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期间血小板活化状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心肺转流(CPB)体外循环期间血小板活化状态的临床意义,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在CPB下行心内修补术的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P-选择素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变化,并与试管内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转流中和手术结束时血小板P-选择素和凝血酶敏感蛋白较术前明显增加 (P<0.05),血小板总数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而试管内试验结果与之不符。结果表明,体外循环期间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总数减少,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P-选择素和凝血酶敏感蛋白代偿性增加,但由于血小板
其他文献
为深入研究低温对肝门区域组织及Glisson 管道的影响,将16只小猪随机分为2组,用冷冻头对实验组第一肝门部进行3min的深低温冷冻,对照组仅阻断肝门3min。术后通过血清学、核素扫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后频域系数的特征以及水印图像数据的奇偶性盲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将图像进行两级小波变换,根据LL2中数据特点和水印数据的奇偶性在HL2、LH2、HH2嵌入水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谐波小,电压利用率高,是一种先进的调制方法。在TI的电机控制芯片TMS320LF2407A上产生SVPWM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分析SVP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需静脉输液达1周以上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60例采用头
为探讨颌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修复问题,选择120例颌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不同时期进行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后一周内GCS评分的变化及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应用DHS对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病例进行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骨折
为探讨先天性静脉畸形、组织肥大综合征(KTS)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对44例KTS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检查,部分行光电容积描记(PPG)检查.非手术治疗1
松龄血脉康胶囊能调节脂肪代谢,阻止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络合参与血管平滑肌收缩过程中酶的金属离子,使小动脉扩张,有极好的降压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