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制度创新:概念诠释、价值定位与基本原则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manj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制度创新与课程改革制度化、课程改革制度变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改革制度化是课程改革制度创新的前提,也是制度创新的应有之义。而课程改革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更迭,不一定伴随制度创新。课程改革制度创新是课程改革主体根据时代发展和改革需要,不断对相关制度进行构建、完善或者革新的过程。课程改革制度创新旨在以新的、更合理的制度来保障课程改革的秩序、激发课程改革的活力以及促进改革主体的发展。课程改革制度创新应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原则。我国的课程改革制度创新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科学开展,坚持中国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公共品格等基本原则,以确保我国课程改革的科学推进。
其他文献
审美是教学的本质维度之一。无论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还是作为教育活动的知识侧度,或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劳动,教学在本质上都应包含审美的维度。究其本质,人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本质上必然会进入对自身发展的享受和欣赏的境界,这就是教学的审美之维。教学的审美之维包括现象层面和本质层面,其中现象层面的教学美应当为其本质层面服务。没有学生的发展,任何花哨的教学美都毫无意义。审美维度的丧失,是教学异化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对女性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均有较大损害。目前,SUI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等做出诊断,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微创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盆底肌功能训练、激光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均有了较大发展并取得良好疗效。
文章通过阐述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现状,基于引力模型的相关设定进行变量的扩展,选择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FGLS估计法对中国和东盟水果出口贸易的具体因素进行了回归实证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两国间的地理距离、东盟各国人口总数以及人民币年平均汇率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水果出口贸易均有显著的影响。笔者根据相关的影响因素,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政策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胶东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是区内的主要矿化类型,前人对不同矿化类型成矿条件的差异性尚缺乏深入研究。对胶东3种矿化类型的代表性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不同矿化类型金矿床主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具有相似的岩相学特征,均发育H2O-CO2(Ⅱ-g型)、富CO2(ⅢCO2型)和水溶液包裹体(Ⅰ-l型和Ⅱ-l型)4种流体包裹体,均属于CO2-H2O-NaCl±C
<正>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1)的政策思路,努力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形成了“宏观-中观-微观”的多层次推进的政策体系框架。实践中,我国监管层已经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引导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强化对气候风险的防范
期刊
格罗斯曼的小说《人民是不朽的》的突出主题是战争伦理中的人民主题,表现为:爱与恨的科学。恨的科学包括:极力宣扬德军的非正义性或侵略性,并突出德军的庸俗、卑劣与邪恶,进而宣扬对敌的仇恨;爱的科学表现为对祖国的爱的具体化、人性化和文明化,包括:热爱故园或家乡,百姓对苏联红军官兵的爱,全民大团结友爱如兄弟,对历史与文化的爱。小说出色地运用抒情和政论的手法表现了这一主题。
<正>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亮点之一,是各门课程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对于广大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个新课题。当务之急,要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课程板块意义、开发策略和单元设计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凝聚更多共识。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板块意义作为各门课程的重要板块,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既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考虑,也有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的意味。
期刊
2022年是俄罗斯符号学家、文学家和文化学家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诞辰100周年,他在我国的传播和研究也已经过去三十年。回顾与总结既是对一代学术伟人的尊敬,也是对中国符号学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全面考察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在我国引介、接受之历史和现状,评估分析其本土化成就,预测其未来研究方向。
科学知识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本身便蕴含德性之维,助力个体获得正确观念和必备品格,是培养人类道德理性的重要载体。但在实际教育中,科学知识的德育价值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究其根源,专门化的学科设立把科学知识排除在道德教育之外,因科学知识自身特征导致其与道德发生脱离。此外,过于强调为知识而知识的教育缺陷同样也是引发科学知识与道德关系“破裂”的又一诱因。为实现科学知识的德育价值,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