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家庭平均人口数为2.7,家庭成员越来越简单,对亲情的渴望也越来越高。
钱方君是个“异类”。
45岁时,正值成都铁路局“内退热”的最后一年,拿1200元的退休工资享受局里所有福利待遇,很多人都打了退休报告。她没凑热闹,决定要干到55岁。上班虽然累,但工资涨幅希望大,退休越晚拿的钱也越多。钱方君的计划是到退休时,能和老伴存下30万元,或者买一套房子。30万元加上医保,日后老两口有个急病也足以应付,若是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还有套房子可以赚点租金。
“有经济基础,才会彻底不依赖孩子。”她的“依赖”指的不仅是经济上。
铁路系统的人其实都不缺钱,有一个同住铁路小区的邻居,孩子去美国了。钱方君经常去他家做客,听他们聊孩子如何出息,展示最近从美国寄来的礼物,有时也见邻居和孩子在网上视频,语音影像一应俱全,说不出的热闹。但离了电脑送走客人,偌大的房子里剩下两位快70岁的老人,又有点冷清。
“不缺钱,就缺点亲情。但你不能指望孩子放弃前程回来。老了不能靠孩子,否则只会越来越失望。”钱方君看得透,“所以我的打算是我们到处花钱去。旅游,上老年大学,学书法跳舞,学摄影,还可以学开车。”
说这番话是因为栽过跟头。2004年女儿出嫁,她倒贴了一套房子,念想着日后孩子能回报“一碗汤的距离”——在同一个小区里再买套房子供父母住,大家离得近又保持了独立性。但成都的房价超出他们的承受力,“一碗汤的距离”几次被提上议程,又几次因为别的事放弃。后来她不想房子了,希望慢慢降低到每个月孩子们能回娘家看看老人就足矣的程度——女儿女婿说好周末回家,却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取消。
看透了的钱方君曾和女儿有过一次谈话。“我对她说:‘从小到大,我和你爸没在任何地方亏待过你,现在你嫁人了,我的责任也尽了,我不需要你孝敬我。你没时间回家就别回,记不住打电话就不打,我和你爸会自己打发时间。老了走不动了我们还有养老院可去。你照顾好自己、别让爸妈担心,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孝敬。以后你也会当母亲,先声明,我不会帮你带孩子。”
当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抢着帮儿女抚养第三代时,钱方君退出。“我为什么不能为自己想一下?”采访中她反问记者,从物质养老到精神养老,中国人“孝”的期望,随着社会的推进渐渐低到尘埃里,“电视里天天放《常回家看看》、立个‘常回家看看’的法,就能真的让孩子常回家看看了?”
只有把自己和孩子彻底摘开了,才能不在精神上对孩子形成依赖心,也不会让自己一遍遍失望。可做出这样的选择,何尝不是因为在情感上对孩子们有太深的渴望。
方法和孩子做平等的精神交流
人的一生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分离,即使是血肉至亲也不例外。孩子离开父母并不难,孩子有社会化和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内在冲动和成长需要,但父母接受与孩子的分离就困难得多。父母精神需求高度集中在子女身上,很多人在退休后为引起儿女的重视,甚至使出装病、装离家出走等手段。
我国已经立法对子女做出要求,社会也一直在强调和呼吁对老年人的关怀。但我认为父母本身也应该做出调整。人的精力时间都有限,单方面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等待孩子对自己需求的回应上时,是把自己放在弱势者地位——父母依赖子女,往往源自“我老了,我没用了”的悲观思想。所以父母应让自己和孩子做平等的精神交流,“我是你的精神支柱,你也能在我处找到依赖”。
父母压缩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好”上。在生活自理能活动时,尽量多地走出去,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旅游、参加健身活动,重挖自己的特长,参加学习班甚至上选秀节目,都是调整情绪的有效手段。
和一个终日抱怨的父母相比,子女更乐意见到一对积极健康的老人。在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生活时,他们在与子女的精神交流中还能居于优势地位,给对方有益有效的建议指导。
钱方君是个“异类”。
45岁时,正值成都铁路局“内退热”的最后一年,拿1200元的退休工资享受局里所有福利待遇,很多人都打了退休报告。她没凑热闹,决定要干到55岁。上班虽然累,但工资涨幅希望大,退休越晚拿的钱也越多。钱方君的计划是到退休时,能和老伴存下30万元,或者买一套房子。30万元加上医保,日后老两口有个急病也足以应付,若是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还有套房子可以赚点租金。
“有经济基础,才会彻底不依赖孩子。”她的“依赖”指的不仅是经济上。
铁路系统的人其实都不缺钱,有一个同住铁路小区的邻居,孩子去美国了。钱方君经常去他家做客,听他们聊孩子如何出息,展示最近从美国寄来的礼物,有时也见邻居和孩子在网上视频,语音影像一应俱全,说不出的热闹。但离了电脑送走客人,偌大的房子里剩下两位快70岁的老人,又有点冷清。
“不缺钱,就缺点亲情。但你不能指望孩子放弃前程回来。老了不能靠孩子,否则只会越来越失望。”钱方君看得透,“所以我的打算是我们到处花钱去。旅游,上老年大学,学书法跳舞,学摄影,还可以学开车。”
说这番话是因为栽过跟头。2004年女儿出嫁,她倒贴了一套房子,念想着日后孩子能回报“一碗汤的距离”——在同一个小区里再买套房子供父母住,大家离得近又保持了独立性。但成都的房价超出他们的承受力,“一碗汤的距离”几次被提上议程,又几次因为别的事放弃。后来她不想房子了,希望慢慢降低到每个月孩子们能回娘家看看老人就足矣的程度——女儿女婿说好周末回家,却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取消。
看透了的钱方君曾和女儿有过一次谈话。“我对她说:‘从小到大,我和你爸没在任何地方亏待过你,现在你嫁人了,我的责任也尽了,我不需要你孝敬我。你没时间回家就别回,记不住打电话就不打,我和你爸会自己打发时间。老了走不动了我们还有养老院可去。你照顾好自己、别让爸妈担心,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孝敬。以后你也会当母亲,先声明,我不会帮你带孩子。”
当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抢着帮儿女抚养第三代时,钱方君退出。“我为什么不能为自己想一下?”采访中她反问记者,从物质养老到精神养老,中国人“孝”的期望,随着社会的推进渐渐低到尘埃里,“电视里天天放《常回家看看》、立个‘常回家看看’的法,就能真的让孩子常回家看看了?”
只有把自己和孩子彻底摘开了,才能不在精神上对孩子形成依赖心,也不会让自己一遍遍失望。可做出这样的选择,何尝不是因为在情感上对孩子们有太深的渴望。
方法和孩子做平等的精神交流
人的一生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分离,即使是血肉至亲也不例外。孩子离开父母并不难,孩子有社会化和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内在冲动和成长需要,但父母接受与孩子的分离就困难得多。父母精神需求高度集中在子女身上,很多人在退休后为引起儿女的重视,甚至使出装病、装离家出走等手段。
我国已经立法对子女做出要求,社会也一直在强调和呼吁对老年人的关怀。但我认为父母本身也应该做出调整。人的精力时间都有限,单方面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等待孩子对自己需求的回应上时,是把自己放在弱势者地位——父母依赖子女,往往源自“我老了,我没用了”的悲观思想。所以父母应让自己和孩子做平等的精神交流,“我是你的精神支柱,你也能在我处找到依赖”。
父母压缩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好”上。在生活自理能活动时,尽量多地走出去,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旅游、参加健身活动,重挖自己的特长,参加学习班甚至上选秀节目,都是调整情绪的有效手段。
和一个终日抱怨的父母相比,子女更乐意见到一对积极健康的老人。在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生活时,他们在与子女的精神交流中还能居于优势地位,给对方有益有效的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