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拳手的速度与力量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nesown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拳击运动是对抗性、冲击性极强的运动,比赛时要与对手进行直接的对抗击打。又由于比赛时间的限制,要求拳手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体能与所掌握的技术技能,并且调动相适应的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进行工作,因此,仅有一般的身体素质条件是远远不能适应这种激烈活动的需要的,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符合拳击运动特点的专项身体素质条件,才能达到比赛的要求。
  随着这项运动的发展与提高,对拳手的体能和专项素质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常说,灵敏、速度和力量是拳击运动所需要的专项身体素质的三大要素,而速度和力量尤为重要。在一定意义上讲,速度和力量就是比赛中获取胜利的法宝。
  比赛时,在双方不停的运动中,要想在瞬间击中对方,不具有一定的速度是很难做到的,而没有力量的击中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没有速度与力量的拳手在比赛中是令人心情沉闷且无时无刻不为其担心的,纵观历史上拳台的双雄争霸,其胜败的关键多是在双方速度与力量的对比上。
  我们所讲的速度,不是单指出拳的快慢,而是包括诸如反应速度、步法移动速度、完成进攻与防御技术动作的速度、战术转移变化速度。以及出拳转防守、防守转进攻、出拳后迅速收回并接连做下一动作的速度。上述这一切速度的核心含义就是要“快”。快就主动,快就能制约对方,快就能打乱并破坏对方的进攻行动,快就会使对方情绪急躁、打法凌乱,快是战胜对手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速度是一个拳手必备的重要素质。
  反应速度是拳手在比赛中对对手的一切意图、行动和在对抗中的刺激所发生反应的快慢程度。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自己进攻与防御的行动和效果。反应快,行动就敏捷,对策产生的迅速,就能争取时间,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给其以沉重的打击。
  步法移动在比赛中几乎时时刻刻不能停止,要求拳手根据对方的距离、姿态及出拳击打与防守的行动而有意识地在移动着、调整着与对手之间的距离,目的是寻找进攻出拳的时机和避开对方的重拳,为此,“不大动也得小动”,在意识、战术和打法的支配下配合自己的行动,维持好各种姿态的身体平衡,为出拳进攻和有效的防御创造条件。步法移动技术是拳击技术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步法不灵活,掌握不了步法移动的技术技巧,夸张一点说,就像是脚下系着块石板或是两脚捆绑着绳索一样,这样的拳手无疑是难以赢得比赛的。
  通常看一个拳手的步法状况,就能判断出这个拳手技术水平的高低,比赛的能力和水平也能通过拳手的脚下功夫做出判断。一个训练有素的拳手,一个拳法凌厉、技术精湛的拳手,他的步法技术无疑也是敏捷、灵巧和精熟的,其移动速度自然是快捷的,一个拳手的成长,首先要从步法练起,决不能忽视步法移动技术的作用与重要性。
  步法不好、移动缓慢就无法靠近对手或避开对手的出拳与进攻,没有良好的步法移动技巧就难以保持身体在急促运动时的平衡,就发挥不出最大的击打力量,使动作难以协调,使进攻拳法与行动之间无法连续实现。
  比赛中,拳手的一切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出拳击中对手。为此,要求拳手必须要进攻,并且尽可能加大进攻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击中对方,才能为击倒对方而创造条件和机会,没有进攻就谈不上胜利。防守与防御技术与进攻击打技术同等重要。没有防守的意识和思想准备,没有防守的技术技能,就难以落实自己的进攻行动,甚至难以保存自己的战斗力。但比赛中的防守与运用良好的防守技术都不是目的,只是保护自己从而实现进攻出拳击打对方的必备技能。
  击打对方的出拳速度是取胜的关键,出拳(主动出拳击打,迎击、反击等)速度快就能有效地击中对方的要害部位,出拳速度慢不仅不能击中目标,反而会遭到对方来拳击打。谁的防守技术熟练、动作迅速,就会使对手的出拳击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当你进攻时就存在着遭对手反击的可能,为此必须攻守兼备,出拳时要做好闪避来拳的思想准备。在处于防守的情况下或做出对来拳的防守动作时,凭感觉和经验立即转为反击和进攻的行动,攻与守、守中攻的行动转换速度一定要迅速、快捷,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停顿,只有提高这种转化的速度,才能使对方攻不得手,防不及防。
  一些拳手在比赛中只顾进攻,不顾防守,或者攻是攻,防是防,攻防截然分开,然后再重新寻找机会的现象并不鲜见。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转换的速度问题,是最体现拳手技术水平和比赛能力的问题。
  出拳后是击中还是击空,伸出的拳能否快速迅疾地收回。并做好防护的准备是拳手的比赛意识和技术水平的又一检验。这不只是习惯问题,而是拳手对拳击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技术的精确程度问题。当拳头伸出后必然露出被击部位的空当,而快速收回便自然地对露出的空当起到防护的作用,收回的速度越快越有利,同时有利于下一动作的快速起动,往往由于收回的速度不快而遭到对方的反击,每场比赛中,出拳——收回的次数不知要重复多少次,这就给对手的击打提供了很多机会,而最快速度的收回,将会使机会大大减少,甚至会因收回的快速,而避免受到来拳的击中。
  这些方面速度的作用与速度快慢的差异所带来和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拳击是对抗性极为激烈的运动,特别是在规则限制下,主要运用出拳击打的方式进行比赛,力量的作用自然极为关键。拳击所需要的力量多是动力性的力量,虽然一般性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但从专项特点和技术动作的要求来讲,尤其需要快速的力量,也可称为爆发力。
  要想在不停的活动中瞬间击中对方,仅仅有一般的力量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在活动中用一定的速度才能完成,这就必须有爆发力。同时还要对用力的时间、方向、距离、支点、作用点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要求呼吸系统密切配合才能产生最大的威力。
  力量的效果,不是单靠臂部肌肉的伸展作用,而是要求神经调节肌肉的协调工作,从脚(支点)发力,通过腿部、腰部与上体的快速协调运动,加速手臂的前伸,通过拳峰作用在被击的目标上,才会产生最佳的效果,速度越快,动作越协调,力量越大。
  为达到出拳快速有力,还应注意保持肌肉的弹性,出拳时要放松,不要紧张、僵硬,但在接触到目标(被击部位)时的瞬间,肌纤维要尽力收缩,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击打效果。出拳击打的过程是放松——紧张——放松的过程,为此,要学会和掌握肌肉的放松是非常重要的。
  在拳手所应具备的素质中,速度与力量尤为重要,在拳台激烈搏斗中,通过进攻、防守技术的运用,都在充分地、竭尽全力地发挥着自己的速度与力量。由于各自在速度与力量上的差异,而产生出种种不同的效果,有的是难以预料的,有的则是必然产生的。
  在比赛日益激烈、火爆的形势下,为在搏斗中获取胜利,为了展现拳击的魅力,必须提高拳手素质中的速度与力量的水平,而如何提高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其他文献
拳击是一个古老的运动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拳击起源于古代的拳斗游戏,古代人类为了取得生活资料,在追捕野兽的斗争中,除了使用原始的工具外,常常以拳击兽,久而久之,这种以拳击兽的动作逐渐变成了一种劳动与防身的技能。古代人类把这种技巧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使他们能够具备这种获取生活资料或进行自卫的能力,这样便形成了拳斗游戏。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拳斗和拳击的游戏。考古学家从公元前40世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武林豪杰和一个又一个的武林传奇,少林寺即是其中之一。尽管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其能有今天的赫赫声名与其在武术方面的造就也是密不可分的。武以寺名,寺以武显,充分地显示了少林功夫在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近代以来,少林寺更是以功夫
我们的祖先在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探索中,创造了科学的宝贵经验,先贤圣哲把它归纳记录了下来,至今对我们还有伟大的指导意义。在武术传承中,无论是从师傅和徒弟方面,还是从认识论、方法论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用于指导武术教与学的实践。我们将先人关于治学和有关武术的一些智慧结晶汇辑编译如下,献于武林同仁参考思索,不妥之处恭请斧正。  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  思考:无论是师傅还是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