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古时长安,十三朝古都,盛唐所在。“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它在世界历史中地位的写照。3100多年的建城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至今,它仍与雅典、开罗、罗马并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西安西大街,城墙内东西中轴线的西部,东起钟楼,西至安定门,全长2088米。自古以来就人文荟萃,商贾云集。西大街之名启用于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至今四百多年。
今天的西大街是西安著名的商业街区,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条仿唐商业街。这条满载历史气息又日益时尚的老街聚集了无数的精华与精彩。
人们从钟楼、鼓楼开始认识西安,从都城隍庙、西门大井等古迹中感受长安往事,各类美食、回坊一条街中,西安百姓生活近在眼前,百盛、世纪金花等大型购物中心里,我们可以触摸到古城前进的脚步。
西大街几多变迁
解放后,西大街成为西安市传统的商贸中心和交通主干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大街以城隍庙为中心形成了西北最大的匾牌、戏装道具、小百货等商品集散地,从事这些行业的商铺500多户,上至绫罗绸缎、下至针头线脑,成为西安商品贸易、居家采购的主要街区之一,城隍庙商场更是人们进城必去的地方之一。
辉煌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市政府对南大街、北大街的改造,以及东大街的快速发展,西大街成为城区内最破败的一条主要街道,商业地位逐渐下降,许多杂乱无章、破旧的建筑充斥在狭窄的街道两侧。
改造历时4年,2005年1月,西大街以盛唐风韵重新呈现。改建后的西大街从原来不足20米拓宽为30米,双向四车道。街道两旁,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鳞次栉比,沿街遍布的钟鼓楼广场、鼓楼西广场、市委北广场、城隍庙广场和安定门南北广场等休闲场所,将西大街再次融入到百姓的生活。
2008米,名胜古迹集聚
钟楼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西安市的中心。相传钟楼下有巨大的海眼,修建钟楼是为了镇压蛟龙。鼓楼和钟楼遥相对应,毗邻鼓楼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西安都城隍庙也是西北地区闻名遐迩的集民间文化娱乐、进香朝拜、小商品市场为一体的胜地。西门始称安定门,瓮城内有西门大井,井水甘甜,是老西安著名的水源地之一。
今日西大街:美食天堂
无论对于游客还是西安人来说,西大街都是可以“大饱口福”之地。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德懋恭水晶饼、德长发饺子宴等老字号名不虚传,还有广济街口的老童家腊羊肉,相传慈禧在西安避难期间闻香停辇,品尝后赞不绝口,故得名“辇止坡老童家腊羊肉”。老字号之外,西京国际饭店、西安钟楼饭店、美华金唐国际酒店、大香港湖粤酒楼等,为这条街增加了霓虹味道和现代气息。
此外,回民一条街,也就是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不可错过。这是一条关于西安小吃的街,贾三灌汤包、肉夹馍、各类凉皮、柿子饼、泡馍、锅贴、烤肉串,每个摊位上浅尝则止,一家家逛下去,饱了却依然不尽兴,这是最正常的情形了。还有灰皮纸包装的绿豆糕、柿饼、油茶和民间的工艺品等,作为小礼物,是很不错的选择。
商圈串超繁华
西大街上串珠般分布的大小四个商业圈,是西大街商贸业发展的原点。
钟楼商圈位于西安市中心,不仅是西安居民购物、观光、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也是外地客商、游人钟爱之地,聚集着西安商贸业的巨大人气与财气。紧邻钟楼的世纪金花购物广场,名店云集、精品荟萃,引领着古城时尚消费潮流。
位于西大街中段的百盛商圈,最为显著的标识是时代百盛西大街店。民生百货的入驻,使这里的现代商业氛围愈发浓郁。加上修缮一新的西安都城隍庙,时尚消费与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共同吸引着消费者和游客。
西门商圈主要是大型超市和餐饮企业,为古城市民搭建了平价消费的平台,澳门都捞海鲜火锅等餐饮企业,又奉上来自南方的餐饮文化。
最具商业发展潜力的是桥梓口商圈。香港ITAT已经营业,唐人街商业步行街即将有众多名企入驻,同方丽人街正在招商……
西大街印象
张劲:70后,西安人,现居北京。
离开家乡西安很多年了,西大街说是被狠狠地改造了,变身仿古文化街,去年回家时去过,没什么印象,因为太新了,太好了,让我一时回不了神,又或许对家乡的记忆从我离家那一刻起就停了。所以,我所有对这条街的印象都是旧的,阴天一样的灰色。
西大街是以钟楼为轴心向西的一条老街。没改造前,宽窄仅容两车道,总是灰灰旧旧的,沿街是些总让我怀疑生意衰败的小铺面,其间又属做印刷的居多,间或有卖戏装和锣鼓家伙的店,每周从学校返家的车上都会流连地看,总觉得这街给我时光停滞的旧时的气息,现在想来,可能跟印象中的戏装店营造出的氛围有关吧。
路南有条小街叫“竹笆市”,看名字也能猜出是专卖土特产的,这条街让所有老西安人都会常常光顾原本灰暗萧条的西大街,因为在超市盛行之前,谁家置办家居用品和厨房用具等杂物时,总要来竹笆市逛逛。更何况,这条街上有家著名的本地人热捧的小吃店,叫“樊记肉夹馍”,旁边有家影院,不过看不看电影,都不妨碍进店吃个热乎乎的肉夹馍。很多年过去了,店还在,生意也依然那么好,永远乱哄哄,也永远飘着那股熟悉的香味。
西大街的中段,路北,是老城隍庙。和各地的城隍庙一样,前面有条繁华的商业街。小学时,每年的新年前,会和同学去那儿成摞地买贺年卡,也买点女孩子的零碎儿。到了初中,就叛变去有自动滚梯的大商场了,开始学着大姑娘的样儿逛繁华的东大街、骡马市。去年回家时,在爸妈的带领下去参观改造后的城隍庙街,看到了当年被老商业街遮蔽住的城隍庙主体,居然仍旧保持着恢弘的建筑,雕梁画栋的门窗似乎在哀叹香火的衰败和整条商业街的命运。
白天的西大街是灰色的,夜晚却是灯火通明的美食街。
“桥梓口”是条有名的回民食品街,就在西大街上,挨着城隍庙不远。华灯初上,街口挤满了各种卖食品的三轮车,车顶挂着亮亮的小灯,照着各种牛羊肉制品,烤羊肉串,蜜饯干果,各种饼类。每当可怜的公车被卡在狭窄的街中央,烤羊肉串的浓烟弥漫在混合着其他香味的空气里时,都会流着口水恨不得一脚踹开车门,跳下车吃一顿。
再往西走半站地,就能看到西门的城墙和城门洞了。公交车到这儿要穿城门行驶,慢慢地驶出西大街,往西郊开去。穿过城门时,总会让人生出些思古的情怀,难以抑制地去想象这是个古代的闹市,好像太平公主逛的那个元宵灯市般,华丽又落寞。
是的,华丽而落寞,正是西大街留给我的印象。
西安西大街,城墙内东西中轴线的西部,东起钟楼,西至安定门,全长2088米。自古以来就人文荟萃,商贾云集。西大街之名启用于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至今四百多年。
今天的西大街是西安著名的商业街区,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条仿唐商业街。这条满载历史气息又日益时尚的老街聚集了无数的精华与精彩。
人们从钟楼、鼓楼开始认识西安,从都城隍庙、西门大井等古迹中感受长安往事,各类美食、回坊一条街中,西安百姓生活近在眼前,百盛、世纪金花等大型购物中心里,我们可以触摸到古城前进的脚步。
西大街几多变迁
解放后,西大街成为西安市传统的商贸中心和交通主干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大街以城隍庙为中心形成了西北最大的匾牌、戏装道具、小百货等商品集散地,从事这些行业的商铺500多户,上至绫罗绸缎、下至针头线脑,成为西安商品贸易、居家采购的主要街区之一,城隍庙商场更是人们进城必去的地方之一。
辉煌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市政府对南大街、北大街的改造,以及东大街的快速发展,西大街成为城区内最破败的一条主要街道,商业地位逐渐下降,许多杂乱无章、破旧的建筑充斥在狭窄的街道两侧。
改造历时4年,2005年1月,西大街以盛唐风韵重新呈现。改建后的西大街从原来不足20米拓宽为30米,双向四车道。街道两旁,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鳞次栉比,沿街遍布的钟鼓楼广场、鼓楼西广场、市委北广场、城隍庙广场和安定门南北广场等休闲场所,将西大街再次融入到百姓的生活。
2008米,名胜古迹集聚
钟楼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西安市的中心。相传钟楼下有巨大的海眼,修建钟楼是为了镇压蛟龙。鼓楼和钟楼遥相对应,毗邻鼓楼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西安都城隍庙也是西北地区闻名遐迩的集民间文化娱乐、进香朝拜、小商品市场为一体的胜地。西门始称安定门,瓮城内有西门大井,井水甘甜,是老西安著名的水源地之一。
今日西大街:美食天堂
无论对于游客还是西安人来说,西大街都是可以“大饱口福”之地。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德懋恭水晶饼、德长发饺子宴等老字号名不虚传,还有广济街口的老童家腊羊肉,相传慈禧在西安避难期间闻香停辇,品尝后赞不绝口,故得名“辇止坡老童家腊羊肉”。老字号之外,西京国际饭店、西安钟楼饭店、美华金唐国际酒店、大香港湖粤酒楼等,为这条街增加了霓虹味道和现代气息。
此外,回民一条街,也就是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不可错过。这是一条关于西安小吃的街,贾三灌汤包、肉夹馍、各类凉皮、柿子饼、泡馍、锅贴、烤肉串,每个摊位上浅尝则止,一家家逛下去,饱了却依然不尽兴,这是最正常的情形了。还有灰皮纸包装的绿豆糕、柿饼、油茶和民间的工艺品等,作为小礼物,是很不错的选择。
商圈串超繁华
西大街上串珠般分布的大小四个商业圈,是西大街商贸业发展的原点。
钟楼商圈位于西安市中心,不仅是西安居民购物、观光、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也是外地客商、游人钟爱之地,聚集着西安商贸业的巨大人气与财气。紧邻钟楼的世纪金花购物广场,名店云集、精品荟萃,引领着古城时尚消费潮流。
位于西大街中段的百盛商圈,最为显著的标识是时代百盛西大街店。民生百货的入驻,使这里的现代商业氛围愈发浓郁。加上修缮一新的西安都城隍庙,时尚消费与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共同吸引着消费者和游客。
西门商圈主要是大型超市和餐饮企业,为古城市民搭建了平价消费的平台,澳门都捞海鲜火锅等餐饮企业,又奉上来自南方的餐饮文化。
最具商业发展潜力的是桥梓口商圈。香港ITAT已经营业,唐人街商业步行街即将有众多名企入驻,同方丽人街正在招商……
西大街印象
张劲:70后,西安人,现居北京。
离开家乡西安很多年了,西大街说是被狠狠地改造了,变身仿古文化街,去年回家时去过,没什么印象,因为太新了,太好了,让我一时回不了神,又或许对家乡的记忆从我离家那一刻起就停了。所以,我所有对这条街的印象都是旧的,阴天一样的灰色。
西大街是以钟楼为轴心向西的一条老街。没改造前,宽窄仅容两车道,总是灰灰旧旧的,沿街是些总让我怀疑生意衰败的小铺面,其间又属做印刷的居多,间或有卖戏装和锣鼓家伙的店,每周从学校返家的车上都会流连地看,总觉得这街给我时光停滞的旧时的气息,现在想来,可能跟印象中的戏装店营造出的氛围有关吧。
路南有条小街叫“竹笆市”,看名字也能猜出是专卖土特产的,这条街让所有老西安人都会常常光顾原本灰暗萧条的西大街,因为在超市盛行之前,谁家置办家居用品和厨房用具等杂物时,总要来竹笆市逛逛。更何况,这条街上有家著名的本地人热捧的小吃店,叫“樊记肉夹馍”,旁边有家影院,不过看不看电影,都不妨碍进店吃个热乎乎的肉夹馍。很多年过去了,店还在,生意也依然那么好,永远乱哄哄,也永远飘着那股熟悉的香味。
西大街的中段,路北,是老城隍庙。和各地的城隍庙一样,前面有条繁华的商业街。小学时,每年的新年前,会和同学去那儿成摞地买贺年卡,也买点女孩子的零碎儿。到了初中,就叛变去有自动滚梯的大商场了,开始学着大姑娘的样儿逛繁华的东大街、骡马市。去年回家时,在爸妈的带领下去参观改造后的城隍庙街,看到了当年被老商业街遮蔽住的城隍庙主体,居然仍旧保持着恢弘的建筑,雕梁画栋的门窗似乎在哀叹香火的衰败和整条商业街的命运。
白天的西大街是灰色的,夜晚却是灯火通明的美食街。
“桥梓口”是条有名的回民食品街,就在西大街上,挨着城隍庙不远。华灯初上,街口挤满了各种卖食品的三轮车,车顶挂着亮亮的小灯,照着各种牛羊肉制品,烤羊肉串,蜜饯干果,各种饼类。每当可怜的公车被卡在狭窄的街中央,烤羊肉串的浓烟弥漫在混合着其他香味的空气里时,都会流着口水恨不得一脚踹开车门,跳下车吃一顿。
再往西走半站地,就能看到西门的城墙和城门洞了。公交车到这儿要穿城门行驶,慢慢地驶出西大街,往西郊开去。穿过城门时,总会让人生出些思古的情怀,难以抑制地去想象这是个古代的闹市,好像太平公主逛的那个元宵灯市般,华丽又落寞。
是的,华丽而落寞,正是西大街留给我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