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的氛围中自我成长,让孩子真正深入当地的社会,与当地的孩子在一起生活、游戏,得到在国内所得不到的,这样的游学才真正有收获和价 值。
其实,道理家长都明白,但还是有许多明白家长继续把孩子往类似于托管班的游学营里送,也是有苦衷的—怕孩子不适应。不适应饮食,不适应没有家长的照顾,更怕孩子不适应和外国人打交道,说错话、办错事,遭人家白眼,更伤孩子的自尊心,还不如由带队老师管着,白天上课,晚上汇报,不惹事不生非,能学多少是多少,出去总比不出去好不是?
cultural shock全世界普遍存在
其实,不光是中国人是这样,笔者在加拿大的时候,曾经上过几个月“英文扫盲班”,当地的志愿者义务教外国人学英语,不收钱,还自己出钱印教材。这些志愿者也并非业余人士,而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如果他们的经验不丰富,主办机构也不会邀请他们来当志愿者。
每次上课,老师们从来也不让我们背单词,而是主要讲一些几天以来的社会趣闻,找出一些开心的事和别人分享,看似随意,其实都在引导着大家更加了解加拿大的社会习惯和多元文化,最后老师们引导着大家用正确而精准的语言去进行描述。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们专门讨论了cultural shock这个问题,这个词在中文里还没有非常确切的译意,但在我看来,就可以理解成个人层面的“文化冲突”感。直到现在,那次课的印象还很深,因为那时才发现,不仅是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泰国人、俄罗斯人,甚至是离加拿大不远的墨西哥人,都对加拿大社会有不少不适应的地 方。
有日本人为了图方便休息,想买辆能把坐椅全部放倒的汽车而被认为性情风流。也有想借机恭维对方能干,而问人家赚多少钱而被认为不礼貌的。有老板(老板不是男的,真没别的意思)纯粹是希望打算招个颜值高的店员,为了防止被其他店员告上法庭,怎么都不敢将这条招聘启示写进广告的,还有在商店买东西时问店员问题时很严肃地被告知“我正在和别的顾客说话”,都属于常见的 cultural shock。
重交流 冲突会自然消失
有一次我在骑自行车时,前面突然有辆车停下来,司机冲我喊,“你逆行了”,可我正在他对面的便道上,此时便道上一个人也没有,我心想“这你也管啊”,虽然心里多有不快,但此时我还是按别人教的,大声地说了句“谢谢”。按照此地的规则,如果是邻居举报你违反法规,或警察罚了你,你至少需要去向邻居说声谢谢表达诚恳,最好送个小礼物什么的,因为邻居这是在帮你。我们这一节课上下来,甚是欢乐,大家都像说笑话一样,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
说起来,这种志愿者给人免费上课的事儿本身,放在中国,也很有文化冲突感。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其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至少要兜售个光盘什么的。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在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就说你应该去买本英文小说回家阅读,还主动帮着去二手书店挑,我心中就暗想,老师开始露马脚了,反正如果贵我就不买。结果,老师递过来的书,很厚,打开一看标价才两块加币。对于对学英语的外国人,这本书还可以打八折,基本上等同于白送,我顿觉汗颜。后来在讨论cultural shock的案例时,我实在没好意思提起当时的这些典型想法。
其实中国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国外不适应,不无道理,因为文化冲突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别说中国人,其它的亚洲人,就算是加拿大人和美国人之间,也有许多互相瞧不上的地方,一个加拿大阿尔伯塔人想搬到旁边的BC省住,也会有人告诉他,那边的人不好相处。这些都是文化冲突使然。
但是,文化冲突虽然看着吓人,但大部分造成的只是暂时尴尬,日后实则能变成聊天的谈资。到了国外,即使你和一老外谈不来,也不至于和所有的老外都谈不来。如果和所有的老外都谈不来,那就要看是不是自己出问题 了。
游学就为汲取各国文化之长
有些家长到了国外,总习惯于盯着国情不一样的地方看,这也不一样,那也不一样,可不得了,容易左右都不是。实际上,好好想一想,再不相同的文化圈,都能找出相同的点来。人与人的交流,并非得以十成的认同为前提,有五成的认同,另外五成畅所欲言即可,一对一的真诚交流,才重要。家长和老师需要做的是,带领孩子寻找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不同点,找出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互动,以之为入口汲取对方文化的长处,这才是孩子们游学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加拿大人自称教育水准高,也是有依据的,我所见过的中国孩子来加拿大上小学中学的,一般没过多久就信心高涨起来,为什么呢?老师首先会努力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长处,一个劲地夸,不了解加拿大没关系,班里有了中国学生,就让全班的孩子一起学有关中国的知识,这样大家之间就能交流起来了,老师还鼓励甚至要求当地孩子主动去和中国孩子交朋友,交流多了,初来乍到不适应产生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就逐渐化解了。于是,冲突自然就没有了。
其实,道理家长都明白,但还是有许多明白家长继续把孩子往类似于托管班的游学营里送,也是有苦衷的—怕孩子不适应。不适应饮食,不适应没有家长的照顾,更怕孩子不适应和外国人打交道,说错话、办错事,遭人家白眼,更伤孩子的自尊心,还不如由带队老师管着,白天上课,晚上汇报,不惹事不生非,能学多少是多少,出去总比不出去好不是?
cultural shock全世界普遍存在
其实,不光是中国人是这样,笔者在加拿大的时候,曾经上过几个月“英文扫盲班”,当地的志愿者义务教外国人学英语,不收钱,还自己出钱印教材。这些志愿者也并非业余人士,而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如果他们的经验不丰富,主办机构也不会邀请他们来当志愿者。
每次上课,老师们从来也不让我们背单词,而是主要讲一些几天以来的社会趣闻,找出一些开心的事和别人分享,看似随意,其实都在引导着大家更加了解加拿大的社会习惯和多元文化,最后老师们引导着大家用正确而精准的语言去进行描述。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们专门讨论了cultural shock这个问题,这个词在中文里还没有非常确切的译意,但在我看来,就可以理解成个人层面的“文化冲突”感。直到现在,那次课的印象还很深,因为那时才发现,不仅是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泰国人、俄罗斯人,甚至是离加拿大不远的墨西哥人,都对加拿大社会有不少不适应的地 方。
有日本人为了图方便休息,想买辆能把坐椅全部放倒的汽车而被认为性情风流。也有想借机恭维对方能干,而问人家赚多少钱而被认为不礼貌的。有老板(老板不是男的,真没别的意思)纯粹是希望打算招个颜值高的店员,为了防止被其他店员告上法庭,怎么都不敢将这条招聘启示写进广告的,还有在商店买东西时问店员问题时很严肃地被告知“我正在和别的顾客说话”,都属于常见的 cultural shock。
重交流 冲突会自然消失
有一次我在骑自行车时,前面突然有辆车停下来,司机冲我喊,“你逆行了”,可我正在他对面的便道上,此时便道上一个人也没有,我心想“这你也管啊”,虽然心里多有不快,但此时我还是按别人教的,大声地说了句“谢谢”。按照此地的规则,如果是邻居举报你违反法规,或警察罚了你,你至少需要去向邻居说声谢谢表达诚恳,最好送个小礼物什么的,因为邻居这是在帮你。我们这一节课上下来,甚是欢乐,大家都像说笑话一样,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
说起来,这种志愿者给人免费上课的事儿本身,放在中国,也很有文化冲突感。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其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至少要兜售个光盘什么的。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在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就说你应该去买本英文小说回家阅读,还主动帮着去二手书店挑,我心中就暗想,老师开始露马脚了,反正如果贵我就不买。结果,老师递过来的书,很厚,打开一看标价才两块加币。对于对学英语的外国人,这本书还可以打八折,基本上等同于白送,我顿觉汗颜。后来在讨论cultural shock的案例时,我实在没好意思提起当时的这些典型想法。
其实中国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国外不适应,不无道理,因为文化冲突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别说中国人,其它的亚洲人,就算是加拿大人和美国人之间,也有许多互相瞧不上的地方,一个加拿大阿尔伯塔人想搬到旁边的BC省住,也会有人告诉他,那边的人不好相处。这些都是文化冲突使然。
但是,文化冲突虽然看着吓人,但大部分造成的只是暂时尴尬,日后实则能变成聊天的谈资。到了国外,即使你和一老外谈不来,也不至于和所有的老外都谈不来。如果和所有的老外都谈不来,那就要看是不是自己出问题 了。
游学就为汲取各国文化之长
有些家长到了国外,总习惯于盯着国情不一样的地方看,这也不一样,那也不一样,可不得了,容易左右都不是。实际上,好好想一想,再不相同的文化圈,都能找出相同的点来。人与人的交流,并非得以十成的认同为前提,有五成的认同,另外五成畅所欲言即可,一对一的真诚交流,才重要。家长和老师需要做的是,带领孩子寻找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不同点,找出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互动,以之为入口汲取对方文化的长处,这才是孩子们游学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加拿大人自称教育水准高,也是有依据的,我所见过的中国孩子来加拿大上小学中学的,一般没过多久就信心高涨起来,为什么呢?老师首先会努力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长处,一个劲地夸,不了解加拿大没关系,班里有了中国学生,就让全班的孩子一起学有关中国的知识,这样大家之间就能交流起来了,老师还鼓励甚至要求当地孩子主动去和中国孩子交朋友,交流多了,初来乍到不适应产生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就逐渐化解了。于是,冲突自然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