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与征服的诗坛较量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e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黄鹤楼》一诗在文学史上一直受到好评,宋严羽直推为唐人律诗第一。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还记叙了这样的传说:李白游览黄鹤楼,从游怂恿作诗,他却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但李白毕竟不轻服人,后来游历金陵,写了《登金陵凤凰台》,意欲和崔诗一比高下。这样,就在文学史上有了两诗孰优孰劣的比较评价。方回《瀛奎律髓》中说李诗与崔诗不相上下,“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可谓的评。但清代大学者纪昀却不同意方评,他说“(白诗)气魄远逊崔诗”,并以“太白不以七律见长”为据。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定评,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细细吟诵,潜心揣摩,会深切感受到李诗虽有依傍和模仿,更有创新与超越,两诗相较,可谓同构异质,高下不等。
  先看两诗所咏之题。“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后代屡毁屡修。据《元和郡县志》载:“江南道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又传说仙人王子安在此乘鹤升天,黄鹤楼因此名闻天下,再加上崔颢之诗,更使此楼声誉不凡。“凤凰台”在金陵城(今南京)西南。据《江南通志》载:南朝“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和谐,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台”。古人多有题咏,但以李白此诗堪称绝唱。这两处位于长江上的一楼一台,都因为有一段美妙神奇的传说引起了诗人的创作兴趣。但是,诗人如果仅停留于此,不把笔触伸向楼台各自背靠的城市,两首诗便难见优劣,因为历史的厚度就表现在两座城市所包容的人文积淀中。考古资料表明,公元前473年时,金陵即建城池,而武汉在三国时才初具城市雏形,这时的金陵已作为吴国都城为人熟知了。而且“金陵”这座六朝古都积淀的历史的厚重深邃是武汉所无法比拟的,它留给后人的兴亡盛衰之感令一代代文人墨客咏叹不尽,那“念往昔、繁华竞逐”,“六朝旧事随流水”的悲歌响彻于历史的上空,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由此可见,两首诗所咏之题,表面看来无甚差异,深层底蕴却是一厚重质实,一轻缈肤浅。所以,一下笔,崔颢先输一着。
  再看运笔构思。崔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李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看来,两诗似无高下之别,故而王琦才说:“二诗首唱皆浅稚语。”但我们若仔细寻觅诗人的笔触,剔出诗中意象,就会有这样的感受:崔诗中的“黄鹤楼”留下的是一方没有生命的、有限的空间,李白则把“江自流”这极具生命动感的无限时间给了读者。崔诗继续写:“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到此已是一连四句,占去全诗的一半篇幅,但仍迟滞笔墨于仙人乘鹤飞升的虚诞传说,流露出丝丝幻灭之感。李白三四句则撇开凤凰台的传说,深入历史长河的深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作者对历史的兴亡盛衰至此已着力点明。所以方回评论:“咏凤凰台不过起语两句尽之矣。”崔诗中虽也有“白云千载”这样伸向历史一角的意象,但显得有点狭窄局促,远没有李白诗那种高度的概括力和广阔的涵盖面。由于崔诗用太多的篇幅逗留于仙人传说,所以他五六两句的过渡就显得力不从心,气不谐文,只好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为最后的两句感慨来个铺垫。他由鹦鹉洲联想到当年写了《鹦鹉赋》的祢衡被黄祖诬陷杀害的往事,引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从开头的望云思仙,到此处的怀才不遇,意脉显然有阻断之痕,不是那么流畅贯通。李白诗五六句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描画的是辽阔茫远的境界,与上两句的深广相谐,较之崔诗的幽怨、凄迷要博大浑厚得多。并且詩人有意识地在这两句里又一次凸显了“水”这种意象,和上文的“江自流”呼应,有一种流动的质感。因为“水”无论在中国哲学还是文学中,都秉承了时间流逝、生命代序的独特意蕴,故而孔子站在水边才会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揪心之叹,李煜才会以“一江春水”借喻美好生命的不可再得。诗人一开始就咏叹的历史兴亡盛衰到此并未有丝毫阻滞,而是一气贯注。
  两诗的收尾,是这场诗坛较量的最后冲刺,也是全诗的眼目。崔诗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收结,抒发了游子漂泊天涯的思乡之情;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却深深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因为“浮云蔽日”比喻奸邪蒙蔽皇帝。虽然都是“使人愁”三字煞尾,但内涵却大异其趣。瞿佑在《归田诗话》里说:“太白结句……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王夫之在《唐诗评选》里也说:太白“使人愁三字,总结幽径、古丘之感,与崔颢《黄鹤楼》落句语同意别……太白诗是通首混收,颢诗是扣尾掉收”。所谓“通首混收”即指通篇一体浑成,结句与全诗关合,而“扣尾掉收”却是立意在结尾点明,并未收揽全诗。王评可谓一针见血。清朝乾隆御选的《唐宋诗醇》也指出“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李白以忧切而昂扬的结尾、在诗中营造的浑大的意境、表现出的高旷胸襟和崇高境界而夺魁。
  但如果我们翻翻唐人诗集,就会发现被后人评说了千百年的诗坛竞技实是一场擂台赛。因为崔颢《黄鹤楼》也是一首模仿之作。他对初唐沈佺期的一首题为《龙池篇》的诗“笃好之”,于是写了《雁门胡人歌》意欲决胜,但没有成功,才下气力写了《黄鹤楼》,直把《龙池篇》比成了“俚谈”。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李白读了《黄鹤楼》,嘴上称善,心里却不认输,先写了《鹦鹉洲》一比高低,却因全赖模仿,未获好评,最后憋足了劲,写了这首《凤凰台》,远远超过了崔颢。由此可证,艺术创作不排斥借鉴模仿,但其真谛却在于征服与超越。
  (选自《文史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网络在各个领域有所渗透。数字化档案管理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在数字化档案盛行的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档案安全管理机制以及相关工作人的安全意识薄弱,再加上网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篡改字符进去档案监管系统窃取他人信息身份从中谋利的情况,也充分说明网络数字档案管理安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面对威胁。为此本文结合相关工作经验,探究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管理安全
[摘 要: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不管是几年级,也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这门学科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而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基础,不管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学习,小学语文都是基础,只有将语文学好,才能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所以在小学阶段学好语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篇文章则是以“浅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为题进行简要探究,希望可以对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提升课堂质量;小学语
前段时间,笔者曾到一所公立初中进行教学调研,随堂听了一节八年级的写作课。授课教师从近年丽水市中考语言表达(写作)题的要求和特点出发,从审题、立意、构思等角度进行写作指导,重点讲了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课上,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氛围和谐融洽。课后,我随机请了几名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不少学生都表示:写作立意方法(角度)是知道了,也明白了一些技巧,但对写作仍心存畏惧,不知该如何下笔。于是,本人在该年级各班进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提出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和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是并行而相融的。“思维”更是当下的一个高频词,是每门学科都需具备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标》中共有46处提到了“思维”。在语言与思维紧密相关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借助“思维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使“语言建构”更加丰富和理性;如何在“
作为教师不得不承认,在平时教学中,对作后评讲的重视程度一定是多于作前指导的。而作文指导课上有限的学生活动,也多是学生象征性的配合,泛泛而谈一些感受体验,缺少对立足写作的具体问题的思考和具体的写作活动,因此学生无法获得写作体验。长此以往,大多作文教学就变成任其自然的“望天收”。正是因为这种教学策略没有唤醒学生独特的、个别的个人体验,导致学生无材可写、套作泛滥、为文造情等现象。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活
于谦是《石灰吟》的作者,在我国可谓妇孺皆知。然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那么,《石灰吟》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呢?  《石灰吟》的原作者  解决《石灰吟》作者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找到《石灰吟》最原始的出处。据考证,《石灰吟》的最早版本出现于元末明初的高僧姚广孝撰《双莲忠禅师传》中。在这篇传记中,姚广孝详细记述了传主——宋末元初高僧释信忠禅师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石灰吟》的具体过程: 
[摘 要: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的惠民工程。本文以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自身的转型发展为例,阐述该校是如何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来有效解决问题的。  关键词: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管理机制;运营模式]  一、解决问题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构建适合学校当前自身发展的、符合社会培训市场需求的、能独立运营运行的管理机制和模式  1.学校展开系列调查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及措施  
摘 要: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作用是引领学生根据作者的写作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促进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因而,为弘扬传统文化内容,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需要在古诗词阅读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以多种教学方法渗透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学习能力,逐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经典阅读 传统文化 小学教学 古诗词  DOI:10.1
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真正的创造是艺术想象活动”。可以说,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特别是怀人诗作中那些璀璨无比的诗歌,那些掀起读者心海之波的诗歌,往往离不开想象的妙用。  诗歌中的想象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想象是有区别的。那么,什么是诗歌中的想象呢?诗歌的想象在于“它是为创造艺术形象和意境而进行的再现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思维活动;或者说是在回忆、联想过去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又
南宋著名诗论家严羽独尊盛唐之诗,称其“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明初的高棅在编选《唐诗品汇》时,继承了严羽的观点,标举“盛唐正音”的宏大气象,而相对贬斥初唐和中晚唐的诗歌。自此以后,一提到“气象壮阔”,人们往往联想到盛唐诗歌。然而,中晚唐并非没有壮美的诗歌,比如中唐时期的“诗鬼”李贺,他的诗虽被评为“险怪如夜壑风生,瞑岩夜堕”(谢榛《四溟诗话》),但是在他的诗集里依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