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格兰青训:北看曼城,南看铁锤
英格兰的梯队建设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青年学院、预备队和一线队。我们平常看的英超,是一线队的比赛。预备队也有一批年轻才俊踢比赛,但他们的比赛时间总会被一线队的某些替补或病号抢占。青年学院只是一个统称,我们常说得“xX球员由xx青训出品”,就是说此球员是从该队的青年学院毕业的。而中途买来的半成品是算不得数的。比如;利物浦的因苏亚、切尔西的米克尔、曼联的拉斐尔等等。
在当前资本急剧扩张的背景下,英超各支球队表现得更为浮躁和功利。传统几支强队除了阿森纳之外,在青训培养上都各有各的苦。相反,一些中游或下游的球队却在青训培养上硕果累累,最突出的当属西汉姆联和曼城。
英格兰青训的总体概况总结起来,就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和英伦媒体好大喜功的吹捧不无关系。然而,球是踢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往往到了欧洲和国际赛场上,英格兰青训的系统弊端就显露无疑。英格兰不是球员不行,依旧是体制上的原因。(很像中国足球吧?)
青训低谷
利物浦的青训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因为功勋名帅比尔·香克利的那句话:“在默西郡,第一好的球队是利物浦一线队,第二好的球队是利物浦预备队。”后来,此话的地域范围被无限放大,先是英格兰,接着是欧罗巴。
上世纪90年代,因为希尔斯堡惨案的影响,达格利什不堪重负辞职,利物浦的实力逐年下滑。罗伊·埃文斯临危受命,成为利物浦的主帅。埃文斯当年在香克利麾下的利物浦青年队任主教练,他治下的青训绝对是全英的顶尖水准。在就任利物浦主帅后,他依旧对青训很重视,结果捣鼓出了福勒、欧文、汤普森、卡拉格、杰拉德等人(雷德克纳普、麦克马纳曼是达格利什早些年就相中的,严格意义上讲,算不得埃文斯的成果)。
不过,埃文斯也有性格上的短板,他对球员的过于宽容——或者说是纵容,如果他有弗格森当初阻止吉格斯参加李·夏普聚会的劲头,利物浦也不至于出现“热辣男孩儿”这样的刺头。埃文斯于1999年告别利物浦的教练岗位,由霍利尔独立执教。在霍利尔治下,利物浦的青训陷入低谷。时至今日,利物浦有时依旧在为1983~1986年龄段出现的断层埋单。
利物浦现任主帅贝尼特斯有过在皇马B队执教的经历,所以他对青训有特殊的情感。在他执教期间,利物浦青年队两获青年足总杯冠军。预备队也成就了三冠王的霸业。然而,奇怪的是,这拨孩子却鲜有人能在一线队立足。利物浦这些年联赛夺冠压力大,年轻球员难有上场机会是一个原因,但这批年轻人被租到外面的球队也依旧难堪大用,能混上英冠就已经是不错的了。
球员不行,就从训练方法上找原因。这个正程大了去了,一下子就把利物浦传承了30多年的训练体系打乱重建。今年夏天,利物浦青训、预备队的教练班底进行大调整。前前后后换了20人之多。当然,利物浦青训系统重组后,却请来更加重磅的人物。
新青训三人组
首先是达格利什在今年希尔斯堡惨案20周年祭时作出了回归利物浦教练组的决定,并且向贝尼特斯表示,自己只想搞青训。由于离开教练岗位多年,冷不丁带队难免要有个适应过程。达格利什也不贪功,跟俱乐部挑明,自己也当不了主帅之类的职务,充其量做做指导。
利物浦新上任的青训主管叫弗兰克·麦克帕兰德。此人是英格兰相当著名的球探,贝尼特斯助手萨米·李的挚友,两人曾在博尔顿共事过,贝尼特斯相当看好他,点名要他主管青训。麦克帕兰德也曾给利物浦做过球探,他当年为预备队带来不少好苗子。
达格利什、麦克帕兰德都是典型的英国人。由于这些年,西班牙风情已成为利物浦的主旋律。于是,俱乐部又请来原巴萨B队的助教塞古拉。上赛季,奥林匹亚克斯主帅莱莫尼斯中途下课,塞古拉作为救火主帅立刻稳住了军心,并率领球队成就联赛、杯赛双冠王。利物浦青训的三人组介绍完毕,总体说来,这三位仁兄单拿出来都是独挡一面的主儿,可能不能捏成一个整体就需要时间来检验了。当小球员从青年学院毕业后,有的选择读大学深造,有的则转会到其他球队继续踢球,更多出色的球员将会步入预备队历练。
质疑中求变
利物浦新上任的预备队主帅约翰·麦克马洪是个不错的人(而非不错的教练),他是利物浦传奇球员斯蒂夫 麦克马洪的亲哥哥。斯蒂夫·麦克马洪和我们上文提到的达格利什颇有渊源,他是达格利什执教利物浦时引进的第一名球员,是达格利什的追随者和崇拜者。
阿森纳预备队主帅尼尔·班菲尔德率领着英格兰最优秀的青年队伍,他的有些思路是值得玩味的:“预备队需要些在低级别赛事浸淫多年的老帅来任职。这是出于球员发展的考虑,预备队的孩子们兴许无法立即撼动主力球员的位置,他们需要被租到二、三流的球队锻炼。而那些老家伙恰恰懂得怎样让这些孩子在外租的过程中抢到主力的位置。”
利物浦青年学院球员大都是些技术出众,身体单薄的小家伙。他们升入预备队后被陆续外租,但前景并不乐观,只有廖廖几位还算看得到前途。身体对抗不是万能的,没有身体却是万万不能的。预备队前任主帅加里·阿伯莱特意识到了这点,但他却摔倒在训练方式和心理调节上。约翰麦克马洪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他的教练生涯里还没有独立率领一只球队一个赛季以上的经历。
利物浦青训和预备队就这样在一片怀疑的目光中起航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肩负的使命要比20年无缘联赛冠军还要重得多。
青训病毒
我们在上文说过了,按照英国人的思维来看,青训仅仅指青年学院出来的球员。预备队显然不在此列,似阿森纳那般买了许多半成品球员放到预备队,严格意义来说,算不得自己的青训产品,只能说是“年轻球员培训得力”。然而,现在国内媒体已经习惯了将预备队和青年学院统称为“青训”。
普拉蒂尼认为枪手的青训和阿贾克斯完全是两码事。阿贾克斯从7岁到21岁,各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球队,而阿森纳的断层显然更厉害,他们并没有一个完整年龄段的梯队建设——这并不是阿森纳的错,而是英格兰足球体制的原因。另外。阿森纳青年学院承诺的文化课教育一直为人诟病,老一代枪手铁血、坚韧的传统,似乎正逐步从阿森纳青训的血液里流失。阿森纳青训主管里亚姆·布拉迪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曾找过枪手“后防五老”中的基翁来给青训的孩子们讲讲球员的历史,可基翁刚步人教室,就听到有声音嘀咕道:“这小子是谁啊?”
布拉迪对此无可奈何,他总是想办法让孩子们了解一下阿森纳在查普曼、格拉汉姆等时期的辉煌,可录像一放出,孩子们就看得昏昏欲睡。阿森纳在温格之前,一直是长传冲吊、防守反击打法的代表。布拉迪也是老阿森纳的一员,司职中场的他在阿森纳效力13年(包含预备队的生涯)。他热爱阿森纳的历史,但现在却只能感慨,现在的球员和过去真的不一样了。 铿锵三人行
今年3月,布拉迪前去爱尔兰国家队当助教,同时没有放下阿森纳的青训工作——这份兼职很有希丁克的范儿。希丁克在切尔西的成功,和他的教练班底有着极大的关系。布拉迪也不例外,他的阿森纳智囊团主要由两个相当有能力的人组成,一个是罗伊·马斯。另一便是斯蒂文·盖亭。
基于英格兰各级青、少年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阿森纳提议将现在的少年联赛系统化起来,却无人响应。而就在布拉迪等人进行改革时,他们已悄无声息地触碰到了英国足球最落后,最不堪的那一根神经。
英格兰足球的青训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他们对青少年(尤其是少年)一直缺乏科学的培养。
欧洲豪强,诸如阿贾克斯、巴塞罗那等队都本着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将一个个愣头青送到他们相应的训练营里一边读书学习,一边系统训练。几年下来,即使当不了职业球员,去大学深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在英格兰小孩子是要先读书的,起码要到小学毕业,然后再决定是否进入青年学院深造。而就算进了青年学院,那里书教得一般,竞技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总结起来就是“两没有”:没有适应各个年龄段的高水平青少年联赛-更没有高水平老师和教练。所以能在英格兰青训系统里杀出来的球员都是天才,这反而成了英格兰媒体特别喜欢吹嘘自己球员的理由。有道是,伦敦舰队街只喜欢做两件事:一是把国家队吹上天,二是挖空心思找球星隐私。
对于英格兰青训竞技水平低下的现实,许多外籍教练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贝尼特斯就希望英格兰能效仿西班牙的体制,各支俱乐部成立自己的B队,参加低级别联赛。温格也有过类似的提议,但无一例外都被英足总驳回。没有办法,既然英格兰没有高水平的少年联赛,那阿森纳就自己在球队组织小联赛打着玩儿。这是罗伊·马斯想出来的妙招,于是在竞争的体制下,阿森纳的小将层出不穷。
新体制
我们适才所说得,仅仅是阿森纳青年学院的概况。阿森纳预备队的成绩这些年比较惨淡。自打1998—1999赛季过后,便没有获得任何冠军了。可阿森纳的各位教练员们却从来不给预备队施加任何成绩上的指标。预备队之于阿森纳很简单,主要承担青年学院球员到一线队的过渡任务,踢得好就进一线队,不愁没你出场的机会。从阿森纳的职位表中就能看出预备队的地位。传统英格兰俱乐部里,青年学院和预备队的主管都是平级,他们都要向主帅汇报工作。而阿森纳不然,他们的预备队主管尼尔·班菲尔德是青年学院主管布拉迪的下级。
阿森纳的青训已不再是英格兰传统意义上的青训了。他们显得如此新潮、时尚、充满了朝气。可是,他们也是过于理想主义的,带着叛逆、脆弱的色彩。
预备队里的“魔鬼”
说到曼联,我们换一种叙述方式,先说预备队。曼联的预备队被喻为“英格兰之王”,这支球队的实力可见一斑!曼联预备队最有名的主教练名叫穆伦斯丁,这是个荷兰人,极其生猛,范尼就是在他的指导下成为欧洲的禁区之王。
穆伦斯丁也曾把预备队的球员带到北极边上的小岛,冒着暴雪练体能。弗格森得知此事大怒,因为穆伦斯丁当时是打着拓展训练的旗号把队伍拉出去的,谁想到就折腾出来这么变态的训练方式。穆伦斯丁回曼联见到爵爷后不仅不认错,反而大闹办公室。不过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弗格森想了半天,反过来向穆伦斯丁道歉。
有三个十分机灵的小鬼参加过穆伦斯丁的魔鬼训练,并且用刻苦的精神让穆伦斯丁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穆伦斯丁断言:此三人必成大器。这三人一个叫皮克,一个叫韦尔贝克,一个叫吉布森。
2004-2005赛季,穆伦斯丁的预备队打遍英伦无敌手,成就四冠王霸业。唯一失手的是大曼彻斯特郡青年杯(Manchester Senior Cup),当时他们输给了青训蒸蒸日上的曼城。2006年,穆伦斯丁告别曼联打算去丹麦发展,不过他一年后又重返曼联。他在曼联任一线队技术总监。为曼联夺取联赛、冠军联赛双冠王立下汗马功劳。2008年,曼联助教凯罗斯再度挥别,弗格森没有了5年前的手足无措,他指认麦克·费伦和穆伦斯丁分担凯罗斯的全部工作。这两人(尤其是穆伦斯丁)做得确实不错。
两年间,穆伦斯丁将自己的CM体系贯彻进曼联的各个梯队中,他让曼联青训、预备队,一线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
CM理论——天才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所谓CM体系,全称叫策尔弗训练体系,是由荷兰战术大师策尔弗所创。这里,我只对费尔策训练体系做一个简单的论述:它是针对青少年球员单兵作战能力而产生的一系列训练理念。从5岁到18岁,球员有不同的训练专项,像运球、转身、卸球等等,都是CM体系的内容。CM的宗旨是:像罗纳尔迪尼奥那样的过人天才是可以培训出来的!费尔策认为,人控制了球,就控制了对手,从而控制了比赛。控制球的球感、球性是决定比赛胜负的第一位。所以,他要求儿童时期的球员。只练技术,不练战术,等技术掌握差不多了,再开始灌输战术思想。看过费尔策理论,我们很容易就想到米歇尔斯大师创建的“全攻全守”战术理论。该体系强调阵形、意识、战术、团队精神,提出“位置打法”的概念。和费尔策体系的理念完全相悖。荷兰足协支持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费尔策体系被打人冷官。
穆伦斯丁是费尔策的亲传弟子。他在曼联为师父的学术正名。从范尼到c罗,从维尔贝克到马凯达,毫不夸张地说,穆伦斯丁的CM体系让弗格森的曼联迎来了第二个王朝。由于CM体系的成功,欧足联屡屡请穆伦斯丁去做教练员培训的讲师(原中国队主帅霍顿也干过这活儿)。
不过,CM体系也有一定的弊病。它让曼联的青年学院、预备队的战绩变得高不成低不就。每个孩子单拿出来都是个儿顶个儿的强,可缺乏系统的战术思路,他们在实战中吃亏不少。
弗格森担心的休眠火山
现在曼联预备队的主帅是大名鼎鼎的娃娃脸索尔斯克亚,他是CM体系的绝对拥护者。可曼联青训的教头保罗·麦吉尼斯则不然。保罗·麦吉尼斯的父亲威尔夫·麦吉尼斯当年曾任曼联主帅。不过威尔夫·麦吉尼斯的水平一般,在主帅位置上呆了一年就下课了。曼联也由此陷入低谷。直到弗格森在英超的折挂,这段阴霾的岁月长达20多年。
保罗·麦吉尼斯因为父亲的缘故。一直对曼联有一种愧疚感。为了曼联的崛起,他在青训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希望能为曼联带来更多的奖杯。可CM体系让他只能在孩子们的个人技术上下苦功夫,战术训练上的短板让他们遇到真刀实枪地大仗后,立刻被打得七零八落。为此,他没少向弗格森诉苦。
弗格森是理解麦吉尼斯的。然而,和青年学院的锦标比起来,他更看重英超、冠军联赛这样的重量级冠军。这话是不能直说的,免得引起手下自卑、悲观的情绪。弗格森只能尽力消除双方因战术理念产生的分歧。弗格森毕竟 年事已高,万一有天他变得力不从心,谁又能站出来继续维持这火山下的平静?
曼城青训这些年猛人倍出。数数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吧,赖特一菲利浦斯、巴顿、爱尔兰,理查德斯……。曼城青训的崛起必须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哈特福德、另一是威格利。
为了青训,忍了!
哈特福德是苏格兰人,他在苏格兰足球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克鲁伊夫当年评价雷东多时,曾道:“这是来自阿根廷的哈特福德。”哈特福德球员生涯的巅峰是在曼城度过的。他两度进出曼城队,将曼彻斯特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
退役后,他赴布莱克本担任助理教练,并在埃伍德公园与利物浦的传奇名宿肯尼·达格利什一起在1994-1995赛季合力绞杀曼联夺取英超冠军。达格利什夺冠后立即宣布辞职退隐,而哈特福德则来到了曼城。
1995—1996赛季,哈特福德任曼城主教练阿兰·鲍尔的助手。然而,他慢慢地发现这活儿根本干不下去,队内充斥着大量高龄的球痞,他们训练散漫,目中无人,主帅阿兰·鲍尔竟放任不管。哈特福德进谏多次,都被挡了回来。后来阿兰·鲍尔实在被哈特福德烦得不行,只好把底牌亮了出来,大意是:由这帮人去闹吧,反正是降级的命,降级后队伍就重组了,咱们能拿到工资是正经。
如果哈特福德在此时选择了混日子,那“曼城青训教父”的名号说什么也轮不上他。他寻思:既然阿兰·鲍尔说队伍迟早要重组,为什么现在不把重点放到培养年轻人上呢?从这一天起,我们见到了两个哈特福德,在一线队的训练场上,他漫不经心,得过且过,而跑到青训和预备队,他立刻就换了副面孔,精神抖擞。
一切如阿兰·鲍尔所料,曼城最终降级。阿兰·鲍尔也在领了薪水后滚蛋回家,而哈特福德则依旧在岗位上坚持。曼城降级后的动荡算得上8级以上大地震了,1996年夏天,整个俱乐部没人管事,都在忙活职位重组。哈特福德本想带青训的,竟稀里糊涂地当上一线队主帅。董事会告诉他,你就是个救火教练,等新教练到位了,你就去带青训。
为了青训,忍了!
一个勤劳的“园丁”
哈特福德带队一个月后,新任主帅科佩尔到岗,不过科佩尔只带了6场比赛就吵着要辞职。千万别把科佩尔想成一个意志薄弱的家伙,要知道10年后,他带领着雷丁在2006-2007赛季成就了“升班马黑马传奇”。科佩尔之所以在曼城呆不下去,主要因为这里不光要踢球,还要琢磨人际关系,实在太累人。科佩尔只是曼城低潮时期动乱的一个缩影,曼城整整乱了4年。虽然在2000-2001赛季短暂地杀回英超,可立刻被打回原型,再度降级。
这四年里,哈特福德在青训的战线上辛勤耕耘。他完善梯队建设,更新训练设施,将一团糟糕的青训营打理得井井有条。直到凯文·基冈拿起教鞭。
基冈打过一个比方:他刚接手曼城时,球队的外围就是一片废墟,待他进入后花园,却满眼尽是生机勃勃的花朵,有个一身臭汗的园丁脱帽向他微笑,这便是哈特福德。曼城的青训这时候开始翻身了。我们上述的那些以赖特·菲利浦斯为首的孩子们开始逐步踏上英超舞台,崭露头角,哈特福德努力了近10年,终于取得了回报。
哈特福德是相当感激基冈的,毕竟他的理想是在基冈任下得以实现。随着基冈下课,他也决定告别曼城,曼城进入了皮尔斯时代。
“外卖”要不要?
现在轮到威格利登场了,他和皮尔斯是多年的老搭档。皮尔斯素来以激情闻名,而威格利却是以冷静著称。他看到哈特福德留下的财富,感激不已。为此他不惜登门拜访哈特福德,恳请他指点青训的工作。两人的友谊也一度被传为佳话。
威格利邀请哈特福德和他一起进入英格兰u—21教练组,但此事最终没有成功。因为哈特福德是苏格兰人,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民族问题相当复杂,用简单的话概括就是:苏格兰人在英格兰带带联赛什么的可以,但进英格兰国家队是有相当难度的。皮尔斯和威格利说破嘴皮,可英足总就是不答应。
不管怎么说,曼城的青训是强势崛起了。这几年,无论青年学院,还是预备队,他们都取得不俗的战绩。然而,随着迪拜财团的人主,曼城的青训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大笔资金注入,意味着要在成绩上取得回报,买人重量级球员显然要比培养青训捷径得多。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哈特福德和威格利如今虽已告别曼城,但他们依旧心系青训。此二人已连续写信给中东方面。却没有收到任何答复。曼城青训的走势尚不明确,成为切尔西(买人爆发户),还是阿森纳(青年近卫军)?决定权在迪拜的手上。
本赛季刚开始,切尔西便收到欧足联罚单,未来两个转会期将无法购人新球员,此刻切尔西的青训立刻被扔到放大镜下上下打量。然而,现在的状况能让阿布拉希莫维奇同学气歪了鼻。
阿布能不上火吗?
2003年买下切尔西时,阿布曾设想俱乐部有一天能自负盈亏,所以他十分重视青训体系的建设。斥重金打造现代化青训营,又从托特纳姆掏了500万违约金请来阿内森。阿布的目标相当明确:培养出英格兰新的特里。如今的切尔西青训,水平确实较拉涅利时代有所提高,但和6200万英镑的投入来看,这点提高实在不值一提。
切尔西CEO凯尼恩看到球队的状况,不由得心生悔意,他已决定离开。今年10月末,凯尼恩将从CBO职位上离任。但阿内森却产房传喜讯——升(生)了。原来只是青训主管的他又兼任体育经理一职,现在他要负责青训、预备队,另有一线队的转会,还有相关经纪人的费用等等。
阿内森对切尔西现在惨不忍睹的青训依旧看好:“青训的投入是件长久的事情,再有耐心一些,我们会成功的。”现在,阿内森已经将目光投向海外,大力寻找其它俱乐部已经发现潜质的年轻球员。但有两个残酷的现实摆事实在他面前,一个是任凭他再怎么努力,好苗子也抢不过青训名声在外的阿森纳;第二个是阿布点名喜欢英格兰本土球员,而阿内森却恨不得将脑袋瓜子扎进非洲和南美。下属这样,你说阿布能不上火吗?
小球员的圣殿
就在切尔西的青训遍布愁云时,同城同区的死敌西汉姆联却把青训搞得如火如荼。
西汉姆联的青训是英格兰的老字号王牌了,论历史之悠久、人才之辈出,连阿森纳都要差一大截。纵观整个英伦,也只有利物浦能与之媲美,可利物浦的青训只是一个时间段的强盛,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的青训已开始走下坡路了。西汉姆联的青训是整整辉煌了大半个世纪,货真价实的牛。这里列数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英格兰称雄1966年世界杯的赫斯特、彼得斯、博比·穆尔,都是西汉姆联青训营的产品,切尔西副队长兰帕德及其父亲、乔·科尔、里奥·费迪南德……阿布一直以切尔西青训推出了特里而兴奋,殊不知,特里最初也是西汉姆联的学徒,后来在西汉姆联踢不上球才去的切尔西。相似的情况还有大黑砖索 尔·坎贝尔。
通过这一连串名字,英格兰青少年球员的父母们总结出来一个经验,但凡自己家儿子代表球队和西汉姆联踢球时,一定要记着赛后和对方互换球衣,必要时还要让人家签个名儿,因为你说不准这里面若干年后就会出来什么大腕;如果有球员惨被西汉姆联青训淘汰,也不要忘记巴结,万一整出来一个豪门队长可咋整?
西汉姆联青训的强盛,一定要感谢一位叫罗恩·格林伍德的人,他1961年开始执教西汉姆联。格林伍德最杰出的成果——就是制定了球队以青训为主的指导思想,更为可贵的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传统依旧没变。“铁锤帮”从来不以冠军论英雄,因为他们已经为英格兰收获了最有份量的那个冠军(世界杯)。1966年,英格兰夺取世界杯冠军后,三狮军团主帅拉姆齐拿着奖杯,前往西汉姆联训练营,紧握着格林伍德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这也是西汉姆联青训最光辉的时刻。
直到现在,在英格兰国家队的主力阵容中,有40%的球员都有西汉姆联青训受训的经历。阿森纳的青训也很牛,但和西汉姆联专职培训英格兰本土球员相比,阿森纳的多国部队显然不讨传统的不列颠人喜欢。
西汉姆联水准的青训是阿布让阿内森实现的目标。它和冠军杯一样,成为俄罗斯石油大亨的最终梦想。这不是请个莫里尼奥就能完事的壮举,格森伍德用了10余年让西汉姆联青训完善,俱乐部又用了40多年发展,这才成为英格兰青年才俊的摇篮,阿布入主切尔西不过6年而已,要走得路还长得很。他只要有耐性玩儿下去,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一甲青训:B队战略羡煞英格兰
西甲青年球员的成长远没有英格兰的复杂、多舛。西甲的一些强队,都拥有自己的二线队(往下我们采用西班牙联赛的通俗叫法“B队”)。比如:皇马B队、巴萨B队等。西班牙足协有规定:一线队和B队不能在同一级别的联赛,即使B队在低级别联赛里打得再好,他们也无权升级——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以皇马为例(这里没有歧视皇马的意思),如果皇马不幸跌到第三级别联赛,而位于西班牙第三级别的皇马B队这回升级,则会发生一线队降级,二线队升级的情况。然而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让B队年轻球员参加联赛是个相当英明的决定。别看联赛的级别低,好歹也是职业足球,能让娃娃兵们最直观地感受到在场上刀枪相见的杀气。同时,B队也是培养名帅的地方。远的不提,单说近些年炙手可热的贝尼特斯和瓜迪奥拉,一个是皇马B队的主帅;一个是巴萨B队的主帅。
综上所述:B队看似比较可怜,那拨小孩儿天天要被大人压制,就算取得了好成绩,也没法升级。但这里能人辈出,贝尼特斯和温格就是“B队政策”的忠实拥护者,他们一直希望各自俱乐部的预备队能被分到英冠联赛里历练一下。可从英足总那得到的答复永远是“再等等”。
和英格兰的孩子相比,西班牙的孩子无疑幸福得多。
巴塞罗那一直保持一项相当可怕的纪录,而这个纪录,也往往被人忽视得厉害。巴萨是欧洲冠军联赛32支参赛队伍里,注册名单中拥有本俱乐部青训出产球员最多的球队。这一纪录从2005 2006赛季至今无队打破。除已声名在外的巴尔德斯、普约尔、哈维、伊涅斯塔、梅西这些人外,还有目前正在蒸蒸日上的博扬、布斯克茨等。成就了我,陶冶了你
巴萨青训是典型的“成就了我,陶冶了你”。青训的成功成就了如今巴萨的伟业。同时,巴萨青训也为其他球队输送不少人才。最有名的当属阿森纳队长法布雷加斯,法布雷加斯到底是由谁培养的,已经被阿森纳和巴萨的拥趸争论了N年。这个答案或许只在法布雷加斯自己的心里,随着他的职业生涯如日中天,答案永远都会被官话、样话代替,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孩子们似乎只要进了拉马西亚就意味着成功(明年巴萨青训大本营将从拉马西亚搬到临近甘伯体育城的新建基地)——不管日后他们是否会披上巴萨的战袍,但他们的职业生涯却因此注定绚丽多彩。
2008年8月,巴萨出售B队的妖童科罗萨斯。立刻造成疯抢的局面,一时间前来问价的球队都要踢破巴萨的门槛。科罗萨斯何许人也?这孩子在15岁那年,就被喻为“小瓜迪奥拉”。上到里杰卡尔德,下到巴萨少年队主管布雷尔都对他充满期待。每个人都认为他成为梅西,哈维只是时间问题。为什么将这样的人出售,巴萨教练组给出的解释绝对能把人气得无言:“科罗萨斯太年轻,但也太有才,所以他去哪里都能成功……”言下之意就是,小瓜迪奥拉太嫩,在巴萨一线队还踢不上,为了不耽误他发展,他还是另谋发展吧。于是,科罗萨斯去了苏超凯尔特人。仅一个赛季便获得好评如潮。
哪都离不开克鲁伊夫
见到巴萨青训的繁荣,克鲁伊夫笑得合不拢嘴。记得2005年时,尚在切尔西执教的莫里尼奥和克鲁伊夫打嘴仗时嘲笑荷兰人:“只会如今打打高尔夫球的他,对当年的我没有任何帮助,我可不想像他那样在冠军联赛决赛被人家打个0:4。”莫里尼奥话音刚落,《加泰罗尼亚人》报就反击:“克鲁伊夫带出的拿到大耳杯的巴萨青训营球员多得就像天上繁星,他可不会为仅有一次的狗屎运沾沾自喜。”《加泰罗尼亚人》报的文字中,带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克鲁伊夫之于巴萨青训营的作用。
1988年,克鲁伊夫入主巴萨,他的第一件事不是引援,而是把所有级别的青年队教练齐聚一堂,他告诉他们:巴萨所有梯队从此以后,必须采用“433”阵型。当然,来自荷兰的克鲁伊夫崇尚“433”无可厚非,不过还是招至诸多教练员的不满。克鲁伊夫也不含糊,该撤职的撤职,该整治的整治。几年下来,他制定的这一系列青年球员培训原则终于得以贯彻。
我们前文提及曼联青训时讲过荷兰的“费尔策体系”和“米歇尔斯体系”的门派之争。克鲁伊夫也面对过这样的抉择。他有过痛苦、犹豫,但最后轻松化解了这一难题。他辩证地吸引两家的精髓,创造出了具有巴萨特色的“433”体系。
比如:克鲁伊夫也讲究“费尔策式”的控球,在对进攻球员的培育上,他在小球员入门之时尽可能地淡化技战术思想,强调对球的控制技术, “在最狭小的空间内踢球”是他的指导方针,梅西、路易斯·加西亚等妖人就这么练出来。然而,克鲁伊夫不是一点技战术也不讲,尤其涉及到他“433”阵型最核心的那一部分——4号后腰。这个位置要有极强的组织、传递、摆脱能力,同时大局观更为重要,他必须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以一人之力带动全队的全攻全守。这一原则造就了哈维、伊涅斯塔、德拉佩纳、法布雷加斯,以及现在红得发紫的小娃娃布斯克茨。可以说,克鲁伊夫成就了一个训练模式的成功。这一模式让一批妖人精神抖擞地踏上足球的历史舞台,成为当中的风云人物。他们退役后,再以教练的身份将克鲁伊夫当年做过的事再做一遍,瓜迪奥拉这么做了,他成功了。现在,路易斯·恩里克正在执教巴萨B队,成功?他才刚上路呢。 今年夏天,皇马引进利物浦右后卫阿韦洛亚。这是个看起来相当平常的签约,转会费也不过450万英镑——只能买来c罗的一根手指头。但皇马主席佩雷斯相当明白这个签约的份量。翻开阿韦洛亚的履历就会发现,他曾经是皇马B队的队长。在皇马各支梯队效力8年之久。正宗的皇马青训出品。
共享的金矿
皇马的青训有点惨,自打卡西利亚斯之后,已有10年不曾有皇马B队的球员在一线队站稳脚跟了。每逢西班牙国家德比,巴萨球迷都用歌声嘲讽银河舰队: “劳尔是马竞的,你们这10年只有一个卡西。”
然而,竞技体育有时是要用事实说话的。我这里有一组西班牙足协在2008—2009赛季公布的数据,在当前西甲的各支队伍中,有16支球队的共计30人都产自皇马青训。而只有三支球队没有在皇马B队踢过球的球员,他们是毕尔巴鄂(迫于俱乐部传统规定),桑坦德竞技(没钱买),塞维利亚(瞧不上)。
由此可见,皇马青训还是朝气蓬勃的。问题的关键还是皇马高层对青训的漠然。自从“齐达内+帕冯”政策失败后,皇马急需冠军来鼓舞士气。从卡佩罗到舒斯特尔,对比赛结果的追求成为他们唯一的任务。皇马青训营的老帅米歇尔是个火暴脾气,他屡次抨击皇马高层,甚至当着媒体就开始埋怨皇马过于相信引进球星的作用,并且球队也不像巴萨那般将一种战术风格延续多年。依皇马现在的思路,劳尔若晚生10年,基本就是走人的命了。
西班牙媒体戏称皇马青训是公共金矿,想开采就开采,然后整个西甲都跟着受益。就连巴萨也跟着沾光,埃托奥的故事让皇马颜面尽失。随着卡西和劳尔逐渐老去,皇马总得考虑出个旗手扛旗了。
阿韦洛亚并不傻
佩雷斯在此次竞选时表示自己对昔日犯过的错误早已开始深刻的检讨,意识到了从前的自己是多么幼稚,打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于是,他再度当选皇马主席。佩雷斯是个很好的商人兼政治家。但凡这两种身份的人都有一个共性——说话绝对不能当真。佩雷斯一面说要大力抓青训,一面又挖来大牌无数。当人们免不了又要对他指指点点时,他于是赶紧签来阿韦洛亚摆上台面。
阿韦洛亚忘不了当年他青训毕业后步入皇马一队时看到的场景,他的师兄帕冯、米纳姆布雷斯、劳尔·布拉沃黯然的眼神中流露出失意的痕迹。“齐达内+帕冯”政策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即使阿韦洛亚的左、右脚技术相当出众,他也不可能撼动萨尔加多和罗伯托卡洛斯的地位,前者是前俱乐部主席的乘龙快婿,后者则是超级巨星。
佩雷斯重回皇马,再次换汤不换药地祭起巨星政策的大旗。谁都知道阿韦洛亚对老佩意味着什么——从皇马出身的阿韦洛亚是要比帕冯还帕冯的旗帜,是皇马青训风骨依旧健在的证明,哪怕这份证明分明带着掩耳盗铃的色彩。
阿韦洛亚本人并不傻,他知道佩雷斯的用心,只是在儿时的梦想即将实现的当口,哪怕前面是悬崖峭壁,他都会立刻跳过去。一个阿韦洛亚改变不了皇马青训的现状,c罗、卡卡等巨星与青训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毕尔巴鄂的青训基地座落在市郊的莱萨马。这里被喻为毕尔巴鄂俱乐部的心脏。毕尔巴鄂有一项相当骄傲的纪录:他们的一线队中,青训培育球员比重是全西甲最高的。如果熟知该俱乐部历史的朋友一定会对这一纪录报以会心的微笑——毕尔巴鄂的全部球员都来自巴斯克地区。这么些年来,只有一个例外,法国人利扎拉祖。但他出生在法国的巴斯克地区,按照毕尔巴鄂的理解,这个小个子后卫算不得“麻瓜”。
洋务派与保守派
平心而论,毕尔巴鄂青训的水平相当不错。之所以没有像巴萨一般神人辈出,主要原因还是理念问题。
毕尔巴鄂所在的巴斯克地区撑死了也就50多万平方公里,并且也不是毕尔巴鄂一家独大,皇马社会、阿拉维斯都极具号召力。这么一平均下来,选材范围就极其有限了。而巴萨青训是面向全球招生,他们的球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踢球而汇聚一堂。毕尔巴鄂青训的选材思路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可行的,随着时代发展,他们已经愈发的力不从心了。
巴斯克人因传统为名,分为两派。皇家社会崇尚海纳百川,因为地处旅行圣地圣塞巴斯蒂安,他们的思想也更活络一些。1989年他们签人爱尔兰射手奥尔德里奇,也让他们与毕尔巴鄂的矛盾达到顶点。因为毕尔巴鄂人认为只有在巴斯克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球员才能誓死捍卫球队的荣誉。
毕尔巴鄂球迷一直都攻击德比对手“不要脸的是功利主义”,而皇家社会球迷则反唇相讥说“毕尔巴鄂人脑袋秀逗了”。于是,1995年时,毕尔巴鄂也干了一把让皇家社会颜面扫地的事。
牵手,牵手!
皇家社会青训的标志性人物埃切贝里亚被毕尔巴鄂重金签人。当时,埃切贝里亚还不满18岁,高额的转会费让人瞠目结舌。毕尔巴鄂挖走埃切贝里亚的目的很简单:为了让巴斯克球员在最好的环境里成长。言下之意很明白,皇家社会就是乌烟瘴气的鬼地方,球员在这里白瞎了。埃切贝里亚成功了,他现在已是毕尔巴鄂的旗帜性人物。更来气的是,只要毕尔巴鄂B队和皇家社会一有交手,他们的球迷都唱起一首煽动性极强的歌: “社会的小孩子们,来毕尔巴鄂吧,埃切贝里亚欢迎你!”
巴斯克德比一直比较复杂的,他们充满了敌对情绪,今天编歌,明天讲笑话,只是为了打压同区死敌的嚣张气焰。“最能代表巴斯克地区的球队”——这个名号让他们争了许多年。然而,他们却没有其他地方德比势不两立的情结。历史上巴斯克地区遭受到的来自中央集权的打压以及巴斯克民族对独立的向往。又让两队间拥有了一种纯真的手足之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两队在比赛相遇时,双方球员都是手挽手入场的。现在,皇家社会已经降级,青训和引援的双重失败是他们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毕尔巴鄂和皇家社会已步入自我反思的阶段,当然,如此强的对立情绪不会立刻就消除,可两队已经决定从青训人手,逐渐让巴斯克足球恢复元气。据悉,在本赛季所有的青少年赛事中,两队都会重现上赛季结伴入场的场景。然而,这仅仅是表象。如埃切贝里亚所言:理念的改变,带来体制的优化,这才是巴斯克足球的正道。
英格兰的梯队建设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青年学院、预备队和一线队。我们平常看的英超,是一线队的比赛。预备队也有一批年轻才俊踢比赛,但他们的比赛时间总会被一线队的某些替补或病号抢占。青年学院只是一个统称,我们常说得“xX球员由xx青训出品”,就是说此球员是从该队的青年学院毕业的。而中途买来的半成品是算不得数的。比如;利物浦的因苏亚、切尔西的米克尔、曼联的拉斐尔等等。
在当前资本急剧扩张的背景下,英超各支球队表现得更为浮躁和功利。传统几支强队除了阿森纳之外,在青训培养上都各有各的苦。相反,一些中游或下游的球队却在青训培养上硕果累累,最突出的当属西汉姆联和曼城。
英格兰青训的总体概况总结起来,就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和英伦媒体好大喜功的吹捧不无关系。然而,球是踢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往往到了欧洲和国际赛场上,英格兰青训的系统弊端就显露无疑。英格兰不是球员不行,依旧是体制上的原因。(很像中国足球吧?)
青训低谷
利物浦的青训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因为功勋名帅比尔·香克利的那句话:“在默西郡,第一好的球队是利物浦一线队,第二好的球队是利物浦预备队。”后来,此话的地域范围被无限放大,先是英格兰,接着是欧罗巴。
上世纪90年代,因为希尔斯堡惨案的影响,达格利什不堪重负辞职,利物浦的实力逐年下滑。罗伊·埃文斯临危受命,成为利物浦的主帅。埃文斯当年在香克利麾下的利物浦青年队任主教练,他治下的青训绝对是全英的顶尖水准。在就任利物浦主帅后,他依旧对青训很重视,结果捣鼓出了福勒、欧文、汤普森、卡拉格、杰拉德等人(雷德克纳普、麦克马纳曼是达格利什早些年就相中的,严格意义上讲,算不得埃文斯的成果)。
不过,埃文斯也有性格上的短板,他对球员的过于宽容——或者说是纵容,如果他有弗格森当初阻止吉格斯参加李·夏普聚会的劲头,利物浦也不至于出现“热辣男孩儿”这样的刺头。埃文斯于1999年告别利物浦的教练岗位,由霍利尔独立执教。在霍利尔治下,利物浦的青训陷入低谷。时至今日,利物浦有时依旧在为1983~1986年龄段出现的断层埋单。
利物浦现任主帅贝尼特斯有过在皇马B队执教的经历,所以他对青训有特殊的情感。在他执教期间,利物浦青年队两获青年足总杯冠军。预备队也成就了三冠王的霸业。然而,奇怪的是,这拨孩子却鲜有人能在一线队立足。利物浦这些年联赛夺冠压力大,年轻球员难有上场机会是一个原因,但这批年轻人被租到外面的球队也依旧难堪大用,能混上英冠就已经是不错的了。
球员不行,就从训练方法上找原因。这个正程大了去了,一下子就把利物浦传承了30多年的训练体系打乱重建。今年夏天,利物浦青训、预备队的教练班底进行大调整。前前后后换了20人之多。当然,利物浦青训系统重组后,却请来更加重磅的人物。
新青训三人组
首先是达格利什在今年希尔斯堡惨案20周年祭时作出了回归利物浦教练组的决定,并且向贝尼特斯表示,自己只想搞青训。由于离开教练岗位多年,冷不丁带队难免要有个适应过程。达格利什也不贪功,跟俱乐部挑明,自己也当不了主帅之类的职务,充其量做做指导。
利物浦新上任的青训主管叫弗兰克·麦克帕兰德。此人是英格兰相当著名的球探,贝尼特斯助手萨米·李的挚友,两人曾在博尔顿共事过,贝尼特斯相当看好他,点名要他主管青训。麦克帕兰德也曾给利物浦做过球探,他当年为预备队带来不少好苗子。
达格利什、麦克帕兰德都是典型的英国人。由于这些年,西班牙风情已成为利物浦的主旋律。于是,俱乐部又请来原巴萨B队的助教塞古拉。上赛季,奥林匹亚克斯主帅莱莫尼斯中途下课,塞古拉作为救火主帅立刻稳住了军心,并率领球队成就联赛、杯赛双冠王。利物浦青训的三人组介绍完毕,总体说来,这三位仁兄单拿出来都是独挡一面的主儿,可能不能捏成一个整体就需要时间来检验了。当小球员从青年学院毕业后,有的选择读大学深造,有的则转会到其他球队继续踢球,更多出色的球员将会步入预备队历练。
质疑中求变
利物浦新上任的预备队主帅约翰·麦克马洪是个不错的人(而非不错的教练),他是利物浦传奇球员斯蒂夫 麦克马洪的亲哥哥。斯蒂夫·麦克马洪和我们上文提到的达格利什颇有渊源,他是达格利什执教利物浦时引进的第一名球员,是达格利什的追随者和崇拜者。
阿森纳预备队主帅尼尔·班菲尔德率领着英格兰最优秀的青年队伍,他的有些思路是值得玩味的:“预备队需要些在低级别赛事浸淫多年的老帅来任职。这是出于球员发展的考虑,预备队的孩子们兴许无法立即撼动主力球员的位置,他们需要被租到二、三流的球队锻炼。而那些老家伙恰恰懂得怎样让这些孩子在外租的过程中抢到主力的位置。”
利物浦青年学院球员大都是些技术出众,身体单薄的小家伙。他们升入预备队后被陆续外租,但前景并不乐观,只有廖廖几位还算看得到前途。身体对抗不是万能的,没有身体却是万万不能的。预备队前任主帅加里·阿伯莱特意识到了这点,但他却摔倒在训练方式和心理调节上。约翰麦克马洪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他的教练生涯里还没有独立率领一只球队一个赛季以上的经历。
利物浦青训和预备队就这样在一片怀疑的目光中起航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肩负的使命要比20年无缘联赛冠军还要重得多。
青训病毒
我们在上文说过了,按照英国人的思维来看,青训仅仅指青年学院出来的球员。预备队显然不在此列,似阿森纳那般买了许多半成品球员放到预备队,严格意义来说,算不得自己的青训产品,只能说是“年轻球员培训得力”。然而,现在国内媒体已经习惯了将预备队和青年学院统称为“青训”。
普拉蒂尼认为枪手的青训和阿贾克斯完全是两码事。阿贾克斯从7岁到21岁,各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球队,而阿森纳的断层显然更厉害,他们并没有一个完整年龄段的梯队建设——这并不是阿森纳的错,而是英格兰足球体制的原因。另外。阿森纳青年学院承诺的文化课教育一直为人诟病,老一代枪手铁血、坚韧的传统,似乎正逐步从阿森纳青训的血液里流失。阿森纳青训主管里亚姆·布拉迪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曾找过枪手“后防五老”中的基翁来给青训的孩子们讲讲球员的历史,可基翁刚步人教室,就听到有声音嘀咕道:“这小子是谁啊?”
布拉迪对此无可奈何,他总是想办法让孩子们了解一下阿森纳在查普曼、格拉汉姆等时期的辉煌,可录像一放出,孩子们就看得昏昏欲睡。阿森纳在温格之前,一直是长传冲吊、防守反击打法的代表。布拉迪也是老阿森纳的一员,司职中场的他在阿森纳效力13年(包含预备队的生涯)。他热爱阿森纳的历史,但现在却只能感慨,现在的球员和过去真的不一样了。 铿锵三人行
今年3月,布拉迪前去爱尔兰国家队当助教,同时没有放下阿森纳的青训工作——这份兼职很有希丁克的范儿。希丁克在切尔西的成功,和他的教练班底有着极大的关系。布拉迪也不例外,他的阿森纳智囊团主要由两个相当有能力的人组成,一个是罗伊·马斯。另一便是斯蒂文·盖亭。
基于英格兰各级青、少年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阿森纳提议将现在的少年联赛系统化起来,却无人响应。而就在布拉迪等人进行改革时,他们已悄无声息地触碰到了英国足球最落后,最不堪的那一根神经。
英格兰足球的青训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他们对青少年(尤其是少年)一直缺乏科学的培养。
欧洲豪强,诸如阿贾克斯、巴塞罗那等队都本着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将一个个愣头青送到他们相应的训练营里一边读书学习,一边系统训练。几年下来,即使当不了职业球员,去大学深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在英格兰小孩子是要先读书的,起码要到小学毕业,然后再决定是否进入青年学院深造。而就算进了青年学院,那里书教得一般,竞技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总结起来就是“两没有”:没有适应各个年龄段的高水平青少年联赛-更没有高水平老师和教练。所以能在英格兰青训系统里杀出来的球员都是天才,这反而成了英格兰媒体特别喜欢吹嘘自己球员的理由。有道是,伦敦舰队街只喜欢做两件事:一是把国家队吹上天,二是挖空心思找球星隐私。
对于英格兰青训竞技水平低下的现实,许多外籍教练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贝尼特斯就希望英格兰能效仿西班牙的体制,各支俱乐部成立自己的B队,参加低级别联赛。温格也有过类似的提议,但无一例外都被英足总驳回。没有办法,既然英格兰没有高水平的少年联赛,那阿森纳就自己在球队组织小联赛打着玩儿。这是罗伊·马斯想出来的妙招,于是在竞争的体制下,阿森纳的小将层出不穷。
新体制
我们适才所说得,仅仅是阿森纳青年学院的概况。阿森纳预备队的成绩这些年比较惨淡。自打1998—1999赛季过后,便没有获得任何冠军了。可阿森纳的各位教练员们却从来不给预备队施加任何成绩上的指标。预备队之于阿森纳很简单,主要承担青年学院球员到一线队的过渡任务,踢得好就进一线队,不愁没你出场的机会。从阿森纳的职位表中就能看出预备队的地位。传统英格兰俱乐部里,青年学院和预备队的主管都是平级,他们都要向主帅汇报工作。而阿森纳不然,他们的预备队主管尼尔·班菲尔德是青年学院主管布拉迪的下级。
阿森纳的青训已不再是英格兰传统意义上的青训了。他们显得如此新潮、时尚、充满了朝气。可是,他们也是过于理想主义的,带着叛逆、脆弱的色彩。
预备队里的“魔鬼”
说到曼联,我们换一种叙述方式,先说预备队。曼联的预备队被喻为“英格兰之王”,这支球队的实力可见一斑!曼联预备队最有名的主教练名叫穆伦斯丁,这是个荷兰人,极其生猛,范尼就是在他的指导下成为欧洲的禁区之王。
穆伦斯丁也曾把预备队的球员带到北极边上的小岛,冒着暴雪练体能。弗格森得知此事大怒,因为穆伦斯丁当时是打着拓展训练的旗号把队伍拉出去的,谁想到就折腾出来这么变态的训练方式。穆伦斯丁回曼联见到爵爷后不仅不认错,反而大闹办公室。不过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弗格森想了半天,反过来向穆伦斯丁道歉。
有三个十分机灵的小鬼参加过穆伦斯丁的魔鬼训练,并且用刻苦的精神让穆伦斯丁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穆伦斯丁断言:此三人必成大器。这三人一个叫皮克,一个叫韦尔贝克,一个叫吉布森。
2004-2005赛季,穆伦斯丁的预备队打遍英伦无敌手,成就四冠王霸业。唯一失手的是大曼彻斯特郡青年杯(Manchester Senior Cup),当时他们输给了青训蒸蒸日上的曼城。2006年,穆伦斯丁告别曼联打算去丹麦发展,不过他一年后又重返曼联。他在曼联任一线队技术总监。为曼联夺取联赛、冠军联赛双冠王立下汗马功劳。2008年,曼联助教凯罗斯再度挥别,弗格森没有了5年前的手足无措,他指认麦克·费伦和穆伦斯丁分担凯罗斯的全部工作。这两人(尤其是穆伦斯丁)做得确实不错。
两年间,穆伦斯丁将自己的CM体系贯彻进曼联的各个梯队中,他让曼联青训、预备队,一线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
CM理论——天才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所谓CM体系,全称叫策尔弗训练体系,是由荷兰战术大师策尔弗所创。这里,我只对费尔策训练体系做一个简单的论述:它是针对青少年球员单兵作战能力而产生的一系列训练理念。从5岁到18岁,球员有不同的训练专项,像运球、转身、卸球等等,都是CM体系的内容。CM的宗旨是:像罗纳尔迪尼奥那样的过人天才是可以培训出来的!费尔策认为,人控制了球,就控制了对手,从而控制了比赛。控制球的球感、球性是决定比赛胜负的第一位。所以,他要求儿童时期的球员。只练技术,不练战术,等技术掌握差不多了,再开始灌输战术思想。看过费尔策理论,我们很容易就想到米歇尔斯大师创建的“全攻全守”战术理论。该体系强调阵形、意识、战术、团队精神,提出“位置打法”的概念。和费尔策体系的理念完全相悖。荷兰足协支持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费尔策体系被打人冷官。
穆伦斯丁是费尔策的亲传弟子。他在曼联为师父的学术正名。从范尼到c罗,从维尔贝克到马凯达,毫不夸张地说,穆伦斯丁的CM体系让弗格森的曼联迎来了第二个王朝。由于CM体系的成功,欧足联屡屡请穆伦斯丁去做教练员培训的讲师(原中国队主帅霍顿也干过这活儿)。
不过,CM体系也有一定的弊病。它让曼联的青年学院、预备队的战绩变得高不成低不就。每个孩子单拿出来都是个儿顶个儿的强,可缺乏系统的战术思路,他们在实战中吃亏不少。
弗格森担心的休眠火山
现在曼联预备队的主帅是大名鼎鼎的娃娃脸索尔斯克亚,他是CM体系的绝对拥护者。可曼联青训的教头保罗·麦吉尼斯则不然。保罗·麦吉尼斯的父亲威尔夫·麦吉尼斯当年曾任曼联主帅。不过威尔夫·麦吉尼斯的水平一般,在主帅位置上呆了一年就下课了。曼联也由此陷入低谷。直到弗格森在英超的折挂,这段阴霾的岁月长达20多年。
保罗·麦吉尼斯因为父亲的缘故。一直对曼联有一种愧疚感。为了曼联的崛起,他在青训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希望能为曼联带来更多的奖杯。可CM体系让他只能在孩子们的个人技术上下苦功夫,战术训练上的短板让他们遇到真刀实枪地大仗后,立刻被打得七零八落。为此,他没少向弗格森诉苦。
弗格森是理解麦吉尼斯的。然而,和青年学院的锦标比起来,他更看重英超、冠军联赛这样的重量级冠军。这话是不能直说的,免得引起手下自卑、悲观的情绪。弗格森只能尽力消除双方因战术理念产生的分歧。弗格森毕竟 年事已高,万一有天他变得力不从心,谁又能站出来继续维持这火山下的平静?
曼城青训这些年猛人倍出。数数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吧,赖特一菲利浦斯、巴顿、爱尔兰,理查德斯……。曼城青训的崛起必须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哈特福德、另一是威格利。
为了青训,忍了!
哈特福德是苏格兰人,他在苏格兰足球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克鲁伊夫当年评价雷东多时,曾道:“这是来自阿根廷的哈特福德。”哈特福德球员生涯的巅峰是在曼城度过的。他两度进出曼城队,将曼彻斯特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
退役后,他赴布莱克本担任助理教练,并在埃伍德公园与利物浦的传奇名宿肯尼·达格利什一起在1994-1995赛季合力绞杀曼联夺取英超冠军。达格利什夺冠后立即宣布辞职退隐,而哈特福德则来到了曼城。
1995—1996赛季,哈特福德任曼城主教练阿兰·鲍尔的助手。然而,他慢慢地发现这活儿根本干不下去,队内充斥着大量高龄的球痞,他们训练散漫,目中无人,主帅阿兰·鲍尔竟放任不管。哈特福德进谏多次,都被挡了回来。后来阿兰·鲍尔实在被哈特福德烦得不行,只好把底牌亮了出来,大意是:由这帮人去闹吧,反正是降级的命,降级后队伍就重组了,咱们能拿到工资是正经。
如果哈特福德在此时选择了混日子,那“曼城青训教父”的名号说什么也轮不上他。他寻思:既然阿兰·鲍尔说队伍迟早要重组,为什么现在不把重点放到培养年轻人上呢?从这一天起,我们见到了两个哈特福德,在一线队的训练场上,他漫不经心,得过且过,而跑到青训和预备队,他立刻就换了副面孔,精神抖擞。
一切如阿兰·鲍尔所料,曼城最终降级。阿兰·鲍尔也在领了薪水后滚蛋回家,而哈特福德则依旧在岗位上坚持。曼城降级后的动荡算得上8级以上大地震了,1996年夏天,整个俱乐部没人管事,都在忙活职位重组。哈特福德本想带青训的,竟稀里糊涂地当上一线队主帅。董事会告诉他,你就是个救火教练,等新教练到位了,你就去带青训。
为了青训,忍了!
一个勤劳的“园丁”
哈特福德带队一个月后,新任主帅科佩尔到岗,不过科佩尔只带了6场比赛就吵着要辞职。千万别把科佩尔想成一个意志薄弱的家伙,要知道10年后,他带领着雷丁在2006-2007赛季成就了“升班马黑马传奇”。科佩尔之所以在曼城呆不下去,主要因为这里不光要踢球,还要琢磨人际关系,实在太累人。科佩尔只是曼城低潮时期动乱的一个缩影,曼城整整乱了4年。虽然在2000-2001赛季短暂地杀回英超,可立刻被打回原型,再度降级。
这四年里,哈特福德在青训的战线上辛勤耕耘。他完善梯队建设,更新训练设施,将一团糟糕的青训营打理得井井有条。直到凯文·基冈拿起教鞭。
基冈打过一个比方:他刚接手曼城时,球队的外围就是一片废墟,待他进入后花园,却满眼尽是生机勃勃的花朵,有个一身臭汗的园丁脱帽向他微笑,这便是哈特福德。曼城的青训这时候开始翻身了。我们上述的那些以赖特·菲利浦斯为首的孩子们开始逐步踏上英超舞台,崭露头角,哈特福德努力了近10年,终于取得了回报。
哈特福德是相当感激基冈的,毕竟他的理想是在基冈任下得以实现。随着基冈下课,他也决定告别曼城,曼城进入了皮尔斯时代。
“外卖”要不要?
现在轮到威格利登场了,他和皮尔斯是多年的老搭档。皮尔斯素来以激情闻名,而威格利却是以冷静著称。他看到哈特福德留下的财富,感激不已。为此他不惜登门拜访哈特福德,恳请他指点青训的工作。两人的友谊也一度被传为佳话。
威格利邀请哈特福德和他一起进入英格兰u—21教练组,但此事最终没有成功。因为哈特福德是苏格兰人,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民族问题相当复杂,用简单的话概括就是:苏格兰人在英格兰带带联赛什么的可以,但进英格兰国家队是有相当难度的。皮尔斯和威格利说破嘴皮,可英足总就是不答应。
不管怎么说,曼城的青训是强势崛起了。这几年,无论青年学院,还是预备队,他们都取得不俗的战绩。然而,随着迪拜财团的人主,曼城的青训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大笔资金注入,意味着要在成绩上取得回报,买人重量级球员显然要比培养青训捷径得多。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哈特福德和威格利如今虽已告别曼城,但他们依旧心系青训。此二人已连续写信给中东方面。却没有收到任何答复。曼城青训的走势尚不明确,成为切尔西(买人爆发户),还是阿森纳(青年近卫军)?决定权在迪拜的手上。
本赛季刚开始,切尔西便收到欧足联罚单,未来两个转会期将无法购人新球员,此刻切尔西的青训立刻被扔到放大镜下上下打量。然而,现在的状况能让阿布拉希莫维奇同学气歪了鼻。
阿布能不上火吗?
2003年买下切尔西时,阿布曾设想俱乐部有一天能自负盈亏,所以他十分重视青训体系的建设。斥重金打造现代化青训营,又从托特纳姆掏了500万违约金请来阿内森。阿布的目标相当明确:培养出英格兰新的特里。如今的切尔西青训,水平确实较拉涅利时代有所提高,但和6200万英镑的投入来看,这点提高实在不值一提。
切尔西CEO凯尼恩看到球队的状况,不由得心生悔意,他已决定离开。今年10月末,凯尼恩将从CBO职位上离任。但阿内森却产房传喜讯——升(生)了。原来只是青训主管的他又兼任体育经理一职,现在他要负责青训、预备队,另有一线队的转会,还有相关经纪人的费用等等。
阿内森对切尔西现在惨不忍睹的青训依旧看好:“青训的投入是件长久的事情,再有耐心一些,我们会成功的。”现在,阿内森已经将目光投向海外,大力寻找其它俱乐部已经发现潜质的年轻球员。但有两个残酷的现实摆事实在他面前,一个是任凭他再怎么努力,好苗子也抢不过青训名声在外的阿森纳;第二个是阿布点名喜欢英格兰本土球员,而阿内森却恨不得将脑袋瓜子扎进非洲和南美。下属这样,你说阿布能不上火吗?
小球员的圣殿
就在切尔西的青训遍布愁云时,同城同区的死敌西汉姆联却把青训搞得如火如荼。
西汉姆联的青训是英格兰的老字号王牌了,论历史之悠久、人才之辈出,连阿森纳都要差一大截。纵观整个英伦,也只有利物浦能与之媲美,可利物浦的青训只是一个时间段的强盛,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的青训已开始走下坡路了。西汉姆联的青训是整整辉煌了大半个世纪,货真价实的牛。这里列数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英格兰称雄1966年世界杯的赫斯特、彼得斯、博比·穆尔,都是西汉姆联青训营的产品,切尔西副队长兰帕德及其父亲、乔·科尔、里奥·费迪南德……阿布一直以切尔西青训推出了特里而兴奋,殊不知,特里最初也是西汉姆联的学徒,后来在西汉姆联踢不上球才去的切尔西。相似的情况还有大黑砖索 尔·坎贝尔。
通过这一连串名字,英格兰青少年球员的父母们总结出来一个经验,但凡自己家儿子代表球队和西汉姆联踢球时,一定要记着赛后和对方互换球衣,必要时还要让人家签个名儿,因为你说不准这里面若干年后就会出来什么大腕;如果有球员惨被西汉姆联青训淘汰,也不要忘记巴结,万一整出来一个豪门队长可咋整?
西汉姆联青训的强盛,一定要感谢一位叫罗恩·格林伍德的人,他1961年开始执教西汉姆联。格林伍德最杰出的成果——就是制定了球队以青训为主的指导思想,更为可贵的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传统依旧没变。“铁锤帮”从来不以冠军论英雄,因为他们已经为英格兰收获了最有份量的那个冠军(世界杯)。1966年,英格兰夺取世界杯冠军后,三狮军团主帅拉姆齐拿着奖杯,前往西汉姆联训练营,紧握着格林伍德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这也是西汉姆联青训最光辉的时刻。
直到现在,在英格兰国家队的主力阵容中,有40%的球员都有西汉姆联青训受训的经历。阿森纳的青训也很牛,但和西汉姆联专职培训英格兰本土球员相比,阿森纳的多国部队显然不讨传统的不列颠人喜欢。
西汉姆联水准的青训是阿布让阿内森实现的目标。它和冠军杯一样,成为俄罗斯石油大亨的最终梦想。这不是请个莫里尼奥就能完事的壮举,格森伍德用了10余年让西汉姆联青训完善,俱乐部又用了40多年发展,这才成为英格兰青年才俊的摇篮,阿布入主切尔西不过6年而已,要走得路还长得很。他只要有耐性玩儿下去,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一甲青训:B队战略羡煞英格兰
西甲青年球员的成长远没有英格兰的复杂、多舛。西甲的一些强队,都拥有自己的二线队(往下我们采用西班牙联赛的通俗叫法“B队”)。比如:皇马B队、巴萨B队等。西班牙足协有规定:一线队和B队不能在同一级别的联赛,即使B队在低级别联赛里打得再好,他们也无权升级——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以皇马为例(这里没有歧视皇马的意思),如果皇马不幸跌到第三级别联赛,而位于西班牙第三级别的皇马B队这回升级,则会发生一线队降级,二线队升级的情况。然而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让B队年轻球员参加联赛是个相当英明的决定。别看联赛的级别低,好歹也是职业足球,能让娃娃兵们最直观地感受到在场上刀枪相见的杀气。同时,B队也是培养名帅的地方。远的不提,单说近些年炙手可热的贝尼特斯和瓜迪奥拉,一个是皇马B队的主帅;一个是巴萨B队的主帅。
综上所述:B队看似比较可怜,那拨小孩儿天天要被大人压制,就算取得了好成绩,也没法升级。但这里能人辈出,贝尼特斯和温格就是“B队政策”的忠实拥护者,他们一直希望各自俱乐部的预备队能被分到英冠联赛里历练一下。可从英足总那得到的答复永远是“再等等”。
和英格兰的孩子相比,西班牙的孩子无疑幸福得多。
巴塞罗那一直保持一项相当可怕的纪录,而这个纪录,也往往被人忽视得厉害。巴萨是欧洲冠军联赛32支参赛队伍里,注册名单中拥有本俱乐部青训出产球员最多的球队。这一纪录从2005 2006赛季至今无队打破。除已声名在外的巴尔德斯、普约尔、哈维、伊涅斯塔、梅西这些人外,还有目前正在蒸蒸日上的博扬、布斯克茨等。成就了我,陶冶了你
巴萨青训是典型的“成就了我,陶冶了你”。青训的成功成就了如今巴萨的伟业。同时,巴萨青训也为其他球队输送不少人才。最有名的当属阿森纳队长法布雷加斯,法布雷加斯到底是由谁培养的,已经被阿森纳和巴萨的拥趸争论了N年。这个答案或许只在法布雷加斯自己的心里,随着他的职业生涯如日中天,答案永远都会被官话、样话代替,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孩子们似乎只要进了拉马西亚就意味着成功(明年巴萨青训大本营将从拉马西亚搬到临近甘伯体育城的新建基地)——不管日后他们是否会披上巴萨的战袍,但他们的职业生涯却因此注定绚丽多彩。
2008年8月,巴萨出售B队的妖童科罗萨斯。立刻造成疯抢的局面,一时间前来问价的球队都要踢破巴萨的门槛。科罗萨斯何许人也?这孩子在15岁那年,就被喻为“小瓜迪奥拉”。上到里杰卡尔德,下到巴萨少年队主管布雷尔都对他充满期待。每个人都认为他成为梅西,哈维只是时间问题。为什么将这样的人出售,巴萨教练组给出的解释绝对能把人气得无言:“科罗萨斯太年轻,但也太有才,所以他去哪里都能成功……”言下之意就是,小瓜迪奥拉太嫩,在巴萨一线队还踢不上,为了不耽误他发展,他还是另谋发展吧。于是,科罗萨斯去了苏超凯尔特人。仅一个赛季便获得好评如潮。
哪都离不开克鲁伊夫
见到巴萨青训的繁荣,克鲁伊夫笑得合不拢嘴。记得2005年时,尚在切尔西执教的莫里尼奥和克鲁伊夫打嘴仗时嘲笑荷兰人:“只会如今打打高尔夫球的他,对当年的我没有任何帮助,我可不想像他那样在冠军联赛决赛被人家打个0:4。”莫里尼奥话音刚落,《加泰罗尼亚人》报就反击:“克鲁伊夫带出的拿到大耳杯的巴萨青训营球员多得就像天上繁星,他可不会为仅有一次的狗屎运沾沾自喜。”《加泰罗尼亚人》报的文字中,带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克鲁伊夫之于巴萨青训营的作用。
1988年,克鲁伊夫入主巴萨,他的第一件事不是引援,而是把所有级别的青年队教练齐聚一堂,他告诉他们:巴萨所有梯队从此以后,必须采用“433”阵型。当然,来自荷兰的克鲁伊夫崇尚“433”无可厚非,不过还是招至诸多教练员的不满。克鲁伊夫也不含糊,该撤职的撤职,该整治的整治。几年下来,他制定的这一系列青年球员培训原则终于得以贯彻。
我们前文提及曼联青训时讲过荷兰的“费尔策体系”和“米歇尔斯体系”的门派之争。克鲁伊夫也面对过这样的抉择。他有过痛苦、犹豫,但最后轻松化解了这一难题。他辩证地吸引两家的精髓,创造出了具有巴萨特色的“433”体系。
比如:克鲁伊夫也讲究“费尔策式”的控球,在对进攻球员的培育上,他在小球员入门之时尽可能地淡化技战术思想,强调对球的控制技术, “在最狭小的空间内踢球”是他的指导方针,梅西、路易斯·加西亚等妖人就这么练出来。然而,克鲁伊夫不是一点技战术也不讲,尤其涉及到他“433”阵型最核心的那一部分——4号后腰。这个位置要有极强的组织、传递、摆脱能力,同时大局观更为重要,他必须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以一人之力带动全队的全攻全守。这一原则造就了哈维、伊涅斯塔、德拉佩纳、法布雷加斯,以及现在红得发紫的小娃娃布斯克茨。可以说,克鲁伊夫成就了一个训练模式的成功。这一模式让一批妖人精神抖擞地踏上足球的历史舞台,成为当中的风云人物。他们退役后,再以教练的身份将克鲁伊夫当年做过的事再做一遍,瓜迪奥拉这么做了,他成功了。现在,路易斯·恩里克正在执教巴萨B队,成功?他才刚上路呢。 今年夏天,皇马引进利物浦右后卫阿韦洛亚。这是个看起来相当平常的签约,转会费也不过450万英镑——只能买来c罗的一根手指头。但皇马主席佩雷斯相当明白这个签约的份量。翻开阿韦洛亚的履历就会发现,他曾经是皇马B队的队长。在皇马各支梯队效力8年之久。正宗的皇马青训出品。
共享的金矿
皇马的青训有点惨,自打卡西利亚斯之后,已有10年不曾有皇马B队的球员在一线队站稳脚跟了。每逢西班牙国家德比,巴萨球迷都用歌声嘲讽银河舰队: “劳尔是马竞的,你们这10年只有一个卡西。”
然而,竞技体育有时是要用事实说话的。我这里有一组西班牙足协在2008—2009赛季公布的数据,在当前西甲的各支队伍中,有16支球队的共计30人都产自皇马青训。而只有三支球队没有在皇马B队踢过球的球员,他们是毕尔巴鄂(迫于俱乐部传统规定),桑坦德竞技(没钱买),塞维利亚(瞧不上)。
由此可见,皇马青训还是朝气蓬勃的。问题的关键还是皇马高层对青训的漠然。自从“齐达内+帕冯”政策失败后,皇马急需冠军来鼓舞士气。从卡佩罗到舒斯特尔,对比赛结果的追求成为他们唯一的任务。皇马青训营的老帅米歇尔是个火暴脾气,他屡次抨击皇马高层,甚至当着媒体就开始埋怨皇马过于相信引进球星的作用,并且球队也不像巴萨那般将一种战术风格延续多年。依皇马现在的思路,劳尔若晚生10年,基本就是走人的命了。
西班牙媒体戏称皇马青训是公共金矿,想开采就开采,然后整个西甲都跟着受益。就连巴萨也跟着沾光,埃托奥的故事让皇马颜面尽失。随着卡西和劳尔逐渐老去,皇马总得考虑出个旗手扛旗了。
阿韦洛亚并不傻
佩雷斯在此次竞选时表示自己对昔日犯过的错误早已开始深刻的检讨,意识到了从前的自己是多么幼稚,打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于是,他再度当选皇马主席。佩雷斯是个很好的商人兼政治家。但凡这两种身份的人都有一个共性——说话绝对不能当真。佩雷斯一面说要大力抓青训,一面又挖来大牌无数。当人们免不了又要对他指指点点时,他于是赶紧签来阿韦洛亚摆上台面。
阿韦洛亚忘不了当年他青训毕业后步入皇马一队时看到的场景,他的师兄帕冯、米纳姆布雷斯、劳尔·布拉沃黯然的眼神中流露出失意的痕迹。“齐达内+帕冯”政策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即使阿韦洛亚的左、右脚技术相当出众,他也不可能撼动萨尔加多和罗伯托卡洛斯的地位,前者是前俱乐部主席的乘龙快婿,后者则是超级巨星。
佩雷斯重回皇马,再次换汤不换药地祭起巨星政策的大旗。谁都知道阿韦洛亚对老佩意味着什么——从皇马出身的阿韦洛亚是要比帕冯还帕冯的旗帜,是皇马青训风骨依旧健在的证明,哪怕这份证明分明带着掩耳盗铃的色彩。
阿韦洛亚本人并不傻,他知道佩雷斯的用心,只是在儿时的梦想即将实现的当口,哪怕前面是悬崖峭壁,他都会立刻跳过去。一个阿韦洛亚改变不了皇马青训的现状,c罗、卡卡等巨星与青训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毕尔巴鄂的青训基地座落在市郊的莱萨马。这里被喻为毕尔巴鄂俱乐部的心脏。毕尔巴鄂有一项相当骄傲的纪录:他们的一线队中,青训培育球员比重是全西甲最高的。如果熟知该俱乐部历史的朋友一定会对这一纪录报以会心的微笑——毕尔巴鄂的全部球员都来自巴斯克地区。这么些年来,只有一个例外,法国人利扎拉祖。但他出生在法国的巴斯克地区,按照毕尔巴鄂的理解,这个小个子后卫算不得“麻瓜”。
洋务派与保守派
平心而论,毕尔巴鄂青训的水平相当不错。之所以没有像巴萨一般神人辈出,主要原因还是理念问题。
毕尔巴鄂所在的巴斯克地区撑死了也就50多万平方公里,并且也不是毕尔巴鄂一家独大,皇马社会、阿拉维斯都极具号召力。这么一平均下来,选材范围就极其有限了。而巴萨青训是面向全球招生,他们的球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踢球而汇聚一堂。毕尔巴鄂青训的选材思路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可行的,随着时代发展,他们已经愈发的力不从心了。
巴斯克人因传统为名,分为两派。皇家社会崇尚海纳百川,因为地处旅行圣地圣塞巴斯蒂安,他们的思想也更活络一些。1989年他们签人爱尔兰射手奥尔德里奇,也让他们与毕尔巴鄂的矛盾达到顶点。因为毕尔巴鄂人认为只有在巴斯克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球员才能誓死捍卫球队的荣誉。
毕尔巴鄂球迷一直都攻击德比对手“不要脸的是功利主义”,而皇家社会球迷则反唇相讥说“毕尔巴鄂人脑袋秀逗了”。于是,1995年时,毕尔巴鄂也干了一把让皇家社会颜面扫地的事。
牵手,牵手!
皇家社会青训的标志性人物埃切贝里亚被毕尔巴鄂重金签人。当时,埃切贝里亚还不满18岁,高额的转会费让人瞠目结舌。毕尔巴鄂挖走埃切贝里亚的目的很简单:为了让巴斯克球员在最好的环境里成长。言下之意很明白,皇家社会就是乌烟瘴气的鬼地方,球员在这里白瞎了。埃切贝里亚成功了,他现在已是毕尔巴鄂的旗帜性人物。更来气的是,只要毕尔巴鄂B队和皇家社会一有交手,他们的球迷都唱起一首煽动性极强的歌: “社会的小孩子们,来毕尔巴鄂吧,埃切贝里亚欢迎你!”
巴斯克德比一直比较复杂的,他们充满了敌对情绪,今天编歌,明天讲笑话,只是为了打压同区死敌的嚣张气焰。“最能代表巴斯克地区的球队”——这个名号让他们争了许多年。然而,他们却没有其他地方德比势不两立的情结。历史上巴斯克地区遭受到的来自中央集权的打压以及巴斯克民族对独立的向往。又让两队间拥有了一种纯真的手足之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两队在比赛相遇时,双方球员都是手挽手入场的。现在,皇家社会已经降级,青训和引援的双重失败是他们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毕尔巴鄂和皇家社会已步入自我反思的阶段,当然,如此强的对立情绪不会立刻就消除,可两队已经决定从青训人手,逐渐让巴斯克足球恢复元气。据悉,在本赛季所有的青少年赛事中,两队都会重现上赛季结伴入场的场景。然而,这仅仅是表象。如埃切贝里亚所言:理念的改变,带来体制的优化,这才是巴斯克足球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