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发酵过程中乳酸乳球菌乳亚种丁二酮变种发酵乳双乙酰的变化规律,并检测发酵乳样品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方法】采用邻苯二胺法,分别测定25,30℃培养4,8,12,
【机 构】
:
通化师范学院制药与食品科学系,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基金项目】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02EFN21230107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发酵过程中乳酸乳球菌乳亚种丁二酮变种发酵乳双乙酰的变化规律,并检测发酵乳样品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方法】采用邻苯二胺法,分别测定25,30℃培养4,8,12,24,36和48 h发酵乳中双乙酰的含量,用GC-MS方法测定了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结果】乳酸乳球菌乳亚种丁二酮变种发酵前期有大量双乙酰积累,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双乙酰含量逐步增加。通过GC-MS方法在发酵乳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共鉴定出19种成分,其中酯类4种、醇类1种、杂环化合物1种、短链挥发性脂肪酸5种、羰基化合物8种。【
其他文献
作者考虑了带梯度项的半线性抛物方程的柯西问题,在某些假定条件下得出解的生命周期.
【目的】研究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5~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81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9只鸡(公母各半),饲
【目的】建立银白杨(Populusalba)下胚轴高频再生体系,为银白杨遗传转化和推广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银白杨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诱导形成不定芽,探讨苗龄、接种方
【目的】探讨西北旱区春小麦最佳的水氮耦合形式。【方法】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阶段的水量分配以及氮肥处理对春小麦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用苦杏仁油制取生物柴油的方法和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酯交换法制取苦杏仁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组成
【目的】探索一套简单、易于操作的小尺度生态经济耦合效应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模型。【方法】基于生态经济协调理论,在继承传统指标的基础上,引用了2个创新性指标——能值可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系酸力水平对羔羊消化道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探索早期断奶羔羊日粮中酸化剂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7日龄萨能奶山羊羔羊(♂
【目的】确定黄瓜氮素营养缺乏诊断的最佳时期、最佳部位和临界浓度。【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氮素水平(0,70,140,210和280mg/kg)下,黄瓜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不
【目的】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的凋落叶分解动态,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方法】以秦岭火地唐林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锐齿栎(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