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如何能独树一帜,做出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一直是让餐厅老板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问题。然而,一个普普通通的重庆姑娘从喜欢吃,到吃不着再到自己做,凭借着一个资深食客特有的感悟,走上了一条在外人眼里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创业之路。并且很快就脱颖而出,不但成为火锅界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为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
“排轮子”,好吃嘴的揪心事
我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2008年大学毕业之后就在一家单位从事办公室管理工作。外地人都说,重庆人吃火锅吃得稀奇、邪乎。大油、大辣,再加上杂七杂八各种佐料,一把旺火烧得油汤蹿起老高,一群人围坐四周,大吃大嚼,山呼海啸,情绪比翻腾不息的油汤还火暴。
我也不例外,只要说起吃火锅,我就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火锅,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火锅店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在重庆,无论哪个季节、哪一天、哪一时辰,从任何一个火锅店门外望进去,几乎都能看到一桌子、一桌子的人围炉举箸,大盅饮酒,大碗吃肉,七荤八素吃得不亦乐乎。
一天傍晚,刚下班的我就急匆匆地往跟朋友们约好的火锅店赶。原因只有一个,去晚了没位置了,要排队等位置。待我紧赶慢赶地来到火锅店,老远就看到朋友们都站在瑟瑟寒风中东张西望。果然,还是来晚了。大家平常都要上班,下班之后再找火锅店基本上每次都是没有座位了。只能傻傻地在门口等一、两个小时,等待下一轮的饕餮大餐。
晚上回到家,我漫不经心地半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突然,里面提到一个大学生创业失败,靠送外卖为生的事情。“要是火锅也能送外卖,该有多好啊!”我不由自主地嘀咕了一声。
外卖火锅!我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我同样在为吃火锅,等座位排轮子的事情烦恼。要是能想个办法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搞不好能赚大钱。第二天,我就开始不断地在网络上查找这方面的资料。一个“远大且宏伟”的计划,开始在我心里慢慢酝酿并且逐渐成形。
“送火锅”,餐饮界的大新闻
2010年春节之后,我就辞职开始了自己“钱途未卜”的创业生活。我是一个个性倔强的女孩子,我认定的事情就会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
揣着自己积攒的加上找亲戚朋友借来的一共不到10万块钱,我就毫不犹豫的租下了一家门面中等,位置偏僻,价格较低的餐厅,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把自己已经谋划好的“外卖火锅”计划实施起来。
我租的店铺面积只有五十多个平方米,但有一个好处是由于位置不在主要街道,所以门口就可以利用起来摆上几张桌子,并且还不用担心城管之类的骚扰。同时,由于我的目标就是奔着“火锅外卖”去的。于是,还在后厨留下了较大面积的空间作为工作、菜品加工使用。
实际上,不论怎么变换经营模式,说到底火锅生意关键还是看味道。在请厨师这件事情上,我就显得非常大方,不惜花“重金”挖来了一名本地小有名气的火锅师傅。
此外,“火锅外卖”还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麻烦就是菜品如何包装、运输的问题。如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卖出去的菜品,是否新鲜,是否干净都是跟我生意性命攸关的事情。几番思量之后,我买回来一台真空包装机。各种菜品,在经过漂洗干净之后一律用塑料袋进行真空包装。这样就完全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火锅店的档次和品味。
“外卖火锅”的锅底,厨师提前秘制好之后,按照大锅、中锅、小锅的分量分别用加厚型食品袋封口装好。待将整套“火锅外卖”送到顾客家里的时候,再现场开封。这样即保证了锅底的风味又除去了传统火锅里面各种佐料过多,反复沸腾之后影响锅底颜色的弊病,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渣。另外,还考虑到久煮之后,锅底汤汁减少的问题,我还特意配备了高汤用同样的方式包装一并送到顾客家中。
“外卖火锅”要上门为消费者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从送货员,到服务员,从语言,到动作,甚至细化到表情我都事无巨细,全方位亲自把关。但是,由于招聘来的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都是农村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的,高中毕业的基本上都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为此,我还请来了专门的礼仪老师给他们讲了几次课。可谓是颇费周折,培训所花费的时间也是其他火锅店、餐厅的数倍。
万事俱备之后,我的火锅外卖生意就“轰轰烈烈”地开张了。
“在战斗中成长”,偏路子也能赚大钱
开业的当天晚上,我就迎来了第一笔“火锅外卖”的生意。顾客是我的几个大学同学,为了给我捧场专门定的。虽然说顾客是熟悉的人,但由于是第一次不但员工们很紧张,我也非常紧张。领着服务员,我们就敲开了我同学家的大门。
虽然已经在店里进行过很多次预演、排练。但是到了现场,我们仍然略显笨拙。一会是不小心把碗筷碰掉了,一会又是把汤料溢出了。最搞笑的是,当我们七手八脚把所有工作做好,锅底、菜品全部各就各位之后。我才突然发现,桌布还在箱子里忘记铺上了。这不得不又全部重来一次,旁边的几个同学也看得哈哈大笑。
开业一个月以后,店堂里的生意不温不火,“火锅外卖”的生意却非常冷清,一个星期碰巧能有一两个消费者订购。这让我非常郁闷,照这样下去不但赚大钱的希望落空,搞不好还会赔个稀里哗啦。
遇到了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我琢磨来琢磨去,感觉还是“火锅外卖”这个概念没有宣传出去。“酒好也怕巷子深”,在这个信息泛滥,快餐文化横流的氛围中,我的生意却在依靠顾客口碑相传,显然已经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了。于是,我又咬牙拿出了最后的一点“箱底钱”。印刷了一些精美的广告传单让人到闹市区去散发,同时又在本地小报上发布广告,并且还进行了短信群发的宣传。
大规模的宣传、推广虽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订购“火锅外卖”的顾客却开始逐渐增多了起来。
一天,一个顾客订购了一桌火锅。当送货员把相应的锅底、菜品、餐具送上门去的时候,意外却出现了。原来,这位顾客是典型的“懒惰”型单身男人。据说是一家公司的白领,但家里居然从来不煮饭,连炉子都没有一个。眼看这生意要泡汤,我灵机一动骑上自己的电瓶车,穿街走巷把自己家的电磁炉送到了顾客的家里。
这件意外的事情,让我感悟颇多。追逐时尚、新奇基本上是年轻人的专利。也是我“火锅外卖”生意的主要消费群体。但是,目前漂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一代自己煮饭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在饭馆、餐厅解决。没有生活必需的锅碗瓢盆、炉子等也是常态。于是,我立即跑到批发市场买回来10个电磁炉,免费给顾客提供。花费不到2000块钱,却解决了我和顾客之间的麻烦。并且一个电磁炉能用好几年,电费也不用我掏,算来也几乎占不到任何的成本。
就在我“火锅外卖”生意逐渐顺风顺水地开展起来的时候,更大的惊喜接踵而来。无孔不入的报纸记者,很快就把“火锅外卖”的生意作为山城的一个奇特新闻进行了报道。媒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见报的当天我的订餐电话就差点被打爆。接下来的生意就真正火爆了起来,平均每天能有二三十单“外卖火锅”的生意。我没有刻意的炒作,却意外“被炒作”了起来。这似乎是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2010年10月份盘点,我当月一共卖出了1183桌“外卖火锅”。销售收入在二十多万元,毛利大约5万左右。在创业的路上,我曾经迷茫,曾经前途未卜。但是,人生总是蕴藏着无尽的意外和惊喜,“闯”的精神让我赢得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同时也“顺便”赚了个盆满钵满。责编/昕莉
“排轮子”,好吃嘴的揪心事
我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2008年大学毕业之后就在一家单位从事办公室管理工作。外地人都说,重庆人吃火锅吃得稀奇、邪乎。大油、大辣,再加上杂七杂八各种佐料,一把旺火烧得油汤蹿起老高,一群人围坐四周,大吃大嚼,山呼海啸,情绪比翻腾不息的油汤还火暴。
我也不例外,只要说起吃火锅,我就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火锅,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火锅店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在重庆,无论哪个季节、哪一天、哪一时辰,从任何一个火锅店门外望进去,几乎都能看到一桌子、一桌子的人围炉举箸,大盅饮酒,大碗吃肉,七荤八素吃得不亦乐乎。
一天傍晚,刚下班的我就急匆匆地往跟朋友们约好的火锅店赶。原因只有一个,去晚了没位置了,要排队等位置。待我紧赶慢赶地来到火锅店,老远就看到朋友们都站在瑟瑟寒风中东张西望。果然,还是来晚了。大家平常都要上班,下班之后再找火锅店基本上每次都是没有座位了。只能傻傻地在门口等一、两个小时,等待下一轮的饕餮大餐。
晚上回到家,我漫不经心地半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突然,里面提到一个大学生创业失败,靠送外卖为生的事情。“要是火锅也能送外卖,该有多好啊!”我不由自主地嘀咕了一声。
外卖火锅!我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我同样在为吃火锅,等座位排轮子的事情烦恼。要是能想个办法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搞不好能赚大钱。第二天,我就开始不断地在网络上查找这方面的资料。一个“远大且宏伟”的计划,开始在我心里慢慢酝酿并且逐渐成形。
“送火锅”,餐饮界的大新闻
2010年春节之后,我就辞职开始了自己“钱途未卜”的创业生活。我是一个个性倔强的女孩子,我认定的事情就会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
揣着自己积攒的加上找亲戚朋友借来的一共不到10万块钱,我就毫不犹豫的租下了一家门面中等,位置偏僻,价格较低的餐厅,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把自己已经谋划好的“外卖火锅”计划实施起来。
我租的店铺面积只有五十多个平方米,但有一个好处是由于位置不在主要街道,所以门口就可以利用起来摆上几张桌子,并且还不用担心城管之类的骚扰。同时,由于我的目标就是奔着“火锅外卖”去的。于是,还在后厨留下了较大面积的空间作为工作、菜品加工使用。
实际上,不论怎么变换经营模式,说到底火锅生意关键还是看味道。在请厨师这件事情上,我就显得非常大方,不惜花“重金”挖来了一名本地小有名气的火锅师傅。
此外,“火锅外卖”还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麻烦就是菜品如何包装、运输的问题。如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卖出去的菜品,是否新鲜,是否干净都是跟我生意性命攸关的事情。几番思量之后,我买回来一台真空包装机。各种菜品,在经过漂洗干净之后一律用塑料袋进行真空包装。这样就完全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火锅店的档次和品味。
“外卖火锅”的锅底,厨师提前秘制好之后,按照大锅、中锅、小锅的分量分别用加厚型食品袋封口装好。待将整套“火锅外卖”送到顾客家里的时候,再现场开封。这样即保证了锅底的风味又除去了传统火锅里面各种佐料过多,反复沸腾之后影响锅底颜色的弊病,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渣。另外,还考虑到久煮之后,锅底汤汁减少的问题,我还特意配备了高汤用同样的方式包装一并送到顾客家中。
“外卖火锅”要上门为消费者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从送货员,到服务员,从语言,到动作,甚至细化到表情我都事无巨细,全方位亲自把关。但是,由于招聘来的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都是农村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的,高中毕业的基本上都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为此,我还请来了专门的礼仪老师给他们讲了几次课。可谓是颇费周折,培训所花费的时间也是其他火锅店、餐厅的数倍。
万事俱备之后,我的火锅外卖生意就“轰轰烈烈”地开张了。
“在战斗中成长”,偏路子也能赚大钱
开业的当天晚上,我就迎来了第一笔“火锅外卖”的生意。顾客是我的几个大学同学,为了给我捧场专门定的。虽然说顾客是熟悉的人,但由于是第一次不但员工们很紧张,我也非常紧张。领着服务员,我们就敲开了我同学家的大门。
虽然已经在店里进行过很多次预演、排练。但是到了现场,我们仍然略显笨拙。一会是不小心把碗筷碰掉了,一会又是把汤料溢出了。最搞笑的是,当我们七手八脚把所有工作做好,锅底、菜品全部各就各位之后。我才突然发现,桌布还在箱子里忘记铺上了。这不得不又全部重来一次,旁边的几个同学也看得哈哈大笑。
开业一个月以后,店堂里的生意不温不火,“火锅外卖”的生意却非常冷清,一个星期碰巧能有一两个消费者订购。这让我非常郁闷,照这样下去不但赚大钱的希望落空,搞不好还会赔个稀里哗啦。
遇到了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我琢磨来琢磨去,感觉还是“火锅外卖”这个概念没有宣传出去。“酒好也怕巷子深”,在这个信息泛滥,快餐文化横流的氛围中,我的生意却在依靠顾客口碑相传,显然已经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了。于是,我又咬牙拿出了最后的一点“箱底钱”。印刷了一些精美的广告传单让人到闹市区去散发,同时又在本地小报上发布广告,并且还进行了短信群发的宣传。
大规模的宣传、推广虽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订购“火锅外卖”的顾客却开始逐渐增多了起来。
一天,一个顾客订购了一桌火锅。当送货员把相应的锅底、菜品、餐具送上门去的时候,意外却出现了。原来,这位顾客是典型的“懒惰”型单身男人。据说是一家公司的白领,但家里居然从来不煮饭,连炉子都没有一个。眼看这生意要泡汤,我灵机一动骑上自己的电瓶车,穿街走巷把自己家的电磁炉送到了顾客的家里。
这件意外的事情,让我感悟颇多。追逐时尚、新奇基本上是年轻人的专利。也是我“火锅外卖”生意的主要消费群体。但是,目前漂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一代自己煮饭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在饭馆、餐厅解决。没有生活必需的锅碗瓢盆、炉子等也是常态。于是,我立即跑到批发市场买回来10个电磁炉,免费给顾客提供。花费不到2000块钱,却解决了我和顾客之间的麻烦。并且一个电磁炉能用好几年,电费也不用我掏,算来也几乎占不到任何的成本。
就在我“火锅外卖”生意逐渐顺风顺水地开展起来的时候,更大的惊喜接踵而来。无孔不入的报纸记者,很快就把“火锅外卖”的生意作为山城的一个奇特新闻进行了报道。媒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见报的当天我的订餐电话就差点被打爆。接下来的生意就真正火爆了起来,平均每天能有二三十单“外卖火锅”的生意。我没有刻意的炒作,却意外“被炒作”了起来。这似乎是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2010年10月份盘点,我当月一共卖出了1183桌“外卖火锅”。销售收入在二十多万元,毛利大约5万左右。在创业的路上,我曾经迷茫,曾经前途未卜。但是,人生总是蕴藏着无尽的意外和惊喜,“闯”的精神让我赢得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同时也“顺便”赚了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