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嗜竹到置景造园:苏轼竹文化空间审美意象的建构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ji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的是苏轼钟情于竹,并在文学创作中借物抒情、建构竹文化审美意象的直接体现。苏轼咏竹诗中的竹文化意象对后世文人置景、造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从苏轼的诗词文章入手,提炼出苏轼对于竹子置景造园的直接与间接思想,并探究苏轼爱竹的原因及其竹文化审美观对后世文人竹树置景造园的影响。
其他文献
以广州恒运和齐鲁石化燃煤电厂半干法烟气脱硫渣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成分复杂和高硫高钙的特点,通过机械和化学活化的方式,制备出一类新型绿色胶凝材料——高硫型灰渣胶凝材料。研
在胶凝材料总量固定为344kg·m^-3、且低水泥用量的条件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用量对混凝土坍落度、表观密度、强度、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对不同学科的教学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也被逐渐运用到学科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
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基于文旅融合的背景,对非遗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做了细致的梳理,分析了现存的问题与
2018年锦恒校企合作中心成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单位之一,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顺利完成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关键所在。教育部提倡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
漆艺在中国悠久的工艺美术史上拥有极为显要的位置,在经历数千年的传续之后,中国漆艺在进入20世纪之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世纪之初、中西文化交流与互融日益剧烈的背
近年来尽管江南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其乡村民宿空间在设计上依旧青黄不接,参差不齐。一个好的民宿空间离不开区域文化的支持,为了促进乡村民宿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