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乳腺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kdkfjkld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乳腺癌代谢产物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乳腺癌代谢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方法 通过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代谢组学技术在识别乳腺癌高危人群、监测肿瘤进展情况和评估放化疗反应方面的应用.结果 随着高分辨率、高敏感度和高通量生物分析平台技术的研发进展,代谢组学凭借其独特视角和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研究领域,能更精确、系统和动态地监测宿主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结论 代谢组学技术为乳腺癌的一级预防、早期筛查诊断和优化治疗策略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0 前言rn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缺乏能显示腹膜后间隙的检查设备,腹膜后间隙的疾病一直是诊断的难点[1].在腹部CT和腹部MR进入临床后,使得医生能清楚了解患者的腹膜后结构,极大地推动了腹膜后间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1-2].经过40年来诸多学者的研究,腹膜后间隙结构的影像解剖已经较为明了[2],但是很多年轻医生对腹膜后间隙结构的理解仍较为粗糙.对于年轻医生而言,掌握腹膜后间隙的解剖结构影像表现和通连关系有助于理解腹膜后间隙的疾病(如肿瘤、感染、炎症、出血等)在间隙之间扩散的方式和途径,帮助临床治疗
期刊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最终主战场,其危害巨大,可诱发各类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正式将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定义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40%~49%的心力衰竭,旨在细化心力衰竭的分类,加强临床工作者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的重视,促进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目前关于HFmrEF的病理生理学、治疗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治疗等方面分别阐述HFmrEF患者的特点,发现HFmrEF更像是介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