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语:
如果某一天,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质都突然失去了它固有的特质,它是否完全失去它的功能性?它是否能承担起另一种责任?任雪梅和她的软雕塑建立了另一种解读的模式。剥去功能性的外皮,所有的事物,原来它仍然有存在的美感。这种编织雕塑的语言,也吐露出当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自然诗意。
其实追寻一下我的创作应该在4岁多的时候,那时候妈妈上班的地方附近有个大烟囱,我常常一个人躲在烟囱后面的角落里玩泥,通常会捏一些小茶壶、苹果、小鸟之类的小东西。一个人常常玩得很投入。通常妈妈下班了到处找我都找不到。甚至走到我后面大声叫我的名字我还是不应答,记不清楚是没听见还是不想回答,总是玩得上瘾了什么都忘记了。为此妈妈每提及我小时候的事总是责怪我“装聋作哑”不回答她。也许是天性使然,小小孩的小小梦想算是很早就埋下了。
一路走来,自己从水电局职工、服装店小老板、高中补习生、连续两所大学的任教的经历过后,才发现人生原来是那么的精彩和无奈。“种子在不知不觉中已开始发芽,故事的情节已经模糊。只记得那时的天空很蓝,风筝飞得很高。不经意间一切的可能变成了不可能。除了褪色的记忆,我发现身旁还是一如既往的来去匆忙……”自己其实在骨子里是个敏感而悲观的人,童年的成长环境对我有着很大影响。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梦想在遭遇过林林总总的生活难题后那微弱的火苗还在,所以决定带着他回到原点。
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的都是设计。平时总喜欢看一些杂书,喜欢天马行空的假想,觉得安静的做着一些小手工真是件快乐的事。创作对于我来说兴趣绝对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爱滋林系列作品”创作时,源于那时候身边有些关系不错的学医和做生物研究的朋友,看到他们试验室里那些瓶瓶罐罐及一些光怪陆离的病毒图片,就很有感觉。在高倍显微镜下的生命是那么的轻盈美丽,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这让我感受到生命之所以精彩正是因为它们呈现的不同形态的美感。于是就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件以“病毒”为创作灵感的作品——《爱之林》。就此来展现自己对微观世界的联想,并异想天开的在具体创作中也自然溶入了对病毒及对生命的见解。比如我们之所以害怕病毒是因为我们现在还不能控制它,如果当我们对待病毒的掌控能力达到了在牛奶里加益生菌那么简单的时候。那么我们对待病毒的感受也就不那么恐惧了。作品《盆栽》、《绽放》里就包含了对病毒的种种幻想。
后来偶尔通过一些载体了解到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及生存状态,发现身体的病痛并不是导致他们身心伤痛的唯一因素。曾有艾滋病患者说到“我们不害怕死,但是我们害怕孤独!”比起周围社会生活环境的孤立、误解、冷漠起来身体的病痛反而轻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的冷漠和恐怖的病毒比起来就更加具有杀伤力。很多人看到有关病毒的文字介绍都会觉得毛骨悚然。其实病毒本身并不是那么可怕,很多时候恐惧是源于我们把病毒和发生在人身上有关健康的事件相联系在一起了。这样的恐惧源于对人有伤害的行为的恐惧。很多事物的本身都带有很强的社会性问题,关系到人性、道德等等深刻的又无法不面对的,对社会及对生活的种种思考。一方面伟大的是我们的研究创造可以最大值的利用大自然的能源,渺小的是多么微小的病菌都可以摧毁我们强大的意志和生命。很多时候伤害与被伤害其实都有着前世今生的因果关系。在最初对艾滋病毒的了解延伸到对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后,连续创作了《芽》、《种子》、《飘》等一系列作品。就创作本身而言只想以不同的角度和直观的情绪来创作,在作品中并不想过多地叙说或解答,因为在那些沉重的话题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在作品中删除了一切与艾滋病有关的说教及暧昧的词汇,只希望通过重复病毒这个载体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情感和看法。
艺术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每天都不能少。只是原来创作时内心总是充满了激情和冲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这些东西少了一点,思考多了一点,也许是比以前成熟了一些。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都是非常认真的,生活之中的变化很快都能发现和感知。但是越是灵敏的感官往往就会体会更多的迷茫、困惑、忧伤……因此时常会在“逆来顺受”还是“揭竿而起”的取舍中不断的尝试说服自己。这样的徘徊和迷茫也渐渐的融入在我创作的作品里,《守候……》的迷茫,《承》的直接,《距离》的无奈……作品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与自己生命息息相关。
每一次选择都对自己的艺术创作产生阶段性的影响,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在自己过去和未来生活里创作生活着人。如何在创作中寻找自己的一种独特的语言,想说什么?说得好不好?细想起来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来不得一点讨巧和粉饰。面对材料面对画布时的艺术创作是非常快乐的,但更重要的是创作过程贯穿了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自己的行为,话语,思考问题的方式,面对选择时的态度都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是学设计出身,在创作的材料和语言中一直在做一些新的尝试,没有必要也不想在雕塑,纤维或绘画里做表达区域划分,很多时候只想在创作的时候大快朵颐。作品《刃》、《大树》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形式变化,包括最近两年里创作的一些绘画作品,都有自己不断选择探索创作的影子。
我认为艺术创作还是以视觉表述为主,门类和媒介的使用上限定的界限上根本就没有必要那么清楚。但是必须要清楚的是形式语言的多样和自由并非随心所欲的率性而为,作品的品质决定于思想和精神的力度,以及表现与创造的准确程度。这不是因为材料上的简单构思与反省。艺术创作对自己来说就是对生活的参悟,是不停地寻找自我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变化最快的莫过于一个人的思考节奏。对艺术的思考就是通过这样一个迂回曲折的途径,完成发现自我、自我认知的过程。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虽然自己的内心也在不停地动摇和徘徊,在每次突然的“顿悟”过后,总是觉得以前认识的自己变得十分的模糊,似是而非。虽然有时也会跟不上“自己”的脚步,但是通过不停的探索和尝试,我想对自我的认识就会不断地丰满起来。最终让这些感悟实现在自己创造的作品语境中。
游走在城市的角落或乡村山野,见到了无数普通的人和普通的生活。看到了他们的迷惑、坚强、自信、隐忍等等情绪。从一个人的内在存在模式看,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感觉方式,都有特定的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作为现实存在的人,无论是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都在最明显的地方打上了这个民族独特的烙印和标记。回避不了所处的社会现实及影响。社会总是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给人的生存规定种种行为的方式。人与种种外部给定的行为规范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人的外在模式。由此表明,不是我们承不承认社会现实的存在,也不是回不回避社会现实,最要紧的是怎样面对现实,怎样表达同现实之间的关系。
生存如果只建立在纯粹的物质基础之上,那几乎也是不可思议的。对所有人来说,优质的生活环境都是我们所渴望的。但是人生往往是波澜起伏的海洋,生活的小舟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时,本能的生存危机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要接受暴风海浪的挑战。但是心灵有着比理性及其要求更高的东西,那就是自我感觉、想象、兴奋的感知。平常的生活比比皆是,但是并不平凡。我想正是点点滴滴的普通事,涓涓细流般的平常生活,才是我创作中最现实最真实的载体。对于永远无法回避的现实与理想、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有限与无限、有序与无序、失衡与和谐等对立所显示的普遍分裂。就创作来说,如何来克服这两极对立的状态,如何达到这两极对立的和谐,对此又不能从经验世界和现象世界去寻找答案,所以必须从超越性的角度出发,从障碍重重的现象世界和经验世界中抽身而出,容身到本体世界去寻找,才能找到克服普遍分裂达到和谐的中介和桥梁。
艺术创作是情感、想象、幻想的结合,不想通过理性逻辑去分析认知世界。因为理性只能依赖艺术的情感体验来显示自身。情感本身才是人的全部生存赖以建立的基础,在情感、幻想的背后,都潜伏着更为深刻的东西,只有通过活生生的个体的灵性去感受世界,同时把情感作为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感性与理性、知性与智性的对立趋同的中介。
漆黑和明晃晃的现实时刻都在刺激着我,只有自身生命在现场的真实体验中进行,不回避当下艺术创作的审美判断和价值选择,但是也有自己明确的价值立场,不人云亦云,直接面对当下,面对现场,用直观的生命体验作为创作意向,在创作本身的自由上寻求一种由责任要求而进行的创作。
如果某一天,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质都突然失去了它固有的特质,它是否完全失去它的功能性?它是否能承担起另一种责任?任雪梅和她的软雕塑建立了另一种解读的模式。剥去功能性的外皮,所有的事物,原来它仍然有存在的美感。这种编织雕塑的语言,也吐露出当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自然诗意。
其实追寻一下我的创作应该在4岁多的时候,那时候妈妈上班的地方附近有个大烟囱,我常常一个人躲在烟囱后面的角落里玩泥,通常会捏一些小茶壶、苹果、小鸟之类的小东西。一个人常常玩得很投入。通常妈妈下班了到处找我都找不到。甚至走到我后面大声叫我的名字我还是不应答,记不清楚是没听见还是不想回答,总是玩得上瘾了什么都忘记了。为此妈妈每提及我小时候的事总是责怪我“装聋作哑”不回答她。也许是天性使然,小小孩的小小梦想算是很早就埋下了。
一路走来,自己从水电局职工、服装店小老板、高中补习生、连续两所大学的任教的经历过后,才发现人生原来是那么的精彩和无奈。“种子在不知不觉中已开始发芽,故事的情节已经模糊。只记得那时的天空很蓝,风筝飞得很高。不经意间一切的可能变成了不可能。除了褪色的记忆,我发现身旁还是一如既往的来去匆忙……”自己其实在骨子里是个敏感而悲观的人,童年的成长环境对我有着很大影响。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梦想在遭遇过林林总总的生活难题后那微弱的火苗还在,所以决定带着他回到原点。
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的都是设计。平时总喜欢看一些杂书,喜欢天马行空的假想,觉得安静的做着一些小手工真是件快乐的事。创作对于我来说兴趣绝对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爱滋林系列作品”创作时,源于那时候身边有些关系不错的学医和做生物研究的朋友,看到他们试验室里那些瓶瓶罐罐及一些光怪陆离的病毒图片,就很有感觉。在高倍显微镜下的生命是那么的轻盈美丽,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这让我感受到生命之所以精彩正是因为它们呈现的不同形态的美感。于是就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件以“病毒”为创作灵感的作品——《爱之林》。就此来展现自己对微观世界的联想,并异想天开的在具体创作中也自然溶入了对病毒及对生命的见解。比如我们之所以害怕病毒是因为我们现在还不能控制它,如果当我们对待病毒的掌控能力达到了在牛奶里加益生菌那么简单的时候。那么我们对待病毒的感受也就不那么恐惧了。作品《盆栽》、《绽放》里就包含了对病毒的种种幻想。
后来偶尔通过一些载体了解到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及生存状态,发现身体的病痛并不是导致他们身心伤痛的唯一因素。曾有艾滋病患者说到“我们不害怕死,但是我们害怕孤独!”比起周围社会生活环境的孤立、误解、冷漠起来身体的病痛反而轻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的冷漠和恐怖的病毒比起来就更加具有杀伤力。很多人看到有关病毒的文字介绍都会觉得毛骨悚然。其实病毒本身并不是那么可怕,很多时候恐惧是源于我们把病毒和发生在人身上有关健康的事件相联系在一起了。这样的恐惧源于对人有伤害的行为的恐惧。很多事物的本身都带有很强的社会性问题,关系到人性、道德等等深刻的又无法不面对的,对社会及对生活的种种思考。一方面伟大的是我们的研究创造可以最大值的利用大自然的能源,渺小的是多么微小的病菌都可以摧毁我们强大的意志和生命。很多时候伤害与被伤害其实都有着前世今生的因果关系。在最初对艾滋病毒的了解延伸到对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后,连续创作了《芽》、《种子》、《飘》等一系列作品。就创作本身而言只想以不同的角度和直观的情绪来创作,在作品中并不想过多地叙说或解答,因为在那些沉重的话题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在作品中删除了一切与艾滋病有关的说教及暧昧的词汇,只希望通过重复病毒这个载体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情感和看法。
艺术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每天都不能少。只是原来创作时内心总是充满了激情和冲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这些东西少了一点,思考多了一点,也许是比以前成熟了一些。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都是非常认真的,生活之中的变化很快都能发现和感知。但是越是灵敏的感官往往就会体会更多的迷茫、困惑、忧伤……因此时常会在“逆来顺受”还是“揭竿而起”的取舍中不断的尝试说服自己。这样的徘徊和迷茫也渐渐的融入在我创作的作品里,《守候……》的迷茫,《承》的直接,《距离》的无奈……作品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与自己生命息息相关。
每一次选择都对自己的艺术创作产生阶段性的影响,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在自己过去和未来生活里创作生活着人。如何在创作中寻找自己的一种独特的语言,想说什么?说得好不好?细想起来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来不得一点讨巧和粉饰。面对材料面对画布时的艺术创作是非常快乐的,但更重要的是创作过程贯穿了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自己的行为,话语,思考问题的方式,面对选择时的态度都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是学设计出身,在创作的材料和语言中一直在做一些新的尝试,没有必要也不想在雕塑,纤维或绘画里做表达区域划分,很多时候只想在创作的时候大快朵颐。作品《刃》、《大树》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形式变化,包括最近两年里创作的一些绘画作品,都有自己不断选择探索创作的影子。
我认为艺术创作还是以视觉表述为主,门类和媒介的使用上限定的界限上根本就没有必要那么清楚。但是必须要清楚的是形式语言的多样和自由并非随心所欲的率性而为,作品的品质决定于思想和精神的力度,以及表现与创造的准确程度。这不是因为材料上的简单构思与反省。艺术创作对自己来说就是对生活的参悟,是不停地寻找自我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变化最快的莫过于一个人的思考节奏。对艺术的思考就是通过这样一个迂回曲折的途径,完成发现自我、自我认知的过程。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虽然自己的内心也在不停地动摇和徘徊,在每次突然的“顿悟”过后,总是觉得以前认识的自己变得十分的模糊,似是而非。虽然有时也会跟不上“自己”的脚步,但是通过不停的探索和尝试,我想对自我的认识就会不断地丰满起来。最终让这些感悟实现在自己创造的作品语境中。
游走在城市的角落或乡村山野,见到了无数普通的人和普通的生活。看到了他们的迷惑、坚强、自信、隐忍等等情绪。从一个人的内在存在模式看,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感觉方式,都有特定的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作为现实存在的人,无论是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都在最明显的地方打上了这个民族独特的烙印和标记。回避不了所处的社会现实及影响。社会总是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给人的生存规定种种行为的方式。人与种种外部给定的行为规范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人的外在模式。由此表明,不是我们承不承认社会现实的存在,也不是回不回避社会现实,最要紧的是怎样面对现实,怎样表达同现实之间的关系。
生存如果只建立在纯粹的物质基础之上,那几乎也是不可思议的。对所有人来说,优质的生活环境都是我们所渴望的。但是人生往往是波澜起伏的海洋,生活的小舟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时,本能的生存危机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要接受暴风海浪的挑战。但是心灵有着比理性及其要求更高的东西,那就是自我感觉、想象、兴奋的感知。平常的生活比比皆是,但是并不平凡。我想正是点点滴滴的普通事,涓涓细流般的平常生活,才是我创作中最现实最真实的载体。对于永远无法回避的现实与理想、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有限与无限、有序与无序、失衡与和谐等对立所显示的普遍分裂。就创作来说,如何来克服这两极对立的状态,如何达到这两极对立的和谐,对此又不能从经验世界和现象世界去寻找答案,所以必须从超越性的角度出发,从障碍重重的现象世界和经验世界中抽身而出,容身到本体世界去寻找,才能找到克服普遍分裂达到和谐的中介和桥梁。
艺术创作是情感、想象、幻想的结合,不想通过理性逻辑去分析认知世界。因为理性只能依赖艺术的情感体验来显示自身。情感本身才是人的全部生存赖以建立的基础,在情感、幻想的背后,都潜伏着更为深刻的东西,只有通过活生生的个体的灵性去感受世界,同时把情感作为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感性与理性、知性与智性的对立趋同的中介。
漆黑和明晃晃的现实时刻都在刺激着我,只有自身生命在现场的真实体验中进行,不回避当下艺术创作的审美判断和价值选择,但是也有自己明确的价值立场,不人云亦云,直接面对当下,面对现场,用直观的生命体验作为创作意向,在创作本身的自由上寻求一种由责任要求而进行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