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广播作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党委宣传工作的重要力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舆论支柱,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西区广播站为例,以高校外语广播为出发点,阐述了高校外语广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全外语氛围打造校园主流媒体文化。指出高校外语广播作为学生校园实践基地,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外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西安翻译学院;广播站;外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一、西安翻译学院西区广播站情况概述
西安翻译学院西区广播站2006年9月成立。本着为全外语氛围服务为理念,但在建站初期,对于外语广播的真正定位和广播站的管理体制都不是很明确。那段时间广播站为学校的全外语氛围,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学校对西区广播站的管理作出一些改革,并且完善了播音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实现无线调频播出和网络传播。同时,为广播站选拔指导教师负责外语广播节目制作的指导、管理和播出工作。经过了6年的发展,西安翻译学院西区广播站播音思路明晰,站规站务明确。形成一条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明确了广播节目制作和内容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以专业老师指导为辅,充分利用西区外语专业优势,实现了中和素质培养的目标。其中具体的操作是:每年九月份和三月份开学初期,针对有外语专业的三个分院同时纳新,在纳新的过程中又分为初试、复试、试音,试音结束后开始了为期六周的实习期。经过从初试到实习结束的两个月时间选拔、培训和指导学生播音员与编导。同时指导老师负责对节目内容的导向、内容和质量进行把关,然后由学生播音员播出,在校内新闻的采编上利用广播稿件都注重口语化解说为主的特性,通过校记者团的学生记者来完成新闻事件的采访、通过广播站的学生外文编辑对稿件的编辑和的采录,广播播音员再进行播出。同时广播站也担当者为大院电视台培养和输送播音员的任务。也进一步实现了广播站和电视台的优势互补和资源高度优化利用。采用这种模式,专业老师做指导,以学生为制作主体,既保证了节目的导向和质量,又贴近学生的信息需求,因此,节目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取得了较好的外语氛围烘托的效果。
二、西安翻译学院西区广播站为全外语氛围服务的现实体现
第一,促进外语类学生的听力教育,帮助学习外语的学生快速提高听力水平。
我校广播在传播效果上有着优于其他校园媒体的特点。因为我校的播音设备是安装在公共场合,比如说楼顶,花园,运动场,食堂附近。其实是“强制性传播”的方式,只要在播音阶段,在播音设备能够覆盖的范围内,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收听到校园英语广播传播的内容。与报纸、无线电、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较下广播站占有一定的优势。使其在为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报道学校在教学、科研和师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是具备优势。如我院西区广播站每天早晨6:30分通过网络转播CNN 、BBC 的新闻栏目,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培养学生们的英语思维能力。7:00由学生播音员准时开播外语早新闻,其中包括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早新闻。为广大师生带来学校最新动态,同时注重听众语种的不同在听力上的要求就不同,这就要求校园新闻部分适当降低难度。同时在下午的节目中开设《新闻在线》栏目,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方针、政策,了解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内容《电影蒙太奇》是一档电影文学综合性栏目,主要介绍一些著名电影和电影赏析。《心灵鸡汤》是一档文学节目主要以人生历程和选读一些温馨恬淡的散文以及文学名著赏析为主。《体育中心》是大多数男生们喜欢的节目之一,以体育新闻为主,同时也介绍一些体育明星。以上节目主要是用英语播出。同时也开辟了日语、德语、法语节目,主要以旅游节目为主,介绍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一些趣事。在节目中,我们还会常常请来一些优秀学生代表作嘉宾,通过访谈的形式,把他们的成功心得与广大同学进行了交流,使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启发、鼓舞和激励。这些对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引导他们远恶向善,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高校外语广播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外语视野和知识面,另一方面又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语广播长期坚持做好节目,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外语听力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是潜移默化的帮助。同时,好的外语节目对于对外语国家的民族文化了解也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对于校园外语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全外语氛围的建设,自2006年由丁祖诒院长提出,并且在西区广泛推行这一理念。创造好的校园文化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只有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相一致才能使广大师生更好的学习、工作。积极努力追求人生社会价值的更好体现。西区广播站通过优秀的外语节目和这些节目的编播过程,能更好的营造校园外语文化氛围,对培养优秀的教风、学风、校风,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西区广播站每天转播的BBC或CNN的新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提高听众的政治敏感度,培养听众的听力水平,同时创造了良好的校园外语氛围氛围。广播站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一大传播力量,以最快速的传播途径,最新鲜的内容展现给听众。可以使师生更快速的了解校园新闻,每天下午节目结束后当天的播音员会播出双语的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最快速的使使本校师生找到自己丢失或的物品或失物的主人。我们节目的宗旨就是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我外语教育,并内化成文化习惯,同时配合校园文化中各社团组织的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为师生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及外语节目。
为满足师生的不同需要,西区广播站下午节目向广大师生提供了内容丰富、多元化、高品位、高质量、高格调的外语节目。每周9小时的外语节目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校园全外语氛围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广播站的播音员是一支高素质学生队伍,他们通过在西区广播站的工作,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一定提高,对其它学生产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侧面带动校园全外语氛围文化的建设。 第三,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高尚人格有一定的作用。
具备一定的高尚人文素养可以健全学生们的良好的情操,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培养学生们的外语人文素养,我们下午所开设的一些节目中,大多以传播外语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审美为节目标准。
第四、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传媒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很多学生很喜欢这个专业,对这个专业也充满了好奇之心。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每一个喜欢播音主持的学生就能考上播音主持专业。因此高校广播站同时也是这些学生圆梦之舟。西区广播站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也把自身建设成为校内实践基地,利用我院广播站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节目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广播节目的制作中来,既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又丰富了节目。
在具体实施的方法上考虑到我站人员编制较少的实际情况,在建站初期我们就确定了以学生做节目为主的中心思想,将我院三个二级分院学习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积极招收对广播、电视制作感兴趣的学生来站工作和学习。通常采用定期招聘的方式,通过初试、复试、试音、实习等一系列考核,录用了一批喜爱外语广播且外语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做记者、编辑、播音员等。并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在具体的节目制作中提高他们的采、编、播实践水平。我站所有的节目,从策划构思、整理稿件到采摄、后期制作、播音主持全部由学生完成,指导教师在大框架和专业能力培养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广播是一门综合艺术,节目的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期节目的制作完成不死是一个或者两个学生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广播站的学生有团队意识,每一个人必须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大学生们在参与制作节目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了合作的重要性,集体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学习怎么与别人合作,这就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意识。也为学生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每期节目从策划、构思、组稿,预约嘉宾、声音采集、解说配音、后期制作等均由学生编导、播音员合作完成,在工作中,他们团结合作、相互鼓励,遇到困难,共同协商,有了失误,勇于承担责任,有好的节目创意,大家共同研究,由于他们的精诚合作,使我站节目办得越来越好。
学生们在我站的实践工作,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也为他们接触他人、接触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桥梁。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身,认识了他人,认识了社会。就此而言,我站在大学生提前迈入的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我站成立六年来,共培训学生记者约180人,播音员70多人,外文编辑80多人,这些学生毕业后,都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其中,在中央国际广播电台工作1人;在凤凰卫视工作1人,陕西省电视台工作1人。还有2人在省级电视台和电台担任少儿英语配音和播音员工作;在美国一华语电视台担任主持人1人。虽然比起培养的数目来说这些数字比较小,但是我们的学生全部是外语类学生不是新闻类专业学生,从这点看来,我站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毕业后没有在媒体工作的学生,在口语、社交等方面水平也高于未在我站锻炼过的学生,更容易接收工作内容打开工作局面。所以,从我站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广播对大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意识和社交礼仪等有很好的培育效果,有助于大学生更快进入社会,融入工作角色和工作环境,拓宽和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面和就业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外语广播作为高校丰富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外语氛围创建理论上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实践表现上有着很好的效果,因此,今后应将其建设成为重要的校园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挖掘其资源优势,使外语类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外语广播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关键词:西安翻译学院;广播站;外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一、西安翻译学院西区广播站情况概述
西安翻译学院西区广播站2006年9月成立。本着为全外语氛围服务为理念,但在建站初期,对于外语广播的真正定位和广播站的管理体制都不是很明确。那段时间广播站为学校的全外语氛围,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学校对西区广播站的管理作出一些改革,并且完善了播音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实现无线调频播出和网络传播。同时,为广播站选拔指导教师负责外语广播节目制作的指导、管理和播出工作。经过了6年的发展,西安翻译学院西区广播站播音思路明晰,站规站务明确。形成一条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明确了广播节目制作和内容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以专业老师指导为辅,充分利用西区外语专业优势,实现了中和素质培养的目标。其中具体的操作是:每年九月份和三月份开学初期,针对有外语专业的三个分院同时纳新,在纳新的过程中又分为初试、复试、试音,试音结束后开始了为期六周的实习期。经过从初试到实习结束的两个月时间选拔、培训和指导学生播音员与编导。同时指导老师负责对节目内容的导向、内容和质量进行把关,然后由学生播音员播出,在校内新闻的采编上利用广播稿件都注重口语化解说为主的特性,通过校记者团的学生记者来完成新闻事件的采访、通过广播站的学生外文编辑对稿件的编辑和的采录,广播播音员再进行播出。同时广播站也担当者为大院电视台培养和输送播音员的任务。也进一步实现了广播站和电视台的优势互补和资源高度优化利用。采用这种模式,专业老师做指导,以学生为制作主体,既保证了节目的导向和质量,又贴近学生的信息需求,因此,节目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取得了较好的外语氛围烘托的效果。
二、西安翻译学院西区广播站为全外语氛围服务的现实体现
第一,促进外语类学生的听力教育,帮助学习外语的学生快速提高听力水平。
我校广播在传播效果上有着优于其他校园媒体的特点。因为我校的播音设备是安装在公共场合,比如说楼顶,花园,运动场,食堂附近。其实是“强制性传播”的方式,只要在播音阶段,在播音设备能够覆盖的范围内,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收听到校园英语广播传播的内容。与报纸、无线电、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较下广播站占有一定的优势。使其在为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报道学校在教学、科研和师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是具备优势。如我院西区广播站每天早晨6:30分通过网络转播CNN 、BBC 的新闻栏目,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培养学生们的英语思维能力。7:00由学生播音员准时开播外语早新闻,其中包括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早新闻。为广大师生带来学校最新动态,同时注重听众语种的不同在听力上的要求就不同,这就要求校园新闻部分适当降低难度。同时在下午的节目中开设《新闻在线》栏目,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方针、政策,了解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内容《电影蒙太奇》是一档电影文学综合性栏目,主要介绍一些著名电影和电影赏析。《心灵鸡汤》是一档文学节目主要以人生历程和选读一些温馨恬淡的散文以及文学名著赏析为主。《体育中心》是大多数男生们喜欢的节目之一,以体育新闻为主,同时也介绍一些体育明星。以上节目主要是用英语播出。同时也开辟了日语、德语、法语节目,主要以旅游节目为主,介绍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一些趣事。在节目中,我们还会常常请来一些优秀学生代表作嘉宾,通过访谈的形式,把他们的成功心得与广大同学进行了交流,使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启发、鼓舞和激励。这些对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引导他们远恶向善,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高校外语广播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外语视野和知识面,另一方面又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语广播长期坚持做好节目,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外语听力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是潜移默化的帮助。同时,好的外语节目对于对外语国家的民族文化了解也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对于校园外语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全外语氛围的建设,自2006年由丁祖诒院长提出,并且在西区广泛推行这一理念。创造好的校园文化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只有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相一致才能使广大师生更好的学习、工作。积极努力追求人生社会价值的更好体现。西区广播站通过优秀的外语节目和这些节目的编播过程,能更好的营造校园外语文化氛围,对培养优秀的教风、学风、校风,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西区广播站每天转播的BBC或CNN的新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提高听众的政治敏感度,培养听众的听力水平,同时创造了良好的校园外语氛围氛围。广播站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一大传播力量,以最快速的传播途径,最新鲜的内容展现给听众。可以使师生更快速的了解校园新闻,每天下午节目结束后当天的播音员会播出双语的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最快速的使使本校师生找到自己丢失或的物品或失物的主人。我们节目的宗旨就是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我外语教育,并内化成文化习惯,同时配合校园文化中各社团组织的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为师生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及外语节目。
为满足师生的不同需要,西区广播站下午节目向广大师生提供了内容丰富、多元化、高品位、高质量、高格调的外语节目。每周9小时的外语节目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校园全外语氛围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广播站的播音员是一支高素质学生队伍,他们通过在西区广播站的工作,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一定提高,对其它学生产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侧面带动校园全外语氛围文化的建设。 第三,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高尚人格有一定的作用。
具备一定的高尚人文素养可以健全学生们的良好的情操,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培养学生们的外语人文素养,我们下午所开设的一些节目中,大多以传播外语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审美为节目标准。
第四、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传媒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很多学生很喜欢这个专业,对这个专业也充满了好奇之心。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每一个喜欢播音主持的学生就能考上播音主持专业。因此高校广播站同时也是这些学生圆梦之舟。西区广播站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也把自身建设成为校内实践基地,利用我院广播站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节目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广播节目的制作中来,既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又丰富了节目。
在具体实施的方法上考虑到我站人员编制较少的实际情况,在建站初期我们就确定了以学生做节目为主的中心思想,将我院三个二级分院学习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积极招收对广播、电视制作感兴趣的学生来站工作和学习。通常采用定期招聘的方式,通过初试、复试、试音、实习等一系列考核,录用了一批喜爱外语广播且外语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做记者、编辑、播音员等。并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在具体的节目制作中提高他们的采、编、播实践水平。我站所有的节目,从策划构思、整理稿件到采摄、后期制作、播音主持全部由学生完成,指导教师在大框架和专业能力培养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广播是一门综合艺术,节目的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期节目的制作完成不死是一个或者两个学生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广播站的学生有团队意识,每一个人必须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大学生们在参与制作节目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了合作的重要性,集体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学习怎么与别人合作,这就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意识。也为学生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每期节目从策划、构思、组稿,预约嘉宾、声音采集、解说配音、后期制作等均由学生编导、播音员合作完成,在工作中,他们团结合作、相互鼓励,遇到困难,共同协商,有了失误,勇于承担责任,有好的节目创意,大家共同研究,由于他们的精诚合作,使我站节目办得越来越好。
学生们在我站的实践工作,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也为他们接触他人、接触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桥梁。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身,认识了他人,认识了社会。就此而言,我站在大学生提前迈入的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我站成立六年来,共培训学生记者约180人,播音员70多人,外文编辑80多人,这些学生毕业后,都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其中,在中央国际广播电台工作1人;在凤凰卫视工作1人,陕西省电视台工作1人。还有2人在省级电视台和电台担任少儿英语配音和播音员工作;在美国一华语电视台担任主持人1人。虽然比起培养的数目来说这些数字比较小,但是我们的学生全部是外语类学生不是新闻类专业学生,从这点看来,我站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毕业后没有在媒体工作的学生,在口语、社交等方面水平也高于未在我站锻炼过的学生,更容易接收工作内容打开工作局面。所以,从我站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广播对大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意识和社交礼仪等有很好的培育效果,有助于大学生更快进入社会,融入工作角色和工作环境,拓宽和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面和就业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外语广播作为高校丰富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外语氛围创建理论上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实践表现上有着很好的效果,因此,今后应将其建设成为重要的校园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挖掘其资源优势,使外语类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外语广播发展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