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后现代知识观”对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启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教学改革尽管已取得不少成绩,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依然存在,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仍需继续深化改进。“后现代知识观”是在批判“现代知识观”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它对转换知识观的强调对于我国高校历史教学改革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
  后现代知识观高校历史教学教学改革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伴随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对高等教育提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各高等院校的历史教学工作纷纷走上改革之路。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依然存在,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仍需继续深化改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现代知识观”是当代西方后现代思潮中涌现而出的一种新型知识观,本文拟以此理念为观照,尝试探讨其对我国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可以提供的有益启示。
  一、“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知识观”的批判
  所谓“知识观”,指的是人们对知识的性质、价值和规范等问题的根本认识。不同时期的知识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支配着其时教育模式的选择确立。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思想文化界出现反思超越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中不少后现代主义大师对现代主义的反思超越就是从对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知识”观念的批判入手的,伴随这一过程,“后现代知识观”得以形成。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指出,“后现代知识观”的出现实质上是对所谓“现代知识”或“科学知识”合法性的一种挑战。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所谓“客观性”“绝对化”的“知识”观念只会产生知识霸权,它排斥了、压制了个体知识的发展、多元认识的合理性;知识并不具有确定性的特征,各种各样的知识陈述形式,它们彼此之间不可代替,具有文化性、相对性和多样性,没有普遍有效的知识;知识具有个体性,不能忽视个体感受的重要性;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不存在纯粹的事实,不存在价值中立的陈述,存在的只是价值判断引导下的观察,存在的只是一定历史文化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和范畴。法国另一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提出著名的知识/权利、知识/话语理论,将知识“政体”的变化与社会的权力和话语实践联系在一起,强调所谓某一历史环境中的“真理”是运用权力的结果,否认“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的存在。
  传统教育模式就是“现代知识观”指引下的产物。从“后现代知识观”的视角出发,传统教育模式将知识分门别类地讲授、专业化地传授使得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丰富的生活世界被割裂了,知识的视野被封闭在狭窄的框架中,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此外,知识既然并非“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而是文化建构的、价值涉入的和具有境域性的,那么对这些知识无批判的记忆、理解、掌握和简单应用岂不只是传递着某种文化的、价值的“偏见”吗?而随之产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不都是在要学生放弃或干脆剥夺学生的“批判意识”吗?缺乏了批判意识和相关能力,所有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就成了没有活力的知识了吗?进而,建立在这种教学基础上的社会也就不可能具有普遍的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会在知识领域内永远依附于知识权威,依附于话语霸权。
  二、“后现代知识观”视角下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构想
  作为一门日益边缘化的高等教育学科,历史学并不受社会青睐。参加高考的文科考生大多不愿填报历史学专业,不少高校历史学专业录取的学生都是通过调剂方式而来。当然,这种现象绝不是历史教学这一个环节所能解释的,社会环境、就业指向等多方因素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尽管如此,包括通过调剂方式进入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还是有一定兴趣的。然而,经过四年高校历史教育的“洗礼”,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反而对历史学丧失了原本的亲近感。他们认为高校历史教育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灌输阶段,专业学习对于他们更多只是机械性记忆的过程。这与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绝对是背道而驰的。由此可见,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依然存在。“后现代知识观”对于我们转换知识观念,进而解决教学改革这一难题可以提供启示。
  首先,重构教学理念。从“现代知识观”的普遍客观性出发,教师的教授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是预制的,教学更多体现出一种强制被动的特点。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心是“人”,是有意识、有价值、有趣味、有尊严、有烦恼、有问题,也有希望的“人”。我们的教育成果不应是一个个合格的“产品”,而应该是一个个成熟的“个人”。从“后现代知识观”的角度来看,教育在个人发展方面,应该着重于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而非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外在发展”,这一理念尤其适合高等教育。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从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是不需要质疑和发展的。知识创新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正是在这种对所谓“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知识的怀疑、批判基础上才能培养起来。
  其次,改革教学实践。“后现代知识观”对知识的多样性、情境性、个体性的主张对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实践环节也有直接指导价值。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意知识的“多样性”“异质性”,注意“他者”,帮助学生用一种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类型的知识,不再将某一种类型的知识(典型表现为教材知识)看成是“正统的”,而随意剥夺了其他类型知识的生存权,应对“他者”保持一份理解和宽容;在教学方法上,高校历史教学工作应该注重历史知识的情境化处理,历史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主观与客观及个体与外界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得以置身历史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赋予本来曾是鲜活的历史本来的生命色彩,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还需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灌输法,大力提倡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法、实验法和实践法等,提高课堂教学的问题意识,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感受”,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下的、以问题为核心的、师生共同探索知识及其意义的过程。美国教育学家小威廉姆
其他文献
针对中石油集团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石油职称英语考试的培训教学,从成人学员现状和教师教学现状两方面剖析了当前的石油职称英语培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改进策略。  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教学现状剖析改进策略成人学习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作为国际的交际手段的英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我国各企事业单位都强调了外语的重要性。在我国,除了全国人事部组织的专业
作为中国联通首批成立的分公司之一,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已经成立7年。它从无到有,为首都电信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超过了80万
期刊
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越来越重视,中职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也是全新人才模式的一种改革式的探索。通过我校农机专业的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各项内容及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方法,介绍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中职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  中职农机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学徒制近几年,国家提出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旨在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的新形势从而使得双方优势互补,从而更加促进学生知
为了实现对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和远程监控,设计了一款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系统。系统采用MSP430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以电流互感器采集电流信号,通过单片机自带的A/D转换对信号进行处理,利用DS1302采集记录大型仪器设备时间信息,利用DS18B20采集大型仪器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并存储到AT24C02中,通过Wi Fi无线传输到上位机以及通过CS8900A以太网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从物理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的必要性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创新能力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
液体核磁与固体核磁在仪器结构配件、样品性质、实验创建模式以及日常管理4个方面存在差别。科研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二者差别,并且能够根据每个样品自身性质来选择检测要求及校
管理类专业设计型实验不仅是实验教学的高级阶段,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传统设计型实验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且受到课时限制,应当将实验教学前移到课前并延伸至课后,拓展
【正】 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意识也作为一种社会观念进入到现代人的头脑之中,并成为现代人的一个突出标志。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邓小
在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高校仪器设备的招标采购数量不断增加,高效做好招标采购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分析了高校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的特点,要加强招标前的论证工作,以
医学院校学报总目次与索引编排的探讨刘霞根据国家标准《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科技学术期刊应在每卷(年)终编排总目次或索引。编排总目次或索引的目的是便于读者对该期刊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