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全面化发展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探究教学是创新型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将其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合理设置探究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融入生活实例探究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探究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探究教学;初中物理教学;高效发展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教学的策略和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相符合,可以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助力教学成效的提升。所以,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都应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积极推进探究性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和全面实施。
一、合理设置探究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是学生质疑和思考的启发点,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和状态,所以应该将问题的设置和提出作为探究教学方法运用的基础路径。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需要从教材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出发,从中提炼出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问题,并找准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有效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动机,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展开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证和探究,真正地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物理学科的内容本身便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根据这一特点,笔者采用了问题启发式教学法。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增进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随后,笔者再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在笔者提出问题后,同样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探究。结束后,笔者再邀请几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让其他学生对答案进行点评,核对自身答案是否正确。这样,笔者通过合理设置探究问题,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交流
小组合作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原本个体分离的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良性关系,有效优化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拓展探究的深度。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地实施小组合作探究,以促进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构建。首先,教师需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合理地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与分工;其次,教师需鼓励和引导学生,对之前自主探究的问题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最终顺利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例如,在教授《功率》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功率的概念及其单位。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笔者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本班学生们按照5人一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述,让学生们熟悉课程内容。然后,笔者再从课程中提炼探究内容,并给予各小组充足的讨论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与他人分享。这样,笔者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融入生活实例探究,增强学生理解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运用的归宿,物理知识同样也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将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实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体现二者间的联系和物理的本质特点,促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注意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之中,为学生布置实践探究任务,鼓励学生以生活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强化学生的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素养。
例如,在教授《串联和并联》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内容,学生们已经认识了电路的性质,而本节课程的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拓展,同时也是联系生活实际媒介。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引入生活实例,通过生活现象来分析课程内容,让学生们感受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笔者通过融入生活实例探究,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总而言之,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必然性要求,同时也是教师革新教学方式的直接体现,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武器”。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当真正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基于现实学情来展开探索,通过合理设置探究问题、開展小组合作探究、融入生活实例探究等途径,来推进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拓展物理教学的深度,最终切实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曲波.对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00-101.
[2]周丞.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2):12-13.
关键词:探究教学;初中物理教学;高效发展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教学的策略和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相符合,可以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助力教学成效的提升。所以,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都应转变观念更新思想,积极推进探究性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和全面实施。
一、合理设置探究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是学生质疑和思考的启发点,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和状态,所以应该将问题的设置和提出作为探究教学方法运用的基础路径。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需要从教材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出发,从中提炼出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问题,并找准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有效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动机,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展开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证和探究,真正地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物理学科的内容本身便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根据这一特点,笔者采用了问题启发式教学法。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增进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随后,笔者再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在笔者提出问题后,同样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探究。结束后,笔者再邀请几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让其他学生对答案进行点评,核对自身答案是否正确。这样,笔者通过合理设置探究问题,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交流
小组合作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原本个体分离的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良性关系,有效优化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拓展探究的深度。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地实施小组合作探究,以促进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构建。首先,教师需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合理地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与分工;其次,教师需鼓励和引导学生,对之前自主探究的问题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互动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最终顺利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例如,在教授《功率》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功率的概念及其单位。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笔者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本班学生们按照5人一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述,让学生们熟悉课程内容。然后,笔者再从课程中提炼探究内容,并给予各小组充足的讨论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与他人分享。这样,笔者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融入生活实例探究,增强学生理解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运用的归宿,物理知识同样也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将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实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体现二者间的联系和物理的本质特点,促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注意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之中,为学生布置实践探究任务,鼓励学生以生活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强化学生的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素养。
例如,在教授《串联和并联》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内容,学生们已经认识了电路的性质,而本节课程的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拓展,同时也是联系生活实际媒介。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引入生活实例,通过生活现象来分析课程内容,让学生们感受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笔者通过融入生活实例探究,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总而言之,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必然性要求,同时也是教师革新教学方式的直接体现,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武器”。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当真正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基于现实学情来展开探索,通过合理设置探究问题、開展小组合作探究、融入生活实例探究等途径,来推进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拓展物理教学的深度,最终切实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曲波.对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00-101.
[2]周丞.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