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古代人民生活、情感的积淀和生存的记录,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真实再现与表达。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这一任务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教好文言文,关键在于教会学生阅读和记忆。
一、以个性阅读作为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个性阅读为教学思路,分文体讲析“讲读课”中的精彩段落,阅读教学中则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顺序进行训练,从实例中归纳出各类文体阅读的要诀。例如:教学《廉颇蔺如列传》一文时,以个性阅读为教学思路,贯穿“预读—抄读—解读—品读”四步阅读环节,先让学生阅读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进行预读;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勾画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并抄在笔记本上进行合作探究,再让学生根据辅助材料和教师的引导摘抄,进行抄读;第三步,以抄读为基础,学生对字词句理解后,再将它们放回文中,利用古汉语常识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口头翻译课文片段,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家的观点、态度或思想感情,完成解读;第四步,教师设计问题,从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达技巧、语言艺术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品读。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分析阅读的能力。
二、以整体阅读作为教学方法
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很多,但应从整体上来把握。文言文整体阅读是指在课堂组织阅读教学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文章的整体,即把文章视为一个格式塔,对文章的结构、思路、主要内容做整体的把握,而不是肢解式的机械分析和知识性分析,也不是单纯地咬文嚼字。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着眼于“整体”,即整体的初步感知,再借助“整体”的“完形”去鸟瞰“部分”,把握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着力于“整合”,形成对文本内蕴的深层理解。下面以《勾践灭吴》一文的教学来说明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第一,请学生利用已掌握和觅得的信息介绍及解说课题,初步了解课文的整体信息。第二,在学生自己熟读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回答练习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这是学生通过文章的脉络,沿着作者的思路,进入文本的情景。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思路就初步掌握了。练习的设计基本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当然是作者架构文章的关键,自然也是引领学生梳理文章的枢纽。第三,请学生归纳文章各自然段的段意,说说它们在整体中的意义和作用。第四,请学生自主交流,相互献疑、析疑、答疑,立足篇章语境去感知关键的语义。第五,请学生语译全文,评价勾践。这种整体阅读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篇章结构,还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记忆文言文的能力。
三、以诵读作为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
重视诵读是由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语言的精首先是读,因为只有诵读才能形成记忆,只有诵读才能形成语感。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与背诵呢?
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寻求不同的背诵思路。叙述性文章,可按事情发展的过程、主要情节或抓关键性的词语进行背诵。如背诵《兰亭集序》,第—段可引导学生按“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天气—感受”这样的事件叙述过程背诵,而后指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从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然后引导学生按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的过程背诵。说明性文章可按上下左右、内外远近、先后主次等说明层次来记忆。如《核舟记》,先记下“王叔远—舟首尾,船头—船尾—船背—通计”几个表顺序的词语,然后加以补充。议论性文章可抓住论点、论据、或中心句来记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可告诉学生:先提论点,后找论据,论证要分明,先论地利胜天时,再论人和是核心,最后总结得论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也可以通过理清思路来记忆。如背诵《过秦论》最后三段。教师分析第三段: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绩,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一统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统一天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六个方面的铺叙:一是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二是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三是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四是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五是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六是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这些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第五段先对比论述秦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样学生背起来就快捷得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文言文阅读和记忆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以上方法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实践证明,学生读得快,记得牢,忆得准,效果良好。
一、以个性阅读作为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个性阅读为教学思路,分文体讲析“讲读课”中的精彩段落,阅读教学中则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顺序进行训练,从实例中归纳出各类文体阅读的要诀。例如:教学《廉颇蔺如列传》一文时,以个性阅读为教学思路,贯穿“预读—抄读—解读—品读”四步阅读环节,先让学生阅读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进行预读;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勾画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并抄在笔记本上进行合作探究,再让学生根据辅助材料和教师的引导摘抄,进行抄读;第三步,以抄读为基础,学生对字词句理解后,再将它们放回文中,利用古汉语常识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口头翻译课文片段,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家的观点、态度或思想感情,完成解读;第四步,教师设计问题,从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达技巧、语言艺术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品读。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分析阅读的能力。
二、以整体阅读作为教学方法
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很多,但应从整体上来把握。文言文整体阅读是指在课堂组织阅读教学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文章的整体,即把文章视为一个格式塔,对文章的结构、思路、主要内容做整体的把握,而不是肢解式的机械分析和知识性分析,也不是单纯地咬文嚼字。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着眼于“整体”,即整体的初步感知,再借助“整体”的“完形”去鸟瞰“部分”,把握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着力于“整合”,形成对文本内蕴的深层理解。下面以《勾践灭吴》一文的教学来说明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第一,请学生利用已掌握和觅得的信息介绍及解说课题,初步了解课文的整体信息。第二,在学生自己熟读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回答练习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这是学生通过文章的脉络,沿着作者的思路,进入文本的情景。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思路就初步掌握了。练习的设计基本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当然是作者架构文章的关键,自然也是引领学生梳理文章的枢纽。第三,请学生归纳文章各自然段的段意,说说它们在整体中的意义和作用。第四,请学生自主交流,相互献疑、析疑、答疑,立足篇章语境去感知关键的语义。第五,请学生语译全文,评价勾践。这种整体阅读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篇章结构,还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记忆文言文的能力。
三、以诵读作为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
重视诵读是由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语言的精首先是读,因为只有诵读才能形成记忆,只有诵读才能形成语感。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与背诵呢?
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寻求不同的背诵思路。叙述性文章,可按事情发展的过程、主要情节或抓关键性的词语进行背诵。如背诵《兰亭集序》,第—段可引导学生按“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天气—感受”这样的事件叙述过程背诵,而后指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从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然后引导学生按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的过程背诵。说明性文章可按上下左右、内外远近、先后主次等说明层次来记忆。如《核舟记》,先记下“王叔远—舟首尾,船头—船尾—船背—通计”几个表顺序的词语,然后加以补充。议论性文章可抓住论点、论据、或中心句来记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可告诉学生:先提论点,后找论据,论证要分明,先论地利胜天时,再论人和是核心,最后总结得论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也可以通过理清思路来记忆。如背诵《过秦论》最后三段。教师分析第三段: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绩,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一统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统一天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六个方面的铺叙:一是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二是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三是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四是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五是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六是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这些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第五段先对比论述秦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样学生背起来就快捷得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文言文阅读和记忆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以上方法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实践证明,学生读得快,记得牢,忆得准,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