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CHO的“馊主意”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R总监手记:
  ★ 不管你是CHO还是HR助理,你都不能没有自己的人脉体系。
  ★ 做HR要用能力争取权力,靠近老板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 优秀的HR经理应该鼓励跑得快的员工跳槽。
  
  我原在一家中小型ERP软件公司做技术部门经理,闯进“HR圈”有点误打误撞。“人到了三十岁就不可以再犯方向性的错误。”我在将近三十岁时选择了做HR,可以说是将一生的赌注押在了这个领域,而我,赌到了什么呢?
  
  HR不能没有自己的人脉
  
  做好HR工作仅凭借感性认识和亲和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是个情理社会,人脉的作用无处不在。在人力资源领域,不管你是CHO还是HR助理,你都不能没有自己的人脉体系。
  我的人脉是从2002年的一次HR培训课上开始延伸的。那时培训课上的十几位同学自然也都是HR同行。培训课后,我拿到了每个人的联系方式,平时工作中遇到问题就用邮件群发方式征求同行意见和建议。一个属于我自己的HR虚拟团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在我和几个热心同行的倡议下,2002年6月,这个虚拟团队被命名“HRBAR”。起初大家只是通过邮件或聚会交流,后来HRBAR有了自己的网上论坛,现在已经有两千多人。在这个人脉链上,每个成员都坚守着一个朴实的信念——“一个公司走过的弯路,另一个公司不再重复。”因此,大家虽是同行,但不是冤家。
  在构建自己外部人脉体系的同时,我着手在企业内部建立自己的人脉体系。需要澄清的是,构建内部人脉体系不是拉帮结派。
  HR面向上中下三个层面,当一套HR管理体系推出的时候,任何一个层面都不能断层,否则,就无法运转。这就需要HR经理做一个超级“销售员”,将自己的理念营销出去,而营销必须有自己的营销渠道,这个渠道的建立和维护很大程度上依赖自己的内部人脉体系。
  在营销的过程中,老板是HR经理的第一客户,HR经理打动了老板,才能保证得到高层的支持。所以,我认为:做HR要用能力争取权力,靠近老板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其次,HR经理要懂得争取中层管理者对HR管理理念的理解,告诉他们HR的方案是什么,需要他们做什么。而对员工,HR经理则要争取他们行动的配合,HR的工作要向员工透明,让员工知道HR在做什么。对于所有的一线部门,人力资源部所做的不是约束、监督和控制,而是辅助、支持与协调;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将其扶上马就要将其拉下马!
  制度是刚性的,而人心是柔性的,这是建立内部人脉体系最坚实的基础。前几年,“以人为本”这个词汇还没有流行,我就在组织内部倡导“尊重、关心、信任、参与”的文化氛围,全力营造“坦诚、透明、积极、向上”的沟通环境,不失一切时机捕捉员工的动情点。在公司内部OA上,我开辟了“生日祝福”、“星光闪烁”、“职场漫步”、“心灵启示”、“轻松一刻”等栏目来帮助自己构建内部人脉体系。
  付出是辛苦的,但我在感动别人时更多的是被员工感动:“陈工,这是跟你。如果是别人我就不说了!”、“老陈,你知道大家为什么有话都愿意跟你说吗?”、“给每一位员工过生日,尽管是一句平凡而又普通的话语或问候乃至卡片,却足以让我们为之感动、欣喜,更真正体验到一种亲人般的关怀和惦念。” 这些话语让我相信:我已经完成了自己人脉体系的构建。
  
  将一线经理“拉下水”
  
  2003年春节前,我给老板出了个“馊”主意:放假前将一套《如何做一名出色的主管》视频资料推荐给所有一线经理,假期充电学习,假期结束开工时交“作业”——培训笔记和心得体会。老板自然希望公司所有的管理者都具备良好的管理意识,因而“挥着大棒冲了上去”。
  总经理布置“寒假作业”,一线经理自然不敢怠慢。节后反馈可以看出,公司的一线管理人员对管理知识的学习以及管理技能的提高表现出普遍认可并乐于接受的良好姿态。这为人力资源部以后与一线主管更进一步地学习、交流和探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我趁热打铁,采纳一线经理建议,由人力资源部牵头正式成立了管理学习小组。小组每两周开展一次交流活动,从下午四点开始,时间不限,交流后老板做东请客!每一次交流力争在几个点上谈深谈透并达成共识,大家结合本部门管理工作中的切身体会现身说法。学习交流实录由人力资源部做整理并于交流后次日提交公司所有高、中、基层管理人员。这样,公司管理人员定期聚到一起实实在在地学管理、用管理,管理理论不再是虚无飘渺、遥不可及的东西!
  
  HR要像水,能装进任何容器
  
  在我的HR职业生涯中,有过几次跳槽经历。但环境的改变让我懂得不可以再用原来的惯性和方式去开展工作。
  有的老板引入新人是想平衡家族企业中的权力关系;有的老板对HR抱有过高的期望,欲用短短两月时间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有的老板喜欢等级森严的秩序,给HR的定位是“禁卫军”、“保皇党”……这些都可能成为HR经理们心生去意的理由。
  但是,“人要像水,能装进任何容器”。优秀的经理人不应只是掌握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还需能够适应各种公司的环境及不同老板的管理风格。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我们永远学不完,做HR我们也可以永远走在公司管理的前列。但我们所在的公司却不允许我们理想化地应用看起来很美的管理体系,因为公司的发展阶段、资源和条件、管理环境不具备其应用的基础。泥泞的田间小路上,我们需要的是牛车而不是豪华的法拉利。
  HR职业规划面,可以考虑在公司内HR职位的晋升,从HR助理、HR专员、HR主管到HR经理、HR总监、HR总经理。另一方面,要考虑自身服务于社会的角色,如: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人力资源测评、就业指导、HR实践操作、中层管理技巧等。既要忠诚于自己的公司,又要忠诚于自己的职业,这是职场中互惠双赢的尺度!
  几次折戟沉沙的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我想告诉同行的是:“在新环境中不要急于施展自己所长,而要了解老板的需求究竟是什么”;“资源是抢来的”;“职场中要善于保护自己,当心成为公司冲突的焦点而被‘祭旗’”;“经理人做久了手上要‘见血’的(勇于淘汰绩效不佳的员工)”……
  
  鼓励“超前员工”跳槽
  
  公司与员工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也在进步,这时,公司与员工的生态环境是平衡和协调的。员工可以在这个生态圈里利用各种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而公司也因为员工的努力,发展势头强劲。但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有的员工在这个生态圈里该学的东西已经学到了,该提升的能力也已经得到了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员工对公司来说是人才。但是公司对员工来说,已经不是最合适的环境了。所以,我认为,优秀的HR经理应该鼓励这些跑得快的员工跳槽。
  目前,国内的HR经理难以做到鼓励优秀员工跳槽是因为国内企业的人才机制并不完善。在一个人才体制完善的企业里,当一批员工超过企业的发展速度时,肯定会有另外一批员工达到了公司的用人标准。这时,如果往前跑的员工不离开反而会压制这些成长起来的员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员工的离开,不仅对个人发展有利,对公司发展也是有利的。
  
  (本文作者为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HRBAR发起人)
  责任编辑:李建勋
其他文献
从土拨鼠到小猪    哲理的故事  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赶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  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小猪。小猪飞快地向前奔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小猪躲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观望的三条猎狗。终于,小猪逃脱了。  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说:“小猪不会爬树。还有,一只小猪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
期刊
被试者基本信息    被试者姓名×××  担任职务××××  工作单位广东×××企业集团  测试时间2006年×月××日  主 考 官×××  考官×××、×××、×××  计 分 员×××、×××  报告撰写×××    测验项目及其表现    被试者分别参加了个性特质测验、职业价值取向测验、半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共五个测验。分别对被试者的个性特征、职业倾向、管理素质及能力进行
期刊
AE要与其它方法结合    评价中心技术适宜对被试者的能力指标、个性特征、动机与职业倾向进行测查,而对职业经理人应具有的知识与职业道德不适宜。所以对职业经理人进行评定应形成以评价中心技术为主,知识测查与职业道德测查为辅的评定系统。三者形成相对固定的评定程序。    AE开发成本与施测成本较高    评价中心技术的主要成本在于人工成本,测评专家需要在大量访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测试指标,并根据测试指标进
期刊
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目前进展颇为顺利,主流蓝筹绩优股大都完成股改。到了2006年,剩下的 “拦路虎”主要是一些亏损公司(ST公司)、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的公司(曾经的PT公司)及业绩滑坡严重即将进入ST的公司(以下将上述公司通称为T族公司)。  2005年9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明确提到支持“股改与公司资产重组相结合,重组方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方式,以实
期刊
文化咨询只是酵母    我觉得咨询公司在企业文化咨询过程中,主要起到酵母的作用。如果企业本身不是好面粉,同样是好酵母,也发不出面包来。  我永远也不相信各方面都差得一塌糊涂的企业,咨询公司给他们做了一个企业文化项目,企业马上就变得非常好,这不可能!企业一定得有一个良好的基因,也有可能他的基因没有凸显出来,咨询公司就是要把他的优势基因凸显出来。  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一定是有个性的,也一定是挖掘出来
期刊
贝恩公司最近对362家企业做了客户导向型增长分析调查,发现:80%的公司认为自己已经向客户提供了“上佳体验”的服务,但是,客户却表示只有8%的公司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巨大落差    大多数公司都认为,他们的产品与服务正是客户所需要的。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贝恩公司最近对362家企业做了客户导向型增长分析调查,发现:80%的公司认为自己已经向客户提供了“上佳体验”的服务,但是当对他们的客户进行
期刊
蒙牛文化的伦理基础中有两个特别突出的元素。    “草原”公有制    一是草原文明、成吉思汗精神的烙印特别深。  成吉思汗的管理有两个前无古人的特点,体现在人力资源和分配制度上。  在人力资源上,是全民皆兵,每个部落的成年男子都是个蒙古战士。  在分配制度上,是以战养战,只要你跟我去打仗,你攻下来的战利品全是你的,所以战斗力特别强。  这两种特征表现在蒙牛身上特别明显。蒙牛的产权高度分散,高度社
期刊
2005年,牛根生个人出资做了一个和谐家庭特训营的临时项目,可谓是为了使企业文化落地的极致之举。它主要针对股票上市交易之后,很多蒙牛的高管人员中出现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为了防止他们自我膨胀,牛根生用这种方式去提前打预防针。    家庭特训营    这个项目花了四个月的时间,针对所有中高管人员的家庭,特别是配偶进行培训。一周五天,每天三个小时,把中国传统文化、蒙牛文化中的精华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普及开
期刊
要海鸟,还是要珍珠  思维方式的差别    哲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海岛,岛上有很多沉积了多年的大颗珍珠,颗颗价值连城。可由于各种原因,谁也无法接近这个海岛,只有栖息在海岸附近的海鸟能飞行往来在这个岛上。   很多人慕名而来,并用枪支捕杀飞回岸边的海鸟。因为这种海鸟每到白天都会飞到岛上去吃光如明月的珍珠。   时间长了,海鸟渐渐地灭绝,即使剩下的几只也过得胆战心惊,只要一闻到人的气息,看到人的踪
期刊
2002年蒙牛企业文化手册完成后,2003年开始做宣贯,在蒙牛企业内部搞大培训、大竞赛,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2004年又开始回炉再造,2005年又开始新一轮的企业文化宣导。  针对文化理念的持续不断地回炉再造,蒙牛同时还配合了几个重要的文化落地手段。    商学院的文化培训    2003年年初,蒙牛成立了企业商学院,其最核心的职能就是实施企业内训,配合企业文化的宣贯执行,牛根生亲自担任商学院的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