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上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结构特征

来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球载电化学臭氧探空仪于2001年春季在中国西南昆明上空测得臭氧垂直分布的精细结构,结果表明臭氧垂直廓线具有多层次特征.在21~30?km高度之间是臭氧分压多峰值的极大值层,极大值平均为15.13?mPa,臭氧混合比极大值平均高度在30.2?km.对流层顶附近臭氧分压存在极小值,且有南风分量的极大风层对应.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低层出现臭氧峰值时,其峰值层附近具有显著的冷平流特征.在5?km以下观测到了不稳定的对流层臭氧高浓度峰值层.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余弦变换的鲁棒水印算法.此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一级小波分解,再对其低频系数进行离散余弦变换,调整DCT中频系数的相对值,最后把由{-1,1}组成的
为满足无接触清洗而设计的红外全自动洗手器,经过了电路设计和调试、外型三维设计及批量生产全过程.主要原理是通过红外光的发射和感应,低频滤波等信号处理,可靠识别遮挡物是
基于1951~2001年1~5月500hPa高度场资料,研究了前期大气环流与中国汛期雨带类型分布的关系.通过分析前期各雨带类型对应的距平合成场和格点样本平均值显著性检验图,以及各雨带
考虑实测角分布和角半径的关系,在实测角分布保持一定的情况下,用Monte Carlo方法推导出1个统计意义上的最佳角半径.并通过全天区搜寻的方法去探测1个带有γ射线暴的模拟数据
为了揭示我国旱涝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滑动平均、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以及谱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100个站近500a的旱涝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旱涝变化在时间上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