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课作为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承文明、人文教化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驿站。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时髦的话题了,在很多场合被很多人用越来越高的频率诉说着。然而,口号和理念如何嫁接到实践和行为上,却有着比较漫长的路要走,这一点从我们不容乐观的历史课堂现状中可以找到明确的佐证。在我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历史课堂效益不高的问题,归根结底应该高扬人文主义的大旗,给学生主体性的彰显营造一种宽容的“心理安全”的氛围,惟其如此,历史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沃土,历史课才能焕发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历史作为科学才能更加具有迷人的魅力。
第一,心理安全的缺失已经成为历史课堂黯然失色的症结。历史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恐怕是一个值得一代又一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永恒探索的课题。对这个课题当然可以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认识,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历史课堂应该为培养人格健全、发展潜力无穷的受教育者服务。
第二,心理安全的重构是唤醒失落的历史课堂魅力的法宝。所谓心理安全,就是感到自己在被^承认、信任、理解,在受到别人尊重时的一种心理感受。
重构适度的心理安全机制,让学生不再为发表己见、追问教师、质疑教材而付出不应该付出的代价,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想、展开自己的想象、张扬自己的个性,完善独立的人格,已经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
历史课堂应该成为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需要以一种民主的、宽容的心态善待学生。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在知识、能力、经验、阅历上的优势,充当一个有独立人格、善于思考的思想者,不当教材的传声筒,不盲目迷信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不掩饰自己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认识,当然,这必须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在历史课堂上,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力求使历史课堂成为问题迭出的“问题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也能成为主体性彰显的思想者。只有这样才不枉学历史。历史课堂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古今中外历史,很多历史现象不是可以用一种定论来囊括的,正是这种学科特点才赋予了历史特殊的美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观察和认识历史,不要怕学生信马由缰、放纵思维,只要他能够说出所以然,有一定的论据,就不要轻易给予其“错误”的评价,即使是一种暗示,也是不妥当的。须知,课堂就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何况,教师认为错误的地方并非一定错误。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主要并不是针对公认正确的东西,更需要对那些背离常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东西。布鲁纳在其《发现的行为》一文中指出:“儿童认知活动的有效性,主要是让他们摆脱周围环境所给予的奖惩的直接控制,因为像教师赞许这类奖赏或遭受失败这类惩罚来策动的学习,往往导致儿童千方百计寻找怎样与人们对自己的期望一致的线索或暗示,而这样的儿童学习出类拔萃,却在将学习转换成活生生的思维结构的能量方面并不突出,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反而比不谋求过高成绩的儿童低。”
在历史课堂上重构心理安全,不妨运用“延迟评价”的方法,即对学生表达的见解,说的“真话”,只要言之有据,就应该多加肯定,实在拿不准的,也不要轻易给予否定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功能。譬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讲到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按教材上所写,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放弃了对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是导致失败的主观原因(内因),按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哲学依据,这自然就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了,
记得20世纪90年代一次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也出了一道相关题目,“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是指什么?”答案是“工农运动转入低潮”。考试进一步强化了对该问题的认识,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定论了。执教这一课时,我一改往日的讲授法,在此处布置学生自学。先把自己的观点掩蔽起来,不对学生进行任何诱导和暗示,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寻找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过。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貌似肯定的结论竟然被学生质疑。有的学生问:“既然我党力量弱小,单枪匹马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二七惨案血的教训,才促使我党与当时力量较强的国民党合作,而且采取党内合作方式,你想取得领导权尤其是武装的领导权,孙中山能答应吗?”还有学生问:“按照共产国际的组织章程,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一经成立都应该是共产国际的支部,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然不能例外,那么,大革命失败,陈独秀的责任大还是共产国际的责任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主思维、小组讨论的结果。面对这些问题,当时尽管不能立即给予学生满意的答案,但笔者内心的喜悦是油然而生,学生终于可以不再将课本奉若神明,盲目信从了。求同思维开始遭遇求异思维的挑战了。欣喜之余,对学生进行一番激励性的评价自然是免不了,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各抒己见的小型研究报告,也成为这堂课应运而生的作业题了。
笔者体会到,在日常的历史课堂中,不断地容忍、尊重学生的观点,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可以激发其不断地进行求异思维,有创见的思维成果就会瓜熟蒂落。当学生置身历史课堂,与历史人物对话,与历史遗迹比邻,可以抛弃了胆怯和害羞而自为地存在,无需掩饰或隐藏自己的思想,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思维、自由地塑造自我,学生的潜能就一定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作者单位:江西婺源县天佑中学)
(责任编校:长江)
第一,心理安全的缺失已经成为历史课堂黯然失色的症结。历史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恐怕是一个值得一代又一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永恒探索的课题。对这个课题当然可以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认识,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历史课堂应该为培养人格健全、发展潜力无穷的受教育者服务。
第二,心理安全的重构是唤醒失落的历史课堂魅力的法宝。所谓心理安全,就是感到自己在被^承认、信任、理解,在受到别人尊重时的一种心理感受。
重构适度的心理安全机制,让学生不再为发表己见、追问教师、质疑教材而付出不应该付出的代价,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想、展开自己的想象、张扬自己的个性,完善独立的人格,已经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
历史课堂应该成为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需要以一种民主的、宽容的心态善待学生。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在知识、能力、经验、阅历上的优势,充当一个有独立人格、善于思考的思想者,不当教材的传声筒,不盲目迷信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不掩饰自己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认识,当然,这必须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在历史课堂上,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力求使历史课堂成为问题迭出的“问题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也能成为主体性彰显的思想者。只有这样才不枉学历史。历史课堂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古今中外历史,很多历史现象不是可以用一种定论来囊括的,正是这种学科特点才赋予了历史特殊的美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观察和认识历史,不要怕学生信马由缰、放纵思维,只要他能够说出所以然,有一定的论据,就不要轻易给予其“错误”的评价,即使是一种暗示,也是不妥当的。须知,课堂就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何况,教师认为错误的地方并非一定错误。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主要并不是针对公认正确的东西,更需要对那些背离常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东西。布鲁纳在其《发现的行为》一文中指出:“儿童认知活动的有效性,主要是让他们摆脱周围环境所给予的奖惩的直接控制,因为像教师赞许这类奖赏或遭受失败这类惩罚来策动的学习,往往导致儿童千方百计寻找怎样与人们对自己的期望一致的线索或暗示,而这样的儿童学习出类拔萃,却在将学习转换成活生生的思维结构的能量方面并不突出,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反而比不谋求过高成绩的儿童低。”
在历史课堂上重构心理安全,不妨运用“延迟评价”的方法,即对学生表达的见解,说的“真话”,只要言之有据,就应该多加肯定,实在拿不准的,也不要轻易给予否定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功能。譬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讲到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按教材上所写,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放弃了对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是导致失败的主观原因(内因),按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哲学依据,这自然就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了,
记得20世纪90年代一次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也出了一道相关题目,“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是指什么?”答案是“工农运动转入低潮”。考试进一步强化了对该问题的认识,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定论了。执教这一课时,我一改往日的讲授法,在此处布置学生自学。先把自己的观点掩蔽起来,不对学生进行任何诱导和暗示,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寻找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过。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貌似肯定的结论竟然被学生质疑。有的学生问:“既然我党力量弱小,单枪匹马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二七惨案血的教训,才促使我党与当时力量较强的国民党合作,而且采取党内合作方式,你想取得领导权尤其是武装的领导权,孙中山能答应吗?”还有学生问:“按照共产国际的组织章程,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一经成立都应该是共产国际的支部,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然不能例外,那么,大革命失败,陈独秀的责任大还是共产国际的责任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主思维、小组讨论的结果。面对这些问题,当时尽管不能立即给予学生满意的答案,但笔者内心的喜悦是油然而生,学生终于可以不再将课本奉若神明,盲目信从了。求同思维开始遭遇求异思维的挑战了。欣喜之余,对学生进行一番激励性的评价自然是免不了,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各抒己见的小型研究报告,也成为这堂课应运而生的作业题了。
笔者体会到,在日常的历史课堂中,不断地容忍、尊重学生的观点,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可以激发其不断地进行求异思维,有创见的思维成果就会瓜熟蒂落。当学生置身历史课堂,与历史人物对话,与历史遗迹比邻,可以抛弃了胆怯和害羞而自为地存在,无需掩饰或隐藏自己的思想,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思维、自由地塑造自我,学生的潜能就一定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作者单位:江西婺源县天佑中学)
(责任编校: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