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写马诗中观杜甫一生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也几乎贯穿了杜甫一生的诗歌创作。前人对“马”在杜甫诗歌中的作用已经进行了深入地探究,本文主要通过杜甫在其“写马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对杜甫的人生经历进行回顾与梳理。
  关键词:杜甫;写马诗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马”作为一个重要意象,一方面象征着将士开疆拓土、守卫边境的豪情壮志,另一方面,诗人往往以马自喻,借其伯乐难寻,来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慨与感伤。纵观杜甫一生的创作,以马为主要刻画对象的诗歌共有十一首,贯穿诗人的各个时期。诗中对马不同形象的描写及其所表现出的情感转变是对杜甫处境的反映,同时也是其心境的写照。
  一、“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杜甫在青壮年时期创作的写马诗主要以《房兵曹胡马》和《高都护骢马行》为代表,分别写于开元二十八九年间以及天宝八载。这一时期,诗人笔下之马,其形貌是“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棱角分明,可耳听八方;其毛色为“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是一匹色彩明丽的汗血宝马;其勇猛则“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一副铁蹄横行疆场;其壮志如“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无所畏惧,一心抗敌。
  从这两首写马诗所塑造出的骁勇善战的骏马形象,可见诗人当时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杜甫从十四岁开始与地方官员、文学名士交往,至十九岁开始长达十年之久的漫游,郇瑕、吴越、齐赵等地都留下了杜甫和友人的足迹。在此过程中,大好山河不断加深了他对国家的热爱,促使他把国家社稷之安定、黎民百姓之富足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为了实现抱负,杜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开元二十三年,参加乡贡,次年,于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可惜落第,但正值青年的杜甫并没有因此消沉,“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考场失利的他意气风发地开始齐赵之游。此时的杜甫只有二十五岁,他依旧有时间、精力与信心去等待时机,施展抱负,所以在他的笔下才会活化出“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的骏马奔腾之图。
  但杜甫没能如自己笔下的骏马般一展宏图。天宝五载,三十五岁的杜甫结束漫游,回到了长安,一心求仕,并于次年应试,不幸的是李林甫为达到政治目的竟视此次考试为儿戏,应试之人全部落选,无一幸免。但在杜甫的坚持与不断尝试下,于天宝十载朝献的《三大礼赋》终于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可惜并未换来朝廷的重用。四年之后,杜甫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但在上任之后写下了“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与“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这般明显带有矛盾意味的诗句,不难看出此时已年过四十的杜甫既有对自己沦落到无人赏识、难有作为之境地的失望与叹息,也依旧怀有对伯乐的极度渴望。但杜甫对于个人仕途的渴求随着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政局的动荡以及百姓颠沛流离的现实而被逐渐摆在了较为次要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家安危的忧心忡忡。
  二、“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天宝末年,杜甫四十四岁,人生已走过了大半。在这四十几年之中,他经历了斗志昂扬、豪情满怀的青年时期,也度过了个人仕途上的一个个低谷,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之时,失去重心的朝廷、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有自己身后饥寒交迫的一家人,终于让杜甫笔下的马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与力量。
  《瘦马行》中,“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瘦马已全无矫健的身姿;“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病马因战乱而伤痕累累,失去了曾经鲜亮的毛色。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杜甫此时已被贬至华州。此前一年,杜甫于战乱之中投奔肃宗,并被授官为左拾遗,却在几个月后,因营救房琯遭到肃宗冷落,几乎致死,后被贬谪。《瘦马行》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杜甫借马自喻,其中“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一句被解读为因他自己被贬官,永不得见皇帝,故有“失主”二字,这不失为一种说法。但更为贴切的当是借马的今非昔比,来反映战乱之后的社会惨状,饱含的是诗人为无数牺牲、受伤战士的痛惜,以及对国家、百姓的深深担忧与痛心。
  解官之后的杜甫回归于自己的生活之中,创作《病马》,感慨其“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次年,便移居成都,开始了草堂生活。尽管远离了朝廷,且在浣花溪的一段日子安靜而平和,但杜甫在诗中依旧显露出对国事的担忧。《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一诗中,“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表面写马之忠烈,但究其背景却是“时危”。直至大历五年,杜甫创作了《白马》一诗,更是让人不忍卒读,“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近时主将戮,中夜伤於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身负箭伤的战马、意气衰败的将士尽现于诗人笔下。直至生命的最后,杜甫笔下所呈现的依旧是战乱带给社会难以愈合的创伤,而这也正是诗人心中所惦念的,乃至用尽一生也无法释怀的。
  三、结语
  杜甫的写马诗贯穿了杜甫一生,由渴求施展才华的青年,到历经艰难仕途的壮年,直至其心怀家国的人生末段。正如《毛诗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杜甫笔下的马,不仅是他自己,也代表了战乱的受害者。写了一辈子的马,既是表其欲有作为之心,也是抒其怀才不遇之愤慨,更是发其哀国家危难、痛百姓疾苦之声,杜甫之伟大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全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做好的导师,使儿童保持长久兴趣,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通过培养幼儿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保持长期长久的兴趣需要提升儿童的技能,保持儿童的绘画情趣、提升儿童自信,需要儿童自由发挥。  关键词:儿童;绘画兴趣  绘画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和激发儿童兴趣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儿童利用绘画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教师作为儿童引导的引路者,应到注重
期刊
一、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1、与时俱进提高钻研新大纲和教材的能力和创新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地继续学习,完善传统的教材科学体系外,还在不断接触外界新的教学教法,准确拿捏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是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经济的需要,而且为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基础知识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统一要求。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有语言方面的障碍和地域经济形成的文化教育落后的因素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体制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就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地理知识,使地理思维能力逐渐地形成。  关键词:高中地理;互动教学;课堂氛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想要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逐渐地提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将从学习目标、学习管理、学习策略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调查在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现状,本文从大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其自主学习的行为,对大学生学习学进行了理论的丰富和充实。本研究可以解决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搞好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本次研究主要应用文献分析法
期刊
摘 要:面对新时期复杂的环境和形势,党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固树立服务、榜样和坚持的作风,始终让我黨工作青春。  关键词:服务;榜样;坚持  党员是我国各项事业的核心和领路人,在战争年代他们能够更好的实现价值;而进入到和平年代,党员到底怎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呢?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榜样作用和持续坚持作风。  1.服务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和主
期刊
摘 要: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迅速发展,幼小衔接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幼小衔接教育的不足也日益凸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和小学教育衔接不明显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沟通,其注重的是双方教育均衡发展,盲目的倾向于某一阶段,不利于幼小衔接,长久以往会造成教育脱节。为了能够发现幼小衔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将会对某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长达一年的记录,方
期刊
摘 要:古代书法教育自兴起以来,每个朝代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教育目的也从最开始偏向实用性、功利性到后来的注重书家的品性及修养。本文通过梳理书法教育从先秦到清代的具体表现形式,旨在廓清其发展脉络。  关键词:书法教育;方式;特点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教育则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教育的延续使得历朝历代涌现出大批杰出的书家以及传世的书法创作、书学著作。  先秦时代,应该是我
期刊
摘 要:微课是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巧用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也是教学依靠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对学校课堂教学具有促进的作用,本文是巧用微课呈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直观性;巧用微课互动,提高数学技能。通过将微课资源与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特点结合起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微课资源;数学;  目前微课视频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通过网上微课资源和学校教师制作的资源联合
期刊
摘 要: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有着繁多的技法和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力,因此素有“民乐之王”的美誉。而在琵琶的所有演奏技法中,“弹、挑”是最常用的两种技法,其他演奏技法均是从其演化或组合而成。因此弹挑在琵琶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弹挑技法的教学  1.整体感知  在我们学习任何一个新的东西或完成一项新的任务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这个新任务的性质以及用途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即“怎么做”和“做
期刊
摘 要: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音乐、节奏、韵律及形体等多种方式融合起来,将抽象的艺术形象展现出来。舞蹈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对人类的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舞蹈教育也开始广泛普及,许多高校均设置舞蹈专业。在舞蹈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以专业舞蹈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现状入手,分析当前舞蹈教育的不足,为我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提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