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从前慢故乡从前慢

来源 :藏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艺往事》编辑手记
  泾县是个依山傍水的小城。上初中以前,由于父亲在水电站工作,我们一家住在远离城区的山坳里,即使后来搬进城,仍推窗可见远处延绵的青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从小到大,父母都用这样的话激励我,让我好好读书,走到山外去,似乎山外才是更好的世界,更文明、更先进的所在。一路苦读,我也一步步远离故乡,最终在北京工作、结婚、安家。待自己一点点尝到了大城市生活的滋味,则愈发思念那个山清水秀、恬静温婉的小城。
  前几年我来到学苑出版社工作,孟白社长一直偏重于出版非遗文化和民俗方向的图书,正是这个原因,才使我能不断接触到传统技艺、地方文化和故园风貌方向的书稿。逢人便说自己的故乡人杰地灵,是宣纸之乡,是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吟诵之地的我,一下子动了心思,自己可曾为它做过些什么?转眼已从事出版工作十余年,这点儿“手艺”是否可以为故乡做点什么?
  在这样的思绪下,我决定从宣纸入手,做一些相关的选题。我辗转通过在老家工作的同学联系到了在宣纸研究领域多有建树的黄飞松老师。没想到黄老师数年前就与学苑出版社打过交道,这一下更是亲上加亲。自那时起,每次我回老家,一定会与黄老师见面,听他聊聊地方风物和故事。在一次闲谈中,黄老师说起自己写过一些地方手艺人的文章,也曾在文学类杂志上发表过,于是我便请黄老师发来给我看看。这一读,便放不下了。故乡生活的点滴过往,仿佛清晨面馆老板穿过氤氲水汽端来的那碗小刀面,鲜香热辣地放在眼前!我的爷爷做了一辈子的理发匠,奶奶以弹棉花为生,我是手艺人的后代,而现在做书时的心境,何尝不也是把它当作一门手艺?所以,与其说与黄老师签订这本书的出版合同是圆他的文学梦,不如说是圆了我自己的思乡梦。
  出版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黄老师工作和社会事务繁忙,只能利用极有限的闲暇时间写作,而爬梳过往又总要耗费更多的心力,所以他写得不快。我知道这一切急不得,也不催他,只是不定期问问进展。结果一次他打来电话,懊丧不已地说自己为了随时随地写作,文章都存在一个U盘里随身携带,结果U盘突然坏了,数万字的文章就这样没了!我也很难过,但更怕他放弃,便对黄老师说:“我可以等,我们好事多磨,就把这当作老天的一次考验吧。”不知不觉两年过去,黄老师耐住性子把那些心底的文字一篇篇写了出来,即使是先前发表过的文章,他也重新创作加工,可以说,黄老师把匠人精神深深融入了这本写手艺人的书稿中。
  裁缝、画匠、机匠、郎中、木匠、漆匠、石匠……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摆渡、唱春歌、放蜂、放簰、弹棉花、说书、磨剪子戗菜刀……是一段段尘封的往事。作为一个“80后”,黄老师笔下的这些手艺往事,有的我尚知晓,甚或熟悉,有的则闻所未闻。而时至今日,街巷中偶尔响起的那一两声吆喝,仿佛是繁复喧嚣的现代化交响曲中混入的杂音,干枯寂寥,旋即就被湮没了。不可否认,工业化社会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快捷与便利,商品丰富,物流发达,即使在小小县城,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我们不用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用再苦等游走的匠人和热闹的年节,只要花钱,满足即刻可得,可为什么我们仍怀念往昔?
  我想,我们怀念的不仅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慢工出细活”这种行为所饱含的创造精神,更多的还有由手艺所交织串联起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情谊。正如黄老师在《裁缝》中写他父亲至今仍“每年都要与母亲一起,乘上两小时的车,到大山里看望一些人。这些人都是他年轻做裁缝时落脚的人家,这些老人都与父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剃头匠》中写剃头匠“先用热水将小孩头洗了,小心翼翼地拿着刮刀将小孩毛茸茸的头刮干净后,又拿出一只鸡蛋在小孩的头上旋着,边旋边念叨着‘鸡子圆,鸡子光,鸡子一抹光,不生瘌痢不生疮,头发胡子葱根样’。小孩的妈妈听得笑呵呵,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在《杀猪》中写“我们全跟着杀猪匠,看着褪毛后的猪被一劈两开,耐心地等他们处理猪内膛。杀猪匠心领神会,在清理到猪尿脬时,会细心地将尿液放出来,用水冲了扔给我们。谁能抢到,这个便属于谁,而后找到口子对里面吹气。这就成了我们儿时玩耍的气球了”……“从前慢”的日子,慢中有情。
  编书的时候,读着这些记述故乡旧事的文字,常常因几句方言勾起脑中许久未现的乡音,因某些特征极明显的人物描写勾起诸多回忆,或会心一笑,或黯然神伤,当然也有很多惊奇的收获——“啊,原来我爱吃的灌芯糖、炒发米是这么做出来的!”黄老师是个素爱对各种技艺做琢磨、做研究的有心人,所以这些回忆文章中,他从来不忘对手艺過程做细致的描述,同时,又约请朋友为这本书配上了数十幅手艺人做工场景的素描画,这也是这本书在文学性之外所富有的记录价值。而读完这本书,我也懂得了黄飞松老师之所以成为一位优秀的手工纸技艺研究者的心性养成之路。
  《手艺往事》是一本可以慢慢读、细细品的小书,虽只描述皖南一隅,然其中人情妙味,四方皆通。
其他文献
直到2012年,我才对“凌叔华”这位民国才女有所了解。  出身宦官之家,本身天赋异禀,所遇皆是大师级人物,又肯下功夫——足以成就这一代才女。  她懂画:自小向缪素筠、王竹林、郝漱玉等学丹青,并师从齐白石、陈半丁。  她懂文学:幼时随辜鸿铭学习古典诗词,成年后出版过《花之寺》《女人》《小哥俩》三本中文小说集和一部散文集《爱山庐梦影》。  她还懂外语:得辜鸿铭教她英语,又跟周作人学日语,与英国文坛大咖
期刊
本报讯(记者刘晓立)日前,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落户云南省剑川县,这是国家方志馆在全国设立的第5家分馆,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第一个国家方志馆分馆。  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设立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以辐射南亚和东南亚文化交流、展示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注重搜集和收藏与南方丝綢之路文化和云南省情、大理州情、剑川县情相关的志鉴、地情资料、研究成果,以及承载南方丝绸之路重要历史文化
期刊
常熟市图书馆从创办、艰难起步,发展到现在已馆藏古籍20余万册。2007年3月,常熟市图书馆入选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也是首批全国唯一一家入选的县级图书馆;2008年6月,常熟市古籍保护中心在常熟市图书馆挂牌成立;2009年常熟市图书馆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第一批江苏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常熟市图书馆在古籍普查、保护、整理、利用方面,不断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普查登记,促古籍分级保
期刊
2020年,各行各业都经历了重大考验,古籍市场也是如此。在面对重大考验的同时,2020年的古籍市场呈现出了诸多新特点。笔者关注古籍拍卖和民间交易较多,也偶有市场参与经历,所以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本文所说的古籍,仅指普通形制的古籍,不包括敦煌遗书、佛教古籍、碑帖拓本、舆图、少数民族语文刻本、域外刻本等。在图书公藏机构的工作中,这些普通形制的古籍,又仅指书写、印刷于1912年之前的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
期刊
油印报由于受刻印条件所限,相对铅印报更难保存,是报纸收藏中容易被忽视轻视的种类,专门研究的著述文章均见得少。  盤点笔者收藏的油印报,倒有一些,一下子找出30多份,发行时间多为抗战时期和上世纪50年代的,经报友点拨,去掉疑似石印的,货真价实的油印报还有20多份,算是一个集报小专题吧。  笔者所藏的油印报纸中,最早的一份为1944年8月22日出版的第187号《平乐实验简报》,单面印,4开2版,内政部
期刊
本报讯(记者张颖)2021年1月17日,西泠印社2020年秋季拍卖会圆满落幕。本次拍卖共计27个专场、4000余拍品,总成交率82.35%,总成交额9.13亿元。其中,“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 ”中,一部最早“正确版”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现身,吸引了众多红色文献收藏家的关注,最终以66.7万元的价格成交。  中国书画部分,名人信札及书法作品受到熱烈追捧。纪晓岚、刘墉、于敏中等《致董邦达、董诰父子
期刊
大凡民国文献的收藏家恐怕都遇到过所谓的“一折八扣书”。记得大学时候逛琉璃厂,正赶上中国书店古旧书市。海王村的二层到处都是成捆成捆、小山一样的旧书,其中不少是民国书。我本着“捡漏淘便宜”的心态,捡了几本一块钱一本的便宜货,大多是《文选》《纲鉴易知录》等文史书。虽然买回去也没有翻过,但是对于出版者的名字却记得格外清楚:大达图书供应社。相对于“书局”“书店”之类的常见招牌,“供应社”这个名字就很独特,所
期刊
1929年年末到1930年春夏,京剧大师梅兰芳携剧访美,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辗转美国西雅图、纽约、芝加哥、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和檀香山数余个城市演了72天戏,在美掀起了一场中国京剧热。梅兰芳精湛的演技以及京剧细美的装扮,风靡了美国,演出获得了“万人空巷”般的意外成功,演绎了一段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此次访美经历,由其策划者兼执行人齐如山先生在归国不久,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口述下来,其女
期刊
由《历代诗话选注》看诗话类图书出版由《历代诗话选注》看诗话类图书出版  “诗话”是一种漫话诗坛轶事、品评诗人诗作、谈论诗歌作法、探讨诗歌源流的随笔,具有存亡续绝、择善供览、指导创作、探究诗法等多重价值,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诗话类图书出版屡有探索,由此可看到出版人和学者在选择弘扬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上的不懈探索,以及对文化普及类图书学术性的执着追求。《历代诗话选
期刊
2020这一年,虽然身处疫情之中,但拜网络之便利,买书并不算少,倒也略有慰藉。书海茫茫,我们得一书,便是结一缘,都可以记下。诸如我买到三联书店出版的《叶灵凤日记》,便是去拜访刘柠兄时,他特别推荐的。庚子夏末,因谈一部书稿事,我去望京访问了刘柠兄。与刘柠认识有年了,我们曾一起在上海的一本电子刊物上写过读书专栏,后来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独立阅读文丛”,我的第一本随笔集《书与画像》被纳入其中,刘柠的艺术
期刊