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擒“哨兵”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4日,伊朗国家电视台突然播出了一条新闻,称伊朗军方在东部地区击落了一架美国RQ-170“哨兵”(sentinel)无人侦察机,并在几天後又公开播出了RQ-170无人机的画面。作为美国的最新型隐身侦察平台,“哨兵”原本应该来无影、去无踪,秘密地徘徊在空中,窥探和搜集别国的各种情报,然而此时却几乎“毫发无损”地落入伊朗手中,彻底曝光在世人目光下,无疑令美国极为难堪,也让原本已经僵持不下的伊朗核危机火上浇油。突然间,RQ-170无人机登上了前台,成为伊朗与美国“无人机大战”的主角,一时间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
  追根溯源
  RQ-170无人机的问世与”臭鼬”研制项目密不可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防务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擅长于研制与众不同的飞行器,旗下的臭鼬工厂一直在秘密从事着无人机领域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探索,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後来居上。在此期间,外界对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无人机研制状况知之甚少,只是通过美国空军偶尔透露的零星信息推测出该公司正在“暗星”无人机的基础上衍生发展一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用于深入到敌方防空区域搜集有关信息。于是,各种媒体将这种若隐若现的无人机形象地称为“暗星之子
  (son of DarkStar)。
  2003年7月,美国媒体陆续透露出美国空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秘密派遣了一种侦察无人机执行情报搜集任务。据介绍,这种无人机采用了与“暗星”无人机相同的机身,但尺寸更大,同时采用了改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具有非常可靠的性能,并保留了原有的传感器孔径和数据链路。经过实战评估後,美国空军认为“暗星之子”无人机在飞行高度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这无疑对已经着手研制的“臭鼬”
  (Polecat)验证机设计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臭鼬”项目于2003年3月正式启动,公司内部编号p-175型验证机,从方案设计到样机生产仅用时18个月,全部投资只有2700万美元。臭鼬工厂力求通过潜心研制“臭鼬”验证机,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迎头赶上,主要验证高空长航时气动布局、自主飞行品质和快速样机成型等方面的一系列新技术。臭鼬工厂在设计“臭鼬”验证机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暗星”验证机的隐身设计特点,同时在细节设计方面力求创新,以满足高空长航时任务的需要。
  “臭鼬”验证机采用了具有先天隐身优势的无尾飞翼式布局,由于只是一个验证平台,并没有采用雷达吸波材料涂层。与“暗星”无人机略微前掠的机翼有所不同,“臭鼬”验证机采用小後掠角机翼,翼展达到27.4米。从气动布局方面来讲,高升阻比飞翼布局的飞机在飞行高度上仍然受到限制,为此,臭鼬工厂深入研究了有关技术,使其能够比目前所达到升限更高。
  2005年11月,“臭鼬”验证机在内利斯空军基地进行的首轮两次飞行试验期间,飞行高度达到4570米。研制人员希望通过“臭鼬”验证机,在飞翼平台从未达到的高度上,研究新型复合材料工艺的实际工作情况。然而,令研制人员大失所望的是,“臭鼬”验证机在2006年1 2月18日进行试飞期间,由于地面控制站意外地发出了飞行终止信号,导致机上的故障/安全飞行中止模式自动启动,使其意外坠毁。尽管遭遇到重大挫折,但臭鼬工厂已经通过这一平台的试飞,验证了许多关键技术,为RQ-170无人机的问世铺平了道路。首次曝光
  RQ-170无人机首次为外界所知是在2009年12月初。当时,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并被频繁转帖,引发了航空技术专家和防务分析家的密切关注,并在航空爱好者中掀起了探究与讨论的热潮。从照片上看,这是一种全新的无人机,外表奇特,从未现身过公开场合,只是偶而在坎大哈国际机场出没,行动十分诡异。对此,外界将它只好暂时赋予了“坎大哈野兽”(Beast ofKandahar)的绰号。
  随着搜寻行动的声势日益浩大,美国空军在2009年12月4日首次承认“坎大哈野兽”实际上是一种名为RQ-170“哨兵”的无人机,并表示这是一种处于研制和测试阶段的低可探测性无人驾驶系统(UAS),得益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几项先进发展计划和美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主要执行监视和侦察任务,为美国联合部队提供情报,直接支持作战指挥官对于固定目标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的需求。
  寥寥数语之後,美国空军对该机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情况依然严格保密。迄今为止,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对于RQ-170无人机没有发表过只言片语。因此,目前外界至今对于RQ-170无人机研制细节和首飞时间都一无所知。
  国外有关媒体透露,RQ-170无人机在2007年底被派往阿富汗,部署在坎大哈国际机场。期间,美国空军一直严格保密RQ-170无人机的任务和使用情况,但还是有一些随军记者拍摄到它从坎大哈基地起飞的画面。从2009年4月开始陆续出现了有关坎大哈国际机场存在一种新型无人机的传闻,但这些零散的信息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外界的过多关注。
  在承认了RQ-170无人机的存在後,美国空军面对记者的提问,使用了“支持前线作战部队”的措辞。结合目前所看到的一些细节,外界判断RQ-170无人机采用了适度隐身设计,从而表明了“哨兵”是一种配合作战行动的战术平台,而不是一种用于情报收集的战略平台。由此断定,RQ-170无人机凭借着适度的低可探测性设计,不仅能够沿着伊朗的边界飞行,同时也可以窥视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主要用于收集有关导弹试验和遥测等信息,还可以收集多频谱信号。
  RQ-170无人机的命名采用了一个恰当的前缀、但在数字上却脱离了当前序列,目的是避免外界容易猜测到这项计划存在。从技术上讲,RQ表示一种非武装的作战平台,而不是像“捕食者”和“死神”等武装无人机以MQ为前缀,表明具有察打一体的能力。目前,RQ-170无人机使用了在阿富汗作战行动中所使用的“捕食者”和“死神”无人机的机库,由位于克里奇空军基地的空战司令部第432联队负责操纵。
  作战部署
  随着“坎大哈野兽”的传说真相大白後,许多媒体转而关注RQ-170无人机屡次部署到坎大哈的真正意图,希望弄清它主要承担何种具体任务。作为一种新型无人侦察机,RQ-170无人机通过执行具体作战任务来全面检验自身的各项性能,而坎大哈基地可谓一个理想的地点。   从地理位置来看,坎大哈基地的东南方向距离巴基斯坦边界只有110千米,向西距离伊朗边界仅有400千米,向东距离中国边界大约为1000千米,美国在此部署的无人侦察机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随时飞到巴基斯坦、伊朗和中国边界,在边界附近充当空中间谍。特别是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军方开始扩大坎大哈基地的规模,目的是在中亚地区建设一个最大的信息中心,也急需增强空中侦察能力。因此,RQ-170无人机部署到坎大哈附近并不令人惊讶。
  与此同时,韩国的《中央日报》也曾经在2009年12月报道,RQ-170无人机在韩国进行过秘密飞行测试,计划取代乌山(Osan)空军基地部署的U-2高空侦察机,执行针对朝鲜的侦察任务。外界推测,该机部署在韩国的主要任务是监视朝鲜的弹道导弹与核计划的进展。
  2010年8月,RQ-170无人机再次部署到阿富汗,承担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绝密任务,多次飞入巴基斯坦境内,密切监视本?拉登藏身的阿拉巴德地区,为“海豹”突击队成功击毙拉登获取了足够的情报信息。突袭行动当天,一架RQ-170无人机对阿拉巴德地区实施了持续监视,同时还密切监控巴基斯坦军队的无线电通信,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报道,该机凭借出色的ISR系统,向地面上的部队实时传达周围的情况,如锁定目标位置、及时变更行动路径等,有效地配合“海豹”突击队执行任务。然而,美国高级情报官员在当时不愿意公开讨论这种无人机如何用于支援突袭拉登的作战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对伊朗的侦察行动曝光。
  对于RQ-170无人机在坎大哈基地长期部署的真实目的,外界大多猜测主要是针对伊朗不断升级的核计划。该机从坎大哈基地起飞後,可以潜入伊朗境内,持续执行侦察任务。
  匿影藏形
  从总体布局来看,RQ-170无人机采用了飞翼式布局,就像是B-2隐身轰炸机的一种缩比构型。这种布局可以顺其自然地充分利用空气动力,从而实现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的最佳化,是一个非常接近于完善设计的构型。无尾布局设计不仅可以明显降低飞行阻力,在所装燃油量一定的条件下可大大增加无人机的航程,而且省去了相关的结构材料和操纵机构,显著减轻了结构重量。
  与常见的飞翼式平台明显不同的是,RQ-170无人机在机身上部进气道的两侧分别设计有一个类似“驼峰”的流线形隆起,一方面可以作为内置式传感器舱,另一方面则起到提高机身升力和增强操纵性能的作用。研制过程中,臭鼬工厂的设计人员精心优化了两个“驼峰”的位置和高度,使其类似于两个前置的小型垂直安定面,有助于改善机身表面的空气流动,增强机身後缘控制面的操纵效能。此外,该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打开的起落架舱门可以起到垂尾的作用,满足低速飞行时对于航向稳定性的要求。
  目前,有关RQ-170无人机的确切尺寸还是众说纷纭,存在一些出入。伊朗方面在展示这架无人机时称,它的长度为4.5米,机高1.84米,翼展大约26米,而有的报道称翼展为27.43米。早期的报告称,它的翼展大约20.11米,与“收割者”无人机的翼展相近。
  从翼身融合体来看,RQ-170无人机将机载设备全部安装在机身内部,外表面没有突出物,呈光滑的流线型,这既减少了飞行阻力,又大大减少了雷达波的反射。与“臭鼬”验证机不同的是,RQ-170无人机的机翼略微上反。仅就外形来看,RQ-170无人机是一种适度的隐身设计,并不像“暗星”或“臭鼬”验证机十分强调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它的前缘看起来并不是尖削,主起落架舱门的前缘和後缘均为长方形,而不是设计成为锯齿形或者与机翼边缘相平行。
  对比看出,早期的“臭鼬”验证机采用了两侧进气的S形进气道,在设计上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而RQ-170无人机则受到长度尺寸的限制,采用了直通式进气道,无疑会降低隐身性能。为此,臭鼬工厂的研制人员借鉴了F-117攻击机的进气道设计,在进气口增加了格栅。这种格栅通过采用钝圆形前缘的桁条,进一步削弱雷达信号的反射。
  再来对比一下尾喷管。“臭鼬”验证机采用了两台发动机,为了降低红外辐射,在发动机舱两侧从前到後专门涂覆了一种黑褐色涂层。相比之下,RQ-170无人机只是中度隐身,仅在尾喷口形状上沿袭了“臭鼬”验证机的设计,如上表面为半圆形、下表面扁平,但并未在发动机舱两侧使用黑褐色涂层来降低红外辐射,因此可以推测出它的发动机舱内部设计了冷空气掺混通道。
  火眼金睛
  执行任务期间,RQ-170无人机一般在空中实施广域监视和侦察行动,实时捕捉战场图像,监听手机信号,向操作员提供情报数据。因此,它的真正秘密在于各种不同用途的机载传感器。以目前所获得的信息,无法准确断定各种传感器的类型和参数,只能先从外部特征着手,就一些可能的传感器和设备做一点粗浅分析。
  目前,伊朗方面尚未公布两个“驼峰”形传感器舱内装有何种类型传感器,但是一些线索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仔细观察,传感器舱的根部表面设计有格栅进气口,显然是用于冷却大功率电子设备,因此推测里面装有一些保形天线。常规情况下,这些天线应该属于信号情报传感器系统,可以提供快速扫描通信频带,以便搜寻感兴趣的通信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号截获概率和方位精度。
  RQ-170无人机的腹部设计了光学传感器孔径。尽管目前无法清晰地看到这种传感器的真实外形,但一些模糊的照片还是透露出了一些信息。可以肯定的是,该机配备了一个全动态视频传感器(FMV),可以实时捕获战场的图像或视频,并通过一条视距(LOS)通信数据链,将获得的数据传输到地面控制站。正是得益于这种简便易行的技术,任何人都可以非常容易地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
  正如媒体所宣称,美国在2011年5月突袭本?拉登的行动中,奥巴马总统与其他政府要员在白宫实时观看了突袭行动的整个过程。此次突袭行动从早期准备到正式实施,RQ-170无人机功不可没,关键在于实时提供了基于行踪的情报信息。实际上,美国从未发现拉登本人的蛛丝马迹,但是通过卫星和无人机的长期监视,来来往往的重要人物暴露了拉登的藏身之处,其中的许多关键信息都是由FMV系统搜集到的,所获得的数据由美国的国家地理情报局(NGA)负责分析。   此外,RQ-170无人机还携带了合成孔径雷达(SAR)等其他用途的一些传感器。伊朗电视台播放的视频显示,机翼内段装有一个朝上的光学孔径,推测是用于监视弹道导弹发射过程中的尾焰,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在弹道导弹防御中起到重要作用。视频还显示,外段机翼内安装有一个嵌入式设备,目前尚不清楚它的功用,推测在内部装有视频记录器。
  此外,从机翼和机身上方的多个快卸口盖来看,RQ-170无人机在进气道上部安装有卫星通信天线和一些特种任务传感器,目前还不得而知,有待于伊朗方面进一步披露相关信息。
  说法不一
  在伊朗军方公布的RQ-170无人机电视画面後,美国方面不得不承认“哨兵”落入伊朗境内,但坚持认为这架无人机是出现了机械故障,而绝非电子攻击或网络袭击所致。时隔一周後,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斯科特?彼德森独家专访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伊朗工程师,首次披露了伊朗诱捕美军隐身无人机一些细节,让外界感到吃惊和疑惑。
  这名伊朗工程师说,他们利用了无人机自身一个众所周知的弱点,施计诱使这架无人机降在了伊朗境内。利用此前击落的美国无人机,伊朗收集到了所需的关键信息和所掌握的一种技术。伊朗电子战专家通过对RQ-170无人机的通信线路实施干扰,切断了它与地面控制站的联系,迫使这架飞机进入自动驾驶状态,然後重构了这架“哨兵”无人机的GPS坐标,使其降落在了伊朗境内、而无人机误认为是阿富汗基地的地方。
  据他描述,伊朗人利用的这种“哄骗术”考虑到了精确的着陆高度以及经纬度数据,让这架无人机“自动着陆在我们希望它落的地点,而无需破译”来自美国指挥中心的“遥控信号和通信联系”。
  西方军事专家认为,这名伊朗专家讲述的情况听上去是真的。前美国海军电子战专家罗伯特?登斯莫尔指出,即使是现代作战级的GPS都非常容易被操纵,重新校准无人机上的GPS并使其改变飞行航线,这当然是可能的,尽管不太容易实施,但这种技术的确存在。
  据这名工程师介绍,伊朗从2007年开始实施监视无人机的计划,随後进一步加强,并在2009年公开。2009年,得到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武装人员利用不昂贵的现成软件,控制了美国“捕食者”无人侦察机的机载设备,下载了实时的未加密图像。更为巧合的是,RQ-170无人机在同一年部署到了阿富汗。
  电视画面中,RQ-170无人机的左翼有一个凹陷,起落架被反美横幅所遮挡。对此,这名伊朗工程师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对比我们使其着陆的地点和这架飞机基地的位置可以发现,它们几乎处在同样的海拔高度,但实际上准确的高度还是存在数米的误差,导致这架无人机在着陆时受到一些损伤。
  伊朗工程师讲述的“劫持”RQ-170无人机的故事经不起推敲。实际上,伊朗军方花费了数天时间才发现了这架失踪的无人机,因此美国情报官员对此认为伊朗人可能只是偶然发现了坠毁位置,而这个地点位于距离十分遥远的伊朗东北部无人区。从电视画面上看,RQ-170无人机的机翼与机身之间是用胶布临时连接在一起,这表明该机降落在地面时已经四分五裂,绝非引导降落。
  目前,伊朗方面在获得了RQ-170无人机後,伊朗政府不仅致信联合国要求谴责美军无人机入侵行为,而且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奥巴马总统要求归还无人机的要求,在双方的政治角力中占据了上风。更让美国无奈的是,伊朗军方一再扬言要破解无人机上的各项技术,并通过逆向设计来仿制这种无人机,不断地调侃和戏谑美国。然而,面对美国的不断施压和严厉制裁,伊朗生擒活捉这架“哨兵”无人机到底是福是祸,目前还难以预料。
其他文献
苏-27战机“眼镜蛇”机动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是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当时驾驶飞机的是苏霍伊设计局的试飞员普加乔夫,他在低空完成了一个动态减速机动。从实战角度讲,当己方飞机被敌方飞机从后面“咬住”后,通过这个机动可以很快地减速让咬尾敌机前冲,使自己获得向其后半球发射导弹的攻击机会;但完成该机动动作后自身速度很低,敌机会依靠速度优势爬升高度并重新占位,反过来进行攻击。  本文暂不讨论“眼镜蛇”机动本身
歼7 飞机是在苏联米格-21Ф-13 型的基础上仿制和发展的单座单发超声速歼击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歼7系列共有30多种改进型号。随着歼10、歼11等三代机的列装,曾经装备中国空军40余年的歼7系列已经停产,并将逐步退出一线作战部队。  卡-27是俄罗斯海军的主力反潜直升机,由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的,采用该设计局独特的共轴反转双旋翼布局。卡-28为卡-27的出口型。据外刊报道,中国进口了若干架卡-
航空模型运动的忠实粉丝,今年23岁,来自北京,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国际飞行学院。在2008-2010年期间赴美国北达科达州立大学航空系学习飞行技术,并已顺利毕业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私人、商业飞行员执照包含多发和仪表等级,以及航线运输飞行员执照的理论执照。现为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波音737NG系列飞机飞行员。目前共有7种民用机型的驾驶经历。  我从小就向往复杂而又神秘的飞行事业,梦想能成为
2011年12月4日,波音787“梦想飞机”为期六个月的“梦想之旅"全球巡展在北京启动,中国是此次巡展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波音787首次访问中国大陆。12月7日,笔者受邀参加了波音787广州站的静态展示活动。  经波音公司允许,摄影记者可在活动开始前先进入停机坪拍摄波音787。在广州白云机场的140号停机位,大家围绕着这架涂有波音公司原厂梦幻蓝色涂装的波音787飞机,从各个角度开始拍摄起来。这架新
受访人:退役空军上校王旭东  采访人:《航空世界》记者  记者: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这是继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这个地区发生的第二次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空军,陆航直升机在第一时间飞临灾区,展开积极救援。请你先谈谈直升机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王:直升机以特有的飞行方式,能够克服地形地貌的限制,抵达地表上的任何区域,最适合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在许多场合扮演着“救灾先锋”的角色
苏芬冬季战争中的福克D.21战斗机  福克D.21战斗机是荷兰福克(Fokker)公司研制的单发战斗机,采用固定式起落架,在二战初期已经落伍了。但芬兰空军中装备的福克D.21战斗机,却在1939年抵抗苏联入侵的冬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芬兰空军福克D.21的空战故事,详见本刊2013年第10期“非常王牌”栏目文章——“愤怒的小鸟:王牌飞行员伊卢·尤蒂莱宁访谈”。
“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系列活动”是由波音公司、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和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一项融航空科普知识教育、动手操作、科技专题考察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长期科技实践活动。该项活动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强调活动过程,注重活动实效,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航空知识、动手制作相关的航空模型并进行竞技展示与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青
中航工业掀重组浪潮  根据中航工业贯彻“五化”战略中“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的要求,要实现集团公司专业化资本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1月6日,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阎良正式揭牌,国内首家飞机业务板块重组上市完美收官。进入12月,中航工业迎来加快资本重组的新一轮“冲击波”,旗下各板块动作频频。中航工业成立五年来,对所属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整合,组建了19家专业化的子公司。旗下
自从2012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首批12架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从加州圣迭戈运抵日本山口县岩国基地后,这个既能像直升机垂直起降,又能像固定翼机快速巡航的“空中怪兽”就让日本社会不得安宁,普通民众担忧其糟糕的安全记录会带来“不测之灾”,而醉心于与美国军事结盟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急于通过允许部署“鱼鹰”来表白忠诚,进而“挟美自重”,在钓鱼岛问题上“硬对”中国。正因为“同床异梦”,令上台不过一
现在,不少读者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福特”号航母为什么会减少一根拦阻索?一种说法是因为采用电磁拦阻装置的缘故;还有人则认为这是着舰精度提高了,不需要太多的拦阻索也能保持舰载机着舰时的挂索概率。前者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拦阻装置不管是电磁还是液压,都对提高挂索概率没有任何关系,安装几台拦阻装置就有几根拦阻索。那么后者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在媒体上有这样的说法:拦阻索的根数与舰载机着舰后的挂索概率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