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理念提出:“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精神状态,倡导成功的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这是一个本着改变中国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中国教师的“行走方式”,以重塑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梦想的教育理念。
一、利用多种形式,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传统的课堂环境:洁净的墙壁,固定的黑板,严肃的老师,恭敬的学生……这样的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而缺乏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心理环境及有利的认知环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英语。
二、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使教学活动任务化
1.依据学生特点,创设情景化的任务
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求知要求和不同的知识侧重。所以,任务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内容的侧重。如三年级的孩子模仿力强,求知欲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优点,创设适合儿童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语用环境。在学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7 It’s nice!时,学习A:Look at my new blouse /shirt.B:It’s pretty/smart.A:Thank you.利用孩子们的爱美之心,让孩子们穿自己认为最美的服装上学。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任务“Model show”,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同学们进行时装表演,其余的学生作为观众观看表演。当学生穿着自己漂亮的新衣,跟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走着时装模特儿的步伐,到观众面前展示时说:Look at my new jacket/dress/sweater/coat。观众说It’s pretty/smart。语言运用真实自然,学生在兴致盎然的任务完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语言的功能。
2.依据教材特点,创建实践性的任务
牛津教材的实践性比较强,特别是每单元PartC,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看图想象、看图编演对话、看图或根据指令操作等。PartC没有明确指出老师应教什么,学生应学什么,但是C课涉及两个“科目”,即教会学生怎样学和怎样思考,教师可以通过C课充当一个捕捉时代信息的导演,而我们的学生则是创造精神和鲜明个性特征的演员。以达到教育活动的任务化。
(1)引用国外教法,探索生活实践。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定时的位置调换、换伙伴,给他们创造更多练说的机会。充分提供练说的机会,学会表达和交际的本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认识新朋友、新伙伴,使学生的惧怕感消失,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学到新知识。同时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改变座位排列缩短师生的心理和空间距离,由单一的“秧田式”变成“马蹄式”、“口子式”、“小组式”、“葵花式”等。
(2)课后创设英语大环境,学以致用。 应用语言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而在生活中自主随意地应用语言,将会大大加速学生学习英语的进程,因而我们在校园里创设一种说英语的大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学生们在见面时用简单的英语语言打招呼、聊几句等等。形成一个大家都来说英语的良好氛围,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说英语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发现在儿童初学英语时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条“绿色通道”,是培养儿童语言交际、表达和创造的有效途径。
三、突出主体,让任务活动主体化
1.鼓励质疑,引发主动学习的内在需要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通过质疑问难,可以有效地诱导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不仅是解决学生存在的不肯问、不敢问,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的不会问。因为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主要是不能发现问题。英语教学中的音标单词,只要会读了,意思弄懂了,也就没什么问题可问了,即便就此发问,但这种问题也只属于浅层次的。而真正的问应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充斥在钻研的过程中。
(2)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找答案的思维模式。英语教学中可以简单地把发散性思维概括为是从同一来源的语言材料中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可产生多个思维结果或多个合理设想猜测。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一般是按常规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但是,思维定势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妨碍学生创造性认识、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2.培养自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机械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他认为:学生和科学家的智力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无论掌握一个概念还是解决一个问题,发现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他大力提倡发现法学习,所谓发现法,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要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来获得,所以任务执行要注重实践性,任务性活动要体现多样性,富于新意,具有新奇感和时代特色,要体现世界文化之美、实际生活之真、活动游戏之趣、成功提高之乐、竞争挑战之险。只有这样任务才具有真实意义,结构化的学习途径,才有可能具体、形象直观,为真实生活服务,学习的知识才可以得到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才可能开发出来,综合运用语言的水平才可能发展和提高。
一、利用多种形式,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传统的课堂环境:洁净的墙壁,固定的黑板,严肃的老师,恭敬的学生……这样的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而缺乏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心理环境及有利的认知环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英语。
二、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使教学活动任务化
1.依据学生特点,创设情景化的任务
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求知要求和不同的知识侧重。所以,任务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内容的侧重。如三年级的孩子模仿力强,求知欲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优点,创设适合儿童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语用环境。在学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7 It’s nice!时,学习A:Look at my new blouse /shirt.B:It’s pretty/smart.A:Thank you.利用孩子们的爱美之心,让孩子们穿自己认为最美的服装上学。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任务“Model show”,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同学们进行时装表演,其余的学生作为观众观看表演。当学生穿着自己漂亮的新衣,跟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走着时装模特儿的步伐,到观众面前展示时说:Look at my new jacket/dress/sweater/coat。观众说It’s pretty/smart。语言运用真实自然,学生在兴致盎然的任务完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语言的功能。
2.依据教材特点,创建实践性的任务
牛津教材的实践性比较强,特别是每单元PartC,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看图想象、看图编演对话、看图或根据指令操作等。PartC没有明确指出老师应教什么,学生应学什么,但是C课涉及两个“科目”,即教会学生怎样学和怎样思考,教师可以通过C课充当一个捕捉时代信息的导演,而我们的学生则是创造精神和鲜明个性特征的演员。以达到教育活动的任务化。
(1)引用国外教法,探索生活实践。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定时的位置调换、换伙伴,给他们创造更多练说的机会。充分提供练说的机会,学会表达和交际的本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认识新朋友、新伙伴,使学生的惧怕感消失,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学到新知识。同时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改变座位排列缩短师生的心理和空间距离,由单一的“秧田式”变成“马蹄式”、“口子式”、“小组式”、“葵花式”等。
(2)课后创设英语大环境,学以致用。 应用语言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而在生活中自主随意地应用语言,将会大大加速学生学习英语的进程,因而我们在校园里创设一种说英语的大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学生们在见面时用简单的英语语言打招呼、聊几句等等。形成一个大家都来说英语的良好氛围,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说英语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发现在儿童初学英语时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条“绿色通道”,是培养儿童语言交际、表达和创造的有效途径。
三、突出主体,让任务活动主体化
1.鼓励质疑,引发主动学习的内在需要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通过质疑问难,可以有效地诱导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不仅是解决学生存在的不肯问、不敢问,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的不会问。因为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主要是不能发现问题。英语教学中的音标单词,只要会读了,意思弄懂了,也就没什么问题可问了,即便就此发问,但这种问题也只属于浅层次的。而真正的问应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充斥在钻研的过程中。
(2)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找答案的思维模式。英语教学中可以简单地把发散性思维概括为是从同一来源的语言材料中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可产生多个思维结果或多个合理设想猜测。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一般是按常规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但是,思维定势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妨碍学生创造性认识、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2.培养自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机械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他认为:学生和科学家的智力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无论掌握一个概念还是解决一个问题,发现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他大力提倡发现法学习,所谓发现法,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要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来获得,所以任务执行要注重实践性,任务性活动要体现多样性,富于新意,具有新奇感和时代特色,要体现世界文化之美、实际生活之真、活动游戏之趣、成功提高之乐、竞争挑战之险。只有这样任务才具有真实意义,结构化的学习途径,才有可能具体、形象直观,为真实生活服务,学习的知识才可以得到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才可能开发出来,综合运用语言的水平才可能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