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啪!
啪!
宋教仁、林森各挨了一记耳光。
打人者唐群英,大喇喇率一众女子扬长而去。
这是发生在1912年8月的一幕,宋教仁和林森当时正主持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相关事务。
在打人之前,唐群英还曾“三闹”参议院。
3月19日,她率领20余名女将闯入临时参议院,要求审议妇女参政权。而议长林森的推诿态度,令女将们异常愤懑。翌日,唐群英率众列队来到参议院求见议长,并要求列席旁听。遭到拒绝后,怒不可遏的女将们砸碎议院玻璃窗,并打翻前来阻止的警卫,闯入议院与议员们进行辩论。双方各执己见,最终不欢而散。21日,唐群英召集了更多女将再次来到参议院,且佩带武器,议长不得不打电话给孙中山,请求“总统府”派兵保护。后经孙中山斡旋,女将们方才离去。
唐群英是谁?她为何如此暴怒?
将门虎女沧浪踏波
唐群英是湘军提督、振威将军唐星照的第四个孩子,唐星照因自悔年少时读书少,多年征战杀戮太重,33岁时告别官场,专心在家孝亲课子。
虎父无犬女。10岁时,唐群英就央求父亲教她剑法,勤学苦练之余,她还常常组织周边的孩童扮作宋军、辽军“打仗”,并自称“穆桂英”挂帅出征,迎战“辽军”。当时,女子都要缠足,名门千金更得有一双“三寸金莲”。一开始,唐群英以为缠足不分男女,就忍痛接受了。没想到哥哥居然不缠,而且健步如飞,于是唐群英自己动手拆掉了裹脚布,要求跟哥哥一样。之后,她开始攻读中国典籍,以及《木兰词》、《烈女传》、《精忠岳传》之类的作品,既能写一手好诗文,又能骑马击剑。望着这个果敢豪迈文武双全的女儿,唐星照感叹道:如果是个儿子,必能光耀门楣。唐群英听罢反问:是女儿,就不能光耀门楣吗?
20岁那年,唐群英遵母命嫁到邻县湘乡荷叶塘,之后有了一个女儿。在夫家,她遇到了一个对她一生影响极大的人——秋瑾。
唐群英的丈夫曾传纲,是曾国藩的堂弟;而秋瑾的丈夫王廷钧,是曾国藩的表侄,家也在荷叶塘。唐群英和秋瑾,可谓一见如故,她们常一起吟诗比武,探讨国事家事。而就在这年冬天,唐群英的女儿夭折了。次年8月,不幸再次降临,她的丈夫又突然病故了。
按照当时的礼教,她应该在夫家守节,但唐群英选择大归娘家,并深居简出,以读书为乐。
如果说,康有为的《妇女之苦总论》让她对女子的社会地位有所认识,并常在乡间为姐妹们主持正义打抱不平;那么《大同书》、《天演论》、《救亡决论》、《警世钟》、《猛回头》、《革命军》等,则使她的眼界豁然开朗。在《读大同书感怀》中,唐群英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斗室自温酒,钧天谁换风?犹在沧浪里,誓作踏波人。
之后,她又与秋瑾数度重逢,虽时间不长,但从秋瑾那里,唐群英了解了时局。在她看来,国家受辱,女子岂能坐视不理?天下兴亡,应该人皆有责!
应秋瑾之约,1904年秋,33岁的唐群英辞别故土,飘洋过海前往东京,并于第二年考入了东京青山实践女校。
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
正是在东京,唐群英经人引见结识了黄兴、宋教仁等湘籍志士,而他们的事迹,唐群英早在东渡之前就听说了。随后,她加入了黄兴等人成立的华兴会,成为该会唯一的女会员。对于华兴会与兴中会联合一事,当时会员们意见不一,而唐群英支持黄兴的意见,赞同联合,因而深得黄兴赏识。
1905年7月28日,黄兴带着唐群英去见孙中山。在交谈中,她向孙中山谈及自己对于男尊女卑的反感,表达了“天下兴亡,人皆有责”的主张。孙中山当即赞道,“革命首先是唤醒四万万同胞,女同胞觉醒的还很少,群英女士是第一个走进革命队伍里的女同胞,是榜样,是二万万女同胞的带头人。”
在两天后由孙中山、黄兴主持召开的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上,唐群英与宋教仁、陈天华等70余人一齐宣誓加入了同盟会,她也由此成为同盟会的第一位、也是最年长的女会员。在《洞庭波》(留日湘籍学生所办刊物)创刊号上,唐群英发表的“七绝八首”被革命党人传诵一时,其中两首尤受孙中山赞赏,一云:欲展平均新世界,安排先自把躯捐;一云:愿身化作丰城剑,斩尽奴根死也暝。
当时,同盟会在横滨设有弹药制造机关,唐群英就前去学习制造弹药和使用枪械,同在这里学习的还有刚刚加入同盟会的秋瑾,以及方君英、陈撷芬、林宗素(著名报人林白水之妹)、蔡慧(蔡锷之妹)、吴木兰等人。之后,唐群英又利用假日到神乐坂武术学会练习枪法。
秋瑾就义的次年,唐群英回国。此行目的,一为探望生病的母亲,同时也是受同盟会委派,回国宣传同盟会主张并联络各地革命者发动武装起义。临别时,孙中山赠诗一首:此去浪滔天,应知身在船。若返潇湘日,为我问陈癫。
前两句表达的是孙中山的关切之情,而后两句则暗藏了革命指示。果然,唐群英回国后迅速与正在长沙秘密活动的同盟会成员陈荆(即陈癫,字树人)取得联系,并奔走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联络革命党人。她与陈荆等人联合花石哥老会,共同策划和领导了花石起义。可惜,起义失败。由于国内环境恶劣,活动困难,唐群英在黄兴的安排下再次回到东京,并就读于东京音乐专科学校作掩护。
1911年秋,唐群英回國向同盟会中部总会宋教仁报到,并随即在上海发起并领导了多个女子团体。她先是与张汉英创建了“女子后援会”,募集粮饷军资送往前线。随后,又挑选青壮女子组成“北伐军救济队”,奔赴战地,救护伤兵。
1911年11月,江浙联军准备攻取南京,以缓解首义之区武汉的压力,并巩固东南地区的革命成果。但联军子弹太少,再加上南京据长江天堑,又工事坚固,始终未能奏效。
此行之前,唐群英找到时任江浙联军总司令的李燮和,请求将她组建的女子北伐队编入联军。获得批准后,她又在另外几位女同志的帮助下,用三天时间组织了一支两百余人的女子队伍,请联军司令部负责短期集训。同时,李燮和又将半个月前组建并经训练的女子敢死队队员50人,拨归女子北伐队管辖指挥,并委任唐群英为队长。
正当南京城久攻不下时,某日,几个女子作难民打扮,暗藏短刀、短枪,偷偷混入南京城,伺机杀死了守城清兵。之后,唐群英亲自挎着双枪带领女兵随大军攻城,两江总督仓皇出逃,南京光复。此役耗时近一月,既是革命军对清廷的致命一击,更堪称辛亥革命成功的奠基之战。而“女子北伐队”及“双枪女将唐群英”也由此声名大振。
鉴于唐群英的卓越功绩,黄兴、宋教仁双双为其请功,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接见了唐群英,并亲自授予其“二等嘉禾”勋章,称她是“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
男女平权之无可奈何
革命中播下的民主思想,种子一般地萌发出来。孙中山的表彰与嘉奖,更使唐群英倍受鼓舞,受勋当月她就主持起草了《女子参政同盟简章草案》,却不料该草案遭到临时参议院的否决。
唐群英并不气馁,反而联络几名女界精英将五个妇女团体合并为“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宣告成立,大有与男性控制的临时参议院分庭抗礼之势。这些聪明的女性,还聘请孙中山夫人、伍廷芳夫人担任女子团体的名誉职位。
可是,分歧并没有得到调和,女子的权益并没有如愿得到体现。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中,不但有关男女平等的说法含糊其辞,还取消了之前同盟会政纲中对于男女平权的规定。男人对女人的偏见当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但是,一路走来的革命同志在革命成功后忽又重操旧论,唐群英怎能不怒?
几个月后,矛盾再次激化。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不仅没有通知女会员们参加改组的筹备工作,还在新党章中删除了原同盟会政纲中关于男女平权的条文。唐群英失望、愤懑,盛怒之下,闯进机关,于是发生了文首的打人一幕。
有往来电报可资证明,国际社会的妇女参政运动促使了民国初年女子参政运动的高涨。此时,英国就出现了一个行事泼辣甚至极端的女子团体,为实现参政目的,妇女们不仅阻挠会议、捣毁会场、质问内阁大臣、焚烧车站、毁坏玻璃门窗、在监狱里绝食,甚至还当众自杀。这些激进的手段连同女子参政运动,一齐被媒体介绍到中国,很快就被民国初年的女子付诸实施。中外女子团体之间还互通消息,唐群英大闹参议院的举动得到了英国同行们的同情与支持。
打了人的唐群英仍不肯善罢甘休,她起草《驳诘同盟会传单》抨击宋教仁等人,一边号召女界切勿动摇,“必达到男女平权,女子参政而后已”;一边致信孙中山,请他出面纠正新党章。党内男性也把官司打到了孙中山那里,等他表态。
而孙中山却很无奈。
1911年11月,社会党女党员林宗素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民国第一个女子参政团体——“女子参政同志会”。几个月后,林宗素赴南京谒见孙中山,要求其承认女子有完全参政权,获得孙中山的首肯。但是,面对党内男性势力的发难,孙中山被迫表示自己与林宗素的会见不过是“个人闲谈”。
这一次,孙中山不得不再度权衡时局利弊。在一次大会上,他以公开演说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孙中山说,他本人是极力鼓吹男女平权的,比如在总统府举行公宴时,女客都是上座。但是,新党章是多数男人之公意,并非少数人能挽回的。他反劝唐群英,不如先通过提倡教育、普及知识的方式来大力发展女子团体,然后再来与男子争权,而不是眼下依赖男子代为出力。
唐群英听到这番话后作何感想,后人不得而知。她的确几次上书和面见孙中山要求修改《约法》,确立女子参政权,不过,最后她还是听从了孙中山的劝导,暂将此事放在一边,并迅速与宋教仁协调一致,把讨袁计划放在首位。
办报兴学,被袁世凯通缉
参政受阻之后,唐群英变卖个人家产,大力办报兴学,甚至走到哪里,办到哪里。先后办了五种女子刊物,而她办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春天,当时,不惑之年的唐群英恢复了解散的“留日女学生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创办会刊《留日女学会杂志》。而且,她还创建了十所女子学校和一个女子工艺厂。另一方面,她也继续组织创建女子团体,宣传男女平等,坚持不懈地领导女界斗争。
1912年4月8日,她在南京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并担任会长,该会发表了告全国宣言,历数中国妇女在社会、教育、财产、法律等方面的不平等地位,以实现男女平等、实行参政为宗旨,通过了11条政纲。包括男女权利平等,普及女子教育,改良家庭习惯,禁止买卖奴婢,禁止强迫卖娼,实行一夫一妻制,强迫放脚,等等。这些内容涉及财产权、(被)选举权、受教育权、职业对等权、婚姻自主权,女子一旦拥有这些权利,经济上将不受压迫,生活中也可以减少对男性的依赖。
同时,该会还致电各省都督,通告女界对南京临时参议院所颁布的“约法”不予承认。随后在全国多个省市如上海、北京建立分会,将女子参政运动推向全国。效果最显著的是广东,其临时参议院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十名女议员。
之后,“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北京成立本部,唐群英当选总理。此时,在参议院擬定的《国会选举法》中,只规定男子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女子全然没有。于是,唐群英与张寿松以“女子联合会”名义上书,要求补订《女子选举法》。而唯袁世凯命是从的参议院, 竟以“无成立之价值”为由,否决了这一提案。唐群英一不做二不休,将捍卫女权的要求与全国上下正在兴起的“讨袁”运动结合起来,在联合沈佩贞等人与参议院议长吴景镰激辩时,唐群英宣称,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我们也决不承认他为大总统。
此言此举果然激怒了袁世凯。在下令解散国民党之后,1913年11月13日袁世凯又下令解散女子参政同盟会,查封几家女报,禁止在京发行,并悬赏一万元通缉唐群英。不得已,唐群英离开北京,辗转回到湖南继续办学、办报,宣传男女平权。
从身先士卒参加辛亥革命,到革命成功后四处奔波启迪民智,唐群英为革命辛劳几十年,但是革命到如今变成了怎样一种情景呢?
在她生前最后一次造访南京时,唐群英见到了不少当年的女同盟会会员,她们有的在国民党内得了一官半职,趾高气扬;有的当了阔太太,珠光宝气;有的沉湎于赌场牌局,醉生梦死……昔日的革命精神荡然无存。唐群英感触颇深,欣然写下了《金陵访旧有感》,诗曰:纷纷姊妹尽华裙,顾我何忧彻骨贫,不见梅花亭外立,西风岭上好精神。这朵傲雪赛霜的梅花,1937年3月病逝于家乡。当时,不仅于右任、戴传贤、张继、覃振等国民党元老发去唁电以示悼念,时人更誉其为“女界孙黄”、“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
啪!
宋教仁、林森各挨了一记耳光。
打人者唐群英,大喇喇率一众女子扬长而去。
这是发生在1912年8月的一幕,宋教仁和林森当时正主持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相关事务。
在打人之前,唐群英还曾“三闹”参议院。
3月19日,她率领20余名女将闯入临时参议院,要求审议妇女参政权。而议长林森的推诿态度,令女将们异常愤懑。翌日,唐群英率众列队来到参议院求见议长,并要求列席旁听。遭到拒绝后,怒不可遏的女将们砸碎议院玻璃窗,并打翻前来阻止的警卫,闯入议院与议员们进行辩论。双方各执己见,最终不欢而散。21日,唐群英召集了更多女将再次来到参议院,且佩带武器,议长不得不打电话给孙中山,请求“总统府”派兵保护。后经孙中山斡旋,女将们方才离去。
唐群英是谁?她为何如此暴怒?
将门虎女沧浪踏波
唐群英是湘军提督、振威将军唐星照的第四个孩子,唐星照因自悔年少时读书少,多年征战杀戮太重,33岁时告别官场,专心在家孝亲课子。
虎父无犬女。10岁时,唐群英就央求父亲教她剑法,勤学苦练之余,她还常常组织周边的孩童扮作宋军、辽军“打仗”,并自称“穆桂英”挂帅出征,迎战“辽军”。当时,女子都要缠足,名门千金更得有一双“三寸金莲”。一开始,唐群英以为缠足不分男女,就忍痛接受了。没想到哥哥居然不缠,而且健步如飞,于是唐群英自己动手拆掉了裹脚布,要求跟哥哥一样。之后,她开始攻读中国典籍,以及《木兰词》、《烈女传》、《精忠岳传》之类的作品,既能写一手好诗文,又能骑马击剑。望着这个果敢豪迈文武双全的女儿,唐星照感叹道:如果是个儿子,必能光耀门楣。唐群英听罢反问:是女儿,就不能光耀门楣吗?
20岁那年,唐群英遵母命嫁到邻县湘乡荷叶塘,之后有了一个女儿。在夫家,她遇到了一个对她一生影响极大的人——秋瑾。
唐群英的丈夫曾传纲,是曾国藩的堂弟;而秋瑾的丈夫王廷钧,是曾国藩的表侄,家也在荷叶塘。唐群英和秋瑾,可谓一见如故,她们常一起吟诗比武,探讨国事家事。而就在这年冬天,唐群英的女儿夭折了。次年8月,不幸再次降临,她的丈夫又突然病故了。
按照当时的礼教,她应该在夫家守节,但唐群英选择大归娘家,并深居简出,以读书为乐。
如果说,康有为的《妇女之苦总论》让她对女子的社会地位有所认识,并常在乡间为姐妹们主持正义打抱不平;那么《大同书》、《天演论》、《救亡决论》、《警世钟》、《猛回头》、《革命军》等,则使她的眼界豁然开朗。在《读大同书感怀》中,唐群英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斗室自温酒,钧天谁换风?犹在沧浪里,誓作踏波人。
之后,她又与秋瑾数度重逢,虽时间不长,但从秋瑾那里,唐群英了解了时局。在她看来,国家受辱,女子岂能坐视不理?天下兴亡,应该人皆有责!
应秋瑾之约,1904年秋,33岁的唐群英辞别故土,飘洋过海前往东京,并于第二年考入了东京青山实践女校。
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
正是在东京,唐群英经人引见结识了黄兴、宋教仁等湘籍志士,而他们的事迹,唐群英早在东渡之前就听说了。随后,她加入了黄兴等人成立的华兴会,成为该会唯一的女会员。对于华兴会与兴中会联合一事,当时会员们意见不一,而唐群英支持黄兴的意见,赞同联合,因而深得黄兴赏识。
1905年7月28日,黄兴带着唐群英去见孙中山。在交谈中,她向孙中山谈及自己对于男尊女卑的反感,表达了“天下兴亡,人皆有责”的主张。孙中山当即赞道,“革命首先是唤醒四万万同胞,女同胞觉醒的还很少,群英女士是第一个走进革命队伍里的女同胞,是榜样,是二万万女同胞的带头人。”
在两天后由孙中山、黄兴主持召开的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上,唐群英与宋教仁、陈天华等70余人一齐宣誓加入了同盟会,她也由此成为同盟会的第一位、也是最年长的女会员。在《洞庭波》(留日湘籍学生所办刊物)创刊号上,唐群英发表的“七绝八首”被革命党人传诵一时,其中两首尤受孙中山赞赏,一云:欲展平均新世界,安排先自把躯捐;一云:愿身化作丰城剑,斩尽奴根死也暝。
当时,同盟会在横滨设有弹药制造机关,唐群英就前去学习制造弹药和使用枪械,同在这里学习的还有刚刚加入同盟会的秋瑾,以及方君英、陈撷芬、林宗素(著名报人林白水之妹)、蔡慧(蔡锷之妹)、吴木兰等人。之后,唐群英又利用假日到神乐坂武术学会练习枪法。
秋瑾就义的次年,唐群英回国。此行目的,一为探望生病的母亲,同时也是受同盟会委派,回国宣传同盟会主张并联络各地革命者发动武装起义。临别时,孙中山赠诗一首:此去浪滔天,应知身在船。若返潇湘日,为我问陈癫。
前两句表达的是孙中山的关切之情,而后两句则暗藏了革命指示。果然,唐群英回国后迅速与正在长沙秘密活动的同盟会成员陈荆(即陈癫,字树人)取得联系,并奔走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联络革命党人。她与陈荆等人联合花石哥老会,共同策划和领导了花石起义。可惜,起义失败。由于国内环境恶劣,活动困难,唐群英在黄兴的安排下再次回到东京,并就读于东京音乐专科学校作掩护。
1911年秋,唐群英回國向同盟会中部总会宋教仁报到,并随即在上海发起并领导了多个女子团体。她先是与张汉英创建了“女子后援会”,募集粮饷军资送往前线。随后,又挑选青壮女子组成“北伐军救济队”,奔赴战地,救护伤兵。
1911年11月,江浙联军准备攻取南京,以缓解首义之区武汉的压力,并巩固东南地区的革命成果。但联军子弹太少,再加上南京据长江天堑,又工事坚固,始终未能奏效。
此行之前,唐群英找到时任江浙联军总司令的李燮和,请求将她组建的女子北伐队编入联军。获得批准后,她又在另外几位女同志的帮助下,用三天时间组织了一支两百余人的女子队伍,请联军司令部负责短期集训。同时,李燮和又将半个月前组建并经训练的女子敢死队队员50人,拨归女子北伐队管辖指挥,并委任唐群英为队长。
正当南京城久攻不下时,某日,几个女子作难民打扮,暗藏短刀、短枪,偷偷混入南京城,伺机杀死了守城清兵。之后,唐群英亲自挎着双枪带领女兵随大军攻城,两江总督仓皇出逃,南京光复。此役耗时近一月,既是革命军对清廷的致命一击,更堪称辛亥革命成功的奠基之战。而“女子北伐队”及“双枪女将唐群英”也由此声名大振。
鉴于唐群英的卓越功绩,黄兴、宋教仁双双为其请功,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接见了唐群英,并亲自授予其“二等嘉禾”勋章,称她是“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
男女平权之无可奈何
革命中播下的民主思想,种子一般地萌发出来。孙中山的表彰与嘉奖,更使唐群英倍受鼓舞,受勋当月她就主持起草了《女子参政同盟简章草案》,却不料该草案遭到临时参议院的否决。
唐群英并不气馁,反而联络几名女界精英将五个妇女团体合并为“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宣告成立,大有与男性控制的临时参议院分庭抗礼之势。这些聪明的女性,还聘请孙中山夫人、伍廷芳夫人担任女子团体的名誉职位。
可是,分歧并没有得到调和,女子的权益并没有如愿得到体现。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中,不但有关男女平等的说法含糊其辞,还取消了之前同盟会政纲中对于男女平权的规定。男人对女人的偏见当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但是,一路走来的革命同志在革命成功后忽又重操旧论,唐群英怎能不怒?
几个月后,矛盾再次激化。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不仅没有通知女会员们参加改组的筹备工作,还在新党章中删除了原同盟会政纲中关于男女平权的条文。唐群英失望、愤懑,盛怒之下,闯进机关,于是发生了文首的打人一幕。
有往来电报可资证明,国际社会的妇女参政运动促使了民国初年女子参政运动的高涨。此时,英国就出现了一个行事泼辣甚至极端的女子团体,为实现参政目的,妇女们不仅阻挠会议、捣毁会场、质问内阁大臣、焚烧车站、毁坏玻璃门窗、在监狱里绝食,甚至还当众自杀。这些激进的手段连同女子参政运动,一齐被媒体介绍到中国,很快就被民国初年的女子付诸实施。中外女子团体之间还互通消息,唐群英大闹参议院的举动得到了英国同行们的同情与支持。
打了人的唐群英仍不肯善罢甘休,她起草《驳诘同盟会传单》抨击宋教仁等人,一边号召女界切勿动摇,“必达到男女平权,女子参政而后已”;一边致信孙中山,请他出面纠正新党章。党内男性也把官司打到了孙中山那里,等他表态。
而孙中山却很无奈。
1911年11月,社会党女党员林宗素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民国第一个女子参政团体——“女子参政同志会”。几个月后,林宗素赴南京谒见孙中山,要求其承认女子有完全参政权,获得孙中山的首肯。但是,面对党内男性势力的发难,孙中山被迫表示自己与林宗素的会见不过是“个人闲谈”。
这一次,孙中山不得不再度权衡时局利弊。在一次大会上,他以公开演说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孙中山说,他本人是极力鼓吹男女平权的,比如在总统府举行公宴时,女客都是上座。但是,新党章是多数男人之公意,并非少数人能挽回的。他反劝唐群英,不如先通过提倡教育、普及知识的方式来大力发展女子团体,然后再来与男子争权,而不是眼下依赖男子代为出力。
唐群英听到这番话后作何感想,后人不得而知。她的确几次上书和面见孙中山要求修改《约法》,确立女子参政权,不过,最后她还是听从了孙中山的劝导,暂将此事放在一边,并迅速与宋教仁协调一致,把讨袁计划放在首位。
办报兴学,被袁世凯通缉
参政受阻之后,唐群英变卖个人家产,大力办报兴学,甚至走到哪里,办到哪里。先后办了五种女子刊物,而她办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春天,当时,不惑之年的唐群英恢复了解散的“留日女学生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创办会刊《留日女学会杂志》。而且,她还创建了十所女子学校和一个女子工艺厂。另一方面,她也继续组织创建女子团体,宣传男女平等,坚持不懈地领导女界斗争。
1912年4月8日,她在南京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并担任会长,该会发表了告全国宣言,历数中国妇女在社会、教育、财产、法律等方面的不平等地位,以实现男女平等、实行参政为宗旨,通过了11条政纲。包括男女权利平等,普及女子教育,改良家庭习惯,禁止买卖奴婢,禁止强迫卖娼,实行一夫一妻制,强迫放脚,等等。这些内容涉及财产权、(被)选举权、受教育权、职业对等权、婚姻自主权,女子一旦拥有这些权利,经济上将不受压迫,生活中也可以减少对男性的依赖。
同时,该会还致电各省都督,通告女界对南京临时参议院所颁布的“约法”不予承认。随后在全国多个省市如上海、北京建立分会,将女子参政运动推向全国。效果最显著的是广东,其临时参议院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十名女议员。
之后,“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北京成立本部,唐群英当选总理。此时,在参议院擬定的《国会选举法》中,只规定男子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女子全然没有。于是,唐群英与张寿松以“女子联合会”名义上书,要求补订《女子选举法》。而唯袁世凯命是从的参议院, 竟以“无成立之价值”为由,否决了这一提案。唐群英一不做二不休,将捍卫女权的要求与全国上下正在兴起的“讨袁”运动结合起来,在联合沈佩贞等人与参议院议长吴景镰激辩时,唐群英宣称,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我们也决不承认他为大总统。
此言此举果然激怒了袁世凯。在下令解散国民党之后,1913年11月13日袁世凯又下令解散女子参政同盟会,查封几家女报,禁止在京发行,并悬赏一万元通缉唐群英。不得已,唐群英离开北京,辗转回到湖南继续办学、办报,宣传男女平权。
从身先士卒参加辛亥革命,到革命成功后四处奔波启迪民智,唐群英为革命辛劳几十年,但是革命到如今变成了怎样一种情景呢?
在她生前最后一次造访南京时,唐群英见到了不少当年的女同盟会会员,她们有的在国民党内得了一官半职,趾高气扬;有的当了阔太太,珠光宝气;有的沉湎于赌场牌局,醉生梦死……昔日的革命精神荡然无存。唐群英感触颇深,欣然写下了《金陵访旧有感》,诗曰:纷纷姊妹尽华裙,顾我何忧彻骨贫,不见梅花亭外立,西风岭上好精神。这朵傲雪赛霜的梅花,1937年3月病逝于家乡。当时,不仅于右任、戴传贤、张继、覃振等国民党元老发去唁电以示悼念,时人更誉其为“女界孙黄”、“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