象随之产生。
郊区化是指人口、就业岗位和工商业等从大城市的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的过程。西方越来越多的人把家安在郊区,根本的原因是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大批中产阶级为郊区的清静优美所吸引,为了享受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到郊区定居,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技术则使郊区与市中心的距离大大缩短,可同时兼顾城市的方便和郊区的良好环境。城市郊区化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19世纪末,美国人就已经开始了向郊区的迁移运动。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郊区的人口已占城市总人口的60%。历史上,所有欧洲城市都是高密度、紧凑型的,但是二战后,欧洲各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反城市中心化的现象。如今在中国,像北京、上海这样10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城市郊区化程度也已经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