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依据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如何在排球教学比赛中应用“特殊规则比赛法”进行论述。分析了不理想比赛情形下和锻炼组织配合意识、提高单项技能水平时的应用方法。在排球教学比赛中引入特殊规则,可以干预教学比赛情形,对学生的总体击球次数、总的回合数、比赛参与感、对抗感、乐趣感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应该在排球教学比赛环节加强推广。
关键词:排球;特殊规则;教学比赛
前言
高校公共排球课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目的是推广和普及排球运动,一般课时量较少,重在让学生认知和体验排球运动。在排球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比赛是很多教师都会安排的内容,通过教学比赛既能够让学生了解排球比赛的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技战术理解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又能够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增强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是较好的教學组织形式。但是依据日常教学经验和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是零基础学习排球课程,学生间的排球技能水平差异较大。在执行标准竞赛规则开展比赛的情境下,由于学生技术水平、战术意识和规则的理解程度的差异,教学比赛过程并不是一直保持理想状态,教学比赛也并未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让教学比赛能收到更好的练习效果,本文对在教学比赛中引入“特殊规则”而形成的“特殊规则比赛法”进行剖析,使之能够在公共排球课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更好的推广和普及排球运动。
1.“特殊规则”制定的方法与原则
教学比赛的组织不能过于简单机械,单调乏味的比赛只会起到反作用。当按照标准的竞赛规则进行教学比赛时,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比赛的回合数、感受的比赛趣味性和练习的效果等未能达到教师预想的状态时,那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引入一些“特殊规则”,采用“特殊规则”比赛法开展教学比赛。使教学比赛达到应有的效果。“特殊规则”的制定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标准规则加以改动,这是特殊规则的主要来源。二是引入全新的规则,这是特殊规则的重要补充。制定特殊规则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比赛参与感、比赛的回合数、两队的对抗性等因素。新的特殊规则应能让学生增加接触球的机会,增加攻防的回合数,增强参与感和对抗感。使学生的比赛参与感、对抗感和比赛乐趣达到最佳。这样最终才能达到锻炼实战能力的目的。
2.“特殊规则比赛法”在不理想比赛情形时的应用
不理想的比赛情形指的是击球次数少、回合数少、场面沉闷、无法反映排球运动应有的比赛形式的情形。通过实际教学中的观察总结出有以下几种类型:无回合的比赛情形、打羽毛球式的比赛情形、无轮转的比赛情形等。第一,无回合的比赛情形,特点是击球的次数少,球权交替少。假如某位同学发球较好,那么在教学比赛中就可能出现:一个人不断发球,而对手始终无法接好一传,无法组织好进攻,比赛仅在发球和接发球失误之间完成,大部分人都没有参与到比赛中去的情形。这主要是接发球基本共不扎实,取位差和接发球配合的默契差造成的。这种无回合型的比赛情形比较常见。而且这种情景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负面感受。第二,标准排球竞赛规则中允许在第一次击球时就将球击打向对方场区,因此就会出现另一种需要加以干预的情景,那就是两队像打羽毛球一样打排球,总是在第一次击球时就把球打向对方场区,没有尝试在本方场区组织和配合。这种情形下,虽然可能会有较多的回合,但学生的参与度也不足,也无法锻炼组织意识和配合意识。第三、部分学生在教学比赛中感觉轮转换位太麻烦,从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都是相同的位置进行比赛,或者是在中途固定位置进行余下的比赛。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体会不同位置的分工和职责,对学习也是不利的。以上各种情形都可以通过制定或引入“特殊规则”进行干预,改变不理想的状态。当出现无回合的比赛情形时,可以引入的特殊规则有:失分方发球规则,即由失分的一方进行发球,得分的一方接发球;每球轮换发球规则,即每人只发一次球就轮换。避免强力发球轮的冷场情况出现。这样参与发球的人数就变多了,有机会接发球的人数也多了。当出现打羽毛球式的比赛情形时,可以引入的特殊规则有:固定三次击球规则,即每队必须在第三次击球时才允许将球击打向对方。这样一来,队员必须将球先处理给同伴,参与击球的人数也就多了。
3.特殊规则比赛法在锻炼组织配合意识时的应用
排球比赛需要队员默契的配合才能打好,默契的配合又需要良好的组织配合意识和稳定细腻技术作为保障,但公共排球课学习阶段的学生大部分还不具备较好的配合意识和细腻技术,所以在教学比赛中可以通过引入特殊规则来进行学生组织配合意识的培养。比如引入固定次数击球规则,即每回合必须要击球三次;四次击球规则,即每队可进行最多四次击球;落地击球规则,即每队三次击球中允许球落地一次;后排无限制进攻规则,即允许后排队员在前排完成进攻性击球等等。以特殊规则逼迫学生主动进行两人或多人间的有组织的进攻。这些规则增加了触球的次数、扩宽了击球的空间,延长了活球时间,可以在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完成基本的配合。另外,为磨合某个轮次的阵型时,也可以引入特殊轮转规则,比如固定得分轮转规则,即得到固定分数(如5分)的得分后再进行轮转。
4.特殊规则比赛法在发展单项技能时的应用
在教学比赛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某一项的技能需要加强,或者是提前有针对性的安排锻炼某一项技能,也可以引入特殊规则,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某一项技术。比如引入得分翻倍规则,如拦网得分翻倍、扣球得分翻倍,跳发球得分翻倍等。再比如限制动作规则,要求在比赛中只允许垫球、传球或是扣球手法打球中特定的动作击球,这样对于单一技能的实战应用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价值。
小结
“特殊规则比赛法”并没有脱离规则的限制,只是服从的是特殊的规则。在应用该方法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排球技能水平,其次要了解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最后要做到灵活变换特殊规则,搭配特殊规则。才能发挥该方法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比赛的练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靖涵.排球竞赛规则修改的功能研究[J].运动精品,2018,(6):68-69.
[2]庄晓娜.四人制排球“特殊规则”比赛实验研究--基于六人制排球的对比[D].鲁东大学.2017年6月.
[3]邓闿林.排球运动发展中的哲学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19,(2):24-26.
关键词:排球;特殊规则;教学比赛
前言
高校公共排球课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目的是推广和普及排球运动,一般课时量较少,重在让学生认知和体验排球运动。在排球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比赛是很多教师都会安排的内容,通过教学比赛既能够让学生了解排球比赛的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技战术理解运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又能够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增强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是较好的教學组织形式。但是依据日常教学经验和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是零基础学习排球课程,学生间的排球技能水平差异较大。在执行标准竞赛规则开展比赛的情境下,由于学生技术水平、战术意识和规则的理解程度的差异,教学比赛过程并不是一直保持理想状态,教学比赛也并未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让教学比赛能收到更好的练习效果,本文对在教学比赛中引入“特殊规则”而形成的“特殊规则比赛法”进行剖析,使之能够在公共排球课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更好的推广和普及排球运动。
1.“特殊规则”制定的方法与原则
教学比赛的组织不能过于简单机械,单调乏味的比赛只会起到反作用。当按照标准的竞赛规则进行教学比赛时,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比赛的回合数、感受的比赛趣味性和练习的效果等未能达到教师预想的状态时,那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引入一些“特殊规则”,采用“特殊规则”比赛法开展教学比赛。使教学比赛达到应有的效果。“特殊规则”的制定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标准规则加以改动,这是特殊规则的主要来源。二是引入全新的规则,这是特殊规则的重要补充。制定特殊规则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比赛参与感、比赛的回合数、两队的对抗性等因素。新的特殊规则应能让学生增加接触球的机会,增加攻防的回合数,增强参与感和对抗感。使学生的比赛参与感、对抗感和比赛乐趣达到最佳。这样最终才能达到锻炼实战能力的目的。
2.“特殊规则比赛法”在不理想比赛情形时的应用
不理想的比赛情形指的是击球次数少、回合数少、场面沉闷、无法反映排球运动应有的比赛形式的情形。通过实际教学中的观察总结出有以下几种类型:无回合的比赛情形、打羽毛球式的比赛情形、无轮转的比赛情形等。第一,无回合的比赛情形,特点是击球的次数少,球权交替少。假如某位同学发球较好,那么在教学比赛中就可能出现:一个人不断发球,而对手始终无法接好一传,无法组织好进攻,比赛仅在发球和接发球失误之间完成,大部分人都没有参与到比赛中去的情形。这主要是接发球基本共不扎实,取位差和接发球配合的默契差造成的。这种无回合型的比赛情形比较常见。而且这种情景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负面感受。第二,标准排球竞赛规则中允许在第一次击球时就将球击打向对方场区,因此就会出现另一种需要加以干预的情景,那就是两队像打羽毛球一样打排球,总是在第一次击球时就把球打向对方场区,没有尝试在本方场区组织和配合。这种情形下,虽然可能会有较多的回合,但学生的参与度也不足,也无法锻炼组织意识和配合意识。第三、部分学生在教学比赛中感觉轮转换位太麻烦,从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都是相同的位置进行比赛,或者是在中途固定位置进行余下的比赛。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体会不同位置的分工和职责,对学习也是不利的。以上各种情形都可以通过制定或引入“特殊规则”进行干预,改变不理想的状态。当出现无回合的比赛情形时,可以引入的特殊规则有:失分方发球规则,即由失分的一方进行发球,得分的一方接发球;每球轮换发球规则,即每人只发一次球就轮换。避免强力发球轮的冷场情况出现。这样参与发球的人数就变多了,有机会接发球的人数也多了。当出现打羽毛球式的比赛情形时,可以引入的特殊规则有:固定三次击球规则,即每队必须在第三次击球时才允许将球击打向对方。这样一来,队员必须将球先处理给同伴,参与击球的人数也就多了。
3.特殊规则比赛法在锻炼组织配合意识时的应用
排球比赛需要队员默契的配合才能打好,默契的配合又需要良好的组织配合意识和稳定细腻技术作为保障,但公共排球课学习阶段的学生大部分还不具备较好的配合意识和细腻技术,所以在教学比赛中可以通过引入特殊规则来进行学生组织配合意识的培养。比如引入固定次数击球规则,即每回合必须要击球三次;四次击球规则,即每队可进行最多四次击球;落地击球规则,即每队三次击球中允许球落地一次;后排无限制进攻规则,即允许后排队员在前排完成进攻性击球等等。以特殊规则逼迫学生主动进行两人或多人间的有组织的进攻。这些规则增加了触球的次数、扩宽了击球的空间,延长了活球时间,可以在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完成基本的配合。另外,为磨合某个轮次的阵型时,也可以引入特殊轮转规则,比如固定得分轮转规则,即得到固定分数(如5分)的得分后再进行轮转。
4.特殊规则比赛法在发展单项技能时的应用
在教学比赛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某一项的技能需要加强,或者是提前有针对性的安排锻炼某一项技能,也可以引入特殊规则,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某一项技术。比如引入得分翻倍规则,如拦网得分翻倍、扣球得分翻倍,跳发球得分翻倍等。再比如限制动作规则,要求在比赛中只允许垫球、传球或是扣球手法打球中特定的动作击球,这样对于单一技能的实战应用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价值。
小结
“特殊规则比赛法”并没有脱离规则的限制,只是服从的是特殊的规则。在应用该方法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排球技能水平,其次要了解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最后要做到灵活变换特殊规则,搭配特殊规则。才能发挥该方法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比赛的练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靖涵.排球竞赛规则修改的功能研究[J].运动精品,2018,(6):68-69.
[2]庄晓娜.四人制排球“特殊规则”比赛实验研究--基于六人制排球的对比[D].鲁东大学.2017年6月.
[3]邓闿林.排球运动发展中的哲学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19,(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