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专业走向大众化,面临市场考验的背景下,以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抽样对象,以SPSS17.0为统计工具,讨论英语专业本科生专业学习动机以及动机类型、努力程度、性别、年级、生源地、始学年龄、英语水平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学习动机;英语专业本科生;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321-02
引言
英语学习动机指个体有学习语言的愿望并为之付出努力且从中体会到满足(Gardner,1985)。陈巧薇(2009)对刊登在国内11种外语核心期刊上有关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的文章进行了检索,并将检索所得的22篇研究文章按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显示,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只有两篇,其他均为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另外,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英语专业从几十年前的“小众”现在的“大众”,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所以,对英语专业本科生专业学习动机的研究仍十分重要。
一、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归纳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并探索动机类型、努力程度、学习效果、学习者自身因素等相关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2.研究设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抽样方法为随机抽样;样本总体为包括四川外语学院2000余名在读英语专业本科生。施测时,实际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22份(見表1、表2)。
二、结果与讨论
(一)动机类型的因子分析
对数据第二部分(Q1-Q30)进行KMO及Bartlett’s检验后发现,KMO值为.868,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5313.909,自由度为435,达到0.01显著水平,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统计抽取了6个独立类型,初始累积解释方差百分比达到了60.504,很好地概括动机类型。根据各因子上的负载量及各题的设问内容倾向,对6个因子进行命名。
因子1包含7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17.351,主要指向均为以英语为工具,实现一种目标,典型的表述为“有用的交流工具”,所以,命名为“实用工具型”。 因子2包含6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15.460,虽然也包含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含义,但是,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外力的迫使,说明这一类型是在外力的迫使下,学习英语的,这与前一类略有区别,如果说前一类还是自己为了一种目的而把语言当做工具。是在外力迫使下学习的。所以,因子而命名为“外力迫使型”;值得注意的是因子1、2初始累积解释方差百分比达32.811。因子3包含5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8.408,这一类型具有典型意义,即使对英语学习的环境具有很大的依赖,比如授课老师的人格魅力、课堂的氛围、教材编写等,所以,命名为“学习情境型”;因子4包含4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7.979,这4个问题均指向学习者本身对语言的兴趣爱好,所以,命名为“内在兴趣型”;因子5包含4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6.246,这部分虽然也是以英语为工具,实现出国学习或者生活的目的,但是由于这一目的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特性,所以,命名为“出国驱动型”;因子6包含两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5.060,这部分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所以,命名为“社会责任型”。
(二)动机类型的相关分析
经过多次的探索性分析,建立以“性别”、“年级”、“ 生源地”、“始学年龄”4个自变量,六种动机类型为因变量的相关分析(见表3)。
(三)努力程度
1.努力程度的分布。努力程度是问卷中第三部分(Q39-49)共11题得分总和再取均值;其中负向问题已经反转计分。“努力程度”是一些选择性的行为指标构成的,指向的是被试者在学习中的行为。比如“Q35:我有意识的积累单词”。赋值为“完全同意=1;不同意=2;不确定=3;同意=3;完全同意=4”。努力程度得分总体偏低,集中在2~4分区间段,这种现象值得教育者和管理者重视(见表4)。
2.努力程度与英语水平、动机类型的相关分析。经过多次的统计探索,确定将性别、年级、英语水平作为自变量,努力程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显示:只有英语水平和努力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将动机类型作为自变量,努力程度作为因变量分析,显示努力程度与多种动机类型有显著相关(见表5)。
结论与建议
1.动机类型。本研究在英语专业开始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在英语专业面临市场考验的情境下开展的。研究认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在专业学习动机上,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实用工具型”、“外力迫使型”、“学习情境型”、“内在兴趣型”、“出国驱动型”和“社会责任型”。
2.个体因素与动机类型的关系。由于学生接受英语教育的起始时间、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等的不同,导致在本科阶段的动机类型有很大的差异和变化。但是,就本科阶段的教育而言,在培养学生对英语本身的兴趣方面,学生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始学年龄”等变量没有哪一方面占据优先地位;同时也说明,当前的英语教育,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不论哪个学习阶段,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不论从何时开始学习英语,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兴趣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这需要我们摒弃应试教育,真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才可以保证本科英语教育不会沦为一种“技能培训班”。
3.努力程度与动机类型、学习效果。努力程度是动机类型与学习效果的中间变量。“努力程度”与“外力迫使型”呈反向相关;外力迫使的方式,不能使学习者付出真正的努力行动。强化学习者的内在兴趣和英语学习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建设使命,仍是激发学习动力,取得学习实效的最佳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必须在教学中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巧薇.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十年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182-184.[责任编辑 魏 杰]
关键词:学习动机;英语专业本科生;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321-02
引言
英语学习动机指个体有学习语言的愿望并为之付出努力且从中体会到满足(Gardner,1985)。陈巧薇(2009)对刊登在国内11种外语核心期刊上有关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的文章进行了检索,并将检索所得的22篇研究文章按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显示,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只有两篇,其他均为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另外,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英语专业从几十年前的“小众”现在的“大众”,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所以,对英语专业本科生专业学习动机的研究仍十分重要。
一、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归纳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并探索动机类型、努力程度、学习效果、学习者自身因素等相关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2.研究设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抽样方法为随机抽样;样本总体为包括四川外语学院2000余名在读英语专业本科生。施测时,实际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22份(見表1、表2)。
二、结果与讨论
(一)动机类型的因子分析
对数据第二部分(Q1-Q30)进行KMO及Bartlett’s检验后发现,KMO值为.868,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5313.909,自由度为435,达到0.01显著水平,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统计抽取了6个独立类型,初始累积解释方差百分比达到了60.504,很好地概括动机类型。根据各因子上的负载量及各题的设问内容倾向,对6个因子进行命名。
因子1包含7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17.351,主要指向均为以英语为工具,实现一种目标,典型的表述为“有用的交流工具”,所以,命名为“实用工具型”。 因子2包含6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15.460,虽然也包含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含义,但是,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外力的迫使,说明这一类型是在外力的迫使下,学习英语的,这与前一类略有区别,如果说前一类还是自己为了一种目的而把语言当做工具。是在外力迫使下学习的。所以,因子而命名为“外力迫使型”;值得注意的是因子1、2初始累积解释方差百分比达32.811。因子3包含5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8.408,这一类型具有典型意义,即使对英语学习的环境具有很大的依赖,比如授课老师的人格魅力、课堂的氛围、教材编写等,所以,命名为“学习情境型”;因子4包含4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7.979,这4个问题均指向学习者本身对语言的兴趣爱好,所以,命名为“内在兴趣型”;因子5包含4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6.246,这部分虽然也是以英语为工具,实现出国学习或者生活的目的,但是由于这一目的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特性,所以,命名为“出国驱动型”;因子6包含两个问题,初始解释方差百分比为5.060,这部分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所以,命名为“社会责任型”。
(二)动机类型的相关分析
经过多次的探索性分析,建立以“性别”、“年级”、“ 生源地”、“始学年龄”4个自变量,六种动机类型为因变量的相关分析(见表3)。
(三)努力程度
1.努力程度的分布。努力程度是问卷中第三部分(Q39-49)共11题得分总和再取均值;其中负向问题已经反转计分。“努力程度”是一些选择性的行为指标构成的,指向的是被试者在学习中的行为。比如“Q35:我有意识的积累单词”。赋值为“完全同意=1;不同意=2;不确定=3;同意=3;完全同意=4”。努力程度得分总体偏低,集中在2~4分区间段,这种现象值得教育者和管理者重视(见表4)。
2.努力程度与英语水平、动机类型的相关分析。经过多次的统计探索,确定将性别、年级、英语水平作为自变量,努力程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显示:只有英语水平和努力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将动机类型作为自变量,努力程度作为因变量分析,显示努力程度与多种动机类型有显著相关(见表5)。
结论与建议
1.动机类型。本研究在英语专业开始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在英语专业面临市场考验的情境下开展的。研究认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在专业学习动机上,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实用工具型”、“外力迫使型”、“学习情境型”、“内在兴趣型”、“出国驱动型”和“社会责任型”。
2.个体因素与动机类型的关系。由于学生接受英语教育的起始时间、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等的不同,导致在本科阶段的动机类型有很大的差异和变化。但是,就本科阶段的教育而言,在培养学生对英语本身的兴趣方面,学生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始学年龄”等变量没有哪一方面占据优先地位;同时也说明,当前的英语教育,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不论哪个学习阶段,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不论从何时开始学习英语,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兴趣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这需要我们摒弃应试教育,真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才可以保证本科英语教育不会沦为一种“技能培训班”。
3.努力程度与动机类型、学习效果。努力程度是动机类型与学习效果的中间变量。“努力程度”与“外力迫使型”呈反向相关;外力迫使的方式,不能使学习者付出真正的努力行动。强化学习者的内在兴趣和英语学习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建设使命,仍是激发学习动力,取得学习实效的最佳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必须在教学中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巧薇.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十年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182-184.[责任编辑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