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沂蒙。沂蒙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指的是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都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想当年,沂蒙男儿推着独轮车,带着煎饼大葱支援前线;沂蒙红嫂做军鞋、碾军粮、抬担架、救伤员,甚至用乳汁救治伤病员。沂蒙山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比为8∶1,即一个沂蒙人要养活8名战士!一句话,沂蒙儿女演绎了我党我军战争史上最壮观的军民深情。
把沂蒙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感人事迹,推而广之,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支持革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便历历在目。它们提醒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在心头打一个“死结”——群众情结。
领导干部为什么要有群众情结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情结,如家乡情结、恋母情结、母校情结、同学情结、战友情结等。情结是指人心中的感情纠葛,是一种深藏心底的感情。
许多情结是自然生成的。一个人与人、与物、与地相处时间久了,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情结,如师生情结。有些情结产生于人生的某些缺憾,某些久盼而不得的东西,如一个见不到母亲的弃儿,想象母亲就会成为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一个没有到过京城的人,有可能把到北京作为他的终生愿景,从而产生浓浓的首都情结。
相处也好,缺憾也罢,情结肯定与人生经历有关。在很多情况下,情结与人生经历成反比,相处时间越长,接触次数越多,越是缺乏情结。比如,从小就被父母逼着学钢琴的孩子,一旦获得独立,就可能抛弃钢琴,钢琴成了他儿时的痛苦记忆。
坦率地说,许多情结有与没有,关系并不大;但是有些情结有与没有,则非同小可了。比如,医生不能没有病人情结,干部不能没有群众情结。就领导干部而言,为什么必须要有群众情结?
首先,领导干部负的是群众责任。领导干部虽然也要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但最根本的是要对群众负责。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本质上就是要对群众负责。这是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一个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情结,怎么可能对群众负责呢?
其次,领导干部干的是群众事业。我们党是为人民的党,我们国家是为人民的国家,所以,党和国家的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无论是上级委派还是群众选举,都要我们干群众事业。舍此,领导干部没有别的事业。一个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情结,怎么可能干好群众事业呢?
再次,领导干部谋的是群众利益。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谋群众利益;领导干部的事业,也是谋群众利益。是不是全心全意谋群众利益,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对群众负责程度的标志;为群众谋利益的多少,是丈量一个领导干部事业大小的尺度。一个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情结,怎么可能谋群众利益呢?
最后,领导干部做的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指的是为群众的工作,是围绕群众做工作。领导干部做工作,做的应当都是为群众的工作,都应当围绕群众做工作。不为群众做工作,再忙也是瞎忙活;不围绕群众做工作,再累也是白忙活。比如,形式主义的工作、折腾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工作、劳民伤财的工作等,都是离群众万里的工作。一个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情结,怎么可能把力气都花在群众工作上呢?
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群众情结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情结,而是必须具备的情结。有了群众情结,还要不断强化这个情结;没有群众情结,必须抓紧培养这个情结。培养不起群众情结,就没有资格当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的群众情结是什么样的情结
如果说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群众情结,那么这个情结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或者说,一个领导干部怀有什么样的心理,才算具备了群众情结?
群众情结就是心系群众的情结。心系群众,就是心用在群众身上,把群众放在心上。心用在群众身上,就要全心全意,不能半心半意;把群众放在心上,就要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能放在无关紧要的位置。心系群众,就是情系群众,对群众充满感情,怀有深厚感情。对群众有感情,才能把心用在群众身上,把群众放在心上;对群众感情的深度,决定着把心用在群众身上的力度,决定着把群众放在心上的高度。对群众有感情,就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当亲人,是培养群众感情的好办法。
群众情结就是权为民用的情结。权,本该为民所用,因为权力就是让领导干部为人民而配备的,不是方便领导干部为自己而配备的。因此,权只能为民所用。如果权力不为人民所用,就会犯错,甚至犯罪。权不为民用,所犯错误不是小错误;权为己所用,所犯的罪更可能是大罪。一个人,从普通干部提拔为领导干部、从一个级别提拔到更高级别,被看作是进步。进步了,就要让好事更好,就要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权不为民所用而为己所用,就会被进步所害,还不如不进步。少数领导干部倒在干部生涯中的最高级别上,这种进步就是祸害。
群众情结就是敬畏群众的情结。群众是天,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是地,群众是我们生存的土壤和根基;群众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在领导干部心中应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要多看他们的脸色,看他们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我们用权的最高标准。有些领导干部,办事力求让各方满意,就是不求让群众满意;什么都敬畏,就是不敬畏群众;谁都不敢得罪,就不怕得罪群众,就是由于他们对群众缺乏敬畏之心。这种领导干部只能被群众所不齿。
群众情结是领导干部心头怎样的“死结”
群众情结必须是领导干部心头的“死结”。这个“死结”,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松动、不能消解的情结。
它不会因岗位的调整而松动。即使是岗位调整不理想,群众情结也不能有丝毫松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领导干部都要心系群众,都要权为民用,都要敬畏群众。
它不会因职务的升迁而减弱。因为职务升迁一级,离群众就远了一步;职务越高,越容易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高度警惕,做到职务越高,越要心系群众;职务越高,越要权为民用;职务越高,越要敬畏群众。
它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消退。哪怕已经59岁,也要把群众情结打成“死结”;群众情结要与领导生涯共始终。人總有老的时候,但无论多大年龄,只要在岗一天,都要为民一天。我喜欢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钟就要撞响,把工作做好,就是此意。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叶再春
把沂蒙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感人事迹,推而广之,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支持革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便历历在目。它们提醒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在心头打一个“死结”——群众情结。
领导干部为什么要有群众情结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情结,如家乡情结、恋母情结、母校情结、同学情结、战友情结等。情结是指人心中的感情纠葛,是一种深藏心底的感情。
许多情结是自然生成的。一个人与人、与物、与地相处时间久了,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情结,如师生情结。有些情结产生于人生的某些缺憾,某些久盼而不得的东西,如一个见不到母亲的弃儿,想象母亲就会成为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一个没有到过京城的人,有可能把到北京作为他的终生愿景,从而产生浓浓的首都情结。
相处也好,缺憾也罢,情结肯定与人生经历有关。在很多情况下,情结与人生经历成反比,相处时间越长,接触次数越多,越是缺乏情结。比如,从小就被父母逼着学钢琴的孩子,一旦获得独立,就可能抛弃钢琴,钢琴成了他儿时的痛苦记忆。
坦率地说,许多情结有与没有,关系并不大;但是有些情结有与没有,则非同小可了。比如,医生不能没有病人情结,干部不能没有群众情结。就领导干部而言,为什么必须要有群众情结?
首先,领导干部负的是群众责任。领导干部虽然也要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但最根本的是要对群众负责。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本质上就是要对群众负责。这是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一个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情结,怎么可能对群众负责呢?
其次,领导干部干的是群众事业。我们党是为人民的党,我们国家是为人民的国家,所以,党和国家的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无论是上级委派还是群众选举,都要我们干群众事业。舍此,领导干部没有别的事业。一个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情结,怎么可能干好群众事业呢?
再次,领导干部谋的是群众利益。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谋群众利益;领导干部的事业,也是谋群众利益。是不是全心全意谋群众利益,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对群众负责程度的标志;为群众谋利益的多少,是丈量一个领导干部事业大小的尺度。一个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情结,怎么可能谋群众利益呢?
最后,领导干部做的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指的是为群众的工作,是围绕群众做工作。领导干部做工作,做的应当都是为群众的工作,都应当围绕群众做工作。不为群众做工作,再忙也是瞎忙活;不围绕群众做工作,再累也是白忙活。比如,形式主义的工作、折腾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工作、劳民伤财的工作等,都是离群众万里的工作。一个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情结,怎么可能把力气都花在群众工作上呢?
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群众情结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情结,而是必须具备的情结。有了群众情结,还要不断强化这个情结;没有群众情结,必须抓紧培养这个情结。培养不起群众情结,就没有资格当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的群众情结是什么样的情结
如果说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群众情结,那么这个情结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或者说,一个领导干部怀有什么样的心理,才算具备了群众情结?
群众情结就是心系群众的情结。心系群众,就是心用在群众身上,把群众放在心上。心用在群众身上,就要全心全意,不能半心半意;把群众放在心上,就要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能放在无关紧要的位置。心系群众,就是情系群众,对群众充满感情,怀有深厚感情。对群众有感情,才能把心用在群众身上,把群众放在心上;对群众感情的深度,决定着把心用在群众身上的力度,决定着把群众放在心上的高度。对群众有感情,就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当亲人,是培养群众感情的好办法。
群众情结就是权为民用的情结。权,本该为民所用,因为权力就是让领导干部为人民而配备的,不是方便领导干部为自己而配备的。因此,权只能为民所用。如果权力不为人民所用,就会犯错,甚至犯罪。权不为民用,所犯错误不是小错误;权为己所用,所犯的罪更可能是大罪。一个人,从普通干部提拔为领导干部、从一个级别提拔到更高级别,被看作是进步。进步了,就要让好事更好,就要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权不为民所用而为己所用,就会被进步所害,还不如不进步。少数领导干部倒在干部生涯中的最高级别上,这种进步就是祸害。
群众情结就是敬畏群众的情结。群众是天,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是地,群众是我们生存的土壤和根基;群众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在领导干部心中应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要多看他们的脸色,看他们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我们用权的最高标准。有些领导干部,办事力求让各方满意,就是不求让群众满意;什么都敬畏,就是不敬畏群众;谁都不敢得罪,就不怕得罪群众,就是由于他们对群众缺乏敬畏之心。这种领导干部只能被群众所不齿。
群众情结是领导干部心头怎样的“死结”
群众情结必须是领导干部心头的“死结”。这个“死结”,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松动、不能消解的情结。
它不会因岗位的调整而松动。即使是岗位调整不理想,群众情结也不能有丝毫松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领导干部都要心系群众,都要权为民用,都要敬畏群众。
它不会因职务的升迁而减弱。因为职务升迁一级,离群众就远了一步;职务越高,越容易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高度警惕,做到职务越高,越要心系群众;职务越高,越要权为民用;职务越高,越要敬畏群众。
它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消退。哪怕已经59岁,也要把群众情结打成“死结”;群众情结要与领导生涯共始终。人總有老的时候,但无论多大年龄,只要在岗一天,都要为民一天。我喜欢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钟就要撞响,把工作做好,就是此意。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叶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