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自己重视自己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你的来信,我感觉你是个有思想、情感丰富的女孩。你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得到大家的认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重要的人。
  被打断的情况可以分很多种,从“加入者”的角度看,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加入者”的确有非常重要或紧急的内容需要与你的好朋友讨论,另一种可能则是对方只是出于好奇或者是非常羡慕而希望加入你们的谈话但对方谈及的内容并不重要或紧迫。分别从“我”和“加入者”的角度,同时又从内容重要与否考虑,我们画出如下表格:
  在A状况下,大家的内容都不重要,我想如果你愿意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或许更会让人觉得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好朋友。
  在B状况下,既然“加入者”有重要的内容要说,而自己的内容并不重要的话,我想你一定能理解对方,说不定你还能给大家出个好主意,大家会惊叹于你的思维能力呢!
  在C状况下,我想你不妨坦率而自信地向对方提出:“对不起,我有一点非常重要的事,可以让我把话先说完吗?”我想同学们一定能理解你,你不用担心因为打断对方而招致大家的不愉快,相反,大家会因为你的坦诚更愿意与你为友。
  在D状况下,我想你可以与“加入者”协商,比如,“我也正有重要的事在谈呢,要不这样,你先说,然后我再接着说?”我想大家会佩服你的大度,加入的同学也会赶紧把话说完,留出时间让你的话题有充分的表达与讨论的机会。
  当然,现实的情况远比这张表要复杂,画这张表,只是希望给你一点启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妥善处理好与同学、家人的关系。
  不过,这只是一个处理的技巧,更重要的可能是你的主观感受。你说,当有其他同学或者亲人加入你和朋友或妈妈的谈话时,你会感觉你就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林老师想请你思考一下,你是否夸大了自己“被忽略”的感受?是否因为太在乎“被重视”的感觉而生出这样的失落感?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网络语:“别人在,或者不在,你都在那里。”亲友重视你,或者不那么重视你,你都可以自己重视自己。
  林老师想,或许你需要的,是更多的自己对自己的重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信。用你的自信,加上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分类处理法”),相信你一定能愉快地融入集体和朋友圈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其他文献
2013年8月22日,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的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小学生的福音到来了?教师的好日子到了?恐怕未必。在此之前,早有严厉得多的减负规定。只可惜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学生一直在减负。对中小学生来说,共和国历史就是他们的一部课业负担过重减负史。悲哀的是,减负减负,负负得正,负担反而越减越重。  1964年2月,北京铁路局二中校长魏莲一给上级写信,建议为中小学生减负。这封信最后
记得有一次物理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色光的混合原理。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记忆、理解这一原理,老师拿来了三个手电筒,分别蒙上不同颜色的半透明布,又拉上了所有的窗帘,让三位同学举着手电照向墙面,手电三色光混合出了不一样的颜色。我们看着老师这一番操作,觉得实在很麻烦。老师能不能用更简单的仪器,更方便地演示这一原理呢?于是,我们就想制作这样一个小教具。  提到了“小”而“方便”的“灯”,我们马上想到了LED。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