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8年是文化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产业发展持续繁荣;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最大亮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优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文化消费成为国民消费新热点;文化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制约文化发展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逐渐破除。
【关 键 词】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与旅游融合
【作者单位】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胡音音,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3.001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经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文化产业从幼小走向壮大,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与融合,正逐步成长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文化自信成为人们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厚实的精神底气。
2018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文化产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有新。从供给端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文化产业正经历着从宏观产业布局到微观行业监管的全面转型升级;从消费端看,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正在加快破解,文化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2018年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成绩斐然。
一、亮点频现,文化产业在创新驱动中彰显活力
1.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经历了从觉醒反思到继承创新之变,思想解放经历了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之路[1]。2018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又为文化自信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
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底气来自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活化。一方面,国家从教育入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承发展,先后印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业界创新传承的思维与传播的形式,创作出大量文化品位高雅、群众喜闻乐见、广受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央视的《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2》坚守艺术品质,通俗不庸俗,收视火爆;地方卫视《上新了!故宫》等节目也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这种“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自豪与自信。
文化自信同时也体现在对外文化交往成果中。2018年上半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为594.3亿美元,文化产品贸易实现顺差327.5亿美元[2];文化服务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文化产品,整体贸易结构趋于改善,市场更加多元化。这既是“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带动的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随着国力的强盛,我国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等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的兴趣正与日俱增。
2.产业动能强劲,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具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经济换挡的重要动力之一。2018年,文化产业在投资和消费的双重驱动下,实现了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5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分行业来看,新闻信息服务和创意设计服务收入增长最快,分别达到26.7%和18.7%[3]。
2018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磅出击的一年。从行业监管、“脱虛向实”到对外开放,我国正在形成统一规范的监管体系。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关于在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关于在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等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让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企业投融资的领域也整体趋于理性,投资机构更关注新业态与新模式,资金向优质项目聚集。
文化消费是人们利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精神需求的行为,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民幸福感的重要标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文化消费经历了从匮乏、单一、模仿到丰裕、多样、创新的不断跃升的过程。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已经达到2226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11.2%,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在消费观念上,内容付费意识、版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较大增强。
3.机构改革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迈上新台阶
2018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元年。这一年,国务院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了新的文化和旅游部。机构成立后,在“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融合思路下,文化与旅游部密集出台了包括门票、旅游PPP、旅游扶贫等在内的支持政策,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呈现出新格局新气象。
旅游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符合时代要求与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才能更好地促使人们消费。而实践也证明,旅游消费者更青睐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一些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业态,很快就成为人们消费的新热点。尤其是在冬奥会背景下兴起的冰雪文化旅游,2017年到2018年,国内冰雪旅游人次达到1.97亿,收入超过3300亿元,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4.行业监管加强,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
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收紧。2018年,多个行业迎来史上最严监管年。首先,文化和旅游市场的专项整治加强。相关部门编制了《旅游民宿设施与服务规范》等国家标准,构建了文化市场信用监管体系,签署了文化市场领域、旅游领域严重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特别是国家五部门联合整治影视行业“阴阳合同”、收视率造假、偷逃税、演员高片酬等行动,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其次,国家强化了对文化新业态的管理。B站(哔哩哔哩)、秒拍等企业被约谈,游戏行业于2018年3月底叫停版号审批,直到 12月底版号审批才重启。 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新进展。首先,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扫除了知识产权发展的机制障碍。其次,版权授权和传播规则进一步规范。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中,相关部门勒令15个重点短视频平台共下架和删除各类涉嫌侵权盗版短视频作品达到57万部,起到了较大的震慑作用。再次,知识产权融资取得标志性成果。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标准化产品“文科一期ABS”获批,知识产权融资租赁和证券化发展前景让人看好。
5.业态更新加速,文化产业助推城乡发展
从思维、要素到模式和产品,文化产业“无边界”融合正成为新常态,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文化新业态层出不穷。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庞大网民人口红利的支撑。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手机网民占网民数量的比重持续攀升,占比已高达98.3%[4],移动网络市场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二是国家政策的引导。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文化等领域推进“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重组。三是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探索与推进。如腾讯提出了“新文创”战略,更加注重文化价值赋能和IP生态的涵养。四是互联网文化不断更新与裂变,虚拟消费、共享消费、小众消费正成为全新趋势,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文明正在形成。
文化产业发展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助力。2018年北京发布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并牵头建立了全国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推动了城市存量空间向文化创意集聚区、城市文化会客厅转型升级。同时,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文化历史街区、文化商业综合体建设。2018年也是乡村振兴元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相关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对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进行了战略部署,要求整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呼唤乡土文化回归,以塑魂的方式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潜能。
二、问题仍存,高质量发展亟须新突破
1.供需短缺与过剩现象并存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文化市场也从“战略性短缺”进入“短缺与过剩并存”时代[5]。一是市场竞争不充分、效率发挥不充分、消费潜力激发不充分、新旧动能转化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困扰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从区域上看,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除东北地区增速下降0.6%外,西、东、中部地区增长12.8%、9.2%、8.6%,东部、西部占全国比重扩大,区域发展仍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以电影行业为例,近年来,大城市电影院过快增长导致市场趋于饱和,票房增速不断下滑,三、四线城市成为消费增长主力,但电影院和银幕的渗透率不高,供给不均衡、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突出。
2.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不完善
从人才培养方面看,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同样稀缺。交叉属性使文化产业在学科归属划分、师资培训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同时,文化产业学科体系有待建设,教材体系有待完善,社会实践有待加强。2018年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就业压力增大,但高素质、综合性的文化产业人才仍供不应求。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大趋势下,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突出。
从人才吸引方面看,“引才”容易“留才”难。2018年,全国城市掀起了“抢人大战”,西安、天津、武汉等城市推出宽松的落户政策,引入高素质人才。2018年12月西安市政府宣布,全年有75万余人在新政策下获得西安户口。各地纷纷瞄准人力资本,带来了短期经济上的利好,但事实上,很多地方的产业成熟度、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和社会保障配套等,并不能满足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需求,最后可能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
3.文化资源挖掘与转化质量不高
在开放与共享成为时代主流的大背景下,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率正逐渐提高,渠道逐步打通,但文化资源挖掘与转化质量仍需提升。从文化资源挖掘角度看,现阶段对文化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入,如一些景点的文化招牌内涵粗糙、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牵强附会;一些珍贵文物因疏于管理,遭当地居民私自重塑等现象接连发生。从文化资源转化角度看,以IP产业链为代表的转化模式正在“失灵”,尤其表现在2018年的影视剧行业,“IP+流量”就能打造爆款的万能公式被打破,备受瞩目的IP改编剧高开低走。这不仅因为影视改编摒弃原有内容导致读者转化率差、口碑滑落,而且因为流水线制作罔顾作品质量。
4.国内外资本市场走势低迷
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调整、融资功能明显减弱的影响,文化金融领域热钱退潮,市场反应谨慎。一是体现在“避税天堂”霍尔果斯避税公司大规模撤退。二是体现在多家公司上市不顺,2018年IPO上市文化企业比2017年减少7家,新三板文化类企业挂牌数量同比大幅下降。三是体现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风险加大。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从关税蔓延到投资、贸易等领域,影响了消费和投资信心,成为短期国际贸易最大不确定性。文化金融领域受其影响,风险偏好下行,投机资本渐退,艺术品行业、动漫业等领域也受到波及。
三、展望未来,发展态势不断趋好趋新
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以深阔的历史视野,非凡的战略智慧,将文化发展提升到兴国强族的高度,用近2000字的篇幅系统阐述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時代,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行动纲领与战略路径。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落实之年,文化产业发展必呈现新的气象。
1.环境优化,产业政策将更具规范性与针对性
文化法治环境将进一步改善。2018年《文化产业促进法》已被建议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2019年有望形成征求意见稿。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也有望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文化交叉领域立法进一步统筹推进,基本法与专门法的制度衔接更加到位。 文化政策将释放利好信号。预计未来文化产业政策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落实全域旅游等主题,实施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投融资促进计划,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支撑。同时,财政部门将理顺统一税制、規范影视业等行业的税收征管标准与流程,进一步稳定和优化市场秩序。
2.业态升级,产业格局趋于数字化与融合化
未来一年,新业态将更加丰富。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发展的生态与业态,文化发展、管理与创新等主阵地正在向数字、移动、虚拟世界转移,平台经济、分享经济、数字经济、小众经济等概念与实践层出不穷,基于数字的创新创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根基与核心竞争力。这种趋势在2019年将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为不可逆的潮流。实践表明,文化与旅游间拥有着双向赋能的增强效应:文化融入旅游,可使旅游品位提升,内涵丰富,魅力增添;旅游承载文化,可使文化市场更大,传播更广,传承更久。2019年初,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要着力推进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融合,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经开启了新的征程,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3.消费提质,文化需求倾向个性化与多样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科学论断: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美好生活需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其更大程度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包括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讲求“生活品质”,崇尚“生活美学”,青睐“精神消费”。未来,人们将越来越多地为个人、为高层次精神享受而消费,大众文化消费将逐步转入到分众化,在分众化的文化消费中又将非常明确地指向个性化与精准化。
同时,老年人和年轻人将成为最有潜力的两大消费群体。未来一段时期,银发经济将从启蒙期进入成长期,旅居养老、智能养老、适老改造、老年文艺产品将成为热点领域,针对不同消费层次的定制产品即将兴起。同时,“Z世代”(又称“网络世代”)开始崛起,未来将有更多企业瞄准这些人群,供给特色文化产品,将再掀起一波由“分众”代替“大众”引发的消费升级。
4.以点带面,文化产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在城乡关系协同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从顶层设计上肯定文化产业在增强乡村发展动能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乡村振兴之根本在产业,灵魂在文化,归旨在人们的美好生活。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为乡村塑魂、赋能、兴业,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盘活乡村资源、建立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路径。
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可以预计,政府将继续强化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空间配置效率。相关部门将加快实施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特别是将加快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我们可以相信,这些巨型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将激活磅礴的文化力量,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四、结语
不断的创新与进步,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18年,有亮点、有突破、有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肩挑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抢抓时代机遇,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政策创新,加以突破与解决,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有力地提升人们的文化福祉。
参考文献
[1]邹广文.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自信源自何处[J]. 人民论坛,2018(34):23-25.
[2]李慧. 调结构 重质量 拓领域——盘点上半年文化贸易成绩单[N]. 光明日报,2018-08-22.
[3]国家统计局.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3% [EB/OL]. (2018-10-31)[2019-01-10].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10/t20181031_1630608.html.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8-08-20.
[5]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张晓明: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否定“GDP挂帅”[EB/OL]. (2018-10-15)[2019-01-10]. http://www.ce.cn/culture/gd/201810/15/t20181015_30518698.shtml.
【关 键 词】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与旅游融合
【作者单位】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胡音音,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3.001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经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文化产业从幼小走向壮大,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与融合,正逐步成长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文化自信成为人们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厚实的精神底气。
2018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文化产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有新。从供给端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文化产业正经历着从宏观产业布局到微观行业监管的全面转型升级;从消费端看,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正在加快破解,文化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2018年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成绩斐然。
一、亮点频现,文化产业在创新驱动中彰显活力
1.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经历了从觉醒反思到继承创新之变,思想解放经历了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之路[1]。2018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又为文化自信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
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底气来自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活化。一方面,国家从教育入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承发展,先后印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业界创新传承的思维与传播的形式,创作出大量文化品位高雅、群众喜闻乐见、广受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央视的《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2》坚守艺术品质,通俗不庸俗,收视火爆;地方卫视《上新了!故宫》等节目也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这种“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自豪与自信。
文化自信同时也体现在对外文化交往成果中。2018年上半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为594.3亿美元,文化产品贸易实现顺差327.5亿美元[2];文化服务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文化产品,整体贸易结构趋于改善,市场更加多元化。这既是“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带动的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随着国力的强盛,我国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等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的兴趣正与日俱增。
2.产业动能强劲,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具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经济换挡的重要动力之一。2018年,文化产业在投资和消费的双重驱动下,实现了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5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分行业来看,新闻信息服务和创意设计服务收入增长最快,分别达到26.7%和18.7%[3]。
2018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磅出击的一年。从行业监管、“脱虛向实”到对外开放,我国正在形成统一规范的监管体系。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关于在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关于在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等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让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企业投融资的领域也整体趋于理性,投资机构更关注新业态与新模式,资金向优质项目聚集。
文化消费是人们利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精神需求的行为,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民幸福感的重要标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文化消费经历了从匮乏、单一、模仿到丰裕、多样、创新的不断跃升的过程。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已经达到2226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11.2%,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在消费观念上,内容付费意识、版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较大增强。
3.机构改革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迈上新台阶
2018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元年。这一年,国务院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了新的文化和旅游部。机构成立后,在“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融合思路下,文化与旅游部密集出台了包括门票、旅游PPP、旅游扶贫等在内的支持政策,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呈现出新格局新气象。
旅游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符合时代要求与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才能更好地促使人们消费。而实践也证明,旅游消费者更青睐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一些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业态,很快就成为人们消费的新热点。尤其是在冬奥会背景下兴起的冰雪文化旅游,2017年到2018年,国内冰雪旅游人次达到1.97亿,收入超过3300亿元,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4.行业监管加强,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
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收紧。2018年,多个行业迎来史上最严监管年。首先,文化和旅游市场的专项整治加强。相关部门编制了《旅游民宿设施与服务规范》等国家标准,构建了文化市场信用监管体系,签署了文化市场领域、旅游领域严重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特别是国家五部门联合整治影视行业“阴阳合同”、收视率造假、偷逃税、演员高片酬等行动,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其次,国家强化了对文化新业态的管理。B站(哔哩哔哩)、秒拍等企业被约谈,游戏行业于2018年3月底叫停版号审批,直到 12月底版号审批才重启。 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新进展。首先,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扫除了知识产权发展的机制障碍。其次,版权授权和传播规则进一步规范。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中,相关部门勒令15个重点短视频平台共下架和删除各类涉嫌侵权盗版短视频作品达到57万部,起到了较大的震慑作用。再次,知识产权融资取得标志性成果。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标准化产品“文科一期ABS”获批,知识产权融资租赁和证券化发展前景让人看好。
5.业态更新加速,文化产业助推城乡发展
从思维、要素到模式和产品,文化产业“无边界”融合正成为新常态,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文化新业态层出不穷。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庞大网民人口红利的支撑。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手机网民占网民数量的比重持续攀升,占比已高达98.3%[4],移动网络市场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二是国家政策的引导。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文化等领域推进“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重组。三是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探索与推进。如腾讯提出了“新文创”战略,更加注重文化价值赋能和IP生态的涵养。四是互联网文化不断更新与裂变,虚拟消费、共享消费、小众消费正成为全新趋势,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文明正在形成。
文化产业发展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助力。2018年北京发布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并牵头建立了全国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推动了城市存量空间向文化创意集聚区、城市文化会客厅转型升级。同时,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文化历史街区、文化商业综合体建设。2018年也是乡村振兴元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相关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对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进行了战略部署,要求整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呼唤乡土文化回归,以塑魂的方式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潜能。
二、问题仍存,高质量发展亟须新突破
1.供需短缺与过剩现象并存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文化市场也从“战略性短缺”进入“短缺与过剩并存”时代[5]。一是市场竞争不充分、效率发挥不充分、消费潜力激发不充分、新旧动能转化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困扰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从区域上看,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除东北地区增速下降0.6%外,西、东、中部地区增长12.8%、9.2%、8.6%,东部、西部占全国比重扩大,区域发展仍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以电影行业为例,近年来,大城市电影院过快增长导致市场趋于饱和,票房增速不断下滑,三、四线城市成为消费增长主力,但电影院和银幕的渗透率不高,供给不均衡、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突出。
2.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不完善
从人才培养方面看,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同样稀缺。交叉属性使文化产业在学科归属划分、师资培训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同时,文化产业学科体系有待建设,教材体系有待完善,社会实践有待加强。2018年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就业压力增大,但高素质、综合性的文化产业人才仍供不应求。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大趋势下,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突出。
从人才吸引方面看,“引才”容易“留才”难。2018年,全国城市掀起了“抢人大战”,西安、天津、武汉等城市推出宽松的落户政策,引入高素质人才。2018年12月西安市政府宣布,全年有75万余人在新政策下获得西安户口。各地纷纷瞄准人力资本,带来了短期经济上的利好,但事实上,很多地方的产业成熟度、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和社会保障配套等,并不能满足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需求,最后可能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
3.文化资源挖掘与转化质量不高
在开放与共享成为时代主流的大背景下,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率正逐渐提高,渠道逐步打通,但文化资源挖掘与转化质量仍需提升。从文化资源挖掘角度看,现阶段对文化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入,如一些景点的文化招牌内涵粗糙、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牵强附会;一些珍贵文物因疏于管理,遭当地居民私自重塑等现象接连发生。从文化资源转化角度看,以IP产业链为代表的转化模式正在“失灵”,尤其表现在2018年的影视剧行业,“IP+流量”就能打造爆款的万能公式被打破,备受瞩目的IP改编剧高开低走。这不仅因为影视改编摒弃原有内容导致读者转化率差、口碑滑落,而且因为流水线制作罔顾作品质量。
4.国内外资本市场走势低迷
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调整、融资功能明显减弱的影响,文化金融领域热钱退潮,市场反应谨慎。一是体现在“避税天堂”霍尔果斯避税公司大规模撤退。二是体现在多家公司上市不顺,2018年IPO上市文化企业比2017年减少7家,新三板文化类企业挂牌数量同比大幅下降。三是体现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风险加大。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从关税蔓延到投资、贸易等领域,影响了消费和投资信心,成为短期国际贸易最大不确定性。文化金融领域受其影响,风险偏好下行,投机资本渐退,艺术品行业、动漫业等领域也受到波及。
三、展望未来,发展态势不断趋好趋新
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以深阔的历史视野,非凡的战略智慧,将文化发展提升到兴国强族的高度,用近2000字的篇幅系统阐述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時代,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行动纲领与战略路径。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落实之年,文化产业发展必呈现新的气象。
1.环境优化,产业政策将更具规范性与针对性
文化法治环境将进一步改善。2018年《文化产业促进法》已被建议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2019年有望形成征求意见稿。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也有望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文化交叉领域立法进一步统筹推进,基本法与专门法的制度衔接更加到位。 文化政策将释放利好信号。预计未来文化产业政策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落实全域旅游等主题,实施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投融资促进计划,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支撑。同时,财政部门将理顺统一税制、規范影视业等行业的税收征管标准与流程,进一步稳定和优化市场秩序。
2.业态升级,产业格局趋于数字化与融合化
未来一年,新业态将更加丰富。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发展的生态与业态,文化发展、管理与创新等主阵地正在向数字、移动、虚拟世界转移,平台经济、分享经济、数字经济、小众经济等概念与实践层出不穷,基于数字的创新创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根基与核心竞争力。这种趋势在2019年将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文化与旅游融合成为不可逆的潮流。实践表明,文化与旅游间拥有着双向赋能的增强效应:文化融入旅游,可使旅游品位提升,内涵丰富,魅力增添;旅游承载文化,可使文化市场更大,传播更广,传承更久。2019年初,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要着力推进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融合,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经开启了新的征程,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3.消费提质,文化需求倾向个性化与多样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科学论断: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美好生活需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其更大程度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包括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讲求“生活品质”,崇尚“生活美学”,青睐“精神消费”。未来,人们将越来越多地为个人、为高层次精神享受而消费,大众文化消费将逐步转入到分众化,在分众化的文化消费中又将非常明确地指向个性化与精准化。
同时,老年人和年轻人将成为最有潜力的两大消费群体。未来一段时期,银发经济将从启蒙期进入成长期,旅居养老、智能养老、适老改造、老年文艺产品将成为热点领域,针对不同消费层次的定制产品即将兴起。同时,“Z世代”(又称“网络世代”)开始崛起,未来将有更多企业瞄准这些人群,供给特色文化产品,将再掀起一波由“分众”代替“大众”引发的消费升级。
4.以点带面,文化产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在城乡关系协同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从顶层设计上肯定文化产业在增强乡村发展动能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乡村振兴之根本在产业,灵魂在文化,归旨在人们的美好生活。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为乡村塑魂、赋能、兴业,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盘活乡村资源、建立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路径。
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可以预计,政府将继续强化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空间配置效率。相关部门将加快实施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特别是将加快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我们可以相信,这些巨型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将激活磅礴的文化力量,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四、结语
不断的创新与进步,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18年,有亮点、有突破、有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肩挑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抢抓时代机遇,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政策创新,加以突破与解决,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有力地提升人们的文化福祉。
参考文献
[1]邹广文.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自信源自何处[J]. 人民论坛,2018(34):23-25.
[2]李慧. 调结构 重质量 拓领域——盘点上半年文化贸易成绩单[N]. 光明日报,2018-08-22.
[3]国家统计局.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3% [EB/OL]. (2018-10-31)[2019-01-10].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10/t20181031_1630608.html.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8-08-20.
[5]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张晓明: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否定“GDP挂帅”[EB/OL]. (2018-10-15)[2019-01-10]. http://www.ce.cn/culture/gd/201810/15/t20181015_305186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