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次设备升级,团员们都拥有了心仪的机器:团长的nikon D50、副团长、闲云大师的nikonD300\D70s,方董的canon 20D,而一向对摄像情有独钟的团员爱视·李,也淘汰了标清DV,换上了JVC刚上市的HD7高清摄像机。2007年8月2目,骑兵团15名团员,满怀对红军过草地的壮举以及高原藏羌民族的风情向往,收拾行囊,踏上了川西北的艰苦征程……
8月3日,成都至红原,行驶里程:433公里,最高海拔:3400米,关注指数:3
第一天的行程是大家没有预料到的,沿途山体滑坡,修路,改道,塞车现象屡见不鲜。不过大家仍然兴致勃勃地看到了桃平羌寨。到了红原县城时,好多人都有高原反应。不过大家都能坚持住,不放过每一片美丽的景色。
红原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红原县84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辽阔优美的湿地草原风光,气势雄伟的雪山森林景观,还有悲壮动人的红军长征文化,浩瀚神秘的宗教文化,绚丽多彩的藏乡风情。
红原草原的美在月亮湾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离红原县城仅2公里的一片开阔草地上,白河呈“s”形蜿蜒流过,如同天上的一弯新月,故而得名“月亮湾”。近处绿草茵茵,远处山峦叠黛,蓝天白云,弯弯流水,伫立在河边的马匹,使草原更显得格外的静谧。红原大草原就像一个温婉秀丽的藏家女子静静地伫立着,没有夺目的漂亮,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8月4日,5日,红原—唐克—诺尔盖,行驶里程:300公里,最高海拔:3200米,关注指数:4
若尔盖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属四川和青海、甘肃三省结合部,系阿坝州四个草地县之一。黄河自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冰川中涓涓流出,在三省交界处蜿蜒徘徊于唐克金银滩,绕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又折向西北流入甘肃省、青海省。由于唐克金银滩地势平坦,河面开阔,水势平缓,河中沙洲点点。这里,就是九曲黄河的第一弯。
九曲黄河第一弯,水天一碧,碧波连秀,四时景色,变化万千,风景十分秀丽。登上索克藏寺背后播箭的山顶,运眺九曲黄河第一弯,黄河仿佛从天边曲曲绕绕一路走来,没有气势磅礴,没有浊浪滔天,听不到。晾涛拍岸的涛声,也看不到高出地表的堤岸,始终情意绵绵地弯曲迂回于唐克金银滩,犹如一道道流畅的飘带,在天地之问,跃动着音乐般的韵律和美感。在不同的天气,那一道道流畅的飘带的颜色始终变化莫测,构成了一幅既美丽动人,又神秘奇妙的图画。
若尔盖热尔大草原地处全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湿地——若尔盖湿地,纵横数十公里,浩原沃野,广袤无垠,是中国最大最平坦的湿地草原。原野绿草如茵,簇簇野花,五彩斑澜,活蹦乱跳的牛羊,如散落在草原的颗颗珍珠。草原上鸥翔鹤舞、水草丰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还是当年红军九大元帅带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地方,至今还耸立着一块纪念碑。
花湖(美朵湖)位于若尔盖热尔大草原中部腹地,是镶嵌在草原上的蓝宝石,浮光跃金,一碧万顷,湖岸边芦苇革丰茂。黄鸭、溪鸥,黑颈鹤常栖于湖畔,嬉水自乐,早獭,灰兔穿梭出没。天鹅、白鹤黑颈鹤成群结队,或舞姿翩翩,或翱翔于蓝天,欢快的百灵鸟在空中翻飞,身临其境,犹如进入梦幻的动物王国。壮观的草原蜃景更是妙不可言。
瓦切在藏语里是“大帐篷”的意思。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故事:传说格萨尔王征服两个妖魔于此地,一大一小乌龟将其各压一个山包,大的山包即为“瓦切”,小的为“瓦穷”,之后,人们将这里作为当地的地名。1982年和1986年,十世班禅前后两次来川藏视察传经说法,大师圆寂后,虔诚的信徒为纪念这位宗教爱国大师,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净土上始建佛塔,祈望早日寻找转世灵童,让雄鹰高翔,法号长鸣。
瓦切的塔林以白塔为主,经常有藏民来转经,祈求平安吉祥。而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
8月6日,唐克至阿坝,行驶里程:210公里,最高海拔:3300米,关注指数:4.5
在阿坝县城西北角,有一座著名的寺庙:格尔登寺。该寺始建于同治9年(1870年),它具有130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县规模最大的藏优越性佛教格鲁派寺院。现今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有僧人1000多人,大小活佛14人。拥有大经堂,正佛殿、佛塔,释迦牟尼佛像、护法神庙等一批宝贵文物建筑。可同时容纳数千僧民诵经,祈祷,是藏区屈指可数的大型寺庙。不仅如此,在工农红军长征时期,该寺还曾经作为红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在阿坝县城东侧,同样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寺庙赛格寺。它是全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庙。自从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对觉囊派实施改宗后,各地寺庙逐渐消亡,唯有这里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十分兴盛。寺内有许多藏密气功等神秘宗教现象,该寺燃灯节、酥油花会十分著名,也有一些很特别的戒规,比如:女性每年有49天是不允许进入寺庙范围以内的。
8月7日,8日,阿坝-马尔康-色达,行驶里程:500公里,最高海拔:4000米,关注指数:5
色达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川西地槽系巴颜喀拉山褶皱带,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日照充足,为高原季风性气候,有着草原、湖泊、河流以及绚丽多姿的藏族风情。
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常住的喇嘛有两万多人。每遇有佛事活动人数还会增加,最多时可达四万多人。这里的僧舍很壮观,其庞大的阵势往往令人目瞪口呆。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成千上万喇嘛和尼姑的宿舍,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生机和祥和气氛。
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一百圈就能够好;下面一层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
离五明佛学院不到2公里,蓝天白云之下,丛山绿岭之颠,有一座白塔,据传是当年为格萨尔王修建的。白塔旁边是一块用水泥砌成的平台,这里就是著名的“天葬台”。天葬,是藏族人民处理人类死亡后事的一种仪式,即:将死者遗体进行分解,然后由秃鹫争相吃掉。秃鹫在藏民眼里是“天神”,它可以自由往返于天地之间,而且除人类捕杀以外,很难发现秃鹫的尸体和粪便,所以藏族人认为死后被秃鹫争食,可以迅速将人的灵魂带入上天,进入极乐世界。虽然在我们眼里,这样的仪式有些残忍,但在藏民看来,这是人们德道升天、灵魂转世的最好途径!
8月9日,10日,色达-马尔康-成都,行驶里程:600公里,最高海拔:2800米,关注指数:4
在马尔康县城以东,距离县城2公里处,便是著名的卓克基土司官寨。与官寨隔水相望的西索民居,不仅景色秀丽,而且建筑风格甚为奇妙,属嘉绒藏族民居建筑传统保留最完善、最典型的藏寨之一。
西索民居位于纳足沟口、山间溪水旁,一块宽大的斜坡上,整个寨子鳞次节比,错落有致。站在高处望去,西索藏寨仿佛一座庞大的古堡。走入村寨,铺着青石板的寨间小路把各家各户连为一体。高耸的寨楼石壁,屋顶上飘动的经幡、窗眼上的白石,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民,让人忽然感觉好象走进了古朴典雅的神秘之国。
毕棚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境内,在四姑娘山的背面,人们都说它是四姑娘山的背影。四姑娘山美得出众,它的背影也别有一种风情!
毕棚沟的树是它的主旋律,树从沟口一直延伸到目光不能及的地方。飘摇的松萝淡淡地垂挂在树枝上,随风长满整个沟壑。人们送给这淡绿的生命一个长记忆的名字——老人须。风起,风过,它都在风中述说不老的神话。云雾在绿色的山间轻漫悠游,不断变幻山体的形态。偶尔也会缠绵在发梢。它顽皮地将山巅藏起来,让你猜想山峰的俏模样。山中气候精灵一样多变,正午太阳出来,山峦像个新娘,慢慢地、轻轻地掀起它的盖头,一点点露出白雪覆盖的容颜,阳光下泛着羞涩的目光。一会功夫浓雾又滚滚卷来,还没看清山的真颜,又沉入了新的迷蒙中。
8月3日,成都至红原,行驶里程:433公里,最高海拔:3400米,关注指数:3
第一天的行程是大家没有预料到的,沿途山体滑坡,修路,改道,塞车现象屡见不鲜。不过大家仍然兴致勃勃地看到了桃平羌寨。到了红原县城时,好多人都有高原反应。不过大家都能坚持住,不放过每一片美丽的景色。
红原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红原县84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辽阔优美的湿地草原风光,气势雄伟的雪山森林景观,还有悲壮动人的红军长征文化,浩瀚神秘的宗教文化,绚丽多彩的藏乡风情。
红原草原的美在月亮湾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离红原县城仅2公里的一片开阔草地上,白河呈“s”形蜿蜒流过,如同天上的一弯新月,故而得名“月亮湾”。近处绿草茵茵,远处山峦叠黛,蓝天白云,弯弯流水,伫立在河边的马匹,使草原更显得格外的静谧。红原大草原就像一个温婉秀丽的藏家女子静静地伫立着,没有夺目的漂亮,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8月4日,5日,红原—唐克—诺尔盖,行驶里程:300公里,最高海拔:3200米,关注指数:4
若尔盖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属四川和青海、甘肃三省结合部,系阿坝州四个草地县之一。黄河自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冰川中涓涓流出,在三省交界处蜿蜒徘徊于唐克金银滩,绕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又折向西北流入甘肃省、青海省。由于唐克金银滩地势平坦,河面开阔,水势平缓,河中沙洲点点。这里,就是九曲黄河的第一弯。
九曲黄河第一弯,水天一碧,碧波连秀,四时景色,变化万千,风景十分秀丽。登上索克藏寺背后播箭的山顶,运眺九曲黄河第一弯,黄河仿佛从天边曲曲绕绕一路走来,没有气势磅礴,没有浊浪滔天,听不到。晾涛拍岸的涛声,也看不到高出地表的堤岸,始终情意绵绵地弯曲迂回于唐克金银滩,犹如一道道流畅的飘带,在天地之问,跃动着音乐般的韵律和美感。在不同的天气,那一道道流畅的飘带的颜色始终变化莫测,构成了一幅既美丽动人,又神秘奇妙的图画。
若尔盖热尔大草原地处全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湿地——若尔盖湿地,纵横数十公里,浩原沃野,广袤无垠,是中国最大最平坦的湿地草原。原野绿草如茵,簇簇野花,五彩斑澜,活蹦乱跳的牛羊,如散落在草原的颗颗珍珠。草原上鸥翔鹤舞、水草丰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还是当年红军九大元帅带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地方,至今还耸立着一块纪念碑。
花湖(美朵湖)位于若尔盖热尔大草原中部腹地,是镶嵌在草原上的蓝宝石,浮光跃金,一碧万顷,湖岸边芦苇革丰茂。黄鸭、溪鸥,黑颈鹤常栖于湖畔,嬉水自乐,早獭,灰兔穿梭出没。天鹅、白鹤黑颈鹤成群结队,或舞姿翩翩,或翱翔于蓝天,欢快的百灵鸟在空中翻飞,身临其境,犹如进入梦幻的动物王国。壮观的草原蜃景更是妙不可言。
瓦切在藏语里是“大帐篷”的意思。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故事:传说格萨尔王征服两个妖魔于此地,一大一小乌龟将其各压一个山包,大的山包即为“瓦切”,小的为“瓦穷”,之后,人们将这里作为当地的地名。1982年和1986年,十世班禅前后两次来川藏视察传经说法,大师圆寂后,虔诚的信徒为纪念这位宗教爱国大师,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净土上始建佛塔,祈望早日寻找转世灵童,让雄鹰高翔,法号长鸣。
瓦切的塔林以白塔为主,经常有藏民来转经,祈求平安吉祥。而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
8月6日,唐克至阿坝,行驶里程:210公里,最高海拔:3300米,关注指数:4.5
在阿坝县城西北角,有一座著名的寺庙:格尔登寺。该寺始建于同治9年(1870年),它具有130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县规模最大的藏优越性佛教格鲁派寺院。现今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有僧人1000多人,大小活佛14人。拥有大经堂,正佛殿、佛塔,释迦牟尼佛像、护法神庙等一批宝贵文物建筑。可同时容纳数千僧民诵经,祈祷,是藏区屈指可数的大型寺庙。不仅如此,在工农红军长征时期,该寺还曾经作为红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在阿坝县城东侧,同样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寺庙赛格寺。它是全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庙。自从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对觉囊派实施改宗后,各地寺庙逐渐消亡,唯有这里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十分兴盛。寺内有许多藏密气功等神秘宗教现象,该寺燃灯节、酥油花会十分著名,也有一些很特别的戒规,比如:女性每年有49天是不允许进入寺庙范围以内的。
8月7日,8日,阿坝-马尔康-色达,行驶里程:500公里,最高海拔:4000米,关注指数:5
色达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川西地槽系巴颜喀拉山褶皱带,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日照充足,为高原季风性气候,有着草原、湖泊、河流以及绚丽多姿的藏族风情。
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常住的喇嘛有两万多人。每遇有佛事活动人数还会增加,最多时可达四万多人。这里的僧舍很壮观,其庞大的阵势往往令人目瞪口呆。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成千上万喇嘛和尼姑的宿舍,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生机和祥和气氛。
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一百圈就能够好;下面一层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
离五明佛学院不到2公里,蓝天白云之下,丛山绿岭之颠,有一座白塔,据传是当年为格萨尔王修建的。白塔旁边是一块用水泥砌成的平台,这里就是著名的“天葬台”。天葬,是藏族人民处理人类死亡后事的一种仪式,即:将死者遗体进行分解,然后由秃鹫争相吃掉。秃鹫在藏民眼里是“天神”,它可以自由往返于天地之间,而且除人类捕杀以外,很难发现秃鹫的尸体和粪便,所以藏族人认为死后被秃鹫争食,可以迅速将人的灵魂带入上天,进入极乐世界。虽然在我们眼里,这样的仪式有些残忍,但在藏民看来,这是人们德道升天、灵魂转世的最好途径!
8月9日,10日,色达-马尔康-成都,行驶里程:600公里,最高海拔:2800米,关注指数:4
在马尔康县城以东,距离县城2公里处,便是著名的卓克基土司官寨。与官寨隔水相望的西索民居,不仅景色秀丽,而且建筑风格甚为奇妙,属嘉绒藏族民居建筑传统保留最完善、最典型的藏寨之一。
西索民居位于纳足沟口、山间溪水旁,一块宽大的斜坡上,整个寨子鳞次节比,错落有致。站在高处望去,西索藏寨仿佛一座庞大的古堡。走入村寨,铺着青石板的寨间小路把各家各户连为一体。高耸的寨楼石壁,屋顶上飘动的经幡、窗眼上的白石,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民,让人忽然感觉好象走进了古朴典雅的神秘之国。
毕棚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境内,在四姑娘山的背面,人们都说它是四姑娘山的背影。四姑娘山美得出众,它的背影也别有一种风情!
毕棚沟的树是它的主旋律,树从沟口一直延伸到目光不能及的地方。飘摇的松萝淡淡地垂挂在树枝上,随风长满整个沟壑。人们送给这淡绿的生命一个长记忆的名字——老人须。风起,风过,它都在风中述说不老的神话。云雾在绿色的山间轻漫悠游,不断变幻山体的形态。偶尔也会缠绵在发梢。它顽皮地将山巅藏起来,让你猜想山峰的俏模样。山中气候精灵一样多变,正午太阳出来,山峦像个新娘,慢慢地、轻轻地掀起它的盖头,一点点露出白雪覆盖的容颜,阳光下泛着羞涩的目光。一会功夫浓雾又滚滚卷来,还没看清山的真颜,又沉入了新的迷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