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重视探究、提问的学科,重在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应该在保护学生有持续的好奇心的同时,关注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在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更需要关注和研究如何让学生“问”。只有“会问”才能“会学”。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是教师必须重视的。
   一、把握全局,重视提问
   在课堂上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提问能力和提问意识的培养。要开展问题教学,教师首先要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教师要通过与多组同学的交流,充分解了学生,清楚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需提升的“点”,从而为“真正落实该讲不该讲的问题”打下了基础,找到途径。然后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途径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从而获得答案。整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了稳定的认识心理结构,获得了提问的能力,更好地为获得知识服务。
   二、创设情境,激发提问
   对教师来说,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引发思维矛盾,进而提出问题。其次,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设疑、启发,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中不断提升能力,不断超越自己。最后,学生提出问题离不开同学之间合理、适当的竞争。
   三、转变观念,鼓励提问
   教师必须变单向提问为双向互动,变学生单向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抓住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这个问题的发起人。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不断被激发出来。
   疑问是思维的源泉。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观察到的事物常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现并提出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经常进行性的评价,这样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验,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团队责任意识。
   四、明确提问,促进会问
   要使学生“会问”,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提问提出明确的要求。即所提出的问题要深刻,表述应当尽可能具体清晰。教师不仅要乐于让学生提问,还要让学生乐于提问。如:
   (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提出问题:针对教材中知识的衔接点、概念易混点、关键点等方面提出问题。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是怎么得出来的?
   (2)从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科学课中有很多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如:测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功率时,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可提出下列问题:如果电压表0—3V量程坏了,怎么办?如果所给器材中只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或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而另给一个已知电阻,你能否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用反问法提出问题。科学课中,不少现象或问题可通过变未知为已知、变已知为未知、增加或减少前提条件等方法提出新的问题。如学了牛顿第一定律后,就可以反问学生:“是不是只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一定不受外力作用呢?”
   教师要在学生提出问题、找寻疑问的同时及时引导,使学生会用恰当的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思考价值。教师还必须掌握“倾听”学生心声的能力,倾听学生发言,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能否主动地思考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能否在实践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否在反思质疑中发现新的问题展开,从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应的能力水平等方面不断优化、创新。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燧,周卓莹.学生“问学”意识和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我在教完课文后才让学生看插图。我先让他们自己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正你一言我一语时,坐在讲桌前的几个竟然吵得面红耳赤:“在牢里!”“在外面!”……  我一细听,咦,何不让他们就此话题好好地辩一辩?  生1:我认为他在外面。电影、电视上的牢房都是一个小窗口,或者四周围满铁栅栏,又脏又臭。你看这儿环境这么好,有书桌、笔墨纸砚、油灯,不仅有一扇大窗户,还有窗帘,
对计重设备的安装和运行要求进行了分析,从与计重收费有关的收费广场设计内容方面进行了论述,结合宁夏计重收费实践,提出了与计重收费有关的收费广场设计建议和意见,从而确保计重
针对沥青拌和楼的燃烧系统,从雾化质量、着火点位置和风油比三方面探讨了影响燃烧工况的因素,通过对一些异常火焰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达到良好的燃烧效果。
从混凝土碳化的概念入手,研究了其碳化机理,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因素,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养护条件及封闭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混凝土
【摘 要】《验光技术》是一门需要掌握验光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操作的学科,需要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适合运用对比教学法。对比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该知识的特征,从而很好地把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思维的敏锐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去思考、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兴趣,
【摘 要】社会发展,需要更多个性化人才,培养个性化人才势必需要个性化的教学,而进行个性化教学需要个性化的教师。因此,当今教师在拥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要结合教育实践,勇于探索,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对于当今中小学教师缺乏个性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从继续教育入手,进一步探索新的策略,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个性化 继续教育 教师个性化培养  21世纪,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推动下,教师继续
摘 要:语音学习在语言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语音教学出发,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为今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语音史;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教学    一、引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之一。本文从汉语语音的本土研究出发,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的教学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汉语语音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
结合起重机械的使用和管理现状,对起重机械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起重机械的购置、选型、安装、验收、使用、维护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预防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