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念支撑
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不仅需要在经验积淀中提炼,更要在与时俱进中发展,提出体现时代精神的完整、鲜明的办学理念。
“万类霜天竞自由”出自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它描绘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在大自然中逍遥自在、得其所哉的自由场景,我们将它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并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解读。“万类”指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霜天”指学校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空、多元成长的平台和差异发展的路径;“竞自由”,意为希望学生拥有自愿、自主、自省的选择权利,具备自觉、自为的理性行动能力,达到竞相成长的自由状态。
我校“万类霜天竞自由”办学理念的形成,经历过朴素自发的探索阶段,那时我们缺乏鲜明的理念支撑,用一些朴素的做法指向学生的成长。后来,我们又比较注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制订和落实,关注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用一些外控的做法指向学生的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校办学理念的形成进入到理性回归阶段,我们开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全面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寻求新的突破,至此,“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核心理念形成。
在“万类霜天竞自由”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明确了“我会选择,我能行动,我有责任,我敢超越”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拥有选择的意识、权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追求进步,展现出自信、灵活、聪慧的个性。
推动模式
学生在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式是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和怎样的课外活动安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和特色课外活动做支撑,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和特色课外活动的设计与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为此,我们提出了学生主体学堂与学生主导活动的模式来支撑学生的自由发展。
我校“三学一导”是主体学堂的具体实施。“独立先学、合作互学、反思促学”聚焦于学生的学科能力,服务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实质是学生独立面对学习材料的个性地学、在交往活动中的互惠地学、在反思中内化地学;老师的“导学”则“导”在学习方向,“导”在活动设计,“导”在活动推动,最终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我校主导活动实施,既包含多元学科课程,也包含养成课程、亲子课程、服务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及安全课程等。养成课程指向学生的自我发展,内容包括一年级的“我爱学校”,二年级的“我要遵守”,三年级的“我懂规矩”,四年级的“我能独处”,五年级的“我会相处”,六年级的“我勤思考”;亲子课程指向学生理解父母的品质,内容包括一年级的“红领巾与祝福同行”,二年级的“父母情、健康梦”,三年级的“护蛋新体验”,四年级的“我的名字、父母的期望”,五年级的“爱的交响乐”,六年级的“寸草心、父母恩”;服务课程指向学生的角色意识,内容包括一年级的“我为父母洗脚”,二年级的“我的书柜我整理”,三年级的“班级值周生”,四年级的“大手牵小手”,五年级的“小小分餐员”,六年级的“学校值周生”;传统节日课程指向学生传统价值认同,内容包括一年级的“欢喜闹新春”,二年级的“温暖老人心”,三年级的“端午话屈原”,四年级的“团圆一家亲”,五年级的“佳节倍思亲”,六年级的“祖国在心中”。安全课程的内容以中高低段来划分,包括低段的“会避险、明路线、能逃生”,中段的“识标志、会求救、能绳结”,高段的“懂急救、会激励、有团队、用器材”。
多元学科课程的内容是各学科的拓展,如语文学科的“表演与表达”“文学赏析”,数学学科的“逻辑思维”,体育学科的“运动与健身”,等等。
在“参与、体验、反思”的原则下,主导活动在“设、练、展、导”流程中实施。“设”,即活动方案由学生、老师、专业人事、家长四方共同设计和策划,强调学生的自主权;“练”,即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操练、反思、改进;“展”,即学生在大型活动中个性化地展示和表现;“导”,即教师把握活动方向、指导活动方法、督促练习效率、搭建活动平台,保证呈现效果。
机制保障
我们认为,学校能够处于内外和谐运作的体系之中,是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其中,学校内部的教师队伍、评价方式、学校管理,学校外部的资源体系都是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有力保障要素。
首先是灵气的教师队伍培养灵动的学生。主体学堂和主导活动的开展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养。我校一直致力于培养一支“德艺并举、个性鲜活、和谐共进、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让每一个教师在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上,实现多元差异、阶梯进步式的发展。
其次是多元评价方式保障学生灵动的发展。在主体学堂中,我们用常规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学科能力的达成度;在主导活动中,我们用过程性评价考察学生的参与状态,用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个性特质做出考察。多元的评价方式呈现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既重全面,又重个性的特点,这样的评价系统保障了学生基础、全面、个性的灵动发展。
再次是资源体系支撑学生灵动的发展。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是在众多的资源背景下的发展。我们在“生成化”资源观引领下,将学校置于社区、社会的大环境之中,置于与外界的互动交往之中,在整合利用广泛而有效的资源过程中,洞开视野、丰富内涵、聚合力量、持续发展。
【刘娟,四川省成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苗 培
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不仅需要在经验积淀中提炼,更要在与时俱进中发展,提出体现时代精神的完整、鲜明的办学理念。
“万类霜天竞自由”出自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它描绘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在大自然中逍遥自在、得其所哉的自由场景,我们将它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并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解读。“万类”指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霜天”指学校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空、多元成长的平台和差异发展的路径;“竞自由”,意为希望学生拥有自愿、自主、自省的选择权利,具备自觉、自为的理性行动能力,达到竞相成长的自由状态。
我校“万类霜天竞自由”办学理念的形成,经历过朴素自发的探索阶段,那时我们缺乏鲜明的理念支撑,用一些朴素的做法指向学生的成长。后来,我们又比较注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制订和落实,关注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用一些外控的做法指向学生的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校办学理念的形成进入到理性回归阶段,我们开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全面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寻求新的突破,至此,“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核心理念形成。
在“万类霜天竞自由”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明确了“我会选择,我能行动,我有责任,我敢超越”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拥有选择的意识、权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追求进步,展现出自信、灵活、聪慧的个性。
推动模式
学生在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式是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和怎样的课外活动安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和特色课外活动做支撑,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和特色课外活动的设计与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为此,我们提出了学生主体学堂与学生主导活动的模式来支撑学生的自由发展。
我校“三学一导”是主体学堂的具体实施。“独立先学、合作互学、反思促学”聚焦于学生的学科能力,服务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实质是学生独立面对学习材料的个性地学、在交往活动中的互惠地学、在反思中内化地学;老师的“导学”则“导”在学习方向,“导”在活动设计,“导”在活动推动,最终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我校主导活动实施,既包含多元学科课程,也包含养成课程、亲子课程、服务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及安全课程等。养成课程指向学生的自我发展,内容包括一年级的“我爱学校”,二年级的“我要遵守”,三年级的“我懂规矩”,四年级的“我能独处”,五年级的“我会相处”,六年级的“我勤思考”;亲子课程指向学生理解父母的品质,内容包括一年级的“红领巾与祝福同行”,二年级的“父母情、健康梦”,三年级的“护蛋新体验”,四年级的“我的名字、父母的期望”,五年级的“爱的交响乐”,六年级的“寸草心、父母恩”;服务课程指向学生的角色意识,内容包括一年级的“我为父母洗脚”,二年级的“我的书柜我整理”,三年级的“班级值周生”,四年级的“大手牵小手”,五年级的“小小分餐员”,六年级的“学校值周生”;传统节日课程指向学生传统价值认同,内容包括一年级的“欢喜闹新春”,二年级的“温暖老人心”,三年级的“端午话屈原”,四年级的“团圆一家亲”,五年级的“佳节倍思亲”,六年级的“祖国在心中”。安全课程的内容以中高低段来划分,包括低段的“会避险、明路线、能逃生”,中段的“识标志、会求救、能绳结”,高段的“懂急救、会激励、有团队、用器材”。
多元学科课程的内容是各学科的拓展,如语文学科的“表演与表达”“文学赏析”,数学学科的“逻辑思维”,体育学科的“运动与健身”,等等。
在“参与、体验、反思”的原则下,主导活动在“设、练、展、导”流程中实施。“设”,即活动方案由学生、老师、专业人事、家长四方共同设计和策划,强调学生的自主权;“练”,即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操练、反思、改进;“展”,即学生在大型活动中个性化地展示和表现;“导”,即教师把握活动方向、指导活动方法、督促练习效率、搭建活动平台,保证呈现效果。
机制保障
我们认为,学校能够处于内外和谐运作的体系之中,是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其中,学校内部的教师队伍、评价方式、学校管理,学校外部的资源体系都是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有力保障要素。
首先是灵气的教师队伍培养灵动的学生。主体学堂和主导活动的开展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养。我校一直致力于培养一支“德艺并举、个性鲜活、和谐共进、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让每一个教师在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上,实现多元差异、阶梯进步式的发展。
其次是多元评价方式保障学生灵动的发展。在主体学堂中,我们用常规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学科能力的达成度;在主导活动中,我们用过程性评价考察学生的参与状态,用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个性特质做出考察。多元的评价方式呈现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既重全面,又重个性的特点,这样的评价系统保障了学生基础、全面、个性的灵动发展。
再次是资源体系支撑学生灵动的发展。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是在众多的资源背景下的发展。我们在“生成化”资源观引领下,将学校置于社区、社会的大环境之中,置于与外界的互动交往之中,在整合利用广泛而有效的资源过程中,洞开视野、丰富内涵、聚合力量、持续发展。
【刘娟,四川省成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